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2章

    此时一个黑衣卫如风一般的无声进屋:“王爷,不好了清平公主失踪了。”

    摄政王神色一变:“什么时候的事?”

    “今日中午。”

    “中午失踪,为何此时才来报?”

    黑衣卫后背凝出一层冷汗:“公主午膳用过之后说要小憩,伺候的人发现时间有些晚了公主都还没起,进屋后才发现公主不见了。”

    “府上已经巡查过,没找到任何线索。”

    摄政王沉声道:“全程搜查,外加京郊那些地方都仔细搜查。”

    黑衣卫见他没有旁的吩咐,立即往外走,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摄政王那没有任何情绪的,冰冷至极的声音:“世子和世子妃在干什么?”

    “今日世子妃在京城的那个水泥工坊正式动工修建,世子陪着世子妃一道过去了。”

    第209章

    感受一下摄政王妃的绝望

    清平公主醒来,入目的便是一片黑暗且浑身无力,她哑着嗓子喊了一声:“来人呐……”

    回应她的是叮铃哐啷的声音。

    她这会儿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她没有在她的公主府,且全身乏力地躺在地上,想来是被人药晕了,从公主府将她弄了出来。

    她能听到外面很嘈杂,还混合着一些人大声嚷嚷的声音,从各种细节她判断出,她这会儿是在一个工地上。

    是谁把她偷到了工地上?

    她撑起身体,大声喊道:“来人啊,救命啊!”

    她希望外头的那些人能听到她的求救,抓她的人实在是胆大,竟然把她放在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

    然而她喊了好几声,都没有人应她。

    外面也慢慢的安静了下来,她估摸着这会儿应该是时间很晚了,所以这边的人都离开了,她准备保存体力,明日一早再呼救。

    只是空空的肚子,发出了一些动静,她眼下有些饿了。

    她闭上眼睛,靠着土墙坐着,忍着饥饿,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听到有脚步声,然后就是一点火光,那火光在她所处这个空间的上方。

    一个形容枯槁,她看着有些眼熟的人,举着火把,怨恨地盯着她:“清平公主,好久不见啊,你可还记得老奴?”

    清平公主微眯着眼睛,借着那不太明亮的火光,仰着头看了好一会儿才辨认出对方,继而脸色变得煞白,宛如死人。

    “你……你竟然还活着!”

    上面的人勾唇一笑,扯得脸上的皱纹变得更深:“是啊,我活着来找你,替我们家小姐报仇了。”

    “我们家小姐待你如亲妹,你却跟摄政王那负心薄幸、无情无义之人那般将我家小姐虐杀!”

    清平公主瞪大眼睛,摇着头呐呐道:“不是的,不是的,我也不想害嫂嫂,最初我也不知道王兄对嫂嫂做了什么,一切都是王兄和贵太妃做的,跟我无关,我都是被逼的,你要报仇就去找他们,他们才是罪魁祸首。”

    这老奴,正是已故的摄政王妃的奶嬷嬷。

    她闻言,像是思考了一会儿,才缓慢地道:“那你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我好去为我家小姐讨公道。”

    清平公主自从摄政王妃死了过后,就一直被愧疚缠身,如今见得她身边的老人,声泪俱下地道:“当年,王兄娶了嫂嫂后,突然某一天来找我说嫂嫂生了病,让我帮忙去盯着嫂嫂,免得她自残,还说嫂嫂精神出了极大的问题,无论嫂嫂说什么让我都不要相信。”

    “我不相信嫂嫂好端端的一个人,会突然生这样的病,便询问缘由,问了好久王兄才愤怒地跟我说,洞房花烛夜那日,有人趁着王兄在外敬酒,偷摸潜去洞房,玷污了嫂嫂……”

    泥坑上面的人听到这里,手不由自主地用力,差点将火把给生生捏断。

    “至此嫂嫂的精神便出了问题,总是求死,还开始说些胡话。”

    “我信了兄长的话,后来嫂嫂怀孕,每次有客人来兄长都让我去帮忙招呼,但某一日我发现,嫂嫂并未怀孕,甚至还是清白之身。”

    “那个时候,先帝已经死了,我知道王兄定然是和谁谋划了什么,我思考和观察了良久,甚至怀疑过皇后,最后才确定王兄是跟贵太妃合谋害死了先帝,嫂嫂大概是知道了这些秘密,所以才被王兄弄成了那样。”

    “嫂嫂与王兄青梅竹马,尚且会遭此毒手,我与王兄感情平平,若是叫王兄知晓我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定然会让我死得悄无声息,所以我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上面的人继续问:“既然我家小姐未曾有孕,那如今的安王世子是谁?”

    清平公主道:“如今的安王世子,是皇后和先帝的孩子,他们杀了嫂嫂过后,又害了皇嫂,让皇嫂难产而亡。”

    假扮成摄政王妃奶嬷嬷的金盏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看来,清平公主也不知道先皇后被摄政王他们藏在了何处。

    她将火把丢进了泥坑里,缓缓站起来,冷声道:“这个时候摄政王想必也发现你失踪了,你便看看你的好王兄能不能来找到你吧!”

    金盏把上面的大石板推拢合上,在只剩下一条缝隙的时候补充道:“这里,是安王世子妃和摄政王合伙开的水泥工坊,想必应该无人能找过来。”

    “你就在这里头,好好感受一下,昔年摄政王妃的绝望吧!”

    明明身边都是人,却无一人可求助。

    连当做妹妹的女孩,都不愿意帮她。

    当时摄政王才掌权不久,甚至那个时候皇后都还在为,若是清平公主愿意帮摄政王妃传递消息给皇后,或者是把真实情况告诉苏丞相,摄政王妃都不会惨死。

    而她们家世子,生来便是金尊玉贵的皇子,更无需认贼作父。

    清平公主,可一点都不无辜。

    她虽然对世子还不错,可若不是她助纣为虐,世子本就该在母亲的呵护中长大。

    她这句话说完,将石板最后一条缝隙合上,任由清平公主在坑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清平公主喊得很大声,实际上外头根本就听不见她的声音。

    因为她中的迷药里头,有改变人嗓音的药。

    摄政王府,有人匆匆来了沈虞和晏屿的院子:“郡主,康王府有动静。”

    这人话音刚落下,晏屿的一个人也来了,他看了一眼对方道:“属下要禀告的,也是此事。”

    沈虞一直都没放弃盯着康王府,而晏屿之前虽然不明所以,但在看到那信之后也格外关注康王府。

    今日清平公主失踪之事,就是他干的。

    因为他多番查找,都没有查到先皇后的任何消息,只能来一招引蛇出洞。

    晏屿叫上墨香,要亲自去过去查看。

    此时又有一人前来:“世子,世子妃,王爷找你们过去书房。”

    晏屿拳头握紧,脸上的神色险些绷不住。

    沈虞抓住他的手,靠着他虚弱地道:“晏管事,我今日身子不适,恐不便去见父王。”

    晏屿道:“对,父王找我们,本世子过去也是一样的,带路走吧!”

    第210章

    被骗

    晏管事收到的命令是请晏屿和沈虞一起过去,所以略带几分强硬地道:“世子妃还是莫要为难老奴,王爷有令,老奴不敢不尊。”

    他口中说着自己不敢不尊,实际上是在告诉沈虞这个家谁才是主人。

    让沈虞不要仗着自己的身份,连摄政王都不去见。

    过去摄政王有请,只要不是人死了,便是爬也要爬着去见的。

    晏屿一脚将晏管事踹翻,怒道:“本世子这些日子脾气太好了是吧,你个刁奴也敢跑到我这里来作威作福!”

    他一把揪起晏管事的衣领子,拖着他往外走:“来,我倒是要去问问父王,是不是他给的你这个胆子!”

    晏屿将人拖走了,沈虞同墨香道:“你还是去跟着世子,护他安全。”

    而后又同陈婆子和金玉道:“你们二人去康王府那边,若是发现他们是带了人出府或者出城,直接将对方拦下把人救出来,救出来后直接去我在城西的那处小院。”

    她这般说的时候还给陈婆子和金玉塞了一些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保证她们能万无一失地把人救出来。

    虽然来禀告的人只说了康王府这个时候有动静,并没有说他们是要带人离开之类的,但沈虞还是觉得他们此时有动作,必定是因为清平公主失踪,摄政王害怕他们当年之事走漏了风声,所以才会在这个档口紧急转移先皇后。

    而摄政王又怀疑是他们知道了一些什么,所以才会让晏管事来将她和晏屿喊过去放在眼皮子地下。

    “小姐你不跟我们一起?”陈婆子以为沈虞留下,就是要跟她们一起去康王府那边。

    沈虞摇头:“我不能去,我若是过去就是告诉摄政王我们知道那些秘密了。”

    摄政王若是强行扣押晏屿,在寻个由头说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派人来绞杀我,我就有嘴都说不清了。

    金玉拉着还想问什么的陈婆子走了。

    这个时候,时间一分一秒都浪费不得。

    晏屿走了没一会儿,果然又有人来请沈虞过去。

    沈虞躺在床上,让来请她的人准备步辇,说她没有力气走路。

    这次过来的是一直在摄政王身边照顾的老嬷嬷,摄政王算是被她带大的,因着摄政王地位越发稳固,这位老嬷嬷早就在府里享清福了。

    她看着沈虞,威严地看向身后的大夫:“去,给世子妃瞧瞧,这人分明今日一大早还活蹦乱跳地出门,怎的忽而身体就不适了。”

    王嬷嬷和岳嬷嬷两个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她们都知道沈虞没病,只是不想去见摄政王而已。

    王嬷嬷大概清楚摄政王的为人,对方过去也不是这种会抓着儿媳非要见一见的人呐?

    且她也没有听说沈虞最近可有做什么损伤王府颜面之事。

    水泥那么大的利润,人家世子妃都主动去找了王爷,让王爷参股京城的水泥工坊,等于是把利益送到王爷手里了。

    于情于理,旁人都挑不出来错处才是。

    大夫把脉的时候,嬷嬷那锐利的目光像是X光一样在沈虞身上来回扫荡,沈虞闭着眼睛不去看着充满戾气的老脸。

    大夫收回手,恭敬地道:“世子妃身子曾有亏损,又受过重伤,虽然已经痊愈但到底还是伤了,所以这来月事之事就会气虚乏力,腹痛难忍。”

    “她早日出门还无事,这会儿却躺在床上,恐是月事来了之故。”

    沈虞的身体其实早就调理得差不多了,她也没有来月事,但她看到这嬷嬷进来,后面又跟着个背着箱子的人便知道对方的打算,于是暗中压了身上的几处穴道,做出了这番状态。

    岳嬷嬷很有眼力见地开始为沈虞打抱不平,质问那嬷嬷:“大胆,你竟然怀疑世子妃的话,还以下犯上,擅自让大夫给世子妃把脉,如此行为简直是折辱世子妃。”

    “你也就是欺负我们世子妃这个时候不方便,欺负世子这个时候不在院子里,否则定要让你跪下给世子妃磕头赔罪!”

    沈虞弱弱地安抚:“岳嬷嬷莫要生气,等我身子好了,自然要去父王跟前问一问,我这儿媳妇有哪里做得不好,以至于父王对我连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更别说什么一家人的信任了。”

    “我实在是心寒、心痛啊!”

    嬷嬷哪能让沈虞闹到摄政王跟前去?

    她是被摄政王特意请出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给摄政王制造问题的,遂只能跪下道:“世子妃恕罪,是老奴心思狭隘,与王爷无关。”

    “王爷听闻世子妃身体不适,所以特意让老奴去请了大夫来为世子妃看诊,是老奴觉得世子妃装病,才会态度不端。”

    摄政王让这个嬷嬷来,原想着沈虞也能因着她的身份忌惮一二,却不料沈虞是“真病了”。

    沈虞若是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无理都能搅三分,更别说此时她有礼了。

    她命岳嬷嬷好好跟跪着的嬷嬷讲一讲规矩,让她莫要仗着摄政王仁厚就忘记了奴才的身份,在她这个正儿八经的主子跟前作威作福。

    另一边,金玉和陈婆子跟着两个送信过来的人去康王府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辆马车低调地从康王府的后门离开,四人连忙追了上去。

    到方便动手的地方拦截了马车,经过一番厮杀后,掀开马车的帘子,却发现马车里头只有一个装在麻袋里,塞了棉花的人形布偶。

    金玉咬牙:“我们被骗了!”

    几人连忙杀回康王府,找到康王府留下的线人,一番询问,说康王府今日唯一的异动就是刚刚从的密室里带了个人出来塞进马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异动。

    金玉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让先前来报信的两个人继续盯着康王府,她带着陈婆子回了摄政王府。

    沈虞听到暗号声,打了个手势,让岳嬷嬷住嘴,看向跪得摇摇欲坠的老嬷嬷道:“嬷嬷,此番看在您伺候过父王的份儿上,就只是让你听一听训。”

    “若有下次,就不会这么简单了,您可以出去打听打听,我可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

    第211章

    宁王当街杀人

    “世子妃,我们拦截了康王府的马车,里头只有一个假人。”老嬷嬷带着人一走,金玉便迫不及待地进门来报。

    沈虞皱眉,康王府竟然没人!

    晏屿从摄政王那里回来,正好就听到这么一句话。

    他的反应倒是没有沈虞的反应大:“清平公主和康王都太明显了,他没有把人藏在那两处情有可原。”

    他第一时间会让人去查康王府和清平公主府也是想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个道理……

    这般想着,晏屿唰的一下站了起来,喊来另外一个侍卫问:“父王让我去书房之后那段时间,王府可有人或者马车外出?”

    沈虞也猛地坐了起来。

    那个侍卫道:“王爷请您过去后,苏嬷嬷坐马车出去请了大夫来给世子妃看诊。”

    苏嬷嬷,便是被摄政王安排过来请沈虞过去的人。

    晏屿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可恶!”

    “墨香,速速去查。”

    墨香领命离开。

    晏屿颓然坐下。

    沈虞也有些无精打采,她又在摄政王手里栽了个跟头。

    先皇后并不是被摄政王藏在康王府,而是被摄政王藏在了摄政王府,且很有可能藏先皇后的地方,就是已故的摄政王妃的院子。

    因为藏在那里,无论是谁心中有怀疑,本着对逝者的尊重都不会将那个院子翻个底朝天。

    当然,这一局更多的是针对的晏屿。

    摄政王走一步算一百步,他在很久之前就设想过若是有一天晏屿察觉出来真相要找先皇后,不会猜测他把人藏在了被晏屿一直当做生母的摄政王妃的住处。

    “摄政王想必是已经猜测到,清平公主的失踪跟我们有关了。”所以才会第一时间防守他们二人。

    他们两个那个时候一心想着康王府那边的异动,一心想着应付摄政王,完全忽略了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

    晏屿已经平复好了自己的心情,他道:“这样至少证明,我们的猜测是对的。”

    “她……还活着。”

    虽然先前有沈虞的刻意引导,但晏屿对此实际上是半信半疑的,只是他心里还是渴望那是真的,便不停地麻痹自己,全心全意找人。

    如今摄政王的这个举动,侧方证明了,先皇后还活着。

    沈虞问:“接下来你打算如何?”

    依照她对晏屿的了解,到了这个地步,他不会在被动了。

    晏屿嘴角微勾,笑了笑,带着几分邪:“刚刚他喊我过去,是想让我去江南查一桩盐铁案,宁王好大喜功,这差事给他才合适。”

    晏屿让人把消息故意透露给宁王,并添油加醋地说什么摄政王要培养他进入朝堂了。

    宁王收到消息心中慌乱,若是摄政王真的要推晏屿上去,晏屿如今也有意,那这个位置不定会落入晏屿囊中。

    毕竟是当了那么多年的同窗,他深知晏屿的厉害。

    当即就座了马车去找定远侯世子商量对策,可走到半路就听到街上的百姓在说着一些很夸张离谱的话。

    原来,今晨,文武百官开完早朝出宫之事,一浑身是血的宫女拼命往宫门外面跑,一边跑一边喊着什么“先帝还在时,贵太妃与摄政王便有染,宁王乃是贵太妃跟摄政王的儿子,所以这些年摄政王才会一直不还政于皇上,又故意将晏屿养废。”这样的话。

    那宫女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射杀了。

    可就她喊出来的这些话,便已足够的惊世骇俗。

    而且,满朝文武都听见了。

    随即,这些话就风一样地传出了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