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42章

    白湛深思熟虑一番,“可以。”

    煎口蘑看起来似乎不难。

    卢照同样感慨,“若是弄羊肉就更好了!”蘑菇再好吃,终究是素菜。

    段晓棠一碗水端平,“同样,锅借你,随便弄。”

    卢照:“我不用锅,直接烤就行。”他对自已的烧烤手艺还是挺有信心的。

    第

    1595章

    上司命运

    行军途中,之所以多用羊汤,而非直接炙烤羊肉,主要是因为水煮羊肉烹制时间更短,能够满足更多人的用餐需求。相比之下,一只羊经过烤制后,份量会缩水不少。

    趁着煮汤的间隙,段晓棠起身走到李君璞旁边坐下,问道:“你在琢磨什么呢?”

    一直望着突厥大军的方向。

    李君璞扭头望一眼白湛等人,正忙着去伙头军那儿找有没有多余的口蘑。

    小声道:“我曾经想过如何打败突厥。”

    段晓棠来了兴趣,“哦,怎么打?”

    李君璞:“效仿冠军侯故事,兵贵神速,直驱王庭。”停顿一下,“五千兵马。”

    还好没把冯睿晋那胆大妄为的三千人说出来。可如今将近七千兵马被突厥主力堵在此处,进退两难。再少两千人,说不定直接被突厥吞了。

    段晓棠琢磨其中关窍,“关键是避开主力。”

    突厥不像中原,在交通要道和重要城池都屯有重兵。在草原上,想要绕开大军相对容易一些。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有充足情报的基础上,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拼人品和运气的事。

    众所周知,李君璞在这方面,一向不怎么牢靠。但凡需要运气的游戏,他都不参加。

    李君璞微微颔首,认真思考,“怎么避开?”

    段晓棠脑子里盘算一通,“如今突厥重兵在东,那么从它的西境入手,或许能畅通无阻。”

    李君璞叹道:“知易行难。”

    突厥幅员辽阔,东西相隔甚远,大军除非能插翅,否则难以如此调兵。

    李君璞:“与其等待,不如创造机会。”

    段晓棠疑惑道:“怎么创造?”

    李君璞停顿了一会儿,无奈道:“还没想到。”

    扭头看了一眼炒锅,提醒道:“水开了。”

    段晓棠立刻起身回到锅边,条件艰苦,万不该辜负一锅好汤。

    李君璞贴心提醒一句,“喝了汤,早点去休息。”如今段晓棠负责晚上的守夜任务。

    等到傍晚,段晓棠醒来,正好是夕食时分。问秦景,“有什么新消息?”

    秦景不急不缓地说道:“王爷派左武卫前来支援,大约还有两日时间到达。”

    段晓棠:“对面呢?”

    秦景:“又走了一些人。”

    段晓棠暗道,等吴越的大部队晃晃悠悠来到此地,突厥人还能剩一半吗?

    双方准备掰腕子展示肌肉的时候,居然一个个弃预备役大可汗于不顾。

    突厥最大的团结就是不团结。

    这是罗布上位带来的必然现象,他先前王庭内部的实力,排不上前几名。

    如果占了地利人和,发动政变的人是昆都,情形或许会好很多。

    但这些又和段晓棠有什么关系呢!突厥局势不稳,对他们来说才是好事。

    夕食是所有人难得都能聚到一起的时候,段晓棠到地方的时候,白智宸正孜孜不倦地“拉拢”李君璞,希望他到并州任职。

    代州虽然也在大营麾下,到底隔了一层。

    李君璞一本正经道:“白将军,我的上司运一直都不怎么样。”

    白智宸回应道:“那是他们有眼无珠,不识货。”

    虽然也听不懂李君璞说的话,但他识货呀!

    李君璞将自已的履历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我曾在长安万年县任职近四年,送走了四位县令,六位京兆尹,七位少尹。”

    这么稀里糊涂一算,比卢自珍还

    “克上”。

    命不硬的人别想当他上司。

    段晓棠扭过头憋笑,睡一觉起来,连李君璞都会开玩笑了。

    白智宸闻言一窒,“怎么个‘走’法?”

    李君璞慢悠悠道:“有的死了,有的贬官。”高升的寥寥无几。

    白智宸嘴巴张成一个“哦”形,自认一路走来命已经够硬了,但在李君璞面前好像又没那么硬。

    其他人为了忍住笑,端羊肉汤的碗都在抖。

    冯睿达终于有了一点当表哥的自觉,一手拍到李君璞的肩膀上,“二郎,哥哥以前真不知道你仕途如此坎坷!”

    李君璞原先就在冯睿达眼皮底下做官,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没细数过而已。一数吓一跳。

    李君璞在代州收拢旧部,脑子糊涂了,才会去并州任职,仰人鼻息。

    合作可以,投效就算了!

    白智宸终于想起身边还有一个“知情人”,便问白湛:“二郎,当真如此?”

    总觉得他们的表情很奇怪。

    白湛生怕自已破口大笑,先将汤放远一点,“八叔,但凡能在京府两县任职四年,都会有这般‘成绩’。”

    关键在于,李君璞有本事在官场旋涡中,把自已熬成一棵常青树。既不受牵连,也不被人抓住把柄。

    不是李君璞八字有问题,是京府两县风水不佳。

    白智宸大开眼界,“原来如此凶险。”这官场的凶险程度,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也不遑多让。

    卢照笑道:“齐州原先的罗刺史,他侄儿升任京兆府少尹,天天在家求神拜佛保佑侄子尽早贬官。”不知道的还以为叔侄不和呢!

    段晓棠咦了一声,“罗刺史,罗少尹?”向李君璞确认,“是一家的吗?”

    李君璞点了点头,“是。”

    段晓棠忍不住笑出来,“天遂人愿啊!”

    卢照好奇地问:“怎么回事?”

    段晓棠指了指李君璞,“罗少尹是玄玉的老上司,两人一块升任去京兆府,天天上衙如上坟…”

    李君璞纠正,“我没有。”

    段晓棠嬉笑怒骂,常有惊人语,但却该死的恰当。

    段晓棠领会到李君璞要面子的心态,换一个更体面的说法,“两人说好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结果罗少尹一不小心,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过错,被贬官外放,留玄玉一人在京兆府苦苦支撑。”

    李君璞想要解释,“我那时候也在谋求外放。”

    大家都有跑路的心思,工作上也都在摆烂,并没有

    “苦苦”

    支撑。

    段晓棠回忆了一下时间线,说道:“对。”

    卢照感慨道:“果真是老天显灵了。”

    白智宸这次不那么正式的招揽。就这么被一群不着调的人,嘻嘻哈哈地打岔过去了。

    李君璞问道:“喝汤吗?这一锅熬得还不错,没什么腥膻味道。”

    段晓棠只是相对来说不太喜欢吃羊肉,斟酌一番后,作出正式决定,“那就来一点吧!”

    近乎白水煮的的羊肉,只加了一点盐调味。好在草原羊肉腥膻不重,锅底加了现摘的野菜码底。

    一看段晓棠的碗里,菜比肉多,肉又比汤多,果真是不太爱吃羊肉。

    第

    1596章

    实力带货

    夏夜总是如此短暂,草原的清晨,仿若一幅徐徐展开的壮美画卷,带着清新与活力,将世界从沉睡中缓缓唤醒。

    哪怕隔着数十里地,近十万人马蛰伏等待时机,或是为了和平,或者为了最后一击。

    但如今的景色,无疑是美的。

    当第一缕晨曦穿透夜幕的薄纱,温柔地洒落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原本沉浸在朦胧中的大地,瞬间被点亮。

    金色的光辉如同灵动的精灵,跳跃在嫩绿的草尖上,每一滴露珠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草原。草浪层层叠叠地涌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丛中,红的、黄的、紫的,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与绿草相互映衬。

    目之所及,全是生机与希望。

    当天亮其他将土前来接班时,段晓棠早已将一切收拾妥当。羽绒睡袋被她熟练地捆扎好,稳稳地放在身后。

    段晓棠借着清晨的微光,在笔记本上专注地写写画画。旁人匆匆一瞥,根本难以在瞬间看明白她这些好似鬼画符般的记录。

    范成达双手负在身后,静静地站在一旁,随后开口问道:“情况如何?”

    段晓棠闻声,迅速收好笔记本,利落起身回答道:“大将军,经过粗略估算,这几日突厥那边已经走了三万人。”

    顿了顿,又补充道,“后续想必还会有人陆续离开。”

    范成达微微皱眉,低声沉吟道:“三成。”

    他们难道觉得眼前这支大吴精锐军队,毫无威胁吗?

    段晓棠略作迟疑,“过几日罗布抵达,必将携带本部大军。”

    罗布虽说在突厥内部的实力不算顶尖,但也绝非泛泛之辈,他的到来应该能补上离去的兵力缺口,至少绝不会让两边兵马对比情况颠倒。

    范成达神色自信,语气坚定地说:“那就等他到了,看看到底有几分成色。”

    白道川内部势力错综复杂,想要梳理清楚必然需要不少时间。但单从距离方面考虑,罗布应该会比吴越等人先一步抵达此处。

    次日,左武卫大部队赶到,两边兵力差距一下子缩小了许多,这给对面的突厥大军带来了浓浓的压迫感。

    明明他们才是兵力占优的一方,可在对面对峙的两万余人面前,却真切地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杀意。

    无奈之下,突厥方面只得再次请吴含生的宫人传话,提议双方再各自退后十里。

    他们倒也不是真的惧怕,主要是双方的大人物都即将抵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最好将距离拉远一些。

    经过大战检验,吴越和白隽能约束各自人马,但以突厥的传统,罗布或许做不到这一点。

    范成达虽愿意再给和亲公主面子,但他坚持非得看着对面先退,自已这边才行动。同时吩咐部下,赶紧将安置大军的营地收拾出来,做好各项准备。

    左武卫的到来,对段晓棠最大的好处就是,摆脱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尴尬状态,说来或许有些不准确,她的铺、盖都是羽绒被,至少不必一睁眼就是蓝蓝的天。

    其次是左武卫携带了一批补给,数量虽不算多,但足够让段晓棠换换口味。只要能吃饱吃好,一切都好说。

    从汾河捕捞出来大鱼,剖开晒干后,成为军需物资之一,千里迢迢运到草原深处,再往前几十里,说不定就是突厥可汗所在。

    段晓棠拿到鱼干后,先是仔细地清洗干净,接着配上姜片和酱油,上锅蒸熟取出后,又在锅中倒入油,烧热后淋在鱼干表面。

    条件有限,只能这般凑合了。

    偏僻的草原上,连鱼干都是难得的美味。

    段晓棠现在最想吃解暑、解渴的番茄和西瓜,不由得对草原的游牧文化生出几分怨怪,心想这些人光知道放牧,怎么就不知道在帐篷前后种上几亩菜呢。

    段晓棠忍不住嘟囔道:“下次得让后勤多准备一些菜干。”

    牛羊肉刚开始吃的时候确实让人惊喜,可吃久了实在是腻得慌。

    尹金明劝道:“左武卫火头营家伙什齐全,已经准备发豆芽了。”

    段晓棠歪着头,勉强将这股怨气压制下去,“行吧!”

    心里已经在盘算,豆芽怎么做才好吃,眼下这种情况,加些口蘑一起水煮,滋味想必也不会差。

    段晓棠解腻的法子,除了各类蔬菜、野菜,便是茶水。

    在段晓棠的强烈的要求下,庄旭准备的后勤物资中,茶叶的储备相当充足。

    而这些茶叶的主要供应商是祝明月,所以大多是炒茶。

    不似这时常见的茶粥,只需用开水冲泡就能饮用,简单又方便。

    若实在条件不允许,干嚼茶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在草原上,可真是救了大命。

    可惜,这些茶叶大多是在长安就准备好的。即便右武卫家底富裕,准备得相对丰富一些,但分一些给关系亲近的左骁卫,再散一点给一根藤上的左武卫和左候卫,就没有多余的了。

    如此一来,隔壁的并州大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火头营每日烧上一大锅开水,在桶底洒上一把茶叶,任由军土自由取用。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往桶里添水,直到最后一点茶叶味都尝不出来为止。

    祝明月恐怕也没有想到,往常大多只是供自娱自乐的茶叶,经过一场大战,军队用实力带货。

    第

    1597章

    除地为坛

    与左武卫前后脚到的,还有吴越和白隽精心拼凑出来,负责双方会盟筹备的“顾问”团,以及负责联系的使团。

    后者以王金娥和萨彦为主,在抵达后,迅速穿过大吴营地,朝着突厥大军的方向返回。

    他们晚出发一些时日,一路快马疾驰,终于追上行动相对缓慢的大军。

    这个团队,几乎将大军内部的高端文化人才一网打尽。

    毕竟两方势力会面,绝不可能只是简单聊两句天气,打个招呼就草草收场。

    在哪里见面,谁为主谁为宾,整个流程如何安排……

    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细细斟酌、反复讨论。

    礼仪章典上或许有记载,但此刻深入草原腹地,根本没有翻书查阅的时间。

    闭卷考试,全看平日积累。

    段晓棠从孙安丰处,看到了记录他们先前和萨彦等人谈判结果的文书。

    说来就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双方简单见一面,叙了叙交情就结束了。不光战争赔偿和军费补偿毫无踪影,连牛羊都没有。

    段晓棠:“就没有点实惠的?”

    孙安丰一缩脖子,意味深长道:“将军,就算有实惠,也落不到我们头上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