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15章

    孙无咎沉吟道:“正式筹备,恐怕得等白家大哥把管事和技工带来。”

    作为原材料羊毛,白家倒是已经准备了一些,足以支撑作坊初期的生产需求。

    段晓棠毫无保留地展示她的担忧,“千万别亏了!”

    照祝明月的设想,并州分号亏损尚且在接受范围之内,但他们的底线是,必须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

    卢照突然察觉到一丝微妙的氛围,似乎自已与这个圈子有些格格不入。“你们怎么都知道?”

    其他人暂且不说,就连刚刚到场的杜乔,都对这个情况了如指掌。

    白湛以一种指点江山的豪迈姿态,在桌上画了大半个圆。“因为我们在长安合股经营了一家羊毛作坊。”

    孙无咎在一旁补充道:“并州这一部分的业务,已经转让给白家了。”

    卢照理清其中关系,“你的私房变公中了?”

    白湛正色道:“是我娘子的嫁妆。”

    孙无咎在一旁点头附和,作为娘家人,他坚定地支持这种财产认定。

    卢照点头表示明白,这桩生意,早在白湛成婚前就开始运作了。

    秦景此刻明白,为何庄旭宣布消息的时候,所有人都看的是段晓棠。只是他当时忙着去校场,不曾细听下文。

    段晓棠事后不得不对几个关系人物解释,并州这部分产业打包卖给白家。

    吴越私下琢磨白家是否借此掠夺段晓棠产业,段晓棠不得不有所保留的坦白,绝对没亏,谈判的时候白旻差点被祝明月按在地上摩擦。

    为了保护其他股东的信息,段晓棠不得不将“羊毛去哪儿”的玩笑咽回肚子里。

    庄旭倒是好奇,白家为何非得涉足羊毛生意。尤其统管庶务的白良平几乎是亲力亲为督促其中每一个细节。

    白家紧靠草原,走私不比劳心劳力收羊毛、纺羊毛更赚钱吗?

    庄旭打过主意,并州分号能否承担制衣之事。段晓棠直接让他打消念头,别对白家指望太多。

    他们能把这摊生意理顺,不闹幺蛾子就不错了。

    白湛热衷于向人“推销”羊毛制品,双臂上戴着袖封不方便。索性将肩上的扣子解开,露出里头的大红色爱心毛衣,向卢照说道:“就是这种。”

    卢照恍然大悟,“原来是羊毛做的。”

    他见不少南衙将官松了外袍后,里头都是这样材质的衣裳。

    杜乔问道:“那牛呢?”

    羊是纯粹的食物,牛可不是。

    往年哪怕有所缴获,少部分补充肉食,但大部分都穿上鼻环变成了耕牛。

    白湛沉吟道:“山西之地……”

    杜乔打断了他的话,“如果以耕牛的名义进行赎买,有多少人家能买得起?”

    白湛:“长林有何高见?”

    杜乔:“若有多的话,我可以带回绛州。”

    这条路他亲自走过,运货的马、骡能走,牛自然也能走。

    孙无咎疑惑道:“绛州的情况该是更差吧!”能消化那么多牛吗?

    杜乔低声道:“问题是没牛。”

    绛州周围的地势就不利于驯养大型牲畜,不似并州周边,不光有牛,连马都能拿来耕地。

    白湛没有一口答应下来,“此事只能等战后再做评定。”

    杜乔并无异议,他本来只盘算了多余的一部分,不想让它们落入像段晓棠这样的“吃货”口中。

    吃一点解解馋就行,总不能全吃了。

    吃多了,会有罪恶感的。

    一盆火锅不知涮了多久,饭后其他人在院子里活动手脚。

    段晓棠抱着锦斑奴靠过去。

    杜乔打量一眼,“这不是衔蝉奴吧!”

    他离开长安时,犹记得的李弘业的小宠物不长这样。

    段晓棠指点道:“锦斑奴,豹子。”

    杜乔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猛兽啊!”

    段晓棠晓得其他人耳聪目明,特意压低声音,“红薯的事,你想清楚了吗?”

    杜乔信心十足,“祝娘子已经把路铺好了,我若是做不到,岂不是太无能了?”

    段晓棠打探道:“和太平县一样的做法?”

    杜乔摇了摇头,“并州到底是大城,不能一概而论。”

    段晓棠更加好奇了,“怎么做?”

    杜乔挑眉,“需要白家提供一些帮助,但对他们而言绝非困难之事。”

    段晓棠追问,“仔细说说。”

    杜乔神情忽的一窒,“恐怕得等白大公子到并州后,再做考量。”

    这件事的真正执行人是白旻。

    段晓棠深知,白旻许多时候没有白湛那般好说话。担忧道:“能行吗?”

    杜乔坚定道:“既然对白家有益,梁国公和白二又欣然同意,他没有理由反对。”

    哪怕实际操盘人是他这个寒门官员。

    杜乔不欲在这件事上多言,有时候知道太多细节反而是风险,问及长安家人的情况。

    段晓棠:“伯母的小学堂极受认可,不少人希望她扩大招生规模。”

    杜乔对此并不认同,“学生再多,母亲就该辛苦了。”

    目前的规模恰到好处,既能充实日常,又能确保休息时间。

    段晓棠:“家里的事阿谦能担起一部分,私塾先生夸过他几次。”

    “若昭老样子跟在婉婉身边,她两个大师姐已经开始实习了。”

    杜乔不懂实习的意思,“出师?”

    段晓棠考虑一会,“应该说是在师长的指导下,可以直接接触一部分病人,但离独立诊治还有一段距离。”

    真能两三年速成的,是赤脚大夫。

    杜乔沉默一会,鼓起勇气问道:“赵娘子呢?”

    段晓棠只用三个字就打发了,“挺好的。”对赵璎珞在长安置产之事绝口不提。

    杜乔回不了长安,而赵璎珞大概率并不愿意离开。长期分隔两地,他们这段缘分真能坚守下去吗?

    第

    1535章

    陈年霉米

    李君璞经过一阵热身,额头上已微微渗出细密的汗珠。疾步过来问道:“长林现在住馆舍吗?”

    杜乔轻轻颔首,简单地应了一声:“嗯。”

    李君璞热情邀请,“要不住我这儿来?”

    杜乔少说要在并州待几个月,外地官员来此,馆舍往往是他们最有可能的落脚之处。

    那地方李君璞住过,都是看官阶分配住处。上次蹭李弘业和桑承志的关系,住得倒是不差。

    待到各地官员齐聚并州之时,留给杜乔的多半不是什么好屋舍。

    在外赁屋多有不便,若住到白家,白湛和孙无咎都离开后,杜乔和白旻处在一个屋檐下,想必不会太自在。

    李君璞不提自家屋舍齐整、仆婢周全、高床软枕等优越条件,只说一件事。

    “此番我将随同白将军自朔州出关,去草原上转一圈,弘业一个人留在家中,着实放心不下。”

    李君璞话说到这个份上,杜乔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他答应等李君璞出征之后,搬过来照应。

    李君璞蹬鼻子上脸,提出一个不情之请,希望杜乔在闲暇之余,再给李弘业讲解一遍兵书。

    简而言之,拿学费抵房费。

    杜乔更没有理由反对了,他又不是没教过。

    待杜乔去找秦景打探葛寅的近况,段晓棠对李君璞竖起大拇指,“一石多鸟。”

    话音一转,“你不是一直觉得弘业太温和了吗?长林的性子也软和啊!”

    李君璞强调,“但他内里有筋骨!”

    他微微侧头,目光落在了院子中央,正仰头望着秦景的李弘业身上。

    性格基调已成,只要内里有骨头撑着,万般变化都不惧。

    李君璞低声道:“等过两三年,让弘业回长安和他大表哥玩吧!”

    两个不靠谱的表叔,有多远离多远。

    段晓棠:“这次你不打算回长安吗?”

    李君璞说出官方理由,“三年一任。”

    实则长安如今波云诡谲,等吴越班师回朝,局势只会更加混乱,并非回去的好时机。

    当天回营就是段晓棠顶着一身火锅味,秦家哥俩则是酒气与火锅味道混合的莫名味道。

    任谁迎风三丈,都知道他们出去“鬼混”去了。

    在营门口遇到被亲兵扶着的庄旭,同样是一身酒气熏天。

    段晓棠打趣道:“你这是去哪儿蹭的酒席?”

    庄旭脑袋微微歪斜,含糊不清地说道:“在白家遇见齐司马,就出去喝了两杯。”

    庄旭去白家的目的,不言而喻。

    段晓棠:“我们的粮草什么时候能够划拨下来?”

    庄旭晃了晃脑袋,信心满满地说道:“在白将军拔营之前,肯定能到手。”

    否则的话,白智宸休想从粮仓拿到一粒米,就等着饿着肚子出征吧!

    随着各地粮车源源不断地涌入并州城,如今的粮仓早已不是当初那般只有一个底的模样。

    回帅帐的路上,段晓棠问道:“三州的局势,齐司马怎么说?”

    齐锐锋作为地方统管军事的武官,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要比专注于民事的杜乔更为全面和深入。

    庄旭不屑地撇嘴道:“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罢了。”

    时不时兴起一场叛乱,在土著眼中实在是正常无比。段晓棠却无法接受,简直可以称之为挑战三观。

    庄旭:“你那朋友怎么说?”

    段晓棠无奈道:“差不多。”

    时间催得急,段晓棠甚至没法回营房换一件外袍,就顶着一身被火锅腌入味的打扮进了帅帐。

    范成明不敢去招惹秦景,只冲着段晓棠和庄旭大呼小叫,“你们真是没良心,出去吃香喝辣的,都不叫上我。”

    庄旭一点不给小狐狗面子,“谁叫你人缘差呢!”

    除非是有过命的交情,否则谁敢和范成明喝酒啊!

    吕元正步入帅帐,宣布最新消息,“梁国公同王爷商议妥当,待河东、河南的辎重人马一到,诸军先取一半的粮草。”

    “庄三,这段时日,先将营中的库房收拾出来。”

    庄旭挠挠头,一点不隐藏自已对粮草的渴望,“早就收拾妥当了。”

    吕元正夸赞道:“做得好。”

    转头对范成明郑重交代,“杜大将军让我转告你,豆渣饼先别忙着做,待一切都确定好再说。”要的就是一个“新鲜”。

    庄旭:“吕将军,我们现在每天弄出来的豆渣,是留着还是先喂马?”

    吕元正眼珠子一转,“留久了发霉变质的豆渣,吃了会坏肚子吧!”

    段晓棠以手掩唇,清清嗓子说道:“一般像这种天气,生豆渣保存得当的话,可以留一个月。但若是放在湿气重的地方,变质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都是五谷豆坊多年卖豆渣积累出的宝贵经验。

    范成明接过话茬,“那我每天留一些豆渣起来,派人洒洒水。”

    庄旭思路开阔,“我去搜罗一些陈米、霉米。”

    武俊江提醒他,“可别把我们的底给露了。”

    庄旭打着白得的主意,“范二,你说怎么办?”

    这种事对范二霸王而言,易如反掌。

    范成明信誓旦旦道:“拘那夷用的好能治病救命,谁说陈米霉米不能做药引呢!”

    药材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了去了,连毒物都有。添两把米进去,有什么可奇怪的!

    这件事里唯一受伤的,除了即将成为食客的突厥人,恐怕就是周水生了。

    因为意味着他要重新更改配方。

    右武卫自然不愿让这桩“暗算”之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闹市摆摊太过显眼。而他们与本地的大户人家又交情不深,难以深挖他们的粮仓。

    林金辉想到曾经接待右武卫体检的济世堂,之后不曾在并州人口中听闻,对右武卫将官身体的私下讨论。

    哪怕有,也是在肖建章“坦白”后,他们自已人闲聊之间透漏出来,可见是嘴紧的。

    林金辉声称家中人生了怪病,游方郎中开了一贴药,非得用陈年霉米做药引。跑遍并州城内各家药铺都没有,想委托济世堂代为收购。

    南衙诸卫近半年在并州城内风评不差,守规矩,远胜往昔的并州大营。

    更重要的是,邵大夫认出了林金辉,故而问道:“郎君要多少米?”

    林金辉毫不犹豫地答道:“暂且准备一百斤吧!”

    霉米的价格不足市面上米价的三成,比不得给济世堂的中人钱,但比起吃不得只能砸手里,还是强多了。

    不过两日,就收集齐了。

    庄旭转手把东西交给范成明,只得出一个教训,“我们自已的米粮,一定得保存好。”

    第

    1536章

    辎重到达

    河东与山西被南面的黄河,北边的草原,强行挤压在一处,做了千百年的邻居。

    细论起来,没有多少温馨的邻里情谊。

    前两年坐落在山西之地的并州大营坐视三州之乱和洛阳兵肆虐,更是让河东上下怨念颇深。

    后头盖子被揭开,发现并州大营自已也被祸害得不轻。但这又怎样,他们咎由自取。

    如今一纸皇命,河东诸地郡兵不得不北上,替换边关防线,可谓是骂骂咧咧地启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