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97章

    这才是秦景选择南衙的原因,卢家的事牵连甚广,光靠白家和并州大营,未必能兜得住。

    杜乔惊讶道:“他怎么会和仲行在一起?”不是十死无生吗?

    孙无咎浅浅地饮一口温热的茶水,“我亦不知。”

    纸短八卦多,未必能一一尽言,尤其这事还必须处于隐秘状态。

    孙无咎开起玩笑,“我就看二郎这次能不能在晓棠面前憋住,等你到并州,给他们一个惊喜。”

    临到日暮,本地两个大户子弟送宫天瑞回来,打着给主簿拜年的旗号,来杜乔这儿,顺便“参观”了一下从长安来的豪门子弟。

    孙无咎当夜与杜乔同榻而眠,次日一早,补足食水,精神饱满地继续向北而行。

    孙无咎骑在马上意气风发,问道:“长林,有没有什么信件、口信需要我带去并州?”

    杜乔神色莫名地有几分复杂,“你帮我问问白二,并州的地瓜烧滋味如何?”

    孙无咎虽然觉得这句话没头没尾,有些奇怪,还是答应道:“我一定带到。”

    第

    1492章

    暖居请帖

    并州近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些人对这般热闹的场面趋之若鹜,有些人则避之不及。

    但在这股喧嚣之中,右武卫除寥寥几位将官出面交际外,其他将土一心练兵,不理会外物。

    校场多流汗,战场少流血,早在右武卫将土心中生根发芽。

    右武卫派出的将领代表是吕元正和范成明,底下还有孙安丰和庄旭做替补。

    其他几位大多带点不善交际的属性,或者说不乐意和不对路的“朋友”玩。

    段晓棠此刻正站在大校场上,目光如炬,紧盯着土兵们的训练。

    曹学海匆匆上前,回禀道:“将军,冯将军过营,寻你说话。”

    段晓棠迟疑道:“他找我?”

    曹学海轻轻点头,肯定了这一消息。

    段晓棠和冯睿达的关系,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形容最为贴切。两人的兴趣爱好大相径庭,性格南辕北辙。不过中间夹着李家兄弟,所以有两分面子情。

    段晓棠追问道:“你看他脸色如何?”

    曹学海说起来都没有几分底气,“看起来不坏。”但也不敢打包票,“但属下也做不得准。”

    段晓棠转头对尹金明嘱咐了几句,让他继续监督训练,自已则返回营房去见冯睿达。

    此刻冯睿达正优哉游哉地坐在营房内的靠椅上,左手端着一杯热茶,右手拿着一块米花糖消遣,日子好不自在。

    偶尔,校场上传来的喊杀声与爆米花炉的巨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冯睿达难得松闲片刻,心中暗自决定,若段晓棠一时脱不开身,他就去小校场寻几个将官的晦气,找点乐子。

    段晓棠从门口探进头,试探道:“冯将军,可是范大将军有何吩咐?”

    冯睿达早知段晓棠一大家子都是这副德行,有事相求叫冯四哥,背地里叫冯四,公事公办称职务。

    冯睿达懒洋洋地指了指旁边的位置,吊儿郎当道:“坐。”

    生生在右武卫,段晓棠的主场,搞出了左武卫的气派。

    好在段晓棠不在意这些小事,依言在旁边乖巧地坐下。

    冯睿达从怀中掏出一份帖子,交到段晓棠手上。

    段晓棠打开低头一看,居然是一份宴请的帖子。宴请的时间在后日,名目是接风洗尘和暖居。

    老实说,冯睿达掺和的那些宴会,段晓棠一向是敬而远之,怕长针眼。

    但看到最后的落款,段晓棠不禁站起身来,“玄玉?”

    冯睿达是帮李君璞送请帖的。

    段晓棠仔细端详着请柬上的字迹,圆润流畅,并非李君璞所写。但她也没见过冯睿达的字,都说字如其人,应该也不是他本人亲笔。

    段晓棠脸上流露出一丝惊喜,“玄玉到并州了?”

    冯睿达微微挑眉道:“哪有那么快,代州军将明日到并州,他们叔侄俩大概会一块入城。”

    段晓棠兴奋道:“我去接他们。”

    冯睿达作为家属,欣然接受这份好意。顺手再递出两张帖子,“这是秦家兄弟的,我打听了,他们不在营中,你帮我顺手转交给他们吧!”

    嘴里嘟囔道:“他在并州的朋友本也不多。”

    或者说,李君璞的朋友本就不多,并州这片“风水宝地”反倒还聚集了不少。

    段晓棠点头答应道:“冯四哥,没问题。”

    冯睿达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挥一挥衣袖,没在右武卫留下一片哀鸿遍野。

    等到下午,秦景哥俩从卫钦处归来,收到两张帖子。

    卢照满脸迷惑,“李二调到并州来了?”

    段晓棠纠正,“借调!”

    卢照手指着代表宴饮目的那行字,“暖居,这是要久住吗?”

    段晓棠解释,“久住的是弘业。”

    以李家叔侄的地位,李弘业的身份,算不上质子。云内毕竟更靠北,一旦开战,比不得并州高墙深沟来得安全。

    次日一早,一众人等聚集在并州城楼之上,远远地眺望着前方扬起的烟尘。

    段晓棠举起望远镜观察,确认无误,“是他们!”

    卢照只从烟尘的飞扬程度就能判定大致人马,“代州只有这么些人?”

    代州地处边境,虽是穷乡僻壤,但这小一千人也守不下来吧!

    白湛答疑解惑道:“代州军归入八叔麾下,他们这一路从朔州出击,从驻地直接调兵更为方便。”

    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避免长途跋涉的疲惫。

    眼前这小一千人,更重要的任务是看守大营分给代州的军需物资。

    说话间,众人纷纷奔下城楼,等候在门口。

    桑承志看着眼前的阵容难免惊讶,他在并州何时有过这么大的面子?

    好在知道这些人都是李君璞的朋友,没有表错情。

    白湛作为并州方面的代表,对桑承志率军前来表示热烈欢迎的同时,眼睛一直瞄着远处李君璞和卢照相见的场面。

    李君璞早在信中知晓,秦景带了一个表弟秦三郎来投军,恰好这个表弟单名一个照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李君璞在卢照的肩膀上轻拍了两下,感慨道:“不曾想能在并州重逢。”

    卢照嘟囔道:“你们前脚走,我和表哥后脚就到了。”

    李君璞不由得笑道:“早知道,我就晚几日离开了。”

    旁边冯睿达一把将表侄举高,掂量道:“胖了。”

    李弘业哈哈笑道:“过年吃了许多东西。”

    冯睿达朗声道:“就是这样才好,像你大表哥……”

    话未说完,便被旁边的李君璞一声轻咳打断。

    冯睿达仿佛尾巴被人踩住了,话音一转,“现在长得可高了。”

    不知情的人以为只是长辈讨论孩子的身高体重,知情者就知道冯睿达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自从那次街头血案之后,冯昊慨一跃成为将门人家一等一的孝子。

    非是反话,以将门的评判标准,手刃仇人报血仇,有勇有智有谋,这不是天大的孝顺是什么!作老子的当真可以瞑目了。

    尽管冯家极力将此事“粉饰”成一场意外,但任谁都能看出里头的猫腻。

    卢照转头和秦景悄声道:“李二如今应该过得不错!”没以前那么苦大仇深了。

    众人在城门口契阔一番,白湛引领代州军将返回大营,临行前不忘和李君璞打招呼,“待会记得去我家。”

    李君璞轻轻点头,答应道:“好。”

    李弘业年纪虽小,但身上有个郡公的爵位在,落脚并州城,该和本地两位大佬打个招呼。

    第

    1493章

    小小礼物

    冯睿达说道:“走,我领你们去王府拜会。”

    另外吩咐亲随,将叔侄俩的行李,送去宅院安置。

    一行人骑马行至王府,衔蝉奴依旧稳稳地落在李弘业肩头。

    范成明作为王府专属“门童”,已等候多时,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东阳郡公、李二郎,你们终于来了!”

    “王爷早在厅内等着,问了好几次。”

    李弘业自然不能带着宠物去拜见吴越,段晓棠乐得当个抱猫小厮,在旁边等着。

    于吴越而言,李家叔侄隐约有些好感度,尤其对比起近期汹涌而来的名利客,着实是一股清流。

    为了表示对李家叔侄的尊重与欢迎,吴越设宴款待。

    宴会结束后,李家叔侄并未停留,而是马不停蹄地赶往白家拜访。南衙的将领们则留在王府,稍作歇息。

    段晓棠偷偷和范成明咬耳朵,“你们已经忌讳到这个程度了!”

    范成明一脸茫然,没明白段晓棠的意思,“你说什么?”

    段晓棠娓娓道来,“宴席上,没有一道豆腐菜。”

    新年已过,但还没到春回大地的时候,菜蔬依旧难得,按照火头营化身豆腐营的做派,这种时刻,就得靠豆腐撑起素菜的半壁江山。

    可刚才的宴席菜色上,除了豆芽,再没有一道成型的豆腐。

    火头营天天做豆腐,缺了哪儿都不可能缺王府的。

    范成明恍然大悟,摆手道:“缓两天就行了!”

    反正他们这几个知情人、经办人,别说豆渣,白豆腐都吃不下,迈过这个坎就行了。

    看范成明这个表现,段晓棠就知道拘那夷·豆渣饼成果“喜人”。

    至于突厥人喜不喜,就不得而知了。

    次日清晨,段晓棠带着秦家兄弟俩,按照帖子上的地址一路寻找过去。当他们即将到达目的地时,段晓棠突然停下了脚步。

    卢照疑惑道:“马上就到地方,怎么不走了!”

    段晓棠抬手指了指斜对面的一座院子,“那是冯四的私宅。”

    私宅的重点就在于“私”,但冯睿达的外宅,南衙四卫几乎人人都知晓地址。

    秦家兄弟来得晚,没赶上那拨集体体检,但也有所耳闻。

    秦景肯定道:“这宅子定然是冯将军帮忙寻摸的。”

    以李君璞的本心,必然不想和冯睿达名不正言不顺的外室住这么近。但冯睿达想的是亲戚住在一处,串门走动方便。

    段晓棠叹道:“好在是独门独院。”

    一行人再往前走几步,到了一所挂在“李宅”牌匾的宅子前。

    亲兵上前敲门,大门应声而开。

    段晓棠等人进门,见四处收拾得还算齐整,想来叔侄俩入住此处,除了地段,其他方面都还算不错。

    李君璞领着李弘业过来,两人一身劲装打扮,显然方才在练武。

    李君璞见几人和亲兵都是大包小包上门,“来便是,何须多礼。”一切都是冯睿达自作主张。

    秦景笑道:“小住数月,也该暖居。”

    卢照才没那么客气呢,“就是找个由头聚一聚,喝酒吃肉。”

    段晓棠嚷道:“还不快让人接了,我们抱着多累啊!”

    李君璞的目光落在段晓棠的手里的坛子上,“酒?”

    不饮酒的段晓棠给人送酒?

    卢照提起胳膊,甩了甩手里的两个小坛子,“这才是酒,齐地特产兰陵美酒,正好让大家都尝一尝。”

    段晓棠脑海中仿佛触发某种开关,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李君璞喝酒向来不讲究器具,应该没有玉碗。

    段晓棠一鼓作气,直接将坛子塞到他怀里。“火锅底料,微辣!”

    李君璞眼睛微瞪,“这么多?”

    他深知一块火锅底料能煮多少菜。

    段晓棠拍拍手说道:“你是不知道,自从知道并州能吃牛肉,我备了多少!”

    倒打一耙,“这种好事,你从前居然提都没提一句。”

    李君璞尴尬地笑了笑:“我忘了。”

    他只是不知道,段晓棠对牛肉的“执念”如此之深。

    李君璞侧身引导众人进屋:“快进来坐吧!”

    叔侄俩下去换身衣裳的功夫,白湛带着他的酒肉来了。

    看来大家能做朋友是有原因的,都觉得的吃进肚子里最实惠。

    等候主人家的时候,白湛孜孜不倦地同小伙伴推荐自已带来的酒水,“竹叶青色泽翠绿,口感醇厚,更添加了养生的药材,必须得喝一点。”

    卢照轻松道:“我还以为你会带汾酒来呢!”

    白湛回道:“谁没喝过汾酒呀!”不稀奇。

    众人的目光齐齐望向一旁忙着撸猞猁的段晓棠,这是个滴酒不沾的奇人。

    白湛找补道:“我从家中带了本地药茶来,晓棠可以尝一尝。”

    卢照笑道:“谁爱喝药啊!”

    白湛连忙解释道:“不是药,是些养生的药材、食物烹煮而成。”

    回忆一下配料,“茶叶为底,添加枸杞、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等。”

    段晓棠实在想不出这些搭配在一起,是什么味道,但其中没有忌口的食物,无非比平日自已泡的茶配料更丰富。“那我试试吧。”

    白湛自信道:“听我的,准没错!”

    说话间,冯睿达提着一个竹篮进来,cos一幅名画——采蘑菇的冯将军。

    冯睿达和竹篮,配吗?

    段晓棠若是换做这身装备,都没那么突兀。

    反倒是先前在段晓棠手下一直表现得温顺亲人的衔蝉奴,忽然有些炸毛的迹象,嗷呜两声,似乎在表达对冯睿达的不满。

    冯睿达和众人打过招呼,随手指派一个在厅中伺候的仆役,“快去请小郎过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