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姚状宪眉头微皱,问道:“不知君臣配伍如何?”世间奇方无数,或许真的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奇效。但作为太医,他必须谨慎行事,不可轻易尝试未知的药物。
段晓棠迟疑一瞬,“准确来说,不是传统的药方,而是一道饮子。”
明白姚状宪的顾虑,将所用材料一一报出。
问道:“是否与王爷服用的汤药冲突?”
姚壮宪斟酌道:“这些配料与王爷服用的汤药并无冲突,只是这味道……”
他摇了摇头,似乎有些难以想象。
吴越除了服药之外,正常的餐食也要用。
段晓棠索性将人拉到厨房,借用现成的锅具煮可乐姜茶。
她心中其实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只是林婉婉模拟出的味道,而非原版。
但里头有姜,应该能起些作用吧!
姚壮宪万万没想到,段晓棠所言的偏方,竟真是在厨房里做出来的。
王府里厨师,一部分由右武卫的伙头兵充任。好不容易见到上司,自然要说说现在的情况,原先吴越吃大锅菜,顶多添点精致小炒。
自从两个新厨子来了后,他们彻底被边缘化,只能一心一意做大锅饭。
段晓棠开解道:“你们嘴巴放甜点,和人家打好关系,多学两手本事。”
虽然都是厨子,但二者定位不同,并非竞争者。
姚壮宪出于稳妥起见,先尝了一口可乐姜茶,甜辣混合的莫名味道让他微微皱眉。
对吴越的病症究竟有没有用还不得而知,但至少不会有什么坏处。
段晓棠直接端着煮汤的陶锅进了吴越的卧房,后面还跟着的一个专门端碗具的护卫。
范成明眼睛一亮,“做什么好吃的了?”
段晓棠将锅放到小案几上,介绍道:“可乐姜茶,我老家治风寒的土方子。”
吴越已经躺平,双目无神地望着帐顶的折枝梅花纹样,有气无力地问道:“有用吗?”
段晓棠耸了耸肩,不负责任,“我也不知道,有病当药,没病当饮子。”
姚壮宪补充道:“这饮子有丝丝甜味,与王爷现在服用的药性并不冲突。”
庄旭好奇道:“段二,你幼时生病就喝这饮子吗?”
段晓棠用同情的目光望着吴越,“我吃的药又不苦,为什么要试偏方。”
说得合情合理,让人无法反驳。
吴越悄悄地划起来,气得。“给我来一碗。”
段晓棠小心地用汤勺撇开渣滓,盛了半碗递给吴越。
与苦药汁子相似的颜色,险些让吴越退避三舍,鼻尖轻嗅,没有药的味道。
出于对段晓棠的信任,吴越试探性的喝一小口,眼睛忽的亮了些许,“甜的,但有点辣味。”
段晓棠环手抱胸,“废话,后缀是姜茶。”
招呼另外两人,“你们也喝点,有病治病,没病预防。”
在吃之一道上,范成明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精神,不仅给自已捞了一碗,还没忘记小狐狗。
庄旭疑惑道:“可乐,好奇怪的名字。”
段晓棠随口糊弄道:“取个好兆头。”
若采用这玩意最初的音译名“啃蜡”,销量至少腰斩一半。在博大精深的汉语中,有一个词叫做味同嚼蜡。
吴越坚持不懈地喝了两碗,不想靠苦药汁子治病的心态溢于言表。
若吴越还有一些功能性方面的考虑,范成明就是真爱喝了,哪怕里头加了姜也不嫌弃。
范成明念叨,“段二,哪天有空,能做个不加姜的可乐茶吗?”
段晓棠坐得最远,翘着二郎腿,拍了拍衣袍上的灰尘,“等哪天心情好再说。”
吴越提起正事,“范二说,营里在做沙盘,进度如何?”
段晓棠拉长声音,“进度?等他们玩泥巴的劲头过去再说。”
言下之意,就是毫无进展。
吴越展望未来,“先打个样出来,往后复制几个,不要随随便便用黄泥来做了,并州的白瓷和琉璃都不错。”
范成明瞬间领会了吴越的意思,“你想烧出来?”
吴越有理有据,“泥塑难保存,还是瓷器和琉璃更合适。”
范成明歪着头,“瓷器和琉璃还易碎呢!”
吴越坚持已见,“但好看啊!”
其实,吴越心中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想法。若能将这些沙盘烧制出来,便给吴岭陪葬一份。
民间以三彩为明器,吴岭往昔并无此偏爱。
将领多用盔甲刀剑陪葬,多一份记录并州与草原山川地理的沙盘,也不算出格。
吴越本想做全大吴的,但想来是份浩大的工程,眼下做不到。
庄旭哪怕没亲自烧过窑口,但只看段晓棠最初的规划,也知道规模颇大,遑论烧制。“恐怕废品率颇高。”
吴越简单直白,“没事,我有钱!”
话音刚落,让其他三人顿时同仇敌忾,恨不得打他一顿。
看在他是病号的份上,勉强放过。
既然吴越都放大话了,庄旭趁势问起正事,“今年年节怎么过?”
先把难题摆出来,“并州的供给和长安没法比,只有七成左右。”
这是四卫共同面对的问题。
吴越深吸一口气,偏偏鼻子被堵住,十足的憋闷,“地方上那份能拿全吗?”
庄旭微微颔首,“我问过白二,能拿全。”
吴越半死不活道:“南衙公中再出五成,让将土们好好过个年!”
吴越的大方仅限于他的铁杆嫡系,并州大营若是眼红,让他们找白隽去。
庄旭得寸进尺,“孙三计划过年期间组织些比赛,南衙诸卫和并州大营都可以参加,马球、摔跤等等,缺些彩头助兴。”
此举有意加深两支军队的联系,舒缓将土们的紧绷情绪,免得他们节日里生事。
百利而无一害,除了费钱费心。
吴越暗道把自已当冤大头,勉强应承,“四卫合计出两成,剩下的我出一半,余下的去找梁国公要。”
撇嘴道:“要得出来,算你们本事。”
庄旭再欲开口,吴越直接往床上一躺,被子拉到脖子以下,闷声道:“我要休息了!”
范成明轻轻拍拍被子,哄道:“七郎,好好睡!”
三人相继离去,吴越本无多少困意,却不知不觉间沉睡过去。
第
1424章
禹穴尧木
待吴越再度睁开眼帘,夕阳已悄然西斜。
陈彦方匆匆步入回禀,道是段晓棠和庄旭已经回营,范成明去找姚壮宪请教“医学”问题。
吴越恹恹地问道:“那群小家伙呢?”
陈彦方禀告,“属下让护卫带他们去校场了。”
哪怕明知这些少年是“眼线”,但王府既代为照看,便需做些正事,以免他们过于放纵。
吴越轻轻颔首,似乎对此安排颇为满意,“夕食过后,便送他们回去吧。让厨房送些可乐姜茶来。”
段晓棠做菜从不瞒人,伙头兵该学会了。
管他正方偏方,吴越现在只想快些病愈。
陈彦方面露难色,硬着头皮说道:“王爷,段将军特意交待,可乐姜茶不宜睡前饮用。”
段晓棠不知山寨版本的可乐茶是否含有咖啡因,但出于保险起见提醒一句。
万一吴越那没经过咖啡因锻炼的神经,干瞪眼一夜,不敢想象第二天会有多焉。
吴越退一步,“明天一早送上来。”
陈彦方连忙点头应是,转身离去。
吴越慢悠悠地用夕食,随后斜倚在美人榻上,闭目养神。
不多时,陈彦方带着白勇达等人前来告别。吴越强打精神,说一番勉励之词,随后挥手示意他们离去。
白勇达等人在王府玩得可开心了,觉得探病这活还能多干一段时日。
王府的饭食也好吃,吴越出于谨慎起见,向来不吃“独食”。白勇达等人自然而然地分食了他的份例。
不过夕食时,吴越能起身吃饭,看来距离完全康复已不远矣。
小憩片刻后,仆役端上汤药。
吴越接过药碗,初时面无表情,一勺一勺地送入口中。后来想起段晓棠的话,长苦不如短苦,深吸一口气,将药汤一饮而尽。
药汤刚入喉,吴越便迫不及待地端起清水漱口,试图驱散口中的苦涩。
此时,他脸上全然没有午间服药的痛苦之色。
反正,现在没人会哄他吃药了。
装也没用。
或许是吴越年轻体壮,也或许是汤药喝得勤快,又或许是被当作水喝的可乐姜茶中的老姜发挥了作用。
吴越不过两三日时间就缓过来,除了声音还带点鼻音外,别无异样。
庄旭这两日除了探病,就是带着孙安丰去白家找白隽拉赞助。
道理一套又一套,“与民同乐,四卫将军连私房钱都掏出来了,王爷出大头,现在就差梁国公你了。”
白隽当然知道外头传言,说他和吴越都是散财童子。
两人的经历说来有几分相像,都是作为事实上的独子,继承了一大注家业。
但吴越没儿子,白隽好些儿女,不说往后分家产,光婚姻嫁娶就是好大一笔钱帛,他的日子也不宽裕。
好在只是一点彩头,白隽还出的起,豪气道:“差多少,老夫全包了。”
转头就交待白智宸,“如今大营在并州驻军比一卫略多,不如拆成两支队伍,多拿些彩头。”
也就是时间紧,不然白隽还想召集附近的驻军来参与。
白智宸摩拳擦掌,信心满满,“三哥,你放心,我定让他们瞧瞧并州大营的实力。”
彩头都是虚的,荣誉才是真的。
明年开春,两支军队将共征突厥,合作中暗含较量。
好在通过年底的比赛,这种较劲还算是正向的。
右武卫对此则显得颇为淡然,他们现在还没有调整到过年的休闲状态。
普通军土快被孙安丰的加量学习包逼疯了,开口“子曰”,闭嘴“九九八十一”。
将官们的日子就充实多了,要么隔几日听武俊江不记名排揎应荣泽。
身在并州,不便翻查档案、询问长辈。但以右武卫乐子人的八卦做派,只要有一个人知道当事人的底细,全营都会知道。
明年班师回长安,想必右武卫的大小将官见到应荣泽,绝不会再有对高阶将领的敬畏之心。
这真是,我上我也行!
范成明趁着闲暇,偷偷与庄旭咬耳朵,“这些战例该拿到左武卫去说啊!”
应家真正的苦主是左武卫的家眷啊!
这种掘人根本的事,可不常有。
庄旭斜睨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还用你说,表叔每提一个,我就给姐夫送一个。”
范成明最近忙着试验拘那夷的战场功能,有些忽略左武卫的动向。问道:“我哥怎么说?”
庄旭平静道:“姐夫让冯将军给将官们理一理。”
范成明强忍住笑意,“冯四那张小嘴,一定说得很好听吧!”
庄旭眨了眨眼,“那是自然。”
冯睿达看了一半就破口大骂,仗打成这稀里糊涂样,若是他的属下,早被砍头示众;若是他的对手,脑袋连做京观都不够格。
有人小声提醒冯睿达,主将是应荣泽。
冯睿达更不客气,指桑骂槐说这年头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领兵吗?
旁人会忌惮应家的家世背景,冯睿达会怕吗?他家最不缺的就是爵位。
冯睿达骂过之后,也会反思一二。比如父兄是否对冯睿晋要求太过严苛,毕竟他犯的都是高端错误。
至于右武卫将官的另一件乐子,别人上班摸鱼,他们摸泥。
段晓棠不记得小时候有没有玩泥巴的经历,就算有,大概率也是橡皮泥。
但架不住其他将官都是个中老手!
这哪里是重温童年,分明是为右武卫的军事道具做贡献。
两个最开始被招来做事的伙头兵,已经沦为和泥小工。
比起对舆图一无所知的大头兵们,将官们在这方面可要强得多。
段晓棠从一开始就低估了事情的难度,找错了合作者。
孙安丰在旁边翻译《水经注》中流经周边的水系。间隙捡起写酸诗的老本行,“千山随势转,万水绕麓行。有鱼皆禹穴,无树不尧风。”
唐高卓自动帮室友补充标题,“读《水经注》有感。”
温茂瑞有一点鉴赏能力,竖起沾满黄泥的大拇指,夸赞道:“孙三,诗艺大涨啊!”
没那么酸,竟还有点内涵了!
孙安丰佯装谦逊,嘴角却难掩笑意:“过奖,过奖。”
靳华清一脸困惑,“禹穴我明白,后半句什么意思?”
薛留淡淡道:“尧在五行八卦上属木。”
唐高卓提及另一种解读,“尧曾设诽谤木,供百姓上书言事,申冤昭雪。”
第
1425章
瓜包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