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55章

    姚南星好奇问道:“这一阵,长安有什么新鲜事?”

    政治离她们太远,能说的就是俞丽华难产之事。

    谁能想到,不分长安并州,师姐妹都在进衙门。

    姚南星愤愤不平道:“真是非人哉!”

    谢静徽说道:“罪证确凿,入了冬都给这些黑心肝的东西安了一个秋后问斩,按师父的说法,这时候已经在奈何桥排队喝孟婆汤了。”

    朱淑顺略带怜悯道:“只是牵连了其他清白的稳婆,不少都被人退了生意。”

    不否认稳婆这一行业里有害群之马,但负面信息传出,导致不少人家在生产时变得谨慎过度。

    稳婆存在的初衷,本是为了提高产妇和婴儿的存活率,如今却适得其反。

    第

    1394章

    乖巧宝宝

    众人咒骂一通不守底线的恶稳婆,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被暂时搁置一旁了。

    杜若昭双手托着下巴,趴在桌案上,突然提起了一个让人心生寒意的话题,“今年的寒假恐怕要缩短了!”

    去年寒假虽然有些作业,但只要安排得当,还有时间玩耍。

    今年因为林婉婉突然外出,她们提前把寒假作业做完了。林婉婉为了赶进度,可不得拎着徒弟们加班加点地学习。

    谢静徽身形微微一顿,疑惑地问道:“师父同你透风了?”

    东西院离得近,杜若昭提前知道些风声不足为奇。

    杜若昭调皮地摇了摇头,不负责任道:“我猜的。”

    但众人负责任地猜下去,大概率会成真。

    林婉婉可不在乎徒弟们内心的忐忑,只在家躺平一天,第二天便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济生堂。

    站在药柜里赵金业见着人心下大奇,不是说休息三天么,爱岗敬业到如此程度?

    林婉婉先开口打招呼,“过来转转。”

    指了指身后,“这是我从并州带回来的土产,拿来给大家分一分。”

    林婉婉去后面和郑、郭两位大夫打过招呼,拿着两只布老虎去小偏院。

    走过隔墙,见一个粉衣小女孩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几根树枝拨弄来拨弄去。

    林婉婉笑问道:“你是香儿吗?”

    尹香儿见是陌生人,立刻警觉起来,拔腿往屋里跑,大声喊道:“娘,娘!”

    晁瑜英闻声连忙掀开门帘出来,看到林婉婉后,脸上浮现出一抹浅浅的笑容,“林娘子。”

    蹲下身温言同女儿说道:“这是林娘子,你见过的,忘啦?不是坏人!”

    林婉婉同样蹲下,从身后拿出两个布老虎,在尹香儿面前挥舞着,“呜呼,布老虎哦!喜欢哪一个?”

    尹香儿左看看右看看,最后伸出小手,怯生生地指了指离自已最近的一个。

    林婉婉笑道:“喜欢这一个呀,另一个就是哥哥的咯。”

    晁瑜英连忙推辞道:“林娘子,这使不得!”

    虽然布老虎不大,但看做工就知道绝非凡品,价值不菲。

    林婉婉轻轻一笑,“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我从并州带回来的。”

    听闻并州,晁瑜英不再言语,过了半晌,教尹香儿说道:“快说,谢谢林娘子。”

    尹香儿鹦鹉学舌,细声细气道:“谢谢林娘子。”

    晁瑜英站起身来邀请道:“林娘子,快进来坐。”

    几日时间,两间小屋被晁瑜英几人收拾得干净又温馨。

    林婉婉进到内间,见桌案上摆着两个装毛线的口袋。问道:“你在织毛衣?”

    晁瑜英也不隐瞒,“我和王嬷嬷给两个孩子织的。”

    他们为了脱身,许多东西都没带出来。另外筹备自然要费一番功夫。

    原还准备等身体更好些,去恒荣祥店铺里取取经,她来长安日子短,只学会织平针。

    林婉婉劝道:“切莫要太辛苦。”

    晁瑜英点头应道:“精神头好时织两针。”

    再说道:“以前在老家,孩子爹有时去外头做工,我就在家里做些绣活补贴家用。”

    边说边从炉子上提起铜水壶,给林婉婉倒了一杯白水。

    林婉婉捧着水杯取暖,说道:“尹中侯在并州很好,只是那时他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

    晁瑜英垂下头,“是我瞒着他的。”

    林婉婉将杯子放在一旁,“管他什么恩怨,都留待明年解决,我先看看你的脉。”

    晁瑜英依言伸出手,林婉婉右手轻搭上去,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郑大夫开的药继续吃着,切记不可辛劳。”

    晁瑜英默默点头,哪怕为了孩子她这半截蜡烛也得继续烧着,至少撑到孩子长大。

    尹金明看起来比他的父亲有良心,但谁敢轻易去赌呢?

    林婉婉起身,路过尹香儿时,顺手摸摸她嫩滑的小脸蛋,“下次再来看你们。”

    林婉婉下一站是花想容工坊,这里也有一个小号宝宝让她牵挂。双手用力,一把将顾小玉抱起来,“小玉,让姨姨贴贴。”

    虽然林婉婉大部分时候不承认自已的辈分,但面对漂亮小孩时除外。

    一两个月时间,不至于让顾小玉把林婉婉忘了,认出人也就不挣扎了。

    只两条胳膊横在怀抱外头,一只手握着挚爱的猪油渣,另一只手抓着新得的布老虎。

    顾盼儿举起一张帕子过来,见是林婉婉,娇嗔地瞪了她一眼,“你可算回来了。”

    林婉婉的大力状态只能持续一瞬,不得不将顾小玉放下来,“重了不少。”

    顾盼儿不屑道:“哪里重了,衣裳穿得多。”

    剥开来还是“一条”,哪像想徐六筒这等重量级选手,是“一坨”呢。

    顾盼儿压低声音“威胁”儿子,“手上的猪油渣都拿多久了,还不快吃掉!”

    顾小玉听话地将猪油渣塞到嘴里,顾盼儿见儿子吃下大半,方才将他的手脸擦干净。

    林婉婉急道:“这寒冬腊月,你倒记得给我们小玉涂点润肤霜啊!”

    顾盼儿扭头道:“擦了,我这一天天跟着他屁股后头,跟个嬷嬷似的。”

    林婉婉亲密地搂住她的肩膀,“天底下哪有这么漂亮的嬷嬷!”

    顾小玉似懂非懂的点头,“漂亮!”

    不知是夸林婉婉话说得漂亮,还是顾盼儿长得漂亮。

    林婉婉笑着在顾小玉白嫩的小脸蛋上刮一刮,“这小嘴甜的哦,以后得哄倒多少人!”

    顾盼儿喜笑颜开,“现在不光嘴甜,还会念诗呢。”

    献宝道:“小玉,给姨姨念两句。”

    顾小玉睁着大眼睛,布老虎抱在怀里,一脸纯真无邪地开口念道:“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林婉婉听着耳熟又有些奇怪。

    顾盼儿失笑道:“看吧,就会这两句。”

    林婉婉大不赞同,“我们小玉两岁就会念诗,聪明着呢!”

    顾小玉伸出稚嫩的小手,认真地竖起三根手指,强调,“小玉三岁了!”

    顾盼儿转过头去,嘴角微微上扬,憋住笑意,“他都不知道自已在说什么呢。”

    林婉婉找补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是跟着大人学的。”

    顾盼儿不禁笑道:“在家里教了好些冬日的诗文,他和三郎混了半日,就学了《赠范晔》。”

    这是江南吗,是陇山吗,是早春吗?有梅花吗?

    第

    1395章

    未来道路

    林婉婉不服气道:“你家里几个文化人,比不过一个柳三郎。”

    仿佛已经预见顾小玉未来在节日里的“水深火热”。前几年或许只是背诵一首诗词,再过几年,恐怕就得自已动手写了。

    顾盼儿同样不服,“父亲不说桃李满天下,亦是教徒无数……”

    林婉婉打断打断了她的话,“令尊主业是教书法的吧!学生还都是大孩子。”

    “幼儿启蒙,要简单,要朗朗上口。”

    顾盼儿回忆道:“三郎还说要教小玉《逍遥游》呢!”

    轻点顾小玉的眉心,半开玩笑地说:“以后去给你三舅舅当书童,看几时能把《逍遥游》学会。”

    林婉婉不能更同意,“这才对嘛!”

    不光孝心要外包,教学任务也要外包。

    嘴上这么说,但林婉婉还是兢兢业业地带徒弟。松闲过后,立刻带朱淑顺和谢静徽,提着药箱,登上出外诊的马车。

    休假期间,不接诊疗,但人情除外。

    林婉婉今日是去探望俞丽华和封令姿两位孕产妇。

    好在两人身体底子好,平日保养得宜,都没有大碍。

    回程的马车上,林婉婉面色沉静问道:“你俩是我第一批徒弟,入门至今快两年半了,有没有想过以后的发展道路?”

    谢静徽闻言一愣,“发展?”

    她们现在的状态,谈何发展?先想想怎么从书山题海挣扎出来,顺利出师!

    林婉婉进一步解释,“朱大夫长于外伤,谢大夫精于小儿治疗。大夫什么都要懂一点,什么都要会治,但总要有一技之长。”

    “我门下现在有三科,外伤、孕产以及带下病,本不该这么早提出来,但有些事早做准备也好,你们想过以后重点往哪方面发展吗?”

    林婉婉的这一番话,让两人陷入了沉默。她们从未想过如此重大的问题。

    谢静徽迟疑道:“师父,非得分吗?”

    像现在同进同出同学不好吗?

    林婉婉耐心解释,“这些东西连我都只懂一些皮毛,需要你们替我将这条道路深耕下去。”

    朱淑顺隐隐感觉肩头有发扬林门的历史性任务。

    林婉婉淡定道:“现在不用回复,年前给我答案就行,也可以回家和家人慢慢商量。”

    两人轻轻地应了一声,心底微微有些沉闷,预感人生将因为这一个选择而变得大不一样。

    三人在外头走了几圈,但因为行动迅速,回来时还能赶上吃午食。

    谢静徽收敛情绪,冲去厨房看自已的汤炖的如何。

    厨房一个小火炉上,一只砂锅正缓缓地冒着热气。

    大夫们再丧心病狂,也不会用药罐子炖汤。

    杜若昭好奇道:“谢师姐,今天喝什么?”

    谢静徽在家称不上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在厨艺上着实没什么天赋。

    没想到进了济生堂,尤其是搬来崇仁坊单独开火后,反倒觉醒了不一般的天赋——炖药膳。

    有时候材料不贵重,也就由着她随意摆弄了。

    人参乌鸡汤之类的,是万万喝不起的。

    关键她煮出来的东西,有没有药效不知,但绝对不苦。

    谢静徽小心翼翼地揭开砂锅盖子,再洒下一小把枸杞,然后盖上盖子继续煮一会儿。

    “枸杞红枣排骨汤,滋肝养肾,补气养血。最适合长期劳累、气血亏损者。”

    杜若昭质疑道:“你确定?”

    谢静徽信誓旦旦,“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排骨,滋阴润燥、益精补血。合起来不就是滋肝养肾,补气养血么。”

    杜若昭思考一会,点了点头,“说得有道理。”

    关键这几样东西,吃多了也没坏处。

    谢静徽早上吃了一点牛肉干,至今念念不忘,“可惜师父带回来的是牛肉干,不是牛肉。我先前在一本医书上看到,黄芪与牛肉同炖,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之效,适合身体虚弱、气短乏力者。”

    杜若昭开始掉书袋,“黄芪补气,牛肉……”涉及到知识盲区,而且难搞!

    试探性地问道:“换成羊肉行不行?”

    人吃了肉总会生力气的,不管什么肉。

    谢静徽叹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买羊肉。”

    济生堂和花想容的管事一级的伙食标准有荤食,但大多时候是用炼油之余的油渣充数。

    其他大多时候,是师姐妹们练手之余的猪蹄猪肘。

    有一段时间,她们天天喝黄豆猪蹄汤,以至于看到黄豆就想到猪蹄,看到猪蹄就想到黄豆。

    见汤炖的差不多了,谢静徽将砂锅端出去,几经升级,如今炖汤的锅也换成了一口大锅。

    师姐妹几人忙着布置碗筷,先把汤分盛到小碗中,确保每个碗里都有一块排骨。

    众人各自入座,尹香儿这段时日头一次见到“同类”,一个同样抱着布老虎的小娃娃,瞧着精致漂亮得紧。

    顾盼儿抱着顾小玉轻声说道:“小玉,这是香儿姐姐,以后和姐姐一块玩呀!”

    她在花想容干活时,还得分心时时盯着顾小玉的行动。现在好了,顾小玉有了玩伴。

    顾小玉奶声奶气应道:“姐姐!”

    尹香儿先入为主,“妹妹。”

    林婉婉扑哧一笑,“这是弟弟。”

    尹香儿歪着头,改口道:“弟弟。”

    顾盼儿不以为忤,反而发现新的兴趣点,“等小玉头发多些了,我给他多戴几朵花。”

    林婉婉积极建言献策,“大花不合适,换小花。”

    顾盼儿深以为然,“嗯。”

    林婉婉喝一口徒弟亲自配料的枸杞红枣排骨汤,只觉得四肢都暖洋洋的。

    转头吩咐道:“过两天买个猪头回来!”

    徒弟们心中了然,林婉婉是要展示她的猪头死不瞑目术。

    谢静徽额外思考,猪头怎么炖汤?

    第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