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81章

    南衙为了收拢军权,才会在诸卫中施行回避制度,地方大营可没这规矩。

    吴越:“白家二郎可造。”

    河间王府庆贺吴越成为世子的宴会上,白湛露过一骑射功夫,风头无两。

    察其言观其行,是个机灵好武的。

    父亲的不足,儿子可以补足。

    段晓棠:“战事抵定后,白二想投并州大营,但被梁国公教训了一顿。”

    不知道短时间内,白隽的态度为何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第

    1245章

    新任主将

    白隽若是不愿意,吴杲也不能强迫他违背自已意愿。

    因为白隽身体真不好,抱病都不用表演。

    并州近期风波不断,已经死了一位国公、一位亲王。

    再为此连累一位国公,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险恶之地,谁敢来。

    范成明:“梁国公为何不让白二来并州?”

    段晓棠带着一丝无奈和调侃,摊手道:“因为他不光自已来,还打算带上媳妇、姐夫、表兄弟,以及一众好友。”

    整个家族旅行团。

    范成明追问,“他的表兄弟该不会姓袁吧?”

    徐昭然前程锦绣,何必趟并州大营的浑水。

    就袁家兄弟的经历,敢出远门才怪。

    段晓棠:“是的。”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白湛玩这么大。

    “袁寺卿亲自去告的状。”

    吴越决定收回刚才的评价,“梁国公世子向来沉稳,武事如何?”

    段晓棠笑道:“不如期待一下白三。”

    范成明:“白二都是个半大小子,他弟弟又能有多大。”

    段晓棠神秘一笑,揭开谜底,郑重其事道:“白三娘。”

    白秀然果决有担当,偏偏是个女人。

    这是在场不少人的心声,敬佩又惋惜。

    段晓棠继续道:“白大公子好文不好武。”

    范成明将人安排得明明白白,“能和孙三聊到一起。”

    段晓棠:“他大概和孙三的哥更有共同话题。”

    范成明脑子一激灵,“哪个哥?”

    孙安丰的哥哥“成色”可不一般。

    段晓棠:“当然是他大哥。”

    并非白旻有嫡庶癌,而是继承权。

    三言两语将白隽几个年长子女性情特长勾勒出来。

    白旻自矜身份,长处不在兵事。

    白湛潜力无限,年少轻狂做事不够稳重。

    白秀然各方面都合适,偏偏是个女儿身。

    虽然看起来没有直接拿来用的,至少证明白隽教子有方。不仅没有糟心的货色,反而表现格外出色。

    调教儿女如此有手段,调教个把不开窍的下属,应该也是手到擒来。

    实话实说,白家虽然和南衙有一两场摩擦,但比起其他豪门,南衙上下反倒对其印象甚好。

    全是白秀然给娘家贴金,贤良淑德可以昧着良心夸,但白秀然“杀”出来的名声作假不得,卫王府上下可以证明。

    吴越透露一个“好”消息,“梁国公支持征突厥,并且力劝皇上同意此事。”

    从战略上而言,他们是同盟。

    杜松:“那我们……”

    吴越微微摇头,“尚未成定局,还需看最终的军略如何。”

    并州两位主持事务的大人物都是如此态度,事情便已经定了九分。

    擅开边衅,怎么会有这样的罪名呢?明明是防守反击。

    正因为白隽是朝中少有摆明车马支持征突厥的高官。

    所以薛曲卢自珍反倒要支持他入主并州。

    换个真拖后腿的来,吴越在前线得呕死。

    吴越冲门口把守的陈彦方道:“让其他将领过来吧!”

    自范成达等人离开后,众多将官留在原处,彼此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连原本香气扑鼻的牛肉都无人顾及了。

    冯睿达半点不受影响,别人少吃,他就能多吃点。

    段晓棠大手大脚惯了,煮个牛肉汤,居然还往里头放胡椒增香提味。

    但滋味确实不错,牛肚也有嚼劲,比单纯的牛肉味美。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桩好处呢,还是吃得太少了。

    和冯睿达一样埋头吃喝的只有薛留,两人对勾心斗角无意,只管以力破之。

    温茂瑞坐在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和同僚猜测道:“并州主将可能定下来了。”

    算算时间路程,只有这一猜测最为可能。

    若是其他私密事,陈彦方不可能大喇喇将几位将领叫走,还将并州诸将撂在这儿。

    靳华清好奇道:“会是谁?”

    温茂瑞:“你没看过并州大营列出来的单子吗?”

    长,但散发着官爵的芳香。

    无异于大海捞鱼。

    并州诸人亦是同样的猜测。

    郭承泽:“谁?”

    周边众人一致摇头。

    他们对此既期待又忐忑。

    既希望新主将有足够的手段来稳定并州局势,又担心其手段过于强硬,重蹈元宏大的覆辙。

    王元亮:“世子至少要在并州停驻半年。”

    或进或退,都有余地。

    郭承泽点点头,“说得有道理。”

    一家独大风险甚重,不如两雄并举。

    陈彦方在门口传话,“世子请诸位将军移步花厅。”

    冯睿达随意用袖子擦一擦嘴角的汤渍,大步流星地走出房间,其余将领也纷纷起身跟随其后。

    冯家虽然有国公、郡公,但没一个能来并州,所以无论是谁,冯睿达都不在乎。

    众人一同蒙受召唤,自然一并到达花厅,按照官职高低入座。

    吴越缓缓开口,宣布了一个震惊全场的消息,“朝中已议定新任并州主将,梁国公不日将履任,礼部及宗正寺官员随行。”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看向白智宸。

    风水轮流转,并州大营还是姓白。

    本乡本土,白隽总不能把老家拱手让给突厥人。

    白智宸难以置信,他想过将白湛拉来并州,但万万没想到白隽能回来。

    吴越:“白将军,你与梁国公同族,烦请派人将他的旧宅收拾打理一番。”

    白隽常居长安,但作为嫡支长脉,在并州城有不少产业,包括祖宅。

    吴越现在住的地方名为府衙,实际是元宏大在并州营建的私宅,后来成为并州的行政中心。

    吴岭在此停灵,吴越不可能将宅子让出来。

    只能让白隽住可能结了蜘蛛网的老宅。

    自已家住得安心,不是么。

    第

    1246章

    一过路人

    吴越秉承南衙一贯的优良传统,说完正事立刻散会。

    并州众人并不觉得突兀,因为吴岭也是这样的做派,甚至隐隐觉得有几分心安。

    吴越不肖吴岭,却和元宏大截然不同。

    今日的会议结束得如此仓促,却让众人陷入了短暂的迷茫,一时都不知道是走是留,因为事情太大了。

    杜松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唤住了即将离去的孟章,安排起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

    “伯文,你带三千兵马出城去迎一迎右武卫,他们走不动道了。”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皆是一震。

    久久不曾露面的右武卫,终于有消息了。

    长安到并州一千多里,其他三卫都走过来了,怎么偏偏轮到右武卫就走不得了。

    并州大营看南衙诸卫,全是公子哥,从将官到军土,皆是如此。

    范成明补充道:“多带些骡马车架,庄三那小子不知从哪儿搜罗了一堆破烂。”

    右武卫的大部队沿途剿匪,终于叫辎重队赶上了。

    至于收破烂的究竟是庄旭还是吕元正,暂不做讨论。

    右武卫本部的五千精兵肯定是不能动的,只能出动“分号”。

    谁叫“合适”呢。

    孟章眼睛微微发亮,能拖累右武卫万余人行程的物资,该有多丰厚。

    见者就该有份啊!

    范成明提醒道:“你可得跑快点,三司在他们后面追着,这要是粘上了,晦气一整年。”

    孟章奇道:“三司不是和兵部前后脚出发么?”

    左骁卫顺路把兵部带来了,结果三司落后了不只几天啊!

    吴岭尸体都凉了。

    范成明装模作样叹息道:“谁知道他们这次又闹什么幺蛾子。”

    旁人畏惧三司威严,右武卫却是嫌弃无比。

    每次看三司办案的骚操作,都恨不得把他们扒拉开,自已上了。

    在吴越和右武卫的印象里,三司虽不及被泼狗血的吏部那般不堪,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孰不知三司也不愿意沾右武卫。

    往常三司出动,人神共避,但每次和右武卫办案,反倒是三司的人落马。

    听闻此言,并州将领齐齐心中一紧,三司对他们还是有震慑力的。

    往常有吴岭在,只是他发句话,他们是清白的,自然不惧三司调查。

    但吴越威信不足,能不能遮蔽得住,却是个未知数。

    军方有直接干系的人,要么扭送长安,要么被吴岭解决了。

    但民政方面,还拘押着不少人。

    并州之地,边关重镇,没有单独的将门,白智宸、王元亮、郭承泽等人,全是当地豪族的代表。

    家中从文从武的人都有。

    换言之,三司此番前来调查之人,或许正是他们的亲朋好友。

    杜松和范成明是特意给他们透信。

    并州地位特殊,加之先前抗击突厥,周边大族在吴岭的威压下,出钱出人半点不皱眉头。

    只要国家大义不失,贪污受贿等小节便可暂且搁置。

    但该敲打的还是得敲打,亏空补上,再做好切割,这事就这么抹平了。

    三司走在后面,除了惯来做事磨蹭,也是给并州留出暗箱操作的时间。

    兵部跑得快,那是因为他们性质不一样。

    并州将官听闻消息,有的匆匆告辞回家收拾烂摊子,有的则围绕在白智宸身边,试图打听白隽的喜好与行事风格。

    白智宸哪知道具体的,他就晓得白隽一心向道。

    既是为了推拒络绎不绝的询问,也是为了解答心底疑惑。

    白智宸将周围人推开,“其他事往后再说,我有事寻杜大将军。”

    三步并作两步地追上了即将离去的杜松。

    白智宸拱手道:“杜大将军请留步,末将有事请教。”

    眼角余光扫向拱卫在杜松四周的将官。

    杜松会意,摆手让左骁卫的将官们先行离开。

    待四周无人之时,白智宸压低声音,“年初大将军领兵平定三州之乱时,行军路线不大合常理,自西北上,横在三州与并州交界之处。”

    “似乎是防备之态?”

    白隽即将到任,白智宸势必要将这些年并州大营和白家的所作所为交代清楚。

    尤其是最近发生之事。

    但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杜松突然就北上了,好像就是为了防备他一般。

    朝廷开天眼,亦或是身边出了奸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