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吴越的随从中,有几个胡子花白的小老头,旁边搀扶的军土身上还背着药箱。不是大夫是什么!
吴越带了大夫前来,意味着吴岭还有救。
今日范成达不由分说将城中各个军头召集过来,但依然内外隔绝,不知里头具体是何情形。
范成明曾和段晓棠写信,说宰执死在地界上,路过的狗都得被踢两脚。
那么一位亲王死在并州地界上,谁又能能承受得起后果?
南衙四卫将领齐聚后堂,见吴越前来纷纷行礼。
陈彦方将三位太医带下去,另着人带林婉婉师徒二人下去休息。
吴岭的棺木已经从寝室中挪出来,被众将抬到后堂中暂时安置。
吴越入目只见黑漆漆的棺木,周围所有的人事物通通失去存在感。
棺材,不都是黑色的吗?
和他过往所见的,没多大差别。
吞噬了他的兄长们,现在吞噬他的父亲。
周围的见礼声、安慰声……通通化作杂音不入耳。
范成达上前,将白麻孝衣披在吴越身上。
吴越跌跌撞撞走进后堂,跪伏于地,磕了三个响头。
最后一下,未能及时起身,就一直这么头抵着地。
范成明想要上前搀扶,被杜松拦住。
吴越此时才有一丝吴岭已然逝去的真实感。
从前王府中丧事连连的时候,他也想过若吴岭不在了会怎么办?
他以为自已会做足孝子本分,照礼数在灵前嚎啕大哭。
可当在离石获知丧信,独坐于车厢时,他却发现伤心到极处,是哭不出来的。
可当他再次抬手时脸上却已是泪流满面。
吴越在棺木前长跪不起,范成达出面将其他将领打发去前厅。
原地留下的不过数位心腹。
范成达出头作恶人,将吴越拉起来,见对方脸上两行清泪。
同样难过地撇开头,坚定道:“世子,王爷对他的身后事有交代。”
吴越随手用袖子擦擦脸,哽咽道:“范大将军请讲。”
范成达咬牙道:“国事艰难,丧仪就地俭办。世子灵前继位,主持并州诸事。”
“待并州局势稳定,再扶灵回长安。”
时人视死如生,武将马革裹尸还。或许在意身后名,但并不在乎身后事。
吴岭如此费心安排,“委屈”自已,无非担忧有人借孝道之名,逼迫吴越回返长安。
让对突厥的防线重回糜烂之时。
吴岭从不高估朝堂上衣冠禽兽们的底线。
陈锋捧着一个木匣上前,“世子,这是王爷留给你的信。”
段晓棠隐约看着有些眼熟,待见吴越从脖子上取下一把钥匙才明白,原来是在华阴,吴越父子俩通报私兵线索的密匣。
吴越抱着密匣坐在蒲团上看信,其他人退到院子里。
第
1233章
一医两用
冯睿达忽然入内,凑到范成达身边,神神秘秘道:
“大将军,方才王三十五找上来,言说太原王氏一位老太爷十年前制了一副金丝楠木棺材,帮底皆厚八寸,年年拿出来刷漆涂油。”
“满并州找不出这样好的棺材来。”
范成达腹诽道,若真是金丝楠木所制,满天下也找不出什么几副能与之媲美的。
目光炯炯地问道:“什么条件?”
私心里想让吴岭的身后事更体面周全些。
冯睿达摇头道:“没有条件。”
“老太爷敬佩王爷在并州所作所为,愿将此棺献出。”
范成达转头对范成明“凶神恶煞”道:“听见了?去问问世子。”
事情刻不容缓,吴越正在看吴岭留给他的信,范成达上去有些敏感。
范成明上,就没有这些顾虑了。
范成明听命,屁颠屁颠跑到后堂内,停在两步外的地方,询问吴越的意见。
院中众将见吴越微微点头,明白事情成了。
范成达转头吩咐道:“速去将那副金丝楠木棺材运回,不得有误。”
杜松顾虑冯睿达的脾气,提议道:“把梁五带上,他说话好听。”
冯睿达脖子一缩,怀疑今天这事若是办砸了,两位大将军能扒了他的皮。
吴越囫囵吞枣将吴岭的信件看完,重新锁回匣子里。
来不及深思,只初步了解并州的局势和吴岭的布置。
更多的细节还需日后细细琢磨。
陈彦方附耳上前,低声向吴越汇报了三位太医对吴岭脉案和药渣的查验结果。
吴越点点头,下令道:“请林娘子来,后堂地界不许其他人再出入。”
如今留在后堂的除了忠心守护在棺木旁的陈锋,就只有两位大将军,以及来自右武卫的两位心腹。
师徒二人背着药箱,一头雾水地踏进后堂。
瞥见黑漆漆的棺材,林婉婉心里直打退堂鼓。
她是神医,不是神仙!
吴岭总不可能在这个处境下玩诈死之策。
除了同路者,其他人都惊讶于林婉婉的出现。
“孝子”吴越站在棺材前,冷静道:“今日请林娘子来,验尸!”
一言既出,满室皆惊!
范成达当即要上前争辩,被杜松范成明一左一右拉住。
武将不在乎身后事,不代表能容忍尸体被人随意亵渎。
时下除了凶杀案,谁会让人验尸。
不信任并州,还是怀疑最后守护在吴岭身边的范成达等人?
吴越不紧不慢道:“哥哥们皆是盛年而亡,父王也算不得长寿。”
“今日若不验个明白,我一辈子想不开。”
绝不信吴岭会因为旧伤复发而亡,他明明是那么强悍的人……
段晓棠恍然想起,第一次见吴越时,他的坐骑当街发疯。
以他多疑且谨慎的性格,家中接二连三有人丧命,定然会怀疑其中有猫腻。
只是以前他没有开棺验尸的权利。
河间王府如今人丁凋零之象,很难全部强行归纳为意外,若真有人背后下黑手……
范成达拳头紧握,眼中闪过一抹狠厉之色,“验!”
若真有人暗害吴岭,一定让他十九族下地狱。
吴越没有丝毫动容之色,“我知道林娘子师徒几人兼任京兆府仵作,颇有心得。”
往旁边让一步,“请!”
若没有吴越挑明,谁能想到活泼俏丽的林婉婉会做仵作活,她不是专职缝人接生么。
林婉婉总不能说,没有大体老师,只是为了医学教导的权宜之策。
原来吴越从请她来,就打定主意,一医两用。
活着,治病;
死了,验尸。
精打细算。
既然死者家属主动请求,那她也没有意见。
吴越淡定道:“开棺!”
棺木只是临时“安置”,并没有钉钉子。
范家兄弟俩一人抬棺头一人抬棺尾,小心翼翼地将棺盖缓缓揭开。
随着棺盖的移开,一股淡淡的防腐香气扑鼻而来。
躺在棺内的吴岭,身穿亲王衮服头戴王冠,身下垫着柔软的锦被,手中紧握着那柄陪伴他征战沙场的佩剑,静静地沉睡着,一如生前那般威严而冷峻。
林婉婉站在棺旁观察片刻,迟疑道:“总不能让我钻进去验吧!”
既然已经踏过了心理防线,其他的也不用多在乎,左右要换棺材。
吴越吩咐段晓棠:“出去守着。”
段晓棠不理解也只能认了。
杜松陈锋年事已高,只能由陈彦方和范家兄弟,三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动手。
合力将吴岭的遗体轻手轻脚地抬出棺外,放在两张拼接好的桌案之上
因是私下作为,林婉婉询问家属意见,“需要验尸文书吗?”
吴越垂眸道:“口述即可。”
林婉婉:“麻烦将王爷的脉案取来,以待佐证。”
吴越点头,陈彦方听命离开。
林婉婉试探道:“一般这种情况,我们都建议亲友回避。”
范成达沉声道:“不必。”
吴岭的衣裳当日是范成达亲手换上的,今日又要亲手解开。
繁复的衣饰被解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满密密麻麻伤口的胸膛,虽已愈合多年,疤痕依旧触目惊心。
吴氏父子关系并不亲密,加之身份限制,吴岭从未在吴越面前袒露过身体。
所以今日是吴越第一次直面吴岭身上的伤疤,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林婉婉上前,姚南星从旁做辅助。
林婉婉尽量用公式化的口吻说道:“面色微黄,双目紧闭,身形略显佝偻、消瘦,是长期伤病之态。”
林婉婉着重检查旧伤复发的部位,询问可能的知情人,“此处靠近心肺要害,当时是否反复红肿、发热,不时有脓液渗出?”
陈锋直视道:“是。”
林婉婉:“病情恶化前,是否夜不能寐,旧伤处疼痛难忍?”
陈锋:“是。”
林婉婉翻阅刚取来的脉案,“王爷体表未见新伤与异状,初步判断为旧疾复燃,诱发体内炎症肆虐,长年病痛导致气血双亏,终至机能衰竭。”
“旧伤炎症蔓延全身,侵蚀脏腑功能,加速了死亡进程。”
确认吴岭之死,确系旧疾复发无疑。
林婉婉冷静地提议,“需要开腹吗?王爷的脏器会有发炎症状表现。”
吴越痛苦地抱头道:“不用了。”
第
1234章
议事突厥
吴岭身上没检查出猫腻,不代表河间王府其他人的死亡是“正常”的。
吴岭身居高位,防身立命之术早已炉火纯青,加之周遭守卫森严,想要悄无声息地对他下手,无异于痴人说梦。
相较之下,冲吴越这种“小趴菜”下手,才是最理想的选择。
林婉婉和姚南星低头收拾器具,其他人则忙着为吴岭整理遗容遗表。
吴越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林娘子……”
林婉婉毫不客气道:“挖坟掘墓的活,我不接。”
吴越既然有了怀疑,并且冒天下之大不韪,从吴岭身上第一个排查,很难说他不把主意打到已经入土为安的兄长们头上。
范成明激动道:“七郎,你可不能犯糊涂。”
哪怕吴越继任河间王,他也不能动高阳原上的王府墓地群。
脊梁骨得被人戳死。
吴岭得以被验看,全因为他新丧不久,且众人大多不接受他的忽然离世。
吴越保证道:“绝无此意,只是想说,让彦方带你们下去休息。”
他是想心里有底,但不至于去打扰兄长们死后安宁。
林婉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歉意道:“哦”
师徒俩乖顺地跟着陈彦方离开。
范成达趁机将范成明支开,“二郎,你去外头看看,冯四他们把东西带回来了吗?”
段晓棠留在院子里把守,室内的活人除了当装饰的陈锋,便只剩下了吴越与两位大将军。
范成达试探道:“王爷的遗信,世子可都看完了?”
吴越点头,“嗯。”
杜松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急切道:“明年开春后如何行事,总该有个计较。”
吴越听言语,想来吴岭生前和他们商议过。
“二位大将军怎么看?”
杜松沉吟道:“并州空虚至此,若不将突厥的势头按下去,往后年年边关皆有烟尘。”
这是从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