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61章

    可见靠山非常硬。

    那次平定三州民乱的,就是如今镇着并州的大佛——吴岭的亲儿子。

    梁景春见推脱不过,硬着头皮,大义凛然道:“冯家兄友弟恭,是长安教子界的典范。”

    王元亮不禁失笑道:“冯四是典范?”

    言语几分戏谑,显然对梁景春的说法不以为然。

    梁景春一本正经解释,“冯家是典范。”

    “冯将军从不吃外头的亏,但对家人容忍度颇高。”

    点到为止。

    总不能说冯睿达在外头是疯狗,在家里是被任搓任揉的萌犬吧!

    不要排面了么!

    屋内众人听着梁景春的话,总觉得怪怪的,却又说不上哪里奇怪。

    白智宸问道:“王三十五,到底怎么回事?”

    王元亮轻描淡写道:“无非就是冯四范浑,家里不会惯着他。”

    “要么打个半死,要么扔去牢里管教。”

    众所周知,冯睿达爹早没了,能管教他的,只有长兄。

    大概率就是这次来的兵部主事。

    对亲弟弟都不留情,遑论仇家了。

    梁景春描补道:“骨肉兄弟之间,资助钱帛,匡扶言行都是应该的。”

    王元亮却不买账,“我若不知底细,还真让你哄过去了。”

    梁景春一本正经道:“王镇将,冯将军是我上司,若背后看他笑话传出去,还要不要在左武卫混了。”

    白智宸逗趣道:“那悄悄说,我们不往外传。”

    梁景春笑着回应,“白将军,这话我五岁的时候就不信了。”

    说你不要告诉别人的时候,对方已经想好要和哪些人说了。

    白智宸朗声笑道:“还是长安的风水养人。”

    梁景春身手一般,但油滑之余不失真诚,这种人在哪都混得走。

    梁景春抽抽鼻子,闻见一阵若有若无的香甜气息,“好了?”

    白智宸随手拿起一根木枝,刨开火堆旁的灰烬,露出几个红中泛着焦黑的红薯。

    “要吃自已拿!”

    话音刚落,周边顿时伸过来七八双手,瓜分殆尽。

    刚烤好的红薯滚烫,左手右手倒换还是握不住,只能放在地上,等它稍微凉一些再享用。

    梁景春感慨道:“这玩意生熟都能吃,拿来做军粮,比那些干巴巴的饼子强多了。”

    更别提,说不出口的列巴。

    白智宸附和道:“除了放屁多点,没别的问题。”

    王元亮咂咂嘴,“白八,我们正要吃呢,你提这个干嘛?”

    太败胃口了。

    梁景春见状连忙转移话题道:“出发的时候,妹妹给我准备了一包红薯干塞到行囊里,比生吃更有嚼劲和滋味。”

    白智宸闻言眼睛一亮,问道:“还有吗?”

    梁景春摇了摇头,“没出潼关就吃完了。”

    军中的牲口太多了,你一根我一根,眨眼就没了。

    太过分了!

    那是梁林芳特意给他准备的!

    白智宸:“听说这玩意能酿酒,我尝着味道怎么对不上?”

    王元亮闻言附和道:“那酒够劲,最适合这冰天雪地。”

    梁景春:“酿造地瓜烧的办法和普通酒不一样。”

    对着周围几只目光炯炯的酒虫,好奇的目光,只能道:“具体的我哪知道,那这是人家赚钱的秘方。”

    远行的商人将地瓜烧运到并州,颇受军汉的喜爱。

    好酒的白智宸甚至种上了红薯,但他非说是山上捡来的。

    来自长安的南衙两卫对此物并不陌生,哪怕没见过,也知道红薯是酿造地瓜烧的酒材。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一股寒风灌了进来,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白智宸抬手挡风,没好气道:“关门。”

    放下手,才发现进来的是斜眉横眼的冯睿达。

    几个将官急忙让出中间位置,他们也不想挨着冯睿达坐。

    但现在离开,又太突兀了。

    好在这几天,冯睿达脾气稳定下来,不会随时随地发疯了。

    当年的北征军和他们可没干系。

    冯睿达却仿佛没有看破他们的动作,径直走到火堆旁坐下。

    梁景春掰开半个烤红薯,放到冯睿达手里,“冯将军,你尝尝,刚烤好的。”

    冯睿达摸着外皮温度适中,顾不得表皮的灰烬,狠咬了一口。

    口感软糯,甜而不腻,连日来的疲惫都随之消散不少。

    冯睿达的模样,看起来只是随便过来休息一会,不禁让众人松一口气。

    孰料冯睿达吃完堵嘴的“供品”,翻脸不认人。

    火气直接冲着“货主”白智宸发作,“你就坐在这儿?”

    白智宸憋着火道:“我巡逻完了!”

    安排给他的任务都做完了。

    冯睿达只能道白智宸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

    除了听令打仗,其他万事不管。

    作为并州大营留在城中代表人物,作战主力有南衙两卫,他更应该做的是出去安抚军心,联络并州大族,稳定民心。

    而不是坐在这里,安逸地生火烤红薯。

    冯睿达斜睨道:“你如今还能剩把骨头渣滓,也是祖宗积德了。”

    当着他的同僚下属,一点不留情面。

    白智宸不服气道:“冯四!”

    忍不住就要站起来反驳却被王元亮一把拉住。

    王元亮朝他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冲动免得事态进一步恶化。

    冯睿达甩掉手上的红薯残渣,带着几分犀利道:“依我看,你连你侄女都比不上。”

    此言一出,白智宸竟意外地冷静下来。

    白隽给每一个沾得上边的亲戚都写信夸过白秀然,率领一帮女眷,生擒敌将,冲出重围。

    他的确比不上。

    冯睿达看对方表现,能活到今天,心里有数识时务,不算无可救药。

    手上拿着根木枝拨弄柴火,说道:“白八,你是个厚道人,但眼下的形势未必撑得住。说不定白家在并州百年经营,就要败在你手上。”

    冯睿达话说得不客气,在座都是并州白家的心腹亦或亲近势力。

    真要私下好言好语相劝,白智宸说不定只当耳边风。

    亦或一拖再拖,拖到无力回天的时候。

    冯睿达说的难听话多了,白智宸受得住,认命道:“我又能如何?”

    他自知资质平庸,能至今日,实属侥幸。

    回首往昔,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他居然还活着。

    冯睿达垂眸,“我有上中下三策,听不听?”

    白智宸讥诮道:“你何时转行当谋土?”

    冯睿达语气不容置疑,“听还是不听?”

    第

    1211章

    求贤若渴

    白智宸挖挖耳朵,“我倒要听听,你能有什么高见?”

    冯睿达缓缓开口,“上策就是别管是白家主枝还是旁支的子弟,抓着几个有出息的,赶紧培养起来,几年后能撑起这一摊子基业。”

    白智宸沉默半晌,反问道:“你看平时跟在我身后那几个的,像话吗?”

    冯睿达沉默以对,无声胜有声。

    那几个白家子,养一养或许能冲锋陷阵,但接过并州白家势力还嫩点。

    白智宸好歹还有厚道这一优点。

    白智宸脑海中不断搜索,不光身边的子侄,远房的子弟也盘算。

    听过白隽的次子好武事,但人在长安有更好的前程,为何要跑回并州辛苦戍边。

    白智宸终于明白了冯睿达所言的上策之精髓——将权力和兵马牢牢掌握在白家手中。

    问道:“中策呢?”

    冯睿达:“重组班底,你这人虽然不大聪明,但有一个好处——不恋权。”

    “寻一位智谋过人的谋土,为你分析时局、筹划后勤、经营人脉……”

    反正现在的白智宸是没有的,否则不会没头苍蝇撞那么久。

    “出征作战,你自已上。”

    这方面白智宸倒是及格。

    好处是兵马还在白家手上,是时人熟悉的东主幕僚戏码,坏处亦或说难处是——难找。

    真以为优秀的幕僚是地里的韭菜吗?

    白智宸左右四顾,他早承认自已没脑子,也接受周围人都不怎么聪明的事实。

    冯睿达还没说完,“还有一种可遇不可求,就是你能找到一个将才,帮你打仗。”

    王元亮质疑道:“征战之事,岂能假手于人?”

    冒名顶替?

    孰料梁景春不住点头,来到南衙熟悉的戏码——架空。

    前提是上司有自知之明,且不恋权。

    换了吴杲那种人,你说一句要分权,他能送你九族团圆。

    众人见梁景春的动作,惊讶不已,难道外面已经变成他们不认识的样子了么。

    冯睿达有的是实例,“你看我们王爷的独苗苗……”

    “算了,我们大将军的弟弟……”

    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样。

    众人只觉得内幕重重,吴越在外什么形象,宗室新一代表率。

    范成明,南衙青年才俊。

    他们的战绩,都是代打来的?

    王元亮迟疑道:“这样的人,岂会甘居人下。”

    冯睿达:“看缘分,可遇不可求。万一人缺出身,缺进身之阶,亦或者单纯觉得脾性相投呢。”

    王元亮:“与虚君垂拱而治异曲同工。”

    看在和白智宸的交情上,不得不提醒道:“但需谨慎行事,一个不好,鸠占鹊巢。”

    往后兵马还姓不姓白,都是未知数。

    冯睿达出馊主意道:“白八,可有儿女?”

    白智宸没想到话题转变得这么快,愣了一下才回答道:“有。”

    冯睿达:“若真能招来将才,没成亲就把女儿嫁给他,成了亲就结儿女亲家。”

    联姻,高门结成利益联盟巩固势力的常见手段。

    稳稳的,很安心。

    冯睿达一句话,就给白智宸儿女折腾来一个没影的岳家、夫家。

    狄正青思量上、中两策,都是图人。

    但这人却不是那么好找的。

    话题不能继续偏下去,大胆道:“敢问冯将军,下策为何?”

    冯睿达:“下策就是白八把手里的兵权一交,留在并州做富家翁不大可能,去长安养老。”

    “大概率去左御卫,他们天天打马球。”

    地方刺头和高门著姓子弟,大多扔去左御卫。

    卢自珍的卢是范阳卢,天王老子来了,都能压得住。

    不管进去是什么蛮横样,出来肯定是最适合休闲养老的姿态。

    冯睿达:“元宏大就是被卢大将军亲手拿下的,你若去了,想必很有共同语言。”

    这下策,果然很“下”。

    相当于让白智宸亲手断送自家势力。

    冯睿达:“但有一个问题,并州没有能接下白家势力的人家。”

    想走也走不掉。

    王元亮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并州头一号高门,太原王氏,早几代出的全是将军。

    但新朝新气象,大吴的规矩就是,门阀不能掌兵,尤其是五姓七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