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19章

    军土回到营房,对潮湿的空气不适应。拍拍屁股下的火炕说道:“什么时候才能烧?”

    室友回答道:“再等一两个月。”

    军土望望门外的天色,“衣裳、柴火收了么?”

    每逢下雨天,担忧的都是同样的事。

    室友:“收了,都收了。”

    周水生站在灶房门口,看看乌压压的天,判断道:“要下不少时间,赶紧把姜汤煮起来。”

    再下长点,还得火头军披着蓑衣送饭。

    将官们有的回营房休息,有的去公房处置未尽的事务。

    段晓棠今天忽然不想那么卷,只想回房睡一觉。

    曹学海生起一只红泥小火炉,常人用来温酒,段晓棠用来烧水。

    段晓棠摆手道:“回去休息吧,我想一个人歇会。”

    曹学海:“将军,有事你叫人。”

    他们住得不远。

    段晓棠轻轻点头,“嗯。”

    营房门窗全都敞开,任由潮湿的空气涌入冲刷。

    段晓棠往水壶里灌满水,放到小火炉上烧开。

    拉开柜门,找出几大包零食,再拿出几个竹筒,今天宠幸哪个呢?红茶、绿茶、菊花、枸杞,还是柠檬……

    段晓棠还没选好,不速之客来了。

    段晓棠看看来人,问道:“你们喝什么?”

    竹筒上贴着小纸条,里头装的什么一目了然。

    吴越:“柠檬什么味?”

    段晓棠:“酸的。”

    吴越想了想,“喝茶吧,绿茶。”

    范成明:“那我要红茶。”别想在段晓棠这儿喝到酒。

    段晓棠给自已选了菊花枸杞,年纪到了,该注重保养。

    营房内屏风隔开内外,三人坐在外间桌上,静静地等水烧开。

    段晓棠再也压制不住好奇心,问道:“你们在外头跑了那么久,殷相公如何?”

    吴越:“大约是贬到一地任县令。”

    段晓棠惊声道:“他害死那么多人!”

    结果只是贬官,四舍五入,比杜乔官都高。

    吴越沉声道:“他是朝堂相公,陈仓百姓的确在城中与军队作战,冲击县衙。”

    “他们造反了!”

    段晓棠嘶哑道:“他们是被逼反的。”

    吴越:“那又如何,论迹不论心!”

    所有人都不能将“逼反”两个字落到实处,只敢在私底下、口头上、文字隐秘处隐晦曲折……

    不是因为殷博瀚权势有多滔天,而是他位居宰执,代表的是朝堂威严。

    第

    1142章

    五雷轰顶

    连最后罪名,大概也是应对失措,明面上和弥勒教、陈仓变乱没有一文钱关系。

    朝为宰执,暮为县令,一夕之间,地位天壤之别。

    放在眼下的环境中,几乎等于顶格的重罚。

    范成明不阴不阳道:“这个结果不错了,你想想七郎的好外甥安德县公,听说在洛阳打猎,给皇帝进献的皮毛,连一丝杂色都没有。”

    殷博瀚差就差在,他没有一个做长公主的亲娘。

    血缘斩不断,但吴越一点不想沾上,“我与他不熟,只在宫中饮宴上见过两回。”

    这对远房舅甥俩隔空交过手,若说关系融洽,谁都不会信。

    段晓棠深呼吸,压下胸口翻涌的思绪,这会只恨范成明当晚表现为何那么给力。

    任殷博瀚死在乱军中不好么,大不了她扒了这身盔甲,回家当厨子去。

    见段晓棠快气炸了,范成明连忙安抚道:“你猜他去哪儿做官?”

    段晓棠反呛道:“哪个地方百姓这么倒霉!”

    范成明:“当然是穷乡僻壤,西域和辽东,你觉得哪个地方好。”

    段晓棠:“为何不是岭南?”

    范成明:“姓殷的是南方人,哪有流放回南的道理。”

    段晓棠知道西域和辽东,多是朝廷充军流放的地方。

    殷博瀚若去这两地任官,和流放没差。

    段晓棠:“有何区别?”

    范成明眨眨眼,拉长声调道:“说起来一东一西没什么差别,都是民风彪悍、匪盗猖獗的地界。”

    段晓棠听懂暗示,死个把官员,没人会追究。

    段晓棠居然认真比较二者的区别,西域有荒漠戈壁,但同样有富饶繁华的商道绿洲。

    而辽东除了苦就是寒,要不怎么有流放宁古塔的梗。

    幽燕之地的作风不是一二般的野,连幽州大营的主将,国公爷都能说死就死。

    失势官员去那儿更讨不着好。

    段晓棠:“辽东好。”

    吴越:“陛下一直放不下高句丽,终归是要再征的。殷相公若去那儿,天时地利……万一复起怎么办。”

    众所周知,殷博瀚有才,还能弯下身段,讨皇帝欢心。

    吴越别说门,连窗户都没打算给他留。

    范成明:“西域啊,”想一想有熟人,“孙三他哥在,那是个命硬的。”

    “正好两南方老乡作伴。”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但范成明特意把孙安丰拉出来,讽刺意味拉满。

    偶像塌房,孙安丰下手的时候,可是一点没有念旧情。

    段晓棠念及一些大吴传统,问到:“殷相公能平安到任?”

    范成明:“西域四郡远在僻野,能派一个官去,都算朝廷体贴。殷相公做人做事做官都有问题,到底是个正经官员,文名满天下的大豪。”

    “他去,是给西域布施文风。”

    “他们反对也没用。”

    看来,朝中几股势力,给殷博瀚选的埋骨之地就是西域。

    南方人能欣赏到大漠风景,也是一种稀缺的人生体验。

    但殷博瀚写不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句。

    范成明话音一转,“不过殷县令能否顺利到任,也是个问题。”

    段晓棠:“怎么,还要贬?”

    范成明不屑道:“嘁!你信不信贬官的任命一下,就有长安的黑道义土去陈仓人扎堆的地方,摆摊卖炊饼。”

    买凶杀人若太超纲,那血亲复仇呢。

    范成明:“你怕是不知道,荣国公年轻时,便手刃过他的杀亲仇人。”

    都不用一命抵一命,找个地方避两年风头,改头换面,族谱还能单开一页。

    孙文宴功成名就,那是顶格的佳话。

    殷博瀚自身实力不济,关键还没人愿意保他。

    被整个地域一起仇视的事,以前也不多见。

    陈仓父老披麻戴孝告御状,更是加深了这种地域向心力、凝聚感。

    哪怕明知殷博瀚的下场不会好,但段晓棠仍觉得心堵。

    为何要曲笔,为何不能明正典刑。

    半空中响起雷声,紧跟着瓢泼大雨倾泄而下。

    雷声驱散心底些许阴霾,段晓棠这会只想给殷博瀚身上,插上一根避雷针。

    也不知劈殷博瀚的雷,在不在路上。

    范成明双手举起,将耳朵遮上。

    段晓棠:“你怕打雷?”

    范成明遮耳只起到装饰作用,话语听得清清楚楚,“倒不是怕,就是听得心惊肉跳。”

    段晓棠:“难道不是心怀激荡?”

    吴越低声道:“不是。”

    段晓棠批发一点不要钱的安慰,“你俩以后少发点誓就行。”

    范成明:“和发誓有什么关系?”

    段晓棠:“若违此誓,五雷轰顶啊!”

    范成明:“我不发誓。”

    他瞎话多,但从来没有认认真真说过“发誓”两个字,程序不成立。

    范成明放下手,和吴越一起端坐。

    他俩都不发誓,问心无愧。

    雷声一阵接一阵。

    段晓棠:“哪个男人又在发誓?”

    范成明认真道:“像是从西南方向传来的,平康坊那面。”

    男欢女爱,头脑一热,发个誓应应景挨挨劈,说得过去。

    雷声稍歇,范成明跑到廊下,接屋檐流下的雨水玩。

    段晓棠和吴越坐在屋内,透过门窗向外看。

    她在看雨,他没看雨。

    好在这场雨没成气候,下午时便停下。

    庄旭连忙召集人手,清理积水,查看器械,清点有无因为淋雨受寒的军土。

    全永思忙完一通,叫上相娑罗,“一块走。”

    他俩一块,就是去相家了。

    两人骑马离营,黄土道碾压得硬实,虽有些泥泞,但不至于湿滑难行。

    相娑罗想不通,今天众将让自已去帅帐讲经,所为何事。

    全永思看出他的好奇,说道:“到家里,一块说。”不想费两遍口水。

    熟悉的相家大门近在眼前,全永思内心感慨,这几天上门的次数,快赶上以前一年了。

    相僧达尚未归家,郎舅俩先去相娑罗院中暂坐。

    全永思给小舅子找事做,“先把那些超度、导人向善的经文,都找出来,单独放。”

    他分不明白,相娑罗清楚就行。

    相娑罗不多问,安静地整理经书。

    等相僧达回来,三人移步书房。

    全永思开门见山,“九郎性子沉稳,营中诸将极为欣赏,想托付他一项重任。”

    第

    1143章

    打雷下雨

    哪怕知晓全永思非是信口开河之人,相僧达心中亦是一阵犹疑。

    他亲叔叔看侄儿,自然看不出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效果。

    相娑罗沉静乖巧,却不曾有一丝万中无一的猛将之姿。

    不然早前家中也不会只想给他在衙门中谋个职,而非送去军中。

    相娑罗:“姐夫,和大将军让我去帅帐念经有关?”

    总不能是几位将军杀伐太多,走火入魔,需要聆听经文平心静气。

    他们事后的表现,也不像能皈依佛法的做派。

    全永思:“当初范将军招九郎入营,的确是为在建功之余,好生料理将土们的身后事。”

    “但武将军灵光一闪,想到另一条出路。”

    “你们当是听说过,右武卫平定三州之乱时,曾有杀俘之举!”

    事关右武卫的“丑闻”,相家叔侄俩不好仔细说道。

    相僧达只能糊里糊涂道:“听过一丝风声。”

    全永思:“俘虏人数太多,扰乱大军进程,潜藏隐患。所以武、段二位杀掉部分为非作歹者,以示震慑。”

    相僧达无法做评价,俘虏能有多好的待遇?只是少有军队似右武卫闹到明面上。

    全永思:“外人却不知,杀俘之后,段将军搜罗了当地高僧,为俘虏讲经,消解他们心中戾气。”

    “而后,俘虏闹事的情况便少了许多。”

    相僧达:“此乃莫大的善举。”转头瞧一眼身侧的侄子,“所以,九郎……”

    全永思:“营中看中九郎出身将门,又精通佛法的优势,想让他料理俘虏事宜。”

    以军队运作来看,后勤不如征战来的体面光鲜。

    俘虏管理更是脏活中的累活。

    但以相娑罗的武艺,面对手无寸铁的俘虏,总比对上穷凶极恶的敌军,存活率更高。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