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41章

    好在最近几个月的历练,让他们对这类场面“熟能生巧”。

    新赵王乖巧道:“悲痛之余,言不及义,谢叔祖关怀。”

    其他二王想要开口,已经显得多余了。

    他们哪怕自幼背诵宗室谱系,但吴越少有往来,认不认得都是一个问题,但先前无一被各自母妃耳提面命,这位叔祖很重要。

    吴越:“还请带我与诸位将军,为懿德太子上一柱清香。”

    懿德太子的棺木早已下葬,灵堂内只余牌位,众人拈香三拜。

    三个小孩子面露踌躇,吴越抢先开口,“南衙军务繁忙,我与诸将需得回去处置,就不多打扰了。”

    说来上香,真只上了一柱香就带着人跑了。

    第983章

    发展爱好

    吴越离开时回望赵王府的门楣,赵王一系乱局已定。

    三个孩子三个娘三个亲王,原本还分嫡庶,现在只剩长幼。嗣赵王不过仗着东道主,能掌握些许主动权。

    吴皓急病而去,什么都来不及交代,才任由旁人拨弄造出如此混乱的局面。

    不知他在天有灵,是否遗恨不曾拼上最后一口气,安排好家人。

    吴越不是工作狂,离了赵王府各回各家,要交代的早在路上就交代了,接下来五天不用去营中点卯,大约也不会再见面。

    两卫的庆功宴分别安排在第四、五天,这中间的空当,右武卫由一群文职将官顶上,他们原本有很多收尾的文书工作处置,正好一人多用。

    去曲江池“泡澡”的事,也由他们带领,单纯的“运人”任务对庄旭等人而言,没有难度。

    唐高卓好不容易“瞻仰”了一回传说中的南衙,新地盘还没踩熟,转身四顾周围只有五六个将官。

    除了在三州和自已一块混文职的,只多了一个吕元正。

    薛豪连续坐了几年冷板凳,身边人噌噌往上升,只有他原地踏步,永远卡在将位一步之外,不得不谋求外放。

    尹金明等人虽然留在营中,但主要是休养,实在忙不过来可以拉过来的支应一时,但没有把人拉过来干长工的道理。

    吕元正交待一句,“若有事去我家传信。”

    庄旭:“是。”

    接下来三日吕元正是主持营中庶务的将领,三日后换范成明来,直到把这段休整期安全度过。

    如今公房内只有五个人,庄旭、孙安丰、林金辉、唐高卓,再加一个周水生,右武卫不上战场的文职将官全在这里。

    孙安丰悄声问室友,“方才去刑部感觉如何?”

    押送俘虏去刑部交接的任务,可是唐高卓主动请缨的。

    唐高卓眉毛微挑,避重就轻道:“顺便把个人物品拿回来。”先前以为是出差,衙门里个人的衣物书籍可没拿回家。

    他弃文从武,刚好赶上机会,官职不跌反升了两级。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虽然还在九品打转,一样入不了长安大人物的眼。但谁能想到他还会回来呢。

    前同僚们惊掉下巴,谁能想到唐高卓弃文从武,先前可一点没听到风声。

    唐高卓第一次进正规的军营,心下惴惴不安,“接下来几天,就我们几个人?”

    五个将官管一座数万人的大营,还多是没有实际领兵经验的文职。

    孙安丰:“军营休整期是这样的,以前右武卫还有只有范将军和长史两个人转的时候呢。”不过那次闹出大笑话。

    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各方大佬的力保,庄旭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坐上了右武卫长史的位置,勉强赶上范成明的入仕起点。

    时也命也!

    孙安丰:“有些大营通常只有一个将官坐镇。”

    哪怕平时,也少有见五六个将官齐聚一堂的时候,只有右武卫的出勤点满了。

    庄旭有条不紊的分配任务,“周仓曹,休整期间伙食的油水要大,拟一份庆功宴菜单,明日交给我。”

    周水生:“是。”

    庄旭:“孙三,活动?”

    孙安丰:“明日开始。”

    庄旭:“金辉,明日派人去昭国坊把东西运回来,祝娘子那儿跟紧一点。”

    林金辉:“是。”

    唐高卓听得含糊其辞,显然这涉及到右武卫内部的隐秘,不是他现在可以知道的。

    庄旭:“高卓家小没在长安?”

    唐高卓:“是。”

    庄旭:“那你和孙三随我一起整理此战的各类文书!”

    唐高卓是被抓了壮丁,但孙安丰是真不想在家待,这是他的挡箭牌。

    段晓棠暂时把右武卫的一摊子事丢开,该放假就放假。

    站在小院门口拉响门铃,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面孔。

    好在陈娘子听见声响,赶忙出来招呼一声,“段郎君回来啦!”

    见她有些怔愣的神色,解释道:“娘子们进出都需要安排人,所以家里进了些新人。”

    林婉婉还好,固定在济生堂坐诊,离得近不用格外安排,若是出诊也可以用医馆的人。

    但祝明月三人成天在外跑,加上时局不稳,不得不增加护卫人手。

    其他三人这会指不定在哪,陈娘子只让门房去崇仁坊给林婉婉传信。

    陈娘子:“段郎君,先吃饭还是先沐浴?”

    段晓棠一身粘腻内心想先洗澡,但总需要先补充点体力。“先吃饭吧!”

    灶上一直温着饭菜,再炒一个时蔬就齐活了。

    段晓棠回家的第一餐极为清淡,两荤一素一汤,比起旁人的接风宴自然逊色不少,但都是她喜欢的。

    吕嬷嬷和朱彩云忙着安置亲兵们,不仅家里多了新人,连亲兵也多了新面孔。

    一间门房、两间偏房分别住家中的男女仆,另有一间安置亲兵,倒座房挤得满满当当。

    林婉婉兴冲冲回家,段晓棠正吃到一半。

    林婉婉惊喜道:“宝贝,想死我了!”

    段晓棠:“演得太假,下次努力。”

    林婉婉抬起下巴,“哼,好心当成驴肝肺!”另取来一副碗筷,“正好我也饿了。”

    段晓棠见她略显圆润的下巴,“你是不是胖了?”

    林婉婉斜了一眼,“是啊,你掉的肉刚好长我身上来了。”给段晓棠完了夹了一块鱼肉,“多吃点,保管半个月把你养的白白胖胖。”

    奔波搏命数月,段晓棠哪怕没遭过大罪亦是黑瘦不少。

    作为“仰卧起坐式努力”资深选手,林婉婉跟风减过肥,限于意志力,最后只能爱咋咋地。但各种正经办法和偏方如数家珍,反其道而行之不就是“催肥”小妙招了吗!

    吃完饭歇息一会,林婉婉把人领到后院浴室,襻膊系在衣袖上,手上拿着毛巾跃跃欲试道:“我现在搓澡可是专业的!出去开一家香水行,定然客似云来。”

    段晓棠微微挑眉,“祝总支持你发展爱好吗?”

    第984章

    海棠未名

    林婉婉语气“不屑”道:“祝总说把握不清定位,再议!”

    做大众生意赚头少还不上档次,若往高端发展,富贵人家在家就能享受沐浴,为何要在外头洗澡,凭你一手搓泥的手艺?

    添加各种消毒除菌草药的滚水中不断兑入热水,林婉婉试了试温度,“差不多,先把身上的角质泡软再说。”

    门外陈娘子喊道:“林娘子,热水我放在门口了。”

    家中人口滋生,但能进后院的寥寥无几,只有最开始的几人。对他们而言辛苦了些,但胜在安全。

    哪怕曹学海等人,对后院的情况也所知不多,顶多知道段晓棠住在哪间房。

    段晓棠习惯集体生活,但并不意味着她习惯家里有很多人。“家里还住得下吗?”

    后院几人自住,前院是公共场所,倒座房成了集体宿舍。

    段晓棠刚回来时,没在马厩旁发现车辆的痕迹,显然是祝明月将家中的车马寄存到五谷豆坊,给段晓棠和亲兵的坐骑腾地方,幸好他们的替马放在营中。

    林婉婉:“生活的便捷程度背后都靠劳动力支撑。”

    比起刚来时事事亲力亲为,现在生活质量上升不只一两个台阶,至少段晓棠回来有热菜热饭吃,有热水备着洗澡。

    现代小家庭的便捷生活靠各种智能电器和社会服务支撑起来,但在长安,只能依赖人力。

    专人赶车、浆洗、做饭、制衣……如此将她们从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才能将精力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再者,谁不愿意享受呢。

    腐败的生活,果然让人快速堕落。

    林婉婉从小到大就没亲手洗过几回衣裳,现在更不想洗。

    家中唯一的隐忧就是人多眼杂,段晓棠的身份被发现后患无穷。

    段晓棠:“我知道。”

    别看倒座房成了集体宿舍,但收拾得干净清爽,论居住条件远超长安许多人家。

    再说她们这会也没地“扩张”,后面是柳恪的院子。出租房没听说把房东儿子屋子租出去的道理。

    段晓棠一身轻松,仿佛甩脱几十斤的负累,悠闲地坐在摇椅上晾头发,随意道:“家里怎么安排的?”

    林婉婉:“后天给你办接风宴加升职宴,想吃什么,随便点!”

    归家升官都是喜事,高调的大操大办,低调的请亲友小聚。

    段晓棠质疑道:“你会做?”

    林婉婉:“王师傅和陈娘子会,实在不行,你还可以指点指点他们。”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段晓棠:“给我来桌满汉全席。”

    林婉婉促狭道:“你会吗?”当师父的都不会,还能指望教会徒弟。

    祝明月三人估摸段晓棠回家,特意下个早班,结果见人已经梳洗完毕。

    祝明月:“还以为会多耽搁一会呢。”

    段晓棠手上拿着一牙西瓜,之前放在井水里冰镇着,吃着清甜解渴。“大家都不是拖泥带水的人。”

    祝明月意味深长道:“是个值得赞扬的优良传统。”

    赵璎珞:“快说说,这回是什么章程。”

    段晓棠一言以蔽之,“从四品下明威将军,明天广富他们去南衙把赏赐拉回来,记得先把库房腾出来。”所获颇丰。

    赵璎珞兴奋道:“南衙办事就是爽利!”反面例子知名不具。

    段晓棠:“王爷给我起了一个字棠华,蔽芾甘棠,维常之华。什么意思?”

    托隔壁李二混账表哥的福,甘棠是何意段晓棠还是知道的,但‘维常之华’连出处都不知晓得。

    两句话连在一起,大约是《诗经》吧。

    赵璎珞:“出自《小雅·采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段晓棠:“杨柳依依的《采薇》。”

    赵璎珞点头,“嗯。”

    段晓棠:“什么意思?”

    赵璎珞:“我只知道字面意思,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从字面意义上看,吴岭对段晓棠的武功是有期许的。

    但段晓棠经过柳琬一阵“后妃之德”惊吓,早知道写诗的人,读诗的人以及没文化的人,三方想的不定一致,指望心有灵犀绝不可能。

    赵璎珞幼学《诗经》不求甚解,学不到也没条件学到柳琬的程度。

    吴岭虽是武将,只要想学,有的是名师蜂拥而至答疑解惑。

    林婉婉手摸着下巴,“找个人问问呗。”

    赵璎珞神色一黯,以前这种事第一人选是杜乔,可他已经外放了。

    林婉婉一拍大腿,“我去找柳二。”说完一阵风似的窜出去。

    戚兰娘:“来得快,跑得更快。”

    段晓棠感慨道:“辛辛苦苦几十年,又混成文盲。”

    一般的古文还能理解,但先秦典籍因为用语习惯等,领会起来格外困难。

    祝明月玩笑道:“你可以再辛苦几十年,混个及格线。”

    段晓棠第一个打退堂鼓,“算了,人家都是童子功。”

    她早过了把“肮脏”的知识使劲塞就能塞进脑子里的年纪。

    过了好一会,林婉婉一脸迷惑的回来。

    段晓棠:“怎么,真有深层含义?”

    林婉婉摇头,“那倒没有,就是字面意思。”

    段晓棠:“那你这么纠结干嘛?”

    林婉婉:“柳二说,‘常’是棠棣,但棠棣具体是何种植物有待定论。”

    戚兰娘:“棠棣不是一种树吗?”

    林婉婉:“不只一种,它还可以是郁李,毛樱桃、扶栘也就是白杨,还可以是车前草。”

    祝明月估量一番各自的文化水平,吴岭应该不会想出用“棠”的植物名来点段晓棠的馊主意,她想破脑袋都想不出这么多解释。

    祝明月问林婉婉:“你苦恼什么?”

    林婉婉:“你说我要不要给小徒弟们加道课外作业,《诗经》各种植物药物考证。”

    段晓棠:“有你这样的师父,真是她们的福气。”

    赵璎珞挑眉问道:“你懂?”

    林婉婉:“可以找外援!”

    段晓棠扶住额头,她从未想过“棠”字会有这么多解释,可以是怀念召公的甘棠,可以是兄弟之义的棠棣,酸涩的李子,鲜艳的的红樱桃,挺拔的小白杨,胡扯到“后妃之德”的野菜车前草……

    明明她名字来源就是最简单“轻浮”的海棠呀!

    第985章

    天高鸟飞

    祝明月将一封信交到段晓棠手上,“李二的回信。”

    段晓棠迷茫时写的那封信传回长安,李君璠再找机会送去给他二哥。

    祝明月:“前几日刚送到,想着你马上回来,就留在手上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