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红薯不到收获的时候,特意排在第一位,是为了安那些代种红薯农户的心。桃花瓣轻巧不压秤,花想容杏花村都用得上,偏偏四野庄没种几棵,只能向外收购。
后面几项则是祝明月又挖了几个人,在庄子里建了一间油坊,从油开始自力更生。
林婉婉:“他们识字吗?”
戚兰娘:“十里八乡都知道庄子上收东西,若不识字,门子会告诉他的。”
许多乡人,哪怕靠在城池周边,一年也不会进几次城。
“上头写的多是应季、耐储存的东西。不仅收购,招工和售卖的东西也会挂上去。”
林婉婉从未真正在乡村里生活过,“会有人买?”
四野庄走的可是大宗货品的路线。
戚兰娘:“多是一些米面粮油日常用的东西,都是庄子上出产。人家把东西送来,也能以物易物。”
祝明月等人做生意,都是直接用钱帛结算,所谓以物易物,不过是将价值换算。
一块小黑板能写多少东西,许多事情不用写周边的村民也知晓。比如能从庄子上买换一些鸡鸭鹅兔或者蛋。
四野庄虽不在长安城中营业,但开门做生意,钱给够,什么都好说。
门市房现在关着,显然没有生意上门。
门子在大门后探头探脑,不明白两位主家娘子为何不进来。算了,他只是一个看大门的.临时库管.售货员.报信员……身兼多职。
两人在大门口徘徊些许时候,特意让门子将门市房打开,看看里头的存货。
比起长安临街营业的各个作坊商铺,算得上条件简陋,但在乡野之中还过得去。
他们不挣走村串寨的货郎钱,不过与人方便与已方便。
两人徐徐往庄子内走,程珍玉接到门子媳妇传信急忙迎出来,“林娘子戚娘子好。”
解释道:“彭庄头去外头教人插枝去了。”
林婉婉直言:“红薯。”
程珍玉点头,“是。”
四野庄的红薯种子不白送,茎块长出藤来,还能再次插枝,许多人选择早期少量购买种块,后头靠自家发的枝条做种。
去年他们也是靠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办法,迅速扩大红薯的规模。
林婉婉感慨一句,“今年酿酒、做红薯粉的原料不愁了。”不用像现在一样,用一点都要算计,尤其祝明月调走不少。
程珍玉:“再等几个月。”现在还不到放下来心来的时候。
林婉婉:“庄子上还忙得过来吗?”
程珍玉:“人手有些紧张,好在过了春耕时节,临时找了些短工补上。”
附近几个村子的妇人,来四野庄打短工都是做熟了的。不用在大门外小黑板上特意写上,只要在各个工作组里传句话,第二天就有人来应征,不一会儿就招满了。
林婉婉估摸着,等这次段晓棠出征回来,怎么都要腾出手来,把四野庄上的庄丁训练一遭,他们以后肯定是要自组商队护卫的。
一行人先到工坊区域,这里多是死契和长雇工,受到的影响最小。
他们干的多是技术活,不像种植组养殖组门槛低,稍微交待两句短工们就能干的又快又好。
林婉婉踮脚站在新建起来的油坊外看,“现在榨的油,能满足自用吗?”
程珍玉介绍道:“足够了。”春风得意楼以炒菜闻名,名副其实的用油大户,其次是步步糕。
其他几个铺子作坊哪怕用油,也偏小众,多是自制。
程珍玉补充道:“唯一的问题是,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这几样,所用的方法器具流程全然不同,难以归整。”
林婉婉是门外汉,只有一个办法,“慢慢摸索,群策群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程珍玉点头道:“只得如此。”
她也不懂制油的技巧,只能照祝明月的吩咐,将庄子上大大小小的项目,一点一滴记录下来。
好在那些油渣都是好东西,能喂猪能肥地,一点也不浪费。
猪猪真是人类的好伙伴,什么东西都能消化。
规划中的糖坊,只等甜菜收获的时节再试验,反正以他们现在的地域位置,甘蔗是够不上的。
下一站是禽舍,在抗生素没有发明前,万羽养鸡场只能想想,否则只有全军覆没一个下场。
两人若来得早一点,就能看到在禽舍外围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
从附近村落招募来的短工,披星戴月从家里出来,举着火把到庄子里上工。
养殖组半夜杀鸡宰鸭,放血拔毛一条龙,弄成一只只白条鸡鸭,送去春风得意楼。
种植组同样,半夜起来摘菜,天微微亮放到车板上,运进城里。
忙碌一个清晨,在庄子上混一顿热腾腾地早饭,短工们又能回家忙自已的事,只要早睡一点,可谓两不耽搁。
这样的短工,工钱自然不高,胜在天天有活,积少成多。
第848章
猪油渣香
自从程珍玉入主四野庄,将上上下下一摊事管起来,招工更偏向女子。
乡野之中男耕女织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妇人同样要下地,和男人一样出力。四野庄上除了开荒,其他活计都称得上轻松。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程珍玉的喜好意志都能通过种种行为体现出来,这是她从祝明月身上学来的。
女工入选的可能性更高,乡里人家自然会让家中“出力少白吃饭”的女子来应征。
周水云脚底下穿着一双草鞋,从鸡窝里捡出一个个鸡蛋,放进胳膊上的竹篮里。
程珍玉介绍道:“几个禽舍饲料分开配比,吃谷物的鸡更容易下蛋,鸭鹅同理。”
普通农家哪可能将宝贵的粮食拿来喂鸡,有菜叶子吃就不错了。
林婉婉:“分得出死蛋活蛋吗?”其实是受精蛋。
程珍玉:“分得出来。”
戚兰娘:“怎么分?”
程珍玉:“水云,你讲讲。”她看过一两回,但说起来还是雾里看花。
周水云小心绕过地面上新鲜的鸡屎,走到篱笆前,“林娘子戚娘子,把蛋放在烛火上照,如果蛋黄表面有个小圆圈的,就能孵出小鸡来。”
分蛋后,“死蛋”放进纸坊废纸制成的蛋托中,次日运进城中卖掉。
“活蛋”放到老母鸡窝里孵化,小公鸡养大成白条鸡,小母鸡倒能多养一段时间留着下蛋。
在用蛋方面,春风得意楼在步步糕面前就是弟弟。
林婉婉:“好像是这个办法。”以前听说过。
戚兰娘:“我们平时吃的蛋,都孵不出小鸡来。”
林婉婉:“应该是。”
有没有减少负罪感,没有。吃鸡都没有,吃鸡蛋更不会有。
两人来庄子里只是转转,顺道给程珍玉等人吃颗定心丸。祝明月暂且离开,“带头大哥”变成林婉婉,两朝天子一朝臣,该来露个面安安心。
林婉婉当然不会忘了她的老合作伙伴赵大夫。
两人一块蹲在地里,赵大夫信誓旦旦道:“快了,快了,明年说不定有一批收获。”
药材组早有进账,但赵大夫认为薄荷紫苏等只是添头。
林婉婉从叶片判断药用部分的大小,“明年开挖,会不会太小了!”
赵大夫:“但足够入药。”至少证明药材人工种植成功了。
挖一部分出来证明,其他的留在地里再养一年。
在庄子里待久了,赵大夫明白一个道理,种药如养鸡,养久了肉不会长多少,平白浪费粮食。
林婉婉:“庄子外圈种的防护林,有的明年开始结果,我连买家都找好了。”假公济私硬薅来药材组的。
赵大夫不客气道:“你掉钱眼里了?”
林婉婉:“不从别处抓来钱,拿什么支持我们的大黄。”
赵大夫想了想,“也是。”
要没有林婉婉的钱帛支持,怎么可能心无旁骛一心种药。
赵大夫不似程珍玉彭十二只埋头种地,他在长安城里有不少朋友,消息也灵通。
见没有旁人,低声问道:“段郎君现在如何?”
想得糟糕点,段晓棠若倒了,哪怕有祝明月的资金支持,他在四野庄这个桃花源的日子也没眼下舒服。
林婉婉到现在也迷糊,只能道:“王爷和世子出面维护,其他的只能等班师后再问。”
比起小伙伴猜测的背黑锅被冤枉的可能性,赵大夫思路无疑更开阔,“战场上煞气重,会不会中邪了?”
同样不信依段晓棠的秉性,会做出这等耸人听闻之事。
林婉婉迟疑道:“晓棠身上有护身符。”几十亿人信仰呢。
赵大夫:“佛家还是道家?”
林婉婉:“老家的。”
赵大夫建议道:“入乡随俗,要不多去求几个。”
炎黄子孙从来不知道何为信仰打架,现实得很,谁灵信谁,多管齐下。
林婉婉在这方面更是个中翘楚,心胸开阔得很,从不局限于本土,“我找个时间,去帮晓棠拜拜。”
赵大夫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生存经验上还是要听老人的意见。
林婉婉戚兰娘花了一天时间,将城里城外的产业都走访一圈,问问有什么困难,需要哪些支持。
罗满为苦着一张脸,他现在缺一位神农,让地里的红薯一夜成熟。
地瓜烧,缺原材料啊!
他从小在酿酒坊里打滚,说是酒缸里泡大的也不为过。祝明月说的鲜花酒果酒只是添头,真正能让杏花村做大做强的只能是地瓜烧一类的烈酒。
关键诀窍在于蒸馏这一步,先入为主,其他粮食酿出来的,总觉得差点滋味。
罗满为从柜子里拿出两壶酒来,“新酿桃花酒,二位娘子尝一尝。”
酒液入杯,色泽微红,以桃花为原材料,难免让人联想到活血养颜的功效。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一直都和美人联系在一起。
喝酒误事的准则牢牢刻入林婉婉和戚兰娘的骨髓,要喝也是晚上回家喝一点。只微微抿一口,沾唇而已,度数不高倒有点像小甜水。
林婉婉:“甜甜的,颜色也鲜艳,加上功效,应该会受小娘子和年轻土子的喜欢。”
罗满为:“许多文会花宴,都爱订桃花酒。”应景且好看。
眼看拿出一个畅销产品,还是受限于原材料,虽然不是每朵桃花都会结果,但一般人也不会随意去摘花,除非结出的桃子滋味一般。
现在他就指望着,祝明月何时买两座山,种上漫山遍野的桃花。他能用,花想容也能用啊!
林婉婉辛苦奔波一天,终于回到济生堂,不打算再接诊,里外看一圈。
经过花想容的后院时,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勾起肚里的馋虫。
林婉婉推门进去,“熬猪油呢!”
顾盼儿一只手按住一心想“投奔”油锅现捞油渣的顾小玉小朋友,唤道:“儿子,别过去,娘这儿有。”
见林婉婉进来,下巴往旁边一指,“正好你过来了,刚出锅的,给幼娘她们带过去。”
猪油渣,刚出锅的最好吃。
第849章
钱景如何
随着顾小玉小朋友逐渐长开,顾盼儿这个颜控亲妈的爱与日俱增。
具体表现在突然有了赚钱的动力,想好好培养儿子。顾家门第清贵,吃喝不愁,若说余钱却是没多少的。
君子六艺、琴棋书画哪一样背后不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
一匹好马价值千金,各类宝石矿物做原料的颜料更是价值不菲……
顾家有人脉,能找到好师父,但学习用具总得给孩子备齐吧!
不得不让林婉婉感慨,从古到今养孩子都是个费钱的活计。
顾盼儿从装猪油渣的篮子里夹出一小块,吹凉了放到儿子手里,让他用小米牙慢慢磨。
顾小玉手里抓着猪油渣,时不时伸出舌头舔一舔。能接地气,不讲究形象的时候,也就这一两年。
济生堂和花想容一块吃大锅菜,偶尔开荤,原料不是小徒弟们练习缝合的肘子猪蹄,就是制作皂液的猪油渣。
炖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吃得一群人眼见着一个个圆润起来。
林婉婉原还担心对外形要求颇高的花想容销售员会节制一点。孰料顾碧青欣喜不已,“这样才好,面若银盘,上妆更好看。”
林婉婉端两盘猪油渣去济生堂,一份给郑鹏池,另一份给几个小徒弟分。
至于郭景辉,被林婉婉拿钱砸去,和祝明月一块去文城。
只药带够了哪能行,有个大夫随行更保险。
郑鹏池只恨祝明月为何只需要一个大夫,让他错过一次赚外快的机会。
果不其然,林婉婉回来时身后跟着几条小尾巴,都是被刚出锅的猪油渣勾引来的。
几个徒弟各自找到事做,有的去帮冯小迎打下手熬猪油,有的陪顾小玉玩,还有的一心对付猪油渣。
谢静徽分出一碟猪油渣出来,问道:“师父,还是原味?”
林婉婉点头,“对。”
她们做出来的白糖只能算糖块,用外力砸碎得到稍小一些的块状物,远远达不到白砂糖的地步。
林婉婉作为坚定地甜党,只能“含恨”吃原味。
谢静徽将一碟原味猪油渣并一双筷子递给林婉婉,自已另装一碟,撒上盐和辣椒面。
她是个博爱的美食党,酸甜苦辣咸,百无禁忌。
林婉婉眼看两大锅猪油熬出来,问道:“一次做这么多香皂?”
粗糙卖不上价的肥皂,花想容是不做的。
顾盼儿:“昨日有个洛阳客商订了一千块各色香皂,一个月后来取货。”
自从顾盼儿加入,愣是发挥聪明才智,将香皂的类型发挥到极致,珍珠皂、何首乌苦茶皂、人参皂……比林婉婉还敢想敢干。
客人一听名字原料,哪有不信服的。
尤其外包装上提升不只一二分,看着就一个字——贵,绝对的物超所值。
连祝明月都起意,邀请顾盼儿为春风得意楼、步步糕重新设计餐具包装。
顾盼儿拿着不菲的设计费,在林婉婉面前自嘲道:“反正我这辈子不可能出将入相,日后能不能得封诰命,全看这小子了!”
顾小玉一无所知地被人逗着玩,这种牢骚话只能趁他年纪小不记事的时候说,若真长大了,顾盼儿反倒不会讲,平白给他添负担。
顾盼儿:“现在能走量的只有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