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冯睿达嗤笑一声,没一点曾在洛阳领兵的香火情,“他俩就是把所有俘虏都杀了,能比得上安德县公和洛阳兵的零头?”而且洛阳兵杀的还不一定是俘虏呢。
冯睿达嗜杀,但对杨守礼等人的操作“叹为观止”,与他们相比自已反倒成了人间活菩萨。
第843章
行营来信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即使多方信源验证一致,但林婉婉仍不相信段晓棠干得出来,万一给人背锅了呢?
两卫多是将门子弟,段晓棠无根无基的,被人栽赃陷害不是不可能。
林婉婉犹豫道:“冯四哥,万一真落到晓棠头上,会不会要她的命?”
冯睿达不知为何亲朋好友都笃定非段晓棠所为。就目前所知的消息,两人似乎前后脚干的事,而且段晓棠犯的事更大,所以范成明才会急急忙忙写信托情。
毕竟他和武俊江并无深交,人家大业大也用不着他捞。
冯睿达大大咧咧道:“又不是多大点事!”
段晓棠有军功官职傍身,就算闹大,顶多削一点官阶俸禄,保命不难。
林婉婉眼珠子都快落出来,“还不大!”
冯睿达:“只要打了胜仗,王爷和世子愿意保,皮肉都伤不着。”
杀俘之事再恶劣,能比得上杨守礼干的混账事?说到底还是上位者的一念之间。
冯睿达从当初和杨家的纷争中得出的教训,干得好不如讨得好,冯李两家能征善战又如何,不及杨胤父子简在帝心,先输半筹。
可惜小时候张狂惯了,年纪大了腰太硬弯不下去。
祝明月给冯睿达装上几坛好酒,客客气气道:“多谢冯四哥!”
人家来找亲戚喝酒,也是特地给她们传信,该领的情得领。
冯睿达做无赖状,“杏花村的地瓜烧好是好,就是喝多了头疼。”
第一次被李君璞灌的时候,次日醒过来,人都是懵的。
林婉婉嘴角扬起公式化的笑容,“这是新酿的酒,喝了不头疼,你尝尝,有什么意见直接提。”
冯睿达笑道:“真的?”
林婉婉:“比真金都真。”
冯睿达搂住李君璠的脖子,“三郎,走,回去尝尝。”
院门再度合上,白秀然摇摇头,“这个冯四郎……”
徐昭然:“已经比以前好多了。”至少没耽搁公事。
吃一堑长一智,以前有父兄庇佑,现在得自已撑起一片天来。
祝明月从前觉得她的处事已经踩在边缘上,在长安日久,才发现竟称得上一句道德楷模。
许多事不在乎是非对错,而在于强弱。
就像杀俘一事,重点不在段晓棠是否出手,而是吴岭父子愿不愿意保她。
徐昭然沉吟道:“既然行营的信已经到了长安,奏折也快到了。”
消息已经泄露,无论请罪还是诡辩,吴越都该给长安一个说法,拖不了多久。
白湛:“那这几日就该有消息了。”
军国大事不该擅自窥探,但吴越只要上明文奏折,总能打听出来。
白秀然:“晓棠没有家信回来吗?”
林婉婉摇头,“晓棠的信向来跟着王府的快马回来。”
段晓棠在前线,没和吴越在一处,信件中途要再周转两三日,而范成明送回来的托情信才是走的这条道。
祝明月打定主意,“明天我去拜访范二夫人。”今天天色不早,先叫人去递帖子。
白秀然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先打探消息。”
次日一早,祝明月收拾妥当将要出门。
林婉婉犹豫道:“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
祝明月:“稳住,遇事不要慌。”
转而低声道:“璎珞,晚些时候去长安县看看那套小院子,清点下物资。”
“荷包里装两块扛饿的糕点。”抬头看向几人发间,“首饰全部换成金饰!”
女人的首饰不仅能够制敌,还能充当跑路的路费。
虽然每个人都试图安慰,不是什么大事,但祝明月还是将随时提裙跑路刻在心头。
戚兰娘:“待会让陈娘子烤两块列巴出来。”
祝明月咬牙道:“行,兰娘你待会去庄子上,让彭庄头珍玉挑二十个身强力壮能充当护卫的人出来。”
段晓棠走后,家里又添了些人口,但多是操持内务。论及人力,还是从四野庄上调为好。
赵璎珞以为祝明月是预备万一要远行逃亡,补充道:“要死契的。”
祝明月:“先预备着,婉婉你到医馆问问高德生,能不能出趟远门?”
他们都没有远行的经验,必须得找个懂行的。至于向导,可以找徐家或者白家借,他们家里肯定有走过这条道的人。
林婉婉问道:“去找晓棠?”
祝明月点头,“嗯。”不弄清楚不放心。
考虑一会抬手做阻止状,“找人的事先停一停,等我从范家回来从长计议。”
祝明月登上马车,“你们回去收拾下,我出门了。”
其他三人回后院换装换首饰,赵璎珞把林婉婉的辫子拆开重新挽发髻,插上一支寿云簪。
林婉婉撇开头,“这是镀金的。”
赵璎珞:“要的就是它不是纯金的。”纯金多软啊,除了少数练家子,旁人未必能发挥出威力。“你记住,别拔错了。”
林婉婉点头如捣瓜,“其实我还有银针和迷药。”
赵璎珞见够了人心鬼蜮,“有备无患总没错。”
她动鞭子的时候少,不也天天带着么。
陈灵芝昨日接了祝明月的帖子,和隔壁的俞丽华通了气,一早在家中等着。
祝明月刚进二门,立刻被陈灵芝挽住胳膊。
陈灵芝:“祝姐姐用过朝食么?”
祝明月笑道:“用过了!”
陈灵芝:“那我们走一走,消消食。”
一走就走到隔壁去了。
俞丽华直接将范成明的信交给祝明月,眨眨眼,“昨日郎君去见王爷,刚好韩大将军吕将军也在。”
终于能看到文城的第一手消息,祝明月反倒“近乡情怯”,想到范成明满嘴跑火车的习惯,一张信纸里不知能提炼出多少有用的……
俞丽华另透露一个消息,“世子的折子已经送进宫里了。”
在段武两人返回行营之前,吴越已经先行上过一封。
祝明月追问道:“晓棠的呢?”
俞丽华:“段将军武将军出征在外,尚未返回行营。”
将在外,二人优先是对吴越和薛曲负责,而非长安衮衮诸公。
范成明在信中将他所知所晓一一道来,最后请求范成达帮忙在吴岭面前转圜一二。
唯一有价值的消息,大概是透露吴越有回护之意。
第844章
心忧不已
祝明月尚且记得这是他人的家信,不能弄皱,只左手紧紧攥住裙面。
段晓棠真的做了!战争真的会对一个人的性情摧残到如此地步?
她在文城究竟遇到了什么!
俞丽华以为她担心局势,安慰道:“祝娘子,勿急!王爷和世子看顾着呢。”
祝明月只在乎一点,“事发之后,范二将军可曾见过晓棠?”
不是不信范成明,万一以讹传讹呢?
陈灵芝略懂一些军中规矩,“二郎,该是看过段将军呈上的战报,两地相隔路远,未曾见过本人。”
祝明月醒过神来,战报不一定是段晓棠亲手所写,她惯来不耐烦文书工作。若有心人模仿字迹,虽然模仿奇奇怪怪的毛笔狗爬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关键这种大事,吴越不可能不派人核实。
显然这件事官方层面已经定性,就是段晓棠所为。幸运的是,大佬出手保护,平安落地。
是的,即使往后朝廷上会有些争论,但吴岭父子两站出来,到最后段晓棠不会伤筋动骨。
她们以为是天塌下来背了良心的大事,别人轻飘飘一句话就平了。
现在祝明月只关心一件事,段晓棠情况如何?
范家不可能给出答案,只能她自已去找。
三人同甘共苦,她们熟悉段晓棠这个人,却不清楚她在军中的状态。
祝明月刚进胜业坊门,恰好遇见一同来的白家姐弟。
白秀然头戴挡风的幂篱,从头遮到脚,“生完快两个月,还是觉得偶尔气短,不如孕前强健。”
祝明月:“待会让婉婉给你把把脉。”
白秀然点头,“范家那边消息如何?”
祝明月心中疲累,“回家说。”
家中其他人估摸着时间,前后脚回来,见祝明月坐在桌边,神情称不得舒展。
林婉婉急问道:“明月,范家有消息吗?”
祝明月手指轻轻按住鬓角,有些无力道:“范二在信中说,晓棠的确参与了杀俘一事,且所杀之人比武将军更多。”
林婉婉瞪大双眼,否认道:“不可能,不可能的!”
不管品性还是自幼所受的教育,段晓棠都不可能对俘虏挥舞屠刀。
白湛想起查到的另一个消息,迟疑道:“传言两卫军中极度缺粮,有军土乔装改扮到河东,用战利品换粮。”
白秀然难以置信,“杀俘节粮?”
就算两卫有这般心思,但段晓棠又不是多乖巧听话的人,怎会遵从违背本心的命令?
祝明月摇摇头,“不可能。”
她比旁人更了解右武卫的制度,甚至亲自帮忙处置过战利品,家底厚实,一时半会饿不死。
白湛:“还是等姐夫和长林的消息吧!”他没有入仕,有些渠道并不灵通。
午食时徐昭然杜乔过来,杜乔饮下一盏茶水,官卑职低,趁着中午休息时回来,待会还得回去上班。
徐昭然:“世子果然上了奏折。”一力将责任承担下来。
白秀然追问道:“内容呢?”
徐昭然:“还是让长林说吧!”
杜乔放下茶杯,暗道你怎么好事没想到我。长叹一声,将内容大致道来:“两卫就食地方,但汾阴和文城疲弊,无力供应粮草。俘虏人数众多,三分之一的兵力都用于看押俘虏,无力再度进军,粮草已然告急。”
“加之地方官衙破败,吏员缺省严重,民间秩序难以维持。若将俘虏释放,无异于放虎归山,不如杀之了事。”
徐昭然补上最后一节,“末文骂吏部尸位素餐。”
吴越一直上奏喊缺粮,和吏部打口水仗,终于在此刻完成闭环。
大军征战在外粮草供应不及是常态,真吃的肚皮溜圆,战事当前何来积极性?这是一部分庸将的统兵理念。
但两卫军不同,自从吴越上位,他们一直处于“饱餐”状态,对粮食的需求量比旁的军队高得多。
人人都知道如今文城等地是烂摊子,不能指责残忍虐民的杨守礼等人,会伤了皇帝的面皮。
但最后吏部背了这个黑锅真不冤,谁叫他们放任地方郡县官衙停摆数月。
白湛摸着光溜溜的下巴,“吴七好似从前真没怎么为俘虏问题操过心。”
关中的土匪交给地方县衙,私兵活口由长安三司接手,平乱时只诛首恶,即使有俘虏也是由兵力更充足的江南大营接手……万万没想到,此次差点被俘虏处置问题拖垮。
徐昭然:“乱军本就是两卫兵力的数倍,处置起来难上加难,奏折上的言论也算有理有据。”不全然是诡辩。
拿为数不多的军粮去养俘虏,是门不赚钱的买卖。恐怕吴越一开始的想法就是,把俘虏甩给地方,分散风险。
眼看话题逐渐跑偏,祝明月握紧拳头,“我想去看看晓棠。”
白秀然诧异道:“去文城。”
祝明月点头。
出门万事难,何况祝明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
杜乔劝道:“远行风险重重,不如写信。”
祝明月摇头,“信件不及。”她更担心的是段晓棠的精神状态。
见其他人都是一副阻止状,继续说道:“我到长安以来,再未出去过。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看看这世界,也看看这世道。
祝明月向来是谋定而后动的性情,是否有些不为人知的打算和担忧。
白秀然:“明月……”
祝明月反握住她的手,“秀然,想请你帮个忙。”
白秀然:“你说。”
祝明月:“你手下有没有走过长安到河东的护卫,我想借一两个。”
这不是说走就走的现代,远行千里,单路上的食宿安排,就是一个大问题。
白秀然爽快答应,“没问题。”
杜乔担心不已,使出拖字诀,“不如缓缓图之,多观望几日。若事情有变,还能在长安活动一番。”
祝明月考虑一番,“嗯。”
出行事宜繁复,她必须将手上的事情安排妥当。
诸人都未留下来用饭,尤其杜乔,还要赶回去办公。
赵璎珞往他手里塞一袋糕点,“拿着路上吃。”
屋里林婉婉劝道:“不如我去吧!”
她和祝明月有同样的担忧,不管创伤应激障碍还是战争综合征,总之段晓棠如今的精神状态大约很不妙。
平时身体那么好的人,第一次剿匪回来直接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