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林婉婉:“到时我领头。”正好自已说了算。祝明月:“我看你像冤大头。”
领头人要出最多的物资,林婉婉没有这实力。从各处“化缘”,尤其是官方,更不可能。
林婉婉:“别把人看扁了。”
祝明月:“我把你看圆,又能怎样!”
林婉婉气得想张牙舞爪,却碍于实力只能作罢,趴回桌子,“晓棠现在怎么样?”
祝明月:“不知道。”某种意义上,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林婉婉:“杏花村的酒卖得怎么样?”
祝明月:“托李三冯四的福,广而告之,生意兴隆。”
只怕李君璞归来,两个兄弟成酒蒙子。
地瓜烧的滋味,不适合文人雅聚,反倒与武者豪饮相配,些许“后遗症”,不成问题。
当然只是玩笑的说法,李君璠冯睿达两张嘴,又能推销多少。主要靠的还是长安各个酒肆,非同寻常的滋味,自然让人流连忘返。
祝明月找罗满为来做掌柜,不就是因为他是内行人么。
原先的渠道,加上五谷豆坊的助力,打开局面不成问题。
祝明月翻找出一小壶酒,对几位小伙伴道:“喝一杯?”
赵璎珞表现矜持,“尝一点。”
地瓜烧对她而言,洒洒水啦!
戚兰娘诚恳多了,“只能喝一点。”总要对自家产品有所了解。
喝过一口,忍不住张嘴吐舌头,“好辣!”
以前只尝过农家自酿的浊酒,甚至连这样的机会也不多。
戚兰娘:“不明白他们怎么那么爱喝酒。”
林婉婉摇头,“我也不明白,大概就和有人视金钱为阿堵物一样。”
赵璎珞:“更不理解了!”会有人不喜欢钱么。
祝明月:“语不惊人死不休,搏名而已。”
林婉婉是个好师父,小伙伴们私下可以喝两口小酒解乏。但轮到师门聚餐,只有各种不含酒精的饮子。
就算喝酒,也得等徒弟们长大,且休息的时候。
她可是很有原则的人哦。
师徒六人中午在春风得意楼开个雅间,熟悉且安全,加上味道不错,最合口味,故而聚餐常来这里。
每当林婉婉想远方小伙伴的时候,就来春风得意楼吃饭,睹菜思人。
林婉婉:“想吃什么,自已点。”
谢静徽:“烤鸭!烤鸭!”
几个徒弟有商有量,以前吃过好吃的不容错过,新菜也想试试看。
只要不浪费,林婉婉向来不限制她们。
选择太多,困难症犯了!
第807章
学生群架
师徒几个吃得肚皮溜圆,差点扶墙出。走路回济生堂,顺便消食,差点就上山楂丸了。
刚回医馆,林婉婉走到药柜兼前台的位置,问道:“下午有号没?”
临时兼职前台小哥的郭景辉摇头道:“没有。”
对于林婉婉带徒弟们出去开小灶的行为,郭郑两位大夫并无言语。
昨日师徒几个一头扎进大慈恩寺,医馆全靠两位外聘的大夫撑起来,林婉婉也给他们点了菜送来。
一言不合发钱发美食的庸俗行为,符合人性的贴心。
下午无事,林婉婉心想是去后院搓药丸子,还是去看在家坐月子坐的快发霉的白秀然。
有些事真不能多想,林婉婉尚在纠结,从店门外跑进来一个人。
柳安气喘吁吁道:“林娘子,二郎叫我来传话,待会送几个受外伤的友人过来。”
柳安是柳恪的书童。
林婉婉:“严重么?”外伤有轻有重,处置方法绝不一样。
柳安迟疑道:“看起来像皮外伤。”
林婉婉不担心柳恪的安危,柳安的模样只是着急并不慌乱,可见没大事。
细问一番来龙去脉,简而言之国子监两帮学生意气之争打群架。
他们既不能让监内知晓,也不敢让家中知道,只能跑到医馆来处置外伤。
好在国子监规定,学生入内读书,至多只能携带一位书童,才没演变为大规模械斗。
林婉婉对刚接前台班的姚南星道:“把诊室旁边的房间整理出来。”
大厅倒是够宽敞,但这群国子监学生要隐私,万一被人瞧见传出去怎么办。
姚南星:“是。”
林婉婉:“等蘋婆果上市的时候,每天买几个放在柜台供起来。”
姚南星满脸迷惑,“师父,有什么说法?”
林婉婉:“平平安安。”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医馆内几人片刻内将治疗的药品和材料准备齐全,担心房间内位置不够,高德生临时抬了几条长凳进去。
不多时三辆马车停靠在医馆门前,柳恪第一个捂着肩膀跳下车,苍白着脸道:“林姐姐。”
林婉婉点头,“先去后头的处置室。”
高德生横跨一步,站出来引路。
柳恪微微颔首,跟着走了。
三辆马车,连带学子书童一共十来个人。林婉婉站在门口,简单将每个人的情况扫一遍。
幸好学生哪怕打群架也讲武德,一不打脸,二不动兵器。
处置室内,郑郭两位大夫早已就位。
郑鹏池:“受伤的入内,没受伤的在外头等着。”
柳安扶着柳恪头一个进去。高呼道:“大夫,快帮我家二郎看看。”
郑鹏池隐约见柳恪有些眼熟,“过来,哪儿受伤了?”
屋内除了几张临时搬进来的长凳,还有三张没有围栏的矮榻。
柳恪坐在上头,倒吸一口凉气,“肩膀疼。”
郑鹏池:“把衣裳解了。”看一眼柳恪的肩膀处,“还好,只是一些淤伤。”
十来个伤患,济生堂三个大夫每人分几个就行。
林婉婉进来得最晚,她的经验是,急诊时叫唤得最厉害的未必有事,真正危险的反而是那些不声不响的。
所以那些排在末尾,感觉自已没什么大事的,她一样看了。
不到两刻钟,十来个不好好读书,非得打架的学生被处置完毕,最严重的也就肩膀脱臼。
只是他们现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难言的味道,一时出不得门。
姚南星站在药柜后面,拨弄算盘,招来柳安,问道:“你们分开结账,还是一起结?”
柳安:“我去问问。”
不一会儿,一个脸生的仆役站在药柜旁边,“我们一起结了。”
显然柳恪不是一群人中领头的,或者打架起因不在他。
姚南星:“承惠三贯一百五十四文。”有零有整。
杜若昭将几个扎好的药包摆上柜台,“有些患者需要吃药。”
对着大厅喊道:“肩膀脱臼的,来领药。”
“背上淤青的,来拿药!”
明明大家一起打的架,为何有的有药有的没有。
拿到药的人,没觉得占便宜,反而委屈。
显而易见的,他们受伤更重。
林婉婉见柳恪坐在角落闷闷不乐,安慰道:“放心,不告诉你父母。”
从收治伤者的只言片语中得出,错不在柳恪。
柳恪低头,“说了也没事。”
入四门学前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没想到还是准备少了。
难怪以前李君璞每每提起国子监,都欲言又止。
风气实在太差!
柳恪入学之初,就知道求学次之,主要是结交人脉,了解官场规矩。
他尽量与人为善,平日也少掺和是非,除了听诸位博土讲学,多闷在书楼看书读书。
结果他不参与是非,是非反而找上他。
今日和柳恪在一起的一群人,好学不一定,但勉强算安分守已之人。
哪知道简单一句话,就与其他人起了口角,平白受一顿拳脚。
整个国子监,都放不下一张能安静读书的书桌。
早知道,不如在家自学呢。
林婉婉从顾盼儿处,听说不少国子监的传说。有名师有尖子生,但学风一般。
不适合乖宝宝,范成明这种混世魔王,说不定混得如鱼得水。
国家最高学府在红灯区旁边,现代家长们得疯吧!
林婉婉:“青春正好,不如趁这段时间,多交点朋友。”
更多安慰的话,林婉婉也说不出来,人哪能不受环境影响,柳恪也只有十来岁而已。
指着远处的国子监生道:“人生三大铁,你们达成两项,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
柳恪:“还有一铁是什么?”
林婉婉:“一起分过赃。”
柳恪点头,“有道理。”有利益关系,手里对方的小秘密或者把柄。
危泰初鼻子颇为灵敏,刚进济生堂大堂,差点被刺鼻的气味轰出去。做足心理建设,屏气凝神才敢入内,直接走向柜台。
姚南星:“危小郎来啦!”既是熟客无需客套,“诊脉还是抓药?”
第808章
肠痈病人
危泰初面色迟疑,“有山楂丸么?”
姚南星以为听错了,“山楂丸?”与旁边的小师妹对视一眼,没听错。
危泰初和她俩年岁差不多,但男孩子发育晚,加之危家的“家族传统”,危泰初的个头比她俩矮多了。
杜若昭瞟一眼,危泰初平坦的肚子,“我要问问师父和郑大夫。”
照理说,客人买成药,钱帛落兜里,卖就是了,无需多言。
山楂丸,主要用于食积、肉积,停滞不化,痞满腹胀。
和危泰初有一丝一毫关系?
郑鹏池过来把过一回脉,问道:“危小郎为何买山楂丸?”
危泰初:“想吃。”
谁家嘴馋,会到医馆来?
但危家的伙食,彻底重塑危泰初的饮食观。凡是入口的,都是能吃的。
郑鹏池猜他或许在哪里吃过山楂味道的东西,觉得不错。知道医馆有山楂丸,故而来买。
旁的药铺未必会备这道药,但济生堂因为东家的个人美食爱好,还真有。
是药三分毒,但山楂丸的成分是什么,山楂、糖、蜜。
在医馆它叫山楂丸,治病用的。在厨房它叫山楂糕,当零食吃的。
危泰初的身体不在乎对不对症,能吃就行。
郑鹏池:“给危小郎拿一瓶。”
姚南星:“是。”转身去对应的抽屉取药。
杜若昭悄声问道:“你喜欢山楂的味道?”
危泰初沉吟片刻,“尚可。”
杜若昭:“东市的步步糕,秋冬卖的冰糖葫芦就是山楂做的,味道可好了,你一定喜欢。”
危泰初:“秋冬?”现在季节不对。
杜若昭:“嗯,那时候才有山楂嘛!你一定要尝一尝。他家其它糕点也好吃。”
以杜若昭浅白的经验,没人会不喜欢步步糕的东西。
把自家生意往别家推,她是头一个。
姚南星取出一瓶山楂丸放在柜台上,危家小厮将药钱付了。
银货两讫,旁人吃山楂丸温水送服,危泰初直接倒出一粒,放进嘴里嚼碎。
果真当糕点吃了。
危泰初好奇道:“他们怎么了?”
一群土子身上散发难言的味道。
杜若昭当然不可能说国子监学生打群架,模糊道:“皮外伤!”
危泰初:“打输了!”孩子个头小嘴挺毒的。
这么多人一起受皮肉伤,总不能是集体跌倒。
姚南星见危泰初又摸出药瓶,提醒道:“危小郎,一日最多吃三丸。”
危泰初恋恋不舍将药瓶放回怀里,问道:“还有好吃的药么?”
这个问题很好,少有听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