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83章

    周浦和有些奇怪,秦景向来洒脱,他母亲在家乡有兄弟照应过得不错,为何辞官返乡?

    周阳夏比寻常人看得明白,直接冲到孙文宴的书房,质问道:“国公,为何要同意仲行辞官的请求?”

    孙文宴透过周阳夏的脸,怅然道:“我年轻时,亦曾为血亲复过仇,手刃杀我伯父之人。”

    只是那时的孙文宴只是一介白身,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功名富贵不是那么好舍的,没想到秦景至情至性,说舍就舍。

    周阳夏舌头打结,“血亲复仇?”

    转而想到,前几日差点闹出一阵风波的燕国公战死之事。

    战事无常,卢茂死在战场上没什么值得讨论的。而秦景的血亲,说来只有嫁去的卢家的姑母及其所生子女。

    显然亲戚遭遇了意外,此次根本不是直接回乡,而是转道去辽东查探接应。

    一旦卢照母子的遭遇是人为,说不得要杀人。

    辞官,是为不牵连孙文宴和江南大营。

    孙文宴只能压下心头种种不安,“待他事情了结,再回江南官复原职便是。”

    周阳夏喟然道:“只得如此。”

    转身出来,看见在外头探头探脑的万俊艾周浦和。

    周阳夏:“你们在这作甚?”

    周浦和:“父亲,事情如何?”从头到尾都透着奇怪。

    周阳夏:“别担心,说不定仲行在家乡待几年,又回江南了呢。”

    万俊艾:“总管,要几年?”

    周阳夏:“不关你们事,回去吧。”

    见周阳夏不再多说,两人只能悻悻离开。

    周阳夏望着儿子的背影,他升官封爵,自然有恩荫名额。

    原想将幼子如同他兄长们一般在江南安置,地方人面都熟,可此时想,要不要再等几年,年纪大点,送来长安历练。

    孙安世去辽东,定然早知此事,却一直不曾对秦景吐露。

    退一万步说,周阳夏亦不想家人消息因各种原因被截留,哪怕是噩耗。

    周浦和返身去找秦景说话,扭着他答应,往后一定去江南看他。

    门子忽然来报,道是秦景的同乡来了。

    秦景:“请进来吧!”

    秦景原以为只有杜乔一人,孰料祝明月跟着来了,她一进来,恍然屋中都明亮两分。

    杜乔身上还穿着青色的官服,显然是从衙门急冲冲翘班出来的。

    托杨胤的福,虽还在九品打转,但小升半阶。比不上段晓棠秦景等人火箭般的升迁速度,但他一个毫无根基的文官,安安稳稳地升迁,也不差。

    有些缘分该死的作孽,杜乔两次仕途转折点都和杨胤有关。

    第646章

    坦坦荡荡

    周浦和扒在院落之外,“祝娘子是秦大哥同乡?”

    万俊艾摇头,“应该不是。”没想到秦景的同乡是个实打实的文官。

    祝明月进门先道歉,“抱歉,那天不该问你的。”

    秦景:“和你无关,迟早都会知道。”

    杜乔:“他们干系太大,就我俩来了。”

    其他人各有背景来历,这时候来,说不得刺孙文宴的眼。故而只能一个文官一个女人出面。

    秦景:“前几日麻烦你们了。”

    杜乔:“我们是朋友,平白说的生分。”

    祝明月万分不理解秦景的决定,为了一个没见过的姑姑,一个相处没多久的表弟,辞官孤身冒险。

    以大吴的社会背景,一朝拜将改换门庭,光辉前程近在眼前。

    再隔三五年,到底是晚了。

    祝明月直接问道:“为何做的这么绝?”慢慢通过官场关系去疏通打听不行么。

    世道洪流,人命草芥,有些事强求不来。

    秦景缓缓抬头,眸色清亮,“若出事的是晓棠或者林娘子,祝娘子会如何做?”

    祝明月微微扬起下巴,“我要他全家的命!”比秦景更决绝。

    世间事难就难在将心比心。

    祝明月明白,或许在秦景心里,秦彤和卢照并非无足轻重的远房亲戚。

    他不适应官场的利益交换,索性用最擅长的方式。

    劝无可劝,祝明月转而问道:“家里交待好了么?”

    秦景:“我已与母亲写信,说去辽东接姑姑和阿照返乡,详情都告诉飞鸿。”

    对大吴的人情关系,祝明月实在理解不能,连后事和父母供养都交待给朋友。

    但看秦景和杜乔都没有异议,似乎是世所公认的处置办法。

    祝明月:“何时出发?”

    秦景:“明日一早。”

    头天拜将,次日辞官,后日出发,半点余地都不留。

    秦景打定主意,劝是劝不回来的。

    两人只能关心他的行李准备得如何,看能不能帮上一点。

    话已说完,秦景亲自送两人出来。

    对杜乔道:“祝长林往后前程似锦。”

    望着祝明月的脸,恍惚一下,正色道:“愿娘子往后平安喜乐。”抱歉,还是无法祝你早觅佳婿子孙满堂。

    杜乔:“我们明日去送你。”

    祝明月恶狠狠道:“不许提前跑掉!”

    秦景笑道:“是。”

    周浦和不由得失望,秦景打定主意,孙文宴同意。他们一群江南和长安的朋友都劝不回来。

    祝明月瞧见周浦和在后面探头探脑,招招手请人过来。

    周浦和手指着自已,“我。”

    祝明月笑道:“请周小公子过来一叙。”

    周浦和慢慢挪动过来。

    祝明月面色和善问道:“周小公子知道,秦仲行何时走么?”

    周浦和点头,两相一对过,时间城门都不差。

    祝明月:“小公子知道,他不爱给人添麻烦。我们这些做朋友的,想为他添置一些东西。”

    “麻烦你看住他,别提前跑了!”

    周浦和难以置信,“提前跑?”秦景是会做这种事的人吗?

    杜乔描补:“仲行不想让亲友担心。”

    周浦和:“哦。”

    祝明月笑意盈盈,“我知道他家在哪,他兄弟家在哪,跑了也没事。往后若去齐州,保管搅得他们不得安宁。”

    三人在齐州还有两套小院呢,总有机会。

    周浦和听明白祝明月的威胁,木然地点点头,“我会转述给秦大哥的。”

    难怪孙安世说祝明月不是善茬,原以为人美心善,哪想到路子这么野。

    父亲,长安好危险,我要回江南。

    杜乔半点不理会祝明月的狠话,拱手道:“麻烦周小公子了。”

    两人并肩离开,祝明月问道:“回衙门?”

    杜乔抬头看看天色,“算了,去接幼娘回家。”

    祝明月:“正好,我去找婉婉,拿些常用药。”

    周浦和尽职尽责把祝明月的话带到,然后见秦景的脸瞬间有些变色。

    不是,你真打算提前跑呀?

    秦景亦是不忍别离,想着要不提前半个时辰出发,免得两相难过。

    祝明月的威胁是有效的,他们在齐州有委托葛寅托管的产业,将来说不准真会过去。

    孙安世自知无颜见秦景,只能把向来不对付的周浦和找来,打听情况。

    孙安世:“祝娘子劝也没用?”

    在周浦和的印象里,劝导的主力应该是同乡杜乔,而非作为搭头的祝明月。

    周浦和:“为何祝娘子劝会有用?”

    人都要走了,孙安世没必要保守秘密,“小周,你难道没看出来,仲行喜欢祝娘子?”

    周浦和怔愣片刻,“我只看到他俩坦坦荡荡。”

    孙安世趴在床上,垂头丧气道:“我去年还差点去帮仲行提亲。”

    幸好被卢照劝住,不然迎接的就是两个恼羞成怒的人的报复。

    烛火中,祝明月正在清点行李,尤其是从济生堂取回来的药。

    祝明月:“路上的头疼脑热内伤外伤,应该都够了。”

    戚兰娘:“要不再添点保暖的衣物,这会从长安出发,到辽东时说不定天都冷了。”

    祝明月:“只有两匹马,一匹载人一匹驮行李,衣物塞进去占地方。”

    他们考虑的出行方式是用马车搭载物资,东西可以准备得宽裕些,但不适合秦景轻骑出行。

    祝明月扭头问道:“璎珞,幽州大营的事,你知道吗?”

    赵璎珞摇摇头,“不清楚。”

    段晓棠端着盘子进来,“尝尝,刚烤好的列巴。”

    林婉婉拈起一片暄软的列巴片,摇头晃脑,“郎心如铁,祝总亲自去劝,差点使出美人计都不行,结果反倒被说服倒戈!”

    段晓棠轻轻拍林婉婉的肩膀,“吃的都堵不住你的嘴!”

    秦景的意思哪怕再隐晦,慢慢也能品过味来。

    他喜欢祝明月,但一直没有任何引发误会的动作言语,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祝明月也不想平添烦扰,只能当做不知。

    两方都是体面人。

    秦景的选择虽然背离普世的价值观,但设身处地,若真落难,能有一位亲友,不顾一切相救,想来也是一种宽慰。

    无论对活人还是死人。

    第647章

    我也想溜

    卢照生还的几率小,但秦彤的失踪大概率是幽州本地势力下的手。

    幽燕之地民风彪悍,古有闻名。

    连孙文宴都没把握,能通过官方层面的周旋,找到秦彤和卢照的下落。

    正是深知这一节,秦景才会辞官,铤而走险亲去辽东寻找。

    熏风催人心,一行人再度在路旁送别秦景。

    段晓棠将一个大背包挂在驮马上,“担心行李超重,准备的东西都塞里头了。”

    “比之寻常多了医药睡袋,还有两条列巴。”

    大吴远行可不像现代,带钱或手机出门就行。真到荒郊野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段晓棠清楚列巴名声在外,“多放了葡萄干杏仁核桃,味道比寻常要好。”

    越说声音越低,列巴干硬之后味道都差不多。

    秦景:“多谢!”

    朋友们一句一句道别,李君璞重重拍拍秦景的肩膀,“等你再来长安,我们一块喝酒。”

    恐怕等秦景回来,他已经外放了。

    徐昭然:“等你再来,我孩子都出世了。”

    秦景:“一定给小侄儿备上贺礼。”

    徐昭然:“说好了!”

    孙安世不顾伤痛,搭乘马车来送行,犹犹豫豫从胸前取出一封信,交到秦景手里。

    “父亲伤怀,就不亲自来了,这是他让我给你的。”

    “要真有万一,把它拿出来。”

    信中内容乍看没有特别的,寻常举荐勉励之语。

    但秦景真要“落网”,把这封信拿出来,有孙文宴作保,辽东官员和幽州大营的将领,就不能不管不顾把他杀了。

    先把命保住,其他的往后再做计较,实在不行,江南亦有几个流放地。

    秦景感念孙文宴的厚待,“多谢国公。”

    孙安世:“行了,走吧!别误了宿头!”

    秦景投奔江南大营只带了两匹马,离开时亦只有两匹马。

    原先获得的赏赐,绢帛早散给周围的兵将,只留下方便携带的金饼。

    长安热热闹闹,有人来有人走。

    送走秦景后,小伙伴们纷纷散去,各回各的作坊衙门大营。

    段晓棠上半身靠在椅背上,双脚搭在桌子上,整个人显得少了一半生气。

    范成明:“秦将军走了?”

    段晓棠:“嗯。”

    范成明感慨,“说辞就辞,有魄力!”

    庄旭:“不敢想大表哥的心情。”刚知道人辞官,还不晓得人已经走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