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在那里观察一两日,如果找不到蛛丝马迹,只能回师。两千军土各自找树荫坐下,啃起干粮来。
段晓棠:“我们附近有哪几支军队?”
刘耿文:“根据出发时的划分,东边应该有一队洛阳守军。”
但军队在外,怎么走,走多远不好说,尤其是这种凭运气的搜检任务。
段晓棠:“若遇上洛阳守军,多留两个心眼。但也别把关系搞得太僵,误伤友军。”
段晓棠现在算是明白,以前某些影视剧中为何总提中央军和地方军的矛盾,还以为夸大其词。
现在换她来,她也不敢全信呀!
若旁边是左武卫还好说,同是长安南衙出来的,看在范家兄弟面上,有几分香火情和信任度。
有商有量,能把事情做下去。
有时候门户之见,都是因为吃的亏太多。
而以段晓棠如今的实力,根本无法改变,只能尽量保全自已。
午休结束,段晓棠站起来拍拍手,“整兵,出发!”转身翻上马坐好。
不一会儿,尹金明骑马过来,面有急色,“校尉,周营长他们没回来!”
右武卫中军和左厢军有专门的伙头军,编入各营,通常一营十个。为了方便,统归周水生管理,自成一体。
段晓棠等人称呼为“火头营”,实则在右武卫的编制中,有实无名。
所以平日大家见到周水生,称呼一句“周营长”,既是调侃也是尊重。
别家的火头军在食物链最底端,而段晓棠麾下的,真管着全军的肚皮。而且火头营除了做饭,其他时候也跟着训练的。
这些人近水楼台,嘴上肚皮从来不亏,一般的战兵未必是对手!
段晓棠:“他们做什么去了?”
休息时间,军土会在周边走走逛逛,解决个人卫生问题,或者牵马吃草。
尹金明:“去山上看看,有没有野菜猎物。”
此地没有水源,午间食用干粮,周水生等人连锅热水都没法烧。
索性趁着休息时间,去附近山上转转,看看有什么野菜野物,晚上多添点。
段晓棠:“几个人?”
尹金明:“加上周营长,一共七个。”
段晓棠:“吹角,再等一刻钟,派两个去山脚下叫叫人。”
没有精准的计时工具,段晓棠不会因为一点时间差异,大动干戈。
号角呜咽声起,刺破长空。
一刻钟,山林中只有飞鸟的叫声,而无人音。
以人脚程,在深山里走半个时辰,了不得七八里路,不可能听不见号角声。
一刻钟过去,连一点回应都没有。
七八个人,不会全掉进陷阱里去,小股的盗匪也不可能把他们全抓了。
十之八九遇上意外。
段晓棠翻身下马,“点五十人,随我上山。”
顺着其他火头军指点的方向上山,一路看路径和脚印都正常。
段晓棠甚至发现一些野菜的嫩尖被摘去,可见他们上山的确是摘野菜的。
一路大大方方,并没有特意掩藏行踪。
直到走了小半个时辰,或许火头军们估摸着时间,该返程了,却没有见到返回的迹象。
他们还在继续往前走。
刘耿文打头,忽见褐色的树墩底下有一抹不一般的绿色。
抓起来一看,是被摘下来的野菜,数量不多,十几根一把手的量,最底部是整整齐齐的掐口。
举到段晓棠身前,“校尉,你看!”
上山摘野菜的人,怎么可能把野菜丢下?这是周水生他们留下的记号。
一定是遇见何种意外,让他们没办法回去报信。
段晓棠:“追!”另外派两个人下山,告知尹金明一声。
一路前行,段晓棠问道:“周水生他们带了哪些装备?”
刘耿文:“短刀匕首肯定有,弓箭大约有两副。”因为可能要打猎。
余下就是不重要的麻袋、背篓、麻绳之类。
隔二三十丈能见到一小撮野菜,段晓棠等人一路顺着野菜,以及行人踏出的路径追击。
以周水生等人还能从容扔野菜指示路径的动作来看,情况紧急,却还不到万分紧急的地步。
他们追击他人,而非被追。
段晓棠分辨地上的脚印和踩踏出的痕迹,“他们在追的人,十个出头,或许还受了一点伤。”偶尔有一丝血迹。
刘耿文再从前头回来,“校尉,这次除了野菜,还有一块麻布片,像是口袋上撕下来的。”
段晓棠:“说明他们野菜快扔完了,接下来的记号是麻布。”
周水生等人留记号,显然他们黏上一条大鱼,才会如此费心给后面的同袍指路。
第617章
告一段落
段晓棠和刘耿文一路从野菜追到麻布,到后来麻布也没了,只有树干上砍出的刀痕。
再往前追一里多地,终于看到第一具尸体,箭支直中心口,一击毙命。
火头军之前不是没想过射箭,但箭支不多,且移动中难以瞄准,只能在最后把握的时候射出。
刘耿文观察尸体,断言道:“不是我们的人。”
右武卫去年的衣裳鞋袜,都是在恒荣祥统一定做的,样式布料大差不差。
而眼前这具尸体,里头的衣料比普通军土好多了,少说也是一个亲兵。
能去伙头军的人,都不是什么杀伐果断的性子,能让他们出手,身份必然确认无误。
杨胤叛军的人。
段晓棠挥手,“加快速度,继续追!”
追了将近两个时辰,时近傍晚,草丛忽然钻出一个人,见到众人喜极而泣。
“校尉,周头就说你会来找我们的。”
刘耿文:“校尉,是一营的火头军纪锐立。”
段晓棠:“情况如何?”
纪锐立:“杀了三个,抓了八个俘虏,两个弟兄受了轻伤。”
段晓棠:“距离还有多远?”
纪锐立:“回校尉,三四里路。”
他原是回去报信的,心中尚且忐忑,他们跑了这么远,要走多久才会遇上自已人。
路上纪锐立将事情原原本本道出。
周水生带着他们六个火头军上山摘野菜,林中忽然钻出十来个人。
两边都成群结队,携带兵器,看到对方都有些忌讳。
周水生离得最近,先开口问对面是什么人。
对面说他们是洛阳守军,前来追剿叛军。
周水生再问番号,主将是何人,对方迟疑一会才答出来。
对方反问,周水生随口扯了右屯卫宁封的大旗。
刚走出对方攻击范围,周水生立刻招呼几个火头军,反身追杀上去。
周水生不认识洛阳守军,但回答番号主将都要想一会,衣着虽然换的普通,但形容气质狼狈。
关键为首一人,细皮嫩肉,领口露出的里衣衣领虽有些脏污,但远远一看光泽,就知道是锦缎裁制,而且是上好的锦缎。
这群人根本不是普通军土,是从陕州逃脱的叛军。
他们人手本就劣势,不可能分兵回去报信,只能一路留下记号。
旁人走丢还好,火头军管着全军的肚皮,怎么也要找一找。况且以段晓棠的秉性,不会随随便便放弃手下人。
段晓棠等人跟着纪锐立走到暂歇的营地。
周水生听见动静,立刻奔过来,肚子跑得一颤一颤的,眼睛微微发亮。
“校尉,审过了,为首的是杨硕,在黄河边拦我们去路的杨硕。”
纪锐立回去报信的时候,他们还没审出来。
其他几个俘虏被整整齐齐绑在一处,麻绳不够,后头两三个解了裤腰带栓住,各个嘴里塞着麻布。
段晓棠上前几步,中间有一个人捆的最严实,却是昏迷的模样。
“怎么晕了!”段晓棠哪知道杨硕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不过带去弘农宫,总会有人认识他。
周水生:“这人身手有点厉害,几个弟兄拼着受伤没拿下,连刀剑都被打落了。”
“属下实在没办法,只能拿列巴冲他脑袋来了一下。”
他们这一路上,野菜猎物都扔完了,唯独列巴没扔。
因为周水生深知,野菜野物还得起锅烹饪,但列巴随时都能吃。
一条列巴,省着点够他们吃两天。无论是不敌遁入山林,还是反身去寻大部队都够了。
对一个有理想的伙头军来说,做出的食物,成了凶器,有一点难以接受。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抓完人后,把列巴捡起来,切几块吃填肚子。
周水生献宝似的,从旁边捡起一个包裹,“校尉,这里面是个人头,他们一直带着。”
刘耿文将布裹挑开,露出一个本该高傲矜贵的头颅。
段晓棠没见过杨硕,但见过另一个人,沉声道:“杨胤。”
几个伙头军顿时兴奋起来,他们千里迢迢从东莱追到这里,不就是为了杨胤。
段晓棠心中顿时一轻,建业九年的黎阳事变,暂时能告一段落。
段晓棠:“走,回去!让世子给你们请功。”
周水生等人久在后勤,一时乐得闷头转向,一个杨胤一个杨硕,得多少赏赐呀!
刘耿文招呼人,把俘虏和伤员都带上。连死人都没放过,能最后跟着杨硕逃跑的人,绝不简单,万一里头藏着大鱼呢。
段晓棠等人下山的时候,天已黑透。
段晓棠交待:“抓住杨硕,得杨胤的首级,明天一早,即派人去弘农宫,向世子传信。”
尹金明:“是!”
火头营在军中交往广泛,不一会儿,关于两只“羊”怎么掉进伙头军的兜里的故事,传遍全军。
往常腹诽凉透的列巴干硬,但没想过真能当武器呀!
项志勇小心翼翼,从干粮袋里取出一小块列巴,这是在黎阳仓做的。
路上但凡有其他吃的,他都不会吃列巴。
将黑呼呼的列巴块放置在石头上,举起另一块小些的石块,猛地砸下去。
“咚”一声,列巴上有一点白痕,但并不是多明显。
项志勇将列巴上的灰尘吹散,慢慢啃食起来。
段晓棠领军走到陕州边缘,才得到信,吴越和范成明已经拔营返回洛阳,几千人只能转道向洛阳。
比之七八日前过境,明明战乱已经平定,但洛阳还未从萧条中缓过来,遑论与半年前热闹繁华的东都相比。
连洛阳衙门正堂中的官员,都比上回在城门口见得少,看来弘农宫防线被内应撕开口子,险些功亏一篑,牵连不少人。
洛阳本地官吏,东莱联军以及后赶到的左右翊卫大将军,纷纷上前验明正身无误,是杨胤的首级,往下的杨硕也确认是本人。
吴越:“杨氏诸兄弟谋反,尽皆擒获伏诛。”要本人有本人,要首级有首级。
待听到杨家兄弟一人一头,是被右武卫的几个火头军拿下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禁嘴角抽抽。
外人不知右武卫火头军的成色,但想必恨毒了杨胤的皇帝,会十分喜欢这个说法。
第618章
灵前告慰
旁的军队里,伙头军由老弱充任。但在右武卫,伙头营除了承担做饭任务外,同样参与训练。
近水楼台,供应比寻常军土都丰富。
真比较起来,一般的战兵未必是他们对手。
不说伙头兵,战兵又有多少能做到,在山林里紧追敌军不舍,连追两三个时辰,二三十里路,以少胜多。
杨硕一方败军有伤员,土气不足是事实,但周水生也说,他们几人合攻都没占到便宜,最后还是靠列巴偷袭得手。
这是吴越唯一没有对外说明的地方,总不能让外人知道,两卫的干粮有多“歹毒”。
但两卫内部都传疯了,比起抓住杨胤杨硕,更离奇的是抓获的方式。
全永思等几个将官,围坐在一起凑热闹。
中间放着的是从诸人干粮袋里,搜罗来的列巴。从黎阳一路到洛阳,剩的也不多了。
全永思拈起一小块,左看右看,百思不得其解。
“我是说它像砖头,但没想到真能当砖头使!”
宁封:“要没这块砖头,泼天的功劳,说不定就跑了!”
全永思:“段校尉要出大名了!”
一个善做美食的厨子,最后做出来的,竟是凶器。
宁封:“肯定的!”
数数段晓棠一路的功劳,藏不住了。
洛阳府衙正堂内,左翊卫大将军褚斯伯提议,“不如将杨逆首级,递送陛下行在。”
褚斯伯也没想到,左右翊卫从辽东返回,除了扫荡几座附逆城池,余下竟只能观战。
吴越:“莫如先将这件喜事,呈报陛下。再看陛下的意思,附逆的杨硕柴岳宋道平等人如何处置。”
宋道平和几个高门子弟,反向想潜入潼关。结果被秦景撞上,他这会是真佛系不在意军功,挑了一个最不可能的方向,结果撞见几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