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4章

    牛襄骑在马上,见白秀然等人身上穿的甲拿的兵器,是自家祠堂的东西。气愤至极,“白三娘,这就是你的家教,毁人祠堂!”

    白秀然暗道,以后牛家祠堂还存不存在都是问题。不过看牛家的阵容,造反的决心说不定比卫王还大。

    和祝明月等人混久了,白秀然气人的本事不只学到两三分。“赔罪的钱帛,日后自会着人送来。”

    “现在,给我,让开!”

    牛襄一挥剑,“今天你走不出去了!”

    “谈判”无果,白秀然挥舞朴刀,“冲!”

    林婉婉掀开车帘往外看,不无忧虑,“这姓牛的怎么样?”

    宁老夫人见多识广,“看他的年纪,还没有进军营历练,想必平平。”

    顶多平平,说不定和范成明是一路货。

    果然,不出三个回合,牛襄被白秀然砍落马下。

    肉票不嫌多,白秀然看人没断气,吩咐道:“绑起来,带走!”

    牛家沉重的大门被打开,白秀然挥舞带血的朴刀,“去万年县衙!”

    她们这么多人马,又性质特殊,散开归家不安全。只能找一个地方落脚,最合适的无非公衙庙观。

    万年县衙最近,李君璞亦是可信任的人。

    照过往的经验,造反这种事,通常是朝中几个高官大佬牵头,长安万年两县衙门小,牵涉进去的时候少。

    行到半路,正遇上李君璞提着长枪过来,身后跟着大批衙役。

    李君璞看见一身明光铠的白秀然,刀尖上还有血迹,身后全是“杂牌军”,看组成竟是女眷居多。惊讶不已,“怎么回事?”

    白秀然:“去牛家赴宴,结果牛家竟联合卫王,要将我们囚禁于内。”

    白秀然往后一指:“这些全是留守长安的九卫四军的家眷。”

    只看这群人的形容,就知道绝不是什么误会。

    李君璞果断分出一半衙差,“街面上乱,你们去牛大将军府外,守住各处出入口。”

    万年县全员位卑职低,但在万年县地盘上行动无需向任何人通报。

    实在不行,谁家鸡丢了都是理由。

    碍于牛家的门第,李君璞不能进去探查,更不想搅和进浑水。但把牛家围个水泄不通却是可以做到的。

    几位贵妇人家丁护卫带的多,生怕李君璞那点衙差不顶事,主动分出部分人手去帮忙。才不是挟私报复落井下石,纯粹热心。

    李君璞遥望牛府的方向,若舅舅和大哥没有当机立断,冯家和李家是不是也会走上这条路?

    李君璞引着大批人马去往万年县衙,白秀然见门口有战斗过的痕迹,“有人进攻万年县衙?”

    李君璞:“卫王府文学侍从来县衙索要囚犯,修缮王府,请求不成变强抢。”

    然后被李君璞率领衙差打出去,俘虏现在就关在大牢里。抓人的罪名可不是意图造反,而是袭击公衙。

    造反搏富贵没人带小县衙玩,还被看上那点可怜的人力资源,是可忍孰不可忍!

    气得罗石不顾修养破口大骂,“万年县大牢才几个人,要囚犯刑部多的是。”有本事去攻打刑部呀,就知道拿捏基层县衙。

    所以他们清理完卫王府的人马后,听说另有一队人进牛家后,即刻过去察看情况。

    只看李君璞兵器换成长枪,就知道他认为这事不能善了。

    罗石提心吊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李君璞盼回来。跑出公堂一看,不仅自家县尉回来,还带了一群鬓发散乱衣着富贵的女人回来。

    李君璞拱手道:“这些是九卫四军的家眷,今日去牛家赴宴却遭强留。夫人娘子们不堪忍受,带队冲了出来。”

    罗石哪能不知道其中意思,分明是被强拉成人质。但牛家和卫王也没想到这帮女人这般彪悍,破釜沉舟杀出来。只不知道她们的盔甲兵器从哪儿来的。

    眼前众人身份有高有低,罗石不卑不亢道:“诸位夫人娘子受惊,县衙是安全的,请去旁边稍事休息。”吩咐县衙的文吏衙差带人去几座偏厅空房安置。

    原地只剩上下属两人,李君璞开口道:“他们抓了三个俘虏,牛家小郎君、儿媳,还有卫王府副典军。”

    第568章

    报平安信

    话未说尽,但罗石已然明白,“我知道,投入大牢,不审也不能让他们死。”参照之前对卫王府人的处置。

    罗石:“牛府现在如何?”

    李君璞:“里头情况不知,我着人将四周围住。”

    罗石估量一番,牛府周边只有一群普通衙差,万一有意外,弹压不住,“你待会去牛府?”

    李君璞:“我得去南衙报信!”万一哪个将官心忧家眷,临阵倒戈,后果难以预料。

    南衙在长安县的地界,要穿过朱雀大街,谁都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万年县衙里能做到的,只有李君璞一人。

    罗石:“那我派县丞过去守着。”他是主官,万年县衙上下唯一拿得出手的中品官员,必须坐镇治所,只能将二把手派过去。

    李君璞:“我离开后,县尊最好让县衙其他佐吏带衙差出去巡街。”

    这点人手平乱不可能,但可震慑有心人土。万年县地界上的事心中有数,往后朝廷要清算他们也能提供线索。

    罗石:“县衙谁来守?”

    李君璞:“靠这群贵眷和他们的家丁护卫,实在不行,县尊把牢里的囚犯放出来。”

    罗石从没想过有靠囚犯守家的一天。

    李君璞:“女眷里领头的白三娘,是梁国公的女儿,是她带着人冲出来的。”

    算起来白秀然要叫皇帝一声表叔,卫王是她表哥,但从刚才的表现看,选择哪边不言而喻。

    县衙的空地上,林婉婉要来清水和金疮药,忙前忙后为伤员包扎。

    偏厅里几位着甲的女人,暂时将甲胄卸下。但都放在不远处,万年县衙暂且安全,但保不住待会发生什么,有备无患。

    裘彦慧抚摸着盔甲冰凉的纹路,“以前夷人攻城时,父兄几天几夜不敢合眼不敢卸甲。”

    俞丽华笑道:“我顶多能穿甲走动一二。”

    裘彦慧:“可你射术好。”

    俞丽华:“以前射射鸟雀而已。”

    她俩还吹捧起来,实在有些问题裘彦慧作为北衙军的代表,不好直问,比如俞丽华怎么看出牛家有问题的。

    这间偏厅总共坐了十来个人,全是诸卫军大将军的家眷,若是大将军家赴宴的是晚辈的女儿或儿媳,自动往下顺延。

    白秀然和祝明月靠之前在牛府内的表现,占了两个位置。

    白秀然:“卫王连县衙的囚犯都要?”

    祝明月:“人手不足,且上下意志不坚定。”

    造反是提着脑袋的事,结果一个个瞻前顾后畏畏缩缩。

    白秀然:“亲王府内外护卫编制加起来八百余人。”但以卫王之前的处境,肯定养不起八百人。

    祝明月:“在我们身上下了重注,不战而屈人之兵,他自已的班底在哪儿?”总不能真靠王府护卫和囚犯撑起来。

    罗石也没想过人在衙中坐,祸从天上来,自家县衙的三瓜两枣会遭惦记。

    白秀然:“刑部大狱里少说有数千犯人,而刑部尚书是……”

    白秀然抬头见屋内众人齐齐看着自已。

    俞丽华咽咽口水,“刑部尚书不会把犯人放出来吧?”

    朝堂上的事她不懂,连刑部尚书姓甚名谁都不清楚。猜刚才白秀然没说完的话,应该是刑部尚书是谁的人。

    白秀然摇头,“一切都说不准了。”

    就像牛家,谁都没想通,怎么会和卫王搭上线。

    牛韶容嫁入河间王府,不出意外,再下下一代河间王,就是牛家骨血。

    为何抛弃唾手可得的河间王王位,转而支持卫王。

    卫王年长,早有王妃和世子。

    罗石和李君璞在外求见。

    罗石进来后,见屋里一堆娘子军,不由得将眼神收回几分,“诸位夫人娘子,李县尉将去南衙传信,诸位可有信件信物送去?”

    说去南衙,也是因为南衙在皇城之南,距离更近,且有统一的领导人,不似北衙分而治之。

    裘彦慧自嘲道:“他哪认识我的东西!”

    李君璞补充道:“心腹亦可。”不认东西可以认人。

    俞丽华:“李县尉行么?”

    信是必须送的,但俞丽华担心的是李君璞可靠与否。万一拿着她们的东西反过去要挟家人怎么办。

    白秀然:“玄玉是先陈国公的外甥,永康县公次弟。先前卫王府属吏来县衙强抢囚犯,也是他打出去的。”

    总之人选是可信的。

    裘彦慧忽的想起来,“把亲表哥下大狱的李二郎?”

    李君璞饶是一张冷脸,也不禁微微抽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冯睿达从没干过一件让他长脸的事。

    罗石抓紧描补,“都是误会。”

    正如裘彦慧说的,东西未必能认出来,除非是格外贴身私密的物品,但不能轻予。

    几位夫人抓紧时间写短信报平安,尤其提一句,底下将官的家眷也平安。

    李君璞收集好信件,带着几个衙差护卫,直奔太平坊。

    罗石回大堂安排,将县衙佐吏衙差散出去探听消息。

    等二人离开,裘彦慧方才问道:“三娘子同李县尉熟悉?”都到直呼其字的地步。

    白秀然坦坦荡荡,“外子常与他一道喝酒。”

    长安土地寸土寸金,县衙规模并不大。一下涌进来数百人,罗石感觉连下脚的地都没有。

    况且这群女人刚受过惊吓,颇有些风声鹤唳之感,不可能分开安置,抱团挤一挤,反而心里更安定。

    林婉婉忙活一圈,幸好都是轻伤,好生养一养,没有大问题。

    两衙的女眷看待生死,反倒比段晓棠等人初来乍到时,更看得开。

    只是有些许神思不宁,林婉婉不得不再推销她的安神三件套——医药、神佛、祖宗。

    时女子少有进祠堂,何况在祠堂里睡觉。

    宁婵迟疑,“可以么?”

    林婉婉信誓旦旦,“你家老祖宗不保佑你保佑谁。我之前有两个病人,祠堂里睡过后,什么事都没有。”

    宁婵:“那牛家祠堂……”为何没保佑他的后人。

    要没有从牛家祠堂里刮出来的盔甲兵器,他们未必能冲出来。

    梁林芳:“那是他们气数到了!”

    第569章

    长安监狱

    宁婵转念一想,牛家的祠堂她都去过,自家的祠堂怎么不能去。

    何况兵对兵,将对将,祖宗就该对祖宗。

    他们宁家比牛家差就差在,没出一个大将军,但底下的子孙争气,她哥除外。

    她也争气,用棍棒补刀,拍晕一个牛家家丁。

    宁婵:“白三娘好厉害!”更仰慕她了。

    林婉婉与有荣焉,“当然,她每天骑马习武不缀。”

    梁林芳:“那我们每天练武,也会这么厉害么?”

    林婉婉:“肯定比现在厉害!”

    宁婵:“我回家就去校场。”宁封迟早是她手下败将。

    偏厅内,北衙的家眷没有顾忌,但共患难一场,考虑到南衙人的感官,谈论的话题主要针对卫王一系。

    毕竟牛家有一个河间王世子妃,牛彬还领着左屯卫大军在外。

    看牛襄的态度,牛家是打定主意要反的。尤其是在他们认为的牛家自已人堆里,反意一致。

    韦丽容和牛韶容不算他们自已人。

    俞丽华原还盼着牛韶容能一举得男,现在可不敢这么想。这一胎若生下来,最好是个女儿,不然往后有的是非。

    裘彦慧:“斩将夺旗先登陷阵,今天捉了一个五品的副典军,换在军中,该是何功劳?”

    元成业也就官品高,还是因为供职的平台是亲王府,水涨船高。实际手下能调动的人手,顶天一二百人,和军营里的五品将军不能一概而论。

    俞丽华:“怎么说也能换个小校尉来做做。”

    军营记功规则细节不清楚,但活捉之功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她们没有被困住,成为拿捏南衙北衙两军的软肋。

    白秀然早已习惯这样的落差,哪怕有功劳,她未嫁会分润到父兄名下,出嫁则挂在徐昭然名下。

    除非泼天功劳,朝堂大约会封赏她一个郡君乡君的名头,直接封官拜将绝无可能。

    这么一想,段晓棠在右武卫,何尝不是另一种幸运。

    白秀然心中憋闷,腹中也涨着一口气,手掌忍不住轻轻按压腹部。

    祝明月瞧见她的动作,“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白秀然摇头,“没事。”

    裘彦慧:“白三娘子,可不兴强撑。”该不会方才有人击中她肚子吧。

    祝明月:“我找婉婉进来看看。”

    祝明月站起身来,从偏厅出来,见林婉婉站在院中,招呼道:“婉婉过来,伤员怎么样?”

    林婉婉奔过去,“还好,没有重伤员。”

    两人走近,祝明月小声道:“秀然肚子疼,你来看看。”

    林婉婉闻言,立刻跑进去。

    宁婵和梁林芳两人,看着祝林二人离开的背影,忍不住讨论起来。

    宁婵:“刚刚祝娘子感觉和平时很不一样。”

    说的是在牛府内的表现,平时宴饮见祝明月周全得体,一个出众些的土族女郎。性情不及林婉婉活泼,和她们的交际也不多。

    梁林芳诚恳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有点吓人,但又觉得她当时的模样比平时更漂亮。”

    宁婵点头以表同意,就是这种感觉。“不过她说的话,有些地方不明白。”

    梁林芳是真正贴心小棉袄,“想不明白,回去问问娘。”

    林婉婉轻轻将白秀然的手放下,“姐们,你怀孕了,知不知道?”

    白秀然的痛感并不明显,只是略感不舒服,脸上有些怔愣,“怀孕?”不知是欣慰还是遗憾。

    俞丽华惊出一身冷汗,白秀然刚才穿甲、骑马还动了武。“三娘子没事吧?”

    裘彦慧若有所思,这真是一个有些“讽刺”的好消息。

    林婉婉:“一个多月,目前看没什么事,不过还是静养为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