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9章

    战斗力成倍增加,别说他们在关中对土匪有优势,他们还剿过私兵呢。

    私兵的战斗力说不定比朝廷正规军还强些,可左厢军的战损非常低。

    事实胜于雄辩,俞怀光和吕元正痛快地把训练权力交出来,当然是因为他们要仰仗段晓棠,训练出一支精兵。

    范成明:“练吧,认命地练吧!”

    休息的时候,右武卫的人见缝插针练《五字经》,沙滩上的沙子都是现成的,正好用来学字。

    上午的憋气训练结束,庄旭方能抽出身来,查看孙文宴送来的两艘大船。

    以吴越的脾性,没学会凫水前,绝不会上船。所以目前这两艘船的使用权暂时归属于他。

    庄旭仰望两艘大船,比曲江池上游船大不少。不禁感慨道:“多好的打渔船!”

    已经琢磨好了,白天打鱼,晚上安排部分军土上船夜宿,适应海上颠簸。

    招呼身后的林金辉,“快把我们从长安带来的渔网抬过来。”

    那可是能在渭河上打鱼的渔网,一路上经过大江大河,为他们提供了不少鱼获。也不知道在海上能不能灵光。

    海上的鱼获有多少尚未可知,但庄旭打定主意,白天都开出去打鱼。

    一部分大营吃,剩下的晾干,带回长安洛阳售卖。

    沿海开发不足,海产在内陆地区食用并不广泛。

    两卫有人有势力,东来西去没人敢收苛捐杂税。

    现在大战未起没有缴获贴补,吴越也不敢真鱼肉地方,只能在其他地方琢磨些生财之道。

    在海边贩海鲜,往草原买卖牛羊……真要让去辽东,他就挖人参。主打一个因地制宜,人不走空。

    大营内的校场只是一块稍微平整些土地,段晓棠带着留守的军土和民夫重新平整土地,方便日后训练。

    今日两卫的将官军土在水里泡了大半日,火头营里熬姜汤的锅,柴火一直没熄过。

    帅帐里,一堆将官捧着姜汤吨吨吨喝着。姜汤味道辛辣并不适口,但真受寒着凉,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已。

    将官们生病还可能有大夫诊治,普通军土更不敢赌,姜汤喝得只有更积极的份。

    第556章

    海鲜捕捞

    段晓棠掏出笔记本,缓缓道出现阶段的数据,“练习凫水,大约五到七天。”

    吴越:“这么久?”

    段晓棠不说话,你自已泡水里大半天,进度心里没数么。

    俞怀光捂住脸,“幼时学骑马,五天都能从长安到洛阳跑一圈了。”

    吕元正不得不说一句公道话,“五天还是学得快的。”

    成人练习凫水,本就比幼儿困难。何况两卫之中不少人天性畏水。

    今天看江南大营那群人的嘴脸,让俞怀光打定主意,回去就把家里几个小崽子,全踹进曲江池里去。

    不是爱去曲江玩么,那就好好玩。

    段晓棠继续道:“两艘船各能容纳二百人,今夜右武卫和右屯卫各抽调两旅,上去适应适应。”

    吕元正不无怀念道:“上回乘船,还是灭南陈的时候。”那时候他是一个小兵,但意气风发。

    范成明说大话不怕闪着舌头,“这回灭高句丽。”

    吕元正:“是啊!”上回渡江,这回渡海。

    话不多说,两位中郎将各自点兵点将,等庄旭打鱼归来,送两百幸运儿上船体验生活。

    他们自已不上去,先看看情况。

    军土在帐外回禀,“世子,庄校尉乘船归来。”

    吴越:“收获如何?”

    军土愣住半瞬,“庄校尉说打回来的东西,长得张牙舞爪奇形怪状,他不认识。请段校尉过去认一认。”

    考虑到段晓棠到底是个长安厨子,庄旭还有后招。

    军土:“另请范将军到江南大营,请一位熟知海鲜的人去港口。”

    吴越拢一拢披风,“走,我们过去看看。”

    港口边,庄旭还没从海船的摇晃中醒过神来,半靠在林金辉身上。

    船夫都是现成的,庄旭不过多带了几个有打鱼经验的军土民夫上船。

    不管有没有,都洒洒网,不管大小都不嫌弃,全堆在甲板上带回来。

    宁封在旁边上蹿下跳,“庄三公子,人憔悴不少。原来范二的蒙汗药是给你准备的呀!”

    周浦和大惊小怪,“什么蒙汗药!”

    宁封:“范二将军放话,谁晕船,他一包蒙汗药下去,保管让人睡到高句丽。”

    周浦和呐呐不敢言,你说路子野,它又有点道理。

    范成明打马过来,仔细查看一番庄旭的情况,确认没有大问题。玩笑道:“三,你一个翊麾校尉变成打鱼校尉啦!”

    庄旭:“我为了谁!”还不是为南衙发光发热,为我们的海鲜大业。

    段晓棠从荷包里掏出一块糖来,递过去,“薄荷糖,吃点压压恶心。”

    周水生带着火头军和民夫过来,带足车马箩筐。

    段晓棠系上围裙,撸起袖子,在海鲜堆里翻翻找找。提起一只螃蟹,“梭子蟹,清蒸煮汤都行。”格外提醒,“活的小心点,手指别被夹了。”

    周水生心底略有些嫌弃,这玩意壳多,不容易吃。

    段晓棠:“蛤蜊,清蒸煮汤爆炒都行,不过做之前要让它吐沙。”

    ……

    庄旭对海产的认识,就是鱼虾蟹,多的什么扇贝、牡蛎、海肠、鲍鱼之类见都没见过,还捞出来几个海星,看着多是模样怪异。

    许多海鲜都可以生吃,但段晓棠担心行军在外吃出问题来,严禁军中生食。

    段晓棠并非嗜吃海鲜,只能靠过往一点经验得出,“适合做干货保存的,好像只有皮皮虾和鲍鱼。”

    庄旭大手一挥,“那这两样少吃。”其他的多有壳,怎么吃呀!

    段晓棠交待:“分装好,带回营里。”

    今天两卫大营夕食开得略晚一些,段晓棠亲自在伙头营盯着,整治海鲜。

    军土除了份例内的杂粮饭,半份炖豆腐,另加半份海鲜。各营均不同,可能是清蒸鱼、可能是清蒸梭子蟹、蛤蜊汤、炒海肠……

    范成明和蟹壳奋战半天无功而返,胳膊肘不由得和桌子发出一声撞击,“长成这样,就为了不让老子吃,是吧!”

    段晓棠:“有人爱得不行呢。”

    范成明盯着段晓棠面前的扇贝粉丝,“那你怎么不吃?”

    段晓棠坦诚,“我也不爱剥壳。”

    庄旭:“往后打回来的螃蟹,运到东莱城里卖了?”

    范成明:“我问问隔壁大营,他们南方人,应该吃得惯。”

    庄旭:“嗯。”估计在东莱城里也卖不起价。

    段晓棠:“总比我们各处去搜罗肝脏强。”

    隔壁江南大营里,周浦和也在回禀一天见闻。“问过两卫军土,晨练并非临时兴起。右武卫在长安便是如此,全天训练不分寒暑。右屯卫却是到东莱后,才跟着一起训练。”

    周阳夏:“全天训练,如何做到?”底下的军土即便不造反,也得被练伤了。

    两卫都是国家精兵,单从仪表看,右武卫的精气神更足,而右武卫是吴越的落脚地。

    周浦和:“不知,他们今天在平整大营内校场,从明天起,一半在海边一半在营里,半日交换一次场地。”

    孙安世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往死里练呀!”偏偏两卫军土看起来精气神还足。

    孙文宴很快有计较,“你俩平日多和隔壁走动走动,多听多看。”其他派过去的水军教头,身份太低,未必能搭上话。

    第二日清晨,江南大营再度被两卫大营的号角声吵醒。

    这次不仅孙安世,连孙文宴都带着将官出营探情况。

    南衙两卫,对别人狠,对自已更狠。

    还是那个小山坡,俞怀光只从队列上就能判断,哪一截是右屯卫。不满道:“跑的不整齐。”

    吕文正:“多练一练,定能跑的横平竖直。”

    听到这句话的孙文宴险些跌个跟头,你们有多变态,不仅要求军土跑步,还要求队形。

    今天山坡上只有两个中郎将,见到孙文宴过来,立刻行礼道:“荣国公。”

    孙文宴开门见山,“两位将军,清晨跑步有何作用。”

    俞怀光不介意给吕元正面上贴点金,“锻炼体能,去年右武卫剿匪,横行关中,日行百里,便全是靠这体能撑起来的。”

    吕元正不住点头,“是极,是极。”

    第557章

    一锅一缸

    孙文宴不是南衙关系户,无法看到完整的战报,顶多了解战果。

    还是因为这一趟剿匪搞出太多花边新闻。

    若战果为真,的确能让两卫中郎将奉为圭臬,照章执行。

    南衙两卫近万人,以旅为团体,分为一个个方块,旁边零星散落的人员,想必是带领他们的将官。

    孙文宴领兵多年,不可能脑子一热,说江南大营跟着练习。从前为何只有右武卫训练,中间肯定有关窍。

    脑子一热拍板容易,军土练伤了怎么办。

    诸将上马去终点看看情况。

    两卫的将土在终点附近,活动完手脚,再往走回营地,刚好能吃朝食。

    范成明装模做样挂在全永思身上,瞥见旁边蔚蓝的海水,待会还得进去扑腾喝水。

    吐槽道:“等我回长安,一定要去王爷跟前进谗言,把其他十四卫的人全赶到曲江池里去。”

    怎么是叫人吃苦呢,分明是提高南衙整体战斗力。

    我受过的罪,你也跑不脱。

    全永思:“我帮你踹。”

    身后的将官们纷纷附和,“我帮你”,“我也去。”

    俞怀光等人过来,正听见周边一片起哄声,“说什么呢?”

    范成明站直身体,“属下想回长安后,向王爷上书,夏秋两季抽调人手于曲江练兵。”

    俞怀光脑子一转,也知道是包装后的说法,这群年轻人存心是看不得别人自在。

    但亦是应有之义,他们这次路上脚程快,到东莱后还能缓缓。若路上拖沓些,赶到东莱后立刻上船,说不得损兵折将比面对高句丽更甚。

    俞怀光:“这事你可得记在心头。”

    距离太平坊最近的水域是太液池,但在大内。只能横穿一座城,去曲江练水军。

    俞怀光邀请孙文宴一行人去两卫大营用餐,先行回来军土已经开始吃饭。

    孙文宴打眼一看,饭食种类多样,豆花、杂粮饼、海鲜粥……暗暗琢磨一番,以小见大,南衙军土的份例比之江南军土,高出数倍。

    孙文宴亲至,吴越自然要来陪客,他方才去看昨晚在船上歇宿的军土。有一部分情况很不好,下船后头晕脚软,连晨练都参加不了。

    这还只有一夜,且船只停泊在港口而非航行,唯一能推脱的,就是庄旭昨日把船开出去打鱼,甲板上有鱼腥味。

    所以如今在营帐中用饭的只有吴越,两卫中郎将加上江南大营的孙文宴和周阳夏。

    朝食而已,哪怕照着宴席的规格来,也不过五六样食物,部分和军土餐食重合。

    胡麻饼、海鲜粥、咸豆花,再加一碗汤面两个包子一碟咸菜。

    比之江南大营的将官份例,显得有些朴素。

    俞怀光:“我是真吃不惯海里的东西,昨晚吃的螃蟹,壳那么厚,肉只有一丁点。”嫌弃之情溢于言表。

    抬手就把自已桌上的海鲜粥换给吕元正,顺便把对方的胡麻饼拿过来。

    军人对饮食的要求是什么,安全易得方便,能提供大量热量,螃蟹这类食物显然不符合标准。

    饮食是最安全的话题。

    孙文宴扫一眼桌上的餐食,大部分都是北人的食物。“在江南,食蟹在江南可是一件雅事。”

    俞怀光立刻撇清关系,“我天生同风雅无缘。”

    孙文宴:“食蟹,清蒸生腌最好不过。”

    俞怀光:“味道可就腥了,改日荣国公入京,请你尝尝长安最美味的烤全羊。”

    孙文宴:“往年去长安述职,羊肉是一口鲜,多吃两口便受不住。”

    比之大帐里的大人物还要顾及礼节脸面,年轻将官们可就直接多了,爱吃什么拿什么。

    段晓棠配着咸菜吃了两碗面,总算把肚子填饱。

    范成明撞撞她胳膊,“昨天那些人怎样?”

    段晓棠:“姚太医看过,没大问题,休息一段时间就行。”

    范成明:“这才一夜呀!”

    段晓棠:“所以你挑个良辰吉日,上船适应适应。”

    范成明思考,给自已下药的可能性有多少。

    孙安世把范成明拉到一边,小声问道:“范二,你们南衙待遇不错,军土都吃的这般好。”

    范成明:“大家份例都差不多,不过是豆子做成豆腐,杂粮做成干饼,多费一道事而已。”

    问,就是嘴硬。

    孙安世不通庖厨,将信将疑,“真的?”

    范成明:“当然了。海鲜都是我们自已出去打的。”

    “我们捞的那些螃蟹,实在吃不来,要不和你们换点鱼虾。”

    孙安世爽快答应,“没问题。”

    周浦和尝一口海鲜粥,暗道这粥味道不正宗。

    秦景倒是多吃几块饼,他不似周浦和等人,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口味更偏北。偏偏江南大营中的饮食更适合南人,连饼也多的蒸饼而非烤饼。

    等两卫大部分将土能在海里狗刨两下的时候,这批远道而来的客军,勉强适应海边生活。

    段晓棠可以从繁重的训练任务规划中,抽出身来,挎上篮子,去完成期待已久的赶海。

    不知是海域贫瘠,还是时运不济,在海岸边走了小半个时辰,她和于广富两个篮子,都没装满,多是一些海螺、螃蟹、海星、蛏子之类。

    没本的生意果然不好做。

    段晓棠特意挑了几个好看的海螺,打算带回长安,送给亲朋好友当礼物。

    直起腰来,“走吧,我们回去看看,菜做的怎样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