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5章

陈娘子:“五六头的样子。”

段晓棠:“我要猪小肠、猪腿肉、五花肉、夹子肉、排骨、猪舌头。先照两头猪来吧,明后天都行。”

祝明月:“要那么多肉干嘛?”

段晓棠捶胸道:“做香肠腊肉呀!”

第463章

香肠腊肉

祝明月立刻有了计较,“先拿这些,不够再说。”不光自已吃,还能送人。

陈娘子:“我待会去东市,同胡师傅说一声。”趁着没宵禁,要的量大,得提前说好。

段晓棠:“明天让孟二赶车去城外砍些柏树枝回来。”

熏香肠致癌,但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他们现在吃的可健康,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没有一点科技和狠活。

两相一抵,几乎等于没影响。

段晓棠转念一想,“我得回营中一趟。”左厢军刚回长安,什么都没准备。

军土份例供应的多是主粮和酱料,蔬菜少有。伙房就算有储备,也是给将官们的,轮不着普通军土。

回到营里,没想到几个人都在。

范成明惊讶道:“怎么回来啦?”段晓棠的秉性,可是离营之后半点不想和公务沾边。

段晓棠将“冬菜”一事道出。

庄旭:“要买多少?”军营中少有准备,他们现在伙食暗戳戳涨了,可以买菜。

加上右武卫的份例和暗地里的贴补,现在左厢军军土的伙食标准折算成钱帛,固定每日肉一两,主食通常在粟米、麦粉和稻米之间轮转,扣除这两项,余下的菜金不多,主要是和伙房换豆腐,但豆腐吃多了也不好。

段晓棠:“如果每人每天一斤,少说三个月下来,就是……”

庄旭不敢往深里算,“几十万斤。”不敢想象堆在一起有多壮观,一斤还是段晓棠估量少的。

范成明觉得有些麻烦,“若冬日不吃菜会怎样?”

段晓棠:“营养失衡,可能又回到夜盲状态吧。”

这菜非买不可,但几人之前都没有操办的经验。

范成明说干就干,“先买再说。”不怕吃不完,“我回去问问我哥有没有路子。”

庄旭:“我回去问问母亲。”

庄旭知道家里储备冬菜,但具体存储方法不清楚,但前提应该有个地窖。

天色将暮,今天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庄旭:“明天先让人把地窖挖出来,位置就选在左厢军营房后面。”方便看守管理。

段晓棠:“可以,我也回去问问有没有路子。”不知道五谷豆坊那里能挤出多少来。

次日清早,胡屠夫带着儿子亲自赶车将订好的肉送来。

进门看同往常无异,不似待客的模样,有些奇怪。

段晓棠主动解释,“预备给家里过冬做腊肉的。”

胡屠夫:“这么多能吃得完么?”好几头猪的量呢。

段晓棠:“自已家吃,亲朋好友也送些。”

胡屠夫手里提着几挂小肠,“这也能做腊肉?”

段晓棠:“拿来做香肠的,是我家乡的食物,做好了送你些尝尝。”

胡屠夫嘿嘿笑道:“那我可得尝一口。”

陈选每日在胡屠夫这拿猪肝,鉴于他们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他三卫的人根本抢不过。

一来二去胡屠夫也清楚段晓棠的情况,不是在南衙做大头兵或者伙夫,正正经经的将校。

段晓棠不与他生分见外,胡屠夫也只当她和从前一样,是春风得意楼的大厨,交往如常。

斤数是早称量好的,算了账,陈娘子利落付钱。

胡屠夫乐得做这样的生意,事不多,量大,给钱爽快。

林婉婉从房间出来,见木板上成堆的猪肉,知道是做腊肉香肠,兴奋地扑到段晓棠背上,“晓棠,我要广味的,三分肥七分瘦。”

家里人多,每个人口味肥瘦偏好都不同。

各方提意见,段晓棠选择性听取,最终决定权在她。

掌握厨房的人,就是这么伟大。

段晓棠交待陈娘子等人,洗肠衣切肉砍排骨。然后转身进厨房,拿出昨晚配好的佐料。

家中各种香料不少,尤其认识法依则何金以来,品类齐全,价格优惠。

别人用香料主要做香,在段晓棠这儿主要就是料了。

段晓棠同陈娘子交待,“夹子肉和猪腿肉,先切四盆出来,三盆三分肥七分瘦,一盆五五分。各倒上调配好的酱料,腌好等我下午回来灌。”

陈娘子点头应道:“好。”

段晓棠:“腊肉也泡到对应的浆料盆里。”

陈娘子:“没问题。”

陈选早早来取猪肝的时候,长长的案板上只剩几刀肉,余下几个硕大的猪头仰望星空,看来死的很是不甘。

陈选:“今儿生意好还是遇着大主顾?”

胡屠夫:“段郎君家拿了许多,准备做腊肉。”

陈选:“哦。”

胡屠夫见陈选在几个猪头中间反复打量,“还要点什么?”

陈选是外行,怎么辨认都无法看出几个猪头的不同,“营里将军们点名想吃猪耳朵,胡师傅,帮忙挑两个猪头!”

自庆功宴后,将官们对其中数道菜色念念不忘,其中就有猪耳朵。既不能问到段晓棠头上,只能死命的催孙师傅。

孙师傅好不容易琢磨出些做法,这才叫陈选买来。

胡屠夫在几个猪头间嗅摸几下,挑出两个,“颜色鲜红,气味微腥,摸起来有弹性,定是两颗好猪头。”

陈选:“听你的。”

胡屠夫手起刀落,在猪头扎两个孔,穿上麻绳,同猪肝一起递给陈选。

段晓棠到营中,还没来得及和庄旭说话,范成明火急火燎地跑进来,“庄三,快派人出去买菜!”

庄旭:“怎么了?”

范成明将来龙去脉简单道出,“我哥也要派人储备冬菜。”

范成达的想法很简单,萝卜白菜比粮食便宜,还能防止夜盲。

左武卫三万人马压上来,左厢军还能不能买到就成问题了。

庄旭捂住脸,“弄巧成拙。”

左武卫下场并没有范成明想象中影响大,首先左武卫的饮食安排并没有左厢军精细,只是作为补充。再者范成达有另一条路子,简称——人力资源的另一种妙用。

把左武卫将官的庄子梳理一遍,将剩下的冬菜全收了。若不是军土家散落各地,田块不成规模,范成达非得把主意打到这上头不可。

梁景春默然无语,怀疑以后左武卫将官的升迁,范成达的小本本上记的会是:某某斩首xx,俘获xx,为营中献猪肝几副,苋菜菠菜各几筐……

等范成明想起还有这条道时,范家田庄地头,只剩被拔下的菜叶子。

第464章

翻墙练习

段晓棠:“我找了一条渠道,大概能挪出两千斤萝卜白菜,照市价,不过得自已去拉。”

庄旭:“去哪儿拉?”地里还是东西市?

段晓棠:“胜业坊五谷豆坊。”

范成明:“那不是……”你家的作坊么。

时至今日,段晓棠和祝明月等人,有哪些明面上的产业,范成明大致清楚。

段晓棠不耐烦道:“不要的话我让他们直接腌酸菜。”

庄旭一锤定音,“要。”

段晓棠爱惜羽毛,少有主动将家中产业和军营联系在一处,这回是真担心吃菜成问题,才会将五谷豆坊拉出来。

范成明可没有他哥思路广,“余下的去东西市买?”

庄旭:“先散买一些,待会让人去把两千斤菜运回来。我去找祝娘子对一回账。”账上钱可不多了。

庄旭小声问段晓棠:“祝娘子那儿现在换了多少钱?”

“没问,”段晓棠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站起身来,拍拍手道:“我去校场盯训练。”

等人走了,范成明嘟囔道:“她就不能关心下,让我们提前开心开心,那里面也有她一份呀!”

末了,话风一转,“还真像她能干出的事儿。”

段晓棠到校场,让二三营继续训练,将一营提到新建的两堵墙前头。

矮墙是单层,高墙仿照城墙,打了墙基,厚度约半丈,顶端能走人,需要更多的时间风干。

段晓棠:“老尹,找些稻草来,铺到矮墙后头。”

说是矮墙其实并不矮,只相对旁边的高城墙而言,比两个人都高。

段晓棠活动活动身体,不待稻草运来,后退几步,冲跑加速,迅速越过矮墙。

亲身试验,高度应该差不多。

范成明送走庄旭,一人闲极无聊,过来看见段晓棠“英姿”,兴奋道:“我也来试试。”

段晓棠没说“你行不行”之类的话,不行往后也要练到行。

范成明和庄旭可以不算正经战力,但决不能拖后腿。

范成明学着刚才的动作,助跑向上跃起,动作不如段晓棠矫健,但确实上去了。

段晓棠才想起,这是一个被亲哥追打能上树的人,弹跳攀爬能力应该不弱。

范成明上去到是上去了,却走了柳恪的老路,找不到落脚点,下不来。骑在墙上茫然四顾,催促道:“尹金明,快把稻草铺上。”

稻草垫铺好,范成明才敢从墙上落下来。

防护措施就位,段晓棠随即点几个人上前试着翻越围墙,“不用非得爬上去,先试试能到哪个高度。”

一组十人,只有两个摸到墙顶,一人能爬上去。

翻墙不可能一蹴而就,先采用搭建人梯的办法。

段晓棠走到墙底,拍手将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三人一组,一人为底座,其他两人踩底座背上墙,第三人拉前两人的脚上去。先试试。”

两丈长的墙面,最多可以同时容纳三组人试验。

宁岩先前路过校场,见兴建工事,不知段晓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会终于明白。

走过来问道:“段校尉,怎么突然让军土练习翻墙?”

段晓棠:“宁将军,韩城的私兵坞堡围墙,攻打的时候造成不少麻烦。”针对性练习。

宁岩记起,攻打下来后,段晓棠专门让军土在坞堡围墙上练习攀越,“当时不是两人一组么?”

段晓棠:“这一堵墙比韩城的高些,两人一组半蹲式底座,效率不高。先试试三人踩背上墙,后续再看能不能减少一人。”实践出真知。

宁岩肯定道:“思虑深远。”遇上一个问题,死命训练。转头瞄上不远处的城墙,“这也能徒手上去?”

段晓棠:“宁将军,你开玩笑呢!”这可是城墙,“到时试试云梯和绳索。”

语气微微有些苦恼,“不过我没攻过城,不知该怎么上,到时能不能请教你?”

之前在关中和宁岩合作挺愉快,可惜宁岩升职和范成明平级,不可能再来左厢军。

宁岩尴尬道:“我从军多年,也未曾真正在阵前上过城墙。”仅有一点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实操经验。

右武卫多是骑兵,执行的是冲阵追击掩护的任务。别说宁岩,整个右武卫的将校有这方面经历的都少。

而且他们多只会下命令让军土先登城墙,少有自已亲自上的。顶多告诉段晓棠如何调配人手。

宁岩推心置腹,“莫不如在军中找一找逢战先登的军土,打听其中关窍。”

段晓棠:“多谢你指点。”

筹备中的新操典,想将后勤篇排第一,在段晓棠的认知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但段晓棠有自知之明,她的花销报上去,没人会再关注后面的内容。

为长久计,只能将练兵篇放到前面。

段晓棠只敢在心里打算盘,祝明月可是真坐在桌前打算盘,将几日来的战利变卖所得,重新计算一遍,确保不会被庄旭挑出瑕疵,方才将账本搁置到一旁。

徐达胜带着何春梅在外求见,祝明月:“进来。”

祝明月见何春梅手上捧着一双鞋子,定睛一看,鞋面用毛线勾织而成,“毛线鞋子?”

何春梅:“是。”

祝明月:“工时材料所费如何?”

何春梅:“只做鞋面,三日,四两线。”

祝明月:“效果如何?”

徐达胜:“保暖稍逊皮靴,与丝绵鞋相较不差。”

祝明月手指抚上鞋面,勾织紧实不透风,鞋面与普通布鞋相似,“能做成靴子样式么?”

何春梅:“最高只能做到脚踝处,再往上穿脱不便,亦不能保暖。”

祝明月微微点头,“参与的工人照规则奖励,你们商量下售价,样品暂且放在我这里。”

徐达胜:“是。”

庄旭顺着之前和祝明月的约定,来昭国坊恒荣祥对账提货。

一进坊门,发觉竟是不同寻常的繁华。

庄旭:“昭国坊这么热闹?”他的活动范围不常在此处,对昭国坊的印象仅限于知道名字。

林金辉脑袋一缩,“校尉,你不知道我们更不知道了。”打进右武卫起,他就没出来过几回。

一行人顺着人流前行,越靠近恒荣祥方向人越多,墙根底下摆着一溜小摊,“真正的清仓,真正的甩货,你不用问价,也不用讲价,也不用怕被宰。随便挑随便选,三文两文,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真正的物有所值……”

第465章

便宜便宜

庄旭骑马位置高看得远,察觉庄栋竟是练摊子中的一员,再看周边其他人,好几个眼熟,全是留庄子上的护卫亲兵。

这里卖的什么东西,不言而喻。

庄旭下马,将缰绳交给亲兵,自已往前头挤进去。

所有货物底下只垫一张草席或者麻布,隔半丈远一个摊位,以恒荣祥为中心,左右延展出十几个摊位,替徐达胜招揽不少人气。

边缘的摊位最便宜,越往中间走价越高。

庄旭挤进第一个摊位,地面垫的麻布半丈见宽,卖货的亲兵有些放不开,只等人询价时,才粗声回道:“三文,全部三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