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武俊江勾住范成明肩膀,“范二,你的酒真能喝呀?”范成明回道:“蒙汗药多贵,给你喝可惜,不喝拉倒!”
许能魏学斌两个犯官,能安生到长安,全赖蒙汗药。三司的人面上鄙薄,还不是学他。
结果倒好,进了三司大牢,觉得蒙汗药上不得台面不给灌,人自杀,线索断了。
每到一桌都得寒暄两句,段晓棠回头瞟一眼灶台方向,孙师傅已经把锅刷好了。
这一桌格外漫长,段晓棠酒中白水下去一半,范成明连喝三杯,面色微红,“再喝我得醉了,抓着人去校场摔跤。”
范成明真喝醉是什么样,段晓棠不清楚,总觉得不会是去找人打架。
昭武副尉薛豪搂住范成明的肩膀,“唉,我也是,每次喝多同娘子动手,醒过来又后悔。”
段晓棠微微抬起眼皮,难得开口,“挺会挑人的。”
薛豪豪爽道:“你们成亲了就知道,两口子床头打架床尾和。”
段晓棠点头附和,“那是!要闹到外头,比如大将军面前,就不好了。”
薛豪一时没反应过来,段晓棠怎么忽然提起韩腾,顺势接道:“哪能在大将军跟前胡闹。”
庄旭拉起范成明袖子,“得去下一桌了。”对薛豪等人赔礼道:“待会再陪你们喝。”
转身背对薛豪,庄旭面色微微一沉。
范成明拜将,左厢军格局已定,归他统属。现在将校体系简单,能再安插些人,尤其段晓棠和范成明之间,好几个空档。
营中不少将官动心,想活动过来,薛豪就是其中之一。
从刚才的表现来看,段晓棠肯定同他合不来。得抽空给范成明提醒,千万不能让人过来。
第459章
炊事班立
段晓棠的性情底色中,有一条挥之不去,庄旭称之为怜香惜玉。
右武卫都是壮汉,在营里不明显,但他们去往关中时,她更关注那些被掳劫女子的命运。
段晓棠的解释是女子生存艰难,能拉一把是一把。不说千里,百里迢迢,把一些活不下来的女子送来长安,花去的路费都够买人的。
薛豪醉后殴打妻子,在段晓棠的逻辑里,绝不仅仅是家务事。加上她不好饮酒,什么酒后乱性,说白了就是觉得醉后容易坏事。
薛豪说不得以为自已刚才的话语,展现的是一家之主的男子气概和敬上,换在段晓棠眼中说不定就成了不稳定因素。
薛豪两条都占,双倍的劣处。
虽然段晓棠本人只想围着锅台转,但左厢军围绕段晓棠转,总要考虑她的心情和意愿。
如果薛豪来左厢军,官阶比段晓棠高,迟早得掐起来。
这和之前范成明吴越段晓棠三人之间“掐”还不一样,带着点玩笑,不影响正事。
他们都有私心,但目标一致,薛豪未必如此纯粹。
薛豪绝不甘心像范成明一般做傀儡,段晓棠有自已的一套理念,连吴岭都没法把她掰过来,是根本利益之间的冲突。
庄旭觉得是酒品问题,在段晓棠看来根本是人品问题。
段晓棠有道德洁癖但不多,谁管同事是人是狗,能把事办好就成。又不是找对象,恨不得祖宗八代查个干净底掉。
但有选择的话,是绝不愿意同薛豪共事的。
借着醉酒殴打妻子,怎么不敢去打韩腾?
说明还是有理智的,柿子挑软的捏,欺软怕硬。
段晓棠没和韩腾交过手,不知武艺深浅,但他的年纪和外表,都是切切实实的老人,骑马久了走路都颤悠。
薛豪哪怕醉酒也不敢在韩腾面前放纵,别说动手,连大话都不敢说,说不定酒还立刻醒过来。
因为韩腾是右武卫大将军,握着他的前程富贵,只敢把拳头对准更弱的人。
他妻子若是个武林高手,或者出身名门家人爱护,他也不敢动手。
说到底和身份性别没关系,和实力权势相关。
错的不是酒,是人。
皇帝还讲究一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他们提高些对同事的人品要求,不算错。
段晓棠敬完酒回到锅灶旁边,做接下来的菜,大部分时候只动口不动手。
庄旭估摸着菜单,小声提醒:“菜快上完了!”
范成明对桌上其他人告罪,“去去就来!”
两人跑到灶台旁边,范成明:“做完没?军土那边还得走一圈。”
段晓棠瞥一眼锅里的豆腐,问道:“孙师傅,能成么?”
孙师傅:“放心,没问题。”
段晓棠舀了一大勺猪骨萝卜汤装在碗里,端在手上。
范成明低头怔愣片刻,“你……”连装都不装了。
段晓棠笑道:“没必要。”
自已人,没必要。
范成明拗不过,无奈道:“走吧!”
三人身后还跟着一串左厢军新晋将官。
一行人顺着军土的位置,一席一席敬过去。
范成明场面上撑得起,“过去两月大家辛苦,范二这里敬诸位一杯。”杯中酒一饮而尽。
轮到段晓棠只有,“吃好喝好,菜不够再添。”
回到将官堆,范成明脚步都有些飘。段晓棠和庄旭一左一右扶着他回去。
段晓棠恶狠狠道:“别吐啊,尤其别吐我身上,不然让你吞回去。”
范成明也不知醉了没,直往庄旭身上倒,“三,她好凶!”
庄旭:“凶就对了!也不准吐我身上!”塑料兄弟情说断就断。
他们这桌本就给段晓棠留了一个位置,坐下只简单问候其他同坐人一声,立刻低头扒饭扒菜。
孟章等人没找段晓棠套近乎拼酒,他们可是看见了,段晓棠端着一个汤碗回来的。
原先没注意的人,也忍不住想,她之前的酒杯里装的什么东西。
安排打下手的军土,端着菜盆满场转悠给人添菜,哪怕在往常说不上话将官堆里也不惧,菜在他手里,汤勺也在他手里。
孟章指着一道褐色咸香的菜问道:“段校尉,这是什么?”
段晓棠看一眼,“咸烧白。”抬手夹点盐菜放在碗里,烧白最下饭。
咸,孟章还能理解,“烧白?”怪异的菜名见多了,但这个更奇怪。
段晓棠:“只知道叫烧白,为什么这么叫不清楚。”
段晓棠,多好一厨子呀。
看看今天的宴席收拾得多利落,她要还在春风得意楼干,往后家中置宴,全包给酒楼得了。
可惜人成将官,在营中操办庆功宴还成,约到外头去做庖厨就是折辱。
段晓棠本人倒没上不上得了台面的想法,纯粹觉得麻烦。这是第一次办,等手下的炊事班历练出来,只要盯着紧要关节就成。
别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轮到段晓棠,心有猛虎,灶台锅边摆弄油盐。
宴席逐渐散去,范成明被扶回营房,仰躺在榻上,鼾打得震天响,段晓棠恨不得扯两块布把他嘴捂住,“他平时也这样么?”
庄旭摇头,“喝多了才打鼾。”
段晓棠按着突突跳的太阳穴,“待会把左武卫右屯卫的家伙什清理好,范将军酒醒送回去还了,损坏的该补就补。”
接着说道:“晚上加点菜,剩菜热一热,别浪费了。”
刘耿文肚皮吃的溜圆,“校尉,哪还剩什么。”顶多剩个锅底。
段晓棠没顾得上最后收拾残局,量都是往高了算,居然差点不够。“晚上把剩下的菜肉都煮了。”
等其他人都走了,庄旭小声说道:“往后怎么吃?”
段晓棠:“把标准透出去,各营不是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炊事班么。”占伙的编制,“让他们各报一个方案上来。”相信群众的智慧。
要不是右武卫在皇城边上,段晓棠说不定还让炊事班养猪种菜。
伙头兵原本军中老弱出任,但段晓棠对饮食要求高,底下人有样学样。
炊事班的战斗力或许不高,但做饭的手艺肯定是候选者中最好的。
别以为做了伙头兵就能不训练,段晓棠脑子里决没有这根弦。
第460章
军士返乡
段晓棠带着一身油烟回家的时候,祝明月三人正坐在炕上盘账。
段晓棠靠过去,“怎么样?”
祝明月:“大宗货品快清点完一半。”随手将清单递过来,“古董字画,定了最低售价,让其他三家来人带走。”
不管他们变卖还是自用,总之得把钱拿回来。
祝明月之所以接下这桩吃力讨不了多少好的工作,全是为加重段晓棠在左厢军内部的话语权。
戚兰娘:“布帛最好出手,旧衣我先在几个作坊问过一圈,卖给他们比估衣铺划算。”
祝明月等人有底气不用二手的物品,但普通人家当然还是物美价廉得好,就算来历有些许尴尬,在困乏的现实面前,无需多计较。
今天戚兰娘在恒荣祥后巷摆了一个二手衣物摊,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卖完。
受众的原因,大部分卖的是普通衣物。
戚兰娘:“在庄子上找几个妇人浆洗缝补,贵衣裳让绣娘们来补。恒荣祥前头有片空地,和徐掌柜商量付了点租金,三日后再卖一次。”
在祝明月手下做事,必须有一样觉悟,亲兄弟明算账。
祝明月原本只想将衣裳整理出来,往当铺估衣铺卖。戚兰娘想给手下人搞点福利,反而找出来一条新路。
大甩卖,定好价格派几个人守着就行。衣裳值钱,本身的布料也值钱。
祝明月:“不只二手衣裳,那些暂时找不到买主的小物件都可以放到那里卖。”
段晓棠瞬间明白,“两元店,十元店?”
祝明月点头,“对。”
布帛香料之类的硬通货走到哪里都不愁卖,难的是没起量的小东西。
段晓棠屁股接触温暖的炕面,半晌后道:“祝总,家里种子放在哪里?”
祝明月扭头问道:“要种子做什么?”
“营中有一批伤残军土,退役归乡,”段晓棠欲言又止,“他们家里都有地呀!”
从现代带来的种子,祝明月等人本可以囤积居奇,用它们的丰产和滋味,赚不知道多少桶金。
但出于一些朴素的愿望,没有选择这条道路,而是用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将种子传播出去。
段晓棠刚入营的时候,祝明月担惊受怕准备安全屋,都要特意保留一份种子送去,怕的就是一朝翻船,这些绝版的种子,再无可能重见天日。
祝明月:“我建议准备南瓜、西瓜、辣椒和番茄。”
一来多是从新大陆传来,大吴本地没有,二来产量味道都上佳。
真要给他们红薯土豆,未必守得住。
段晓棠微微点头,“行。”
祝明月:“兰娘,去取这四样种子。”
一刻钟后,段晓棠和吕嬷嬷朱彩云坐在桌子旁,将麻纸裁成巴掌大,小心将几粒十几粒种子包进纸中。
祝明月冷眼看着,几不可闻的叹息,“不知明年,有多少能发芽?”
先进的农业技术,让作物更高产美味,也让许多作物失去自主留种的可能。
每一年播种,都需要购买专门培育的粮种菜种。段晓棠买来的种子,不知有没有再次繁衍的可能。
段晓棠祈祷道:“老天保佑!”
种花家的儿女不能失去辣子鸡、番茄炒蛋、冰西瓜、南瓜饼……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时隔两月有余,右武卫大营的校场上再见到一长队整齐跑步的身影。
以旅为单位,一队接一队,绕着校场一圈又一圈。
两个月来,左厢军军土的体质有大大提升,但一路转战不停,久未经过系统训练的身体,一时难以适应。
出完早操,一个个又回到原先跑完就快歇菜的模样。
段晓棠抱手站在校场中央,面色肃然,“两天适应期训练,第三天训练加码。”
“是。”尹金明脑袋微垂,没想到第一天表现这么差劲。
段晓棠转头问庄旭,“场地申请下来了吗?”
庄旭缓缓点头,以前范成明是长史,管理营中大部分庶务,想做什么说一声就行。现在姓范的升官了,反倒行事掣肘。
段晓棠:“砖石呢?”
庄旭:“在营中四处捡了一些,不够的下午运进来。”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庄旭现在干什么都要先算一笔账,能省则省。
段晓棠对尹金明道:“下午抽一百人出来,优先要擅长泥瓦匠活的。”
手指着校场之外的一块空地,“在那儿建两堵墙,各长两丈。一道高一丈三,一道二丈三。”
尹金明一时没反应过来,“建屋子?”什么屋墙这么高。
段晓棠:“坞堡外墙、城墙。”
尹金明瞬间领会,他们攻打私兵坞堡时的确费了不少工夫。
一边是热火朝天的训练,一边是黯然的离开,左厢军迎来第一批退役的军土。
少根手指脚趾,甚至耳朵,都不到因伤退役的地步。
而今眼前的一群人无一不是缺胳膊少腿,伤得更重些,以当前的医疗条件,也活不下来。
段晓棠喉咙仿佛被堵住,手一挥,示意范成明先开口。
范成明生于将门,对这类事早有心里准备,接受度比段晓棠高得多,“杜将军他们从雁门带回一批骡马,军中出钱换了些,你们带回乡做个脚力。”
伤残军土感激涕零,“谢将军,校尉!”
段晓棠微微叹口气,有什么值得谢的呢。如果不是跟着他们出征,这些人何至于残疾。
提醒道:“回乡后别泄气,好好活。你们手上的钱帛,无论谁来,都不要往外借。记住了!”
军土们隐隐有些哭腔,回道:“记住了!”
段晓棠没有继续说下去,将身旁的细麻口袋提出来,“这些是我从西市胡商处换来的种子,不知道能不能发芽。你们带回去洒在房前屋后,若能种出来,也给家里添盘菜添样果子。”
种子包成小药包的模样,四样一组夹在一起,外头再用油纸包裹防潮。
段晓棠随手拆开一包,把每样种子拿出来简单介绍育苗、种植、食用、留种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