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9章

    难怪柳三郎反应那么快,立马叫救兵。

    李君璞:“柳大以前也常下不来。”

    准确的说,李君璞小时候和柳慎一起混,都爱爬上爬下,两府内哪棵树上没有他俩的身影。

    李君璞习武身手灵活些,挂树上下不来的情况少些,主要是柳慎。那时候他们召唤的救兵是李君玘。

    柳恪也就早些年身体不好,看着老实。这两年好转些,都敢帮柳三郎摘花了。

    柳家全家在爬树一道上都没什么天赋。

    段晓棠看柳恪满面羞红,“二郎,用不用找根竹竿给你扎网兜。”

    柳恪先向李君璞道谢,“多谢李二哥。”然后回应段晓棠,“不用,我先回去了,你们吃吧!”将装了半篮子的柿子放在桌上,牵着柳三郎离开。

    范成明暗暗笑道,这些小时候没挨过打的乖孩子,爬树就是不行。

    第450章

    玩泥巴啦

    看着柳恪“落荒而逃”的背影,人孩子高高兴兴来摘果子,落得这般结果。

    段晓棠:“你伤人自尊了,不去安慰一下?”

    李君璞半天没想明白刚刚哪里“伤人”,“他心里有数。”

    柳恪自幼身体不好,李君璞只会在行动上多照料两分,从不觉得他心理上和其他孩子有何不同。

    段晓棠和右武卫一群人神神秘秘,李君璞不欲多掺和,拱手道:“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李君璞一走,杜乔也待不住,“我去看看二郎。”眼睛瞄到树下的梯子。

    祝明月:“我待会让人还回去。”

    杜乔忙不迭离开,“那我走了。”

    照林婉婉的说法,柳恪的身体比常人弱一二分,但没有大碍,以大吴的医疗条件,真有大病,长不到这个年纪。

    总给人一种“活不长”或者身体不好的感觉,单纯形象问题。

    你看,跟着杜乔去西市溜一圈,回来还能爬树。

    身弱骨头硬,相当有主意,算弱化版的祝明月。内里充满攻击性,但限于柔弱的外表和单薄的武力,看起来比较和善。

    等人走了,段晓棠才反应过来,“他俩怎么在家?”

    祝明月:“今天休沐。”

    段晓棠在外久了,哪记得休沐的日子。看徐家宾客满堂,还以为昨日是休沐,合着大家都翘班。

    放假呀,少一天仿佛错失五百万。

    所有人各归各位,范成明无聊至极,跟到厨房旁的草棚。

    见段晓棠正给烤炉生火预热,“中午打算做什么吃?”

    段晓棠指着旁边和好的泥巴和墨粉,“泥巴吃么?”

    范成明低头看段晓棠身上穿着围裙,手指黄黄黑黑,“真玩泥巴!”

    段晓棠:“谁骗人呀!”我在长安玩泥巴。

    范成明早过了玩泥巴的年纪,不愿意碰,只蹲在一旁看。

    段晓棠:“回来两天,不去找朋友玩?”

    “听了一遭阴阳怪气的酸话,过段时间再说。”范成明没有一遭骤升高位和狐狗朋友们产生心理隔阂,但人之本性,总得说些酸话。

    一帮损友,以前更损的都说过,陡然换了一种新说法,范成明一时招架不住。

    风头正劲,范成达让他私下低调些,连拜将的庆功宴都往后推。长安不乏一门多将的将门,但耐不住范家兄弟两年轻。

    范成明看一会,只见段晓棠将黄土和不同的黑粉混合在一起,搓成细长条。“制香?”

    段晓棠摇头,“不是。”

    没有精准的计量工具,只能用汤匙,大致记清楚各试验品两者的配比。

    黏土多了不着色,墨粉多了易断。

    排好序,用一根秃毛笔,随手在麻纸上记下标识。比如:1.土3+石7,2.土4+石6……

    范成明看不懂,但段晓棠明白,一号样品黏土三份石墨七份,二号样品黏土四份石墨六份……依次类推。

    终究没有黑板方便,黑板和板刷都不难,但粉笔怎么做?

    段晓棠越想越远,抬手将第一批样品送进烤炉。

    范成明实在看不明白,“这到底做什么?”

    段晓棠:“你绝对不会喜欢的东西。”学渣会喜欢文具么。

    范成明笃定段晓棠不会骗自已,顿时兴致缺缺,回到正屋。

    桌边只剩吴越一人,抬头看他,知道他刚才去找段晓棠了。

    范成明无奈道:“在后头玩泥巴呢。”

    桌面上点心换过一轮,是步步糕的各种饼干和蛋糕。范成明随手拿起一块,咬一口味道不错,待会去东市买一份给家里带。

    庄旭和尹金明林金辉早坐到炕边去,男女有别,不可能一起上炕。何况以他们的卫生情况,脱了鞋屋里的味道该是不能闻了。

    三人将椅子挪到炕边,应对祝明月两人的询问。

    庄旭靠得最近,手不经意摸到炕边,心道竟是热的,刚才陈娘子烧了多少柴火?

    赵璎珞:“漆县在哪里?”

    尹金明:“在长安西北边,隶属于邠州。”

    赵璎珞在桌面上翻找,找出代表隶属于邠州的一页,添上一笔。

    祝明月:“两亩萝卜,八贯?”

    祝明月深知自已是做会计不是审计,但八贯钱买两亩萝卜,放长安都是贵的。

    左厢军还是自已下地采摘,连人工都省了。

    庄旭:“何时何地?”

    祝明月:“九月初八,云阳。”

    庄旭:“我们用了主人家的井水柴火,附近其他散种的蔬菜,几棵柿子树,都摘光了。两亩萝卜是大头,故只记了它。”

    说法倒站的住脚。

    范成明刚拿一个柳恪的摘下来的柿子,晶莹透亮,咬一口丰腴多汁。“老实说,云阳那柿子涩得紧,不好吃。”

    庄旭这会想起来,“不好吃,你吃三个!”

    范成明还能怎么解释,外头日子苦,馋嘴了。

    比起支出,更难的是他们的缴获,所有的东西,都只用简单绸缎多少匹、瓷器多少件之类笼统的记载。

    不是庄旭故意疏漏,一来未必能分得清其中差别,二则没有时间去细细分辨。

    绫罗绸缎,不同类别不同品相,甚至不同的产地,价格一个天一个地。

    这也导致他们缴获的战利品价值计量困难。

    段晓棠第一批试验品顺利进烤炉烘烤,让陈娘子帮忙熬煮浆糊。

    经过两天再度熟悉,富贵已经肯偶尔让段晓棠抱一抱。

    段晓棠怀里抱着富贵仿佛人生赢家,跨进门来,先问吴越:“今天时间可能拖得比较久,你们没必要陪着,留两个人做交接即可。”

    吴越直言,“没其他地方去。”

    范成明那么张扬的性子,都要苟一段时间,何况正处在风口浪尖的吴越。

    要没有他们刚在关中搞的一出,徐昭然的婚礼还要更热闹几分,原定的许多客人没有出席,也永远不会再出现。

    段晓棠点头,“你随意。”转身到炕边,膝盖靠在炕上,“祝总,有没有废纸?”

    祝明月抬头,“猫狗不能上炕。”

    段晓棠闻言,退开半步,“富贵身上没虱子。”

    祝明月态度强硬,“也不行。”眼睛落在手边的流水账上,“废纸都拿去厨房点火,看看还有没有剩?”

    第451章

    饮食成本

    “哦,”段晓棠见桌面上堆得满满当当,“中午前能搞定么?”

    做不完的话就得给吴越他们准备午饭。

    祝明月:“你心里没点数么?”

    段晓棠领会真意,“我去点外卖。”做饭是不可能。转头问庄旭等人,“想吃什么?”

    庄旭:“都行。”

    段晓棠:“那叫春风得意楼送席面。”老规矩,没有酒。

    祝明月:“顺便带两块蛋糕。”脑力消耗太多。

    段晓棠:“知道。”

    范成明万万没想到今天能吃到春风得意楼的酒菜,转念一想,他现在是将军,官职比徐昭然高。随即失落,他哥没有白隽官高,其次他打不过白秀然。

    还是不能正大光明的进春风得意楼,未必对里头的酒菜有多喜欢,但不是有句话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段晓棠给他提了醒,不能去酒楼吃,可以点外卖。

    实现春风得意楼酒菜自由近在眼前。

    段晓棠将富贵放下,回到草棚,试验品笔芯已经烤干。

    笔壳不打算用木制,严丝合缝的铅笔壳当然能做出来,但太费功夫,还要一芯一订制。

    转而用纸张缠绕,常人少有接触到纸,但家里废纸有的是,比起在灶孔里引火,为文化事业做贡献显然是更好的出路。

    先试验每种笔芯的书写程度,不着色的易断的,不用继续浪费纸张和浆糊。

    将纸张裁成细条,一圈圈缠绕在可用的笔芯上,每层中间刷上一层薄薄的浆糊增加粘合,直到粗细和现代铅笔差不多。

    纯白纸贵,纸张多是熏黄颜色。段晓棠轻轻在纸上写两个字,不如白纸字迹明显,线条容易模糊,但用来速记足够,大不了正式誊抄时用毛笔。

    再将其他配比试验一番,送进烤炉,力图找到最合适的配方。

    赵璎珞手在脖子后重重按两下,举目四望,“晓棠呢?”

    庄旭:“刚出去。”

    赵璎珞一时分不清是离开正屋还是离开家门,扯着嗓子喊道:“段晓棠,过来!”

    段晓棠闻声进门,“算完了?”

    “嗯,”哪怕屋中有其他右武卫将官,赵璎珞还是将结果交给段晓棠,“按照郡县细分,算了今明两年的。”

    左厢军关中剿匪总体伤亡算少,但骤然一大笔将要支出去的钱帛展现在眼前,还是有些冲击。

    庄旭长舒一口气,“比我预料的要少。”原本都打算砸锅卖铁了。

    范成明只想到一件事,“半个月。”

    庄旭手上事多,说要半个月,哪曾想段晓棠拿回来让家中女郎计算,半上午做完了。

    差距呀!

    庄旭不禁脸一红。

    赵璎珞提醒,“最好再对一对,不要有遗漏。”上头都是人命钱。

    段晓棠将细账分给尹林两人,让他们复核。

    赵璎珞不清楚关中地理,只标记郡县。段晓棠将地名记下,立刻给王府护卫规划出几条方便省时路线。

    段晓棠:“接下来有部分军土返乡探亲,论功论资历后,尽量安排这些地方的军土,能去同袍家中看看最好。”

    让王府护卫送抚恤是一重保险,左厢军的人再去查验又是另一重保险。

    段晓棠:“如果家人在家乡无处安生,就带来长安。我有地方安置,童工女工都收。”

    范成明庄旭家里都有庄子,屋宅也大,但人送来说不得要沦为奴籍。

    左厢军的账目是庄旭在管,后头增加一个林金辉做副手。

    段晓棠不得不提醒,“帐上的钱帛是属于左厢军的,你两可不要动不该有心思,否则别怪我不留情面。若是手头紧,林金辉你找我借。”

    庄旭的好兄弟范成明是众所周知的穷鬼,现在还伸手向哥哥要月钱。

    “庄三,你找世子吧。你要的钱,我可能借不出来。”

    林金辉立刻表明心迹,“属下绝不敢。”

    庄旭扶额,“我谢谢你呀!”连后路都替自已安排好了。

    他就是真缺钱,也不会找到吴越头上。

    赵璎珞手上的活一交,立刻帮着祝明月理账。

    左厢军的账目不复杂,进出交易不多,更多的时间耗费在和庄旭沟通细节。

    可惜直到席面送来,也只理出一个大概。

    祝明月:“照目前来,左厢军饮食成本至少达到军中供给的三倍。”

    庄旭咂舌,“三倍,怎么可能?”没觉得吃这么多。

    祝明月:“军中供给是主粮和酱料,出征会适量提高,但你们超标太多。”

    范成明捂住额头,“怎么可能?”

    祝明月解释,“主粮不算,所有外购的食物,都是额外的成本。肉类、蔬菜、水果。”

    尹金明:“怎么可能吃这么多?”

    祝明月:“两个原因,其一主将各个花钱大手大脚,但大致符合行情,实惠落在肚子里。”

    “其二,秋收后出征,地方物资供应丰富,想吃什么都能吃到。若是在青黄不接的时节,或者偏远地区,花销当然没这么高。”

    但土气和体能相应降低。

    吴越等人原以为关中剿匪有一个漂亮成绩,能够顺理成章扩充兵马,结果简单一算,各个大肚汉,怎么说得出口。

    庄旭苦着脸道:“我怎么和大将军交待!”韩腾不把他赶出帅帐才怪。

    祝明月:“这还没算,你们一路上没有更换过武器和装备,自力更生打猎捕鱼,战利品中添进去的食材。”加起来是个更惊人的数字。

    出征在外没那么方便,不可能严格按照份例来,有什么吃什么。

    范成明哀叹道:“早知道不怕麻烦跟地方要了。”这也不改他们吃的多是事实,无非将成本转嫁给地方。

    林金辉摸着自已略微圆润的下巴,说道:“感觉在外头,吃的是不错,但没这么明显吧。”

    祝明月沉吟一会,“大概因为你们用的铁锅,同样时间,能做更多饭,煮更多的菜。”

    小陶锅一锅煮起来麻烦,只要肚子略微填饱就行。大锅菜又是另一种说法,段晓棠等人又没有禁止添饭。

    第452章

    清仓处理

    尹金明中肯道:“在外每日至少一顿荤食。”还不是放点肉在里头意思一下,没有新鲜肉,庄旭会安排干肉补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