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7章

    女伙计:“黄桃、葡萄、桃子还有李子。”

    客人挑三拣四,“李子太酸,黄桃没尝过,拿两块黄桃一块葡萄的。”

    伙计快速将客人买的东西挑拣包装好,放在收钱的地方。客人身后的随从才从褡裢里掏出四五串小钱来放在柜台上。

    一个食盒两包点心,几百文就没了。范成明转身和庄旭说道:“价钱可不便宜。”换做绿豆糕能把人撑死。

    庄旭转头看着门外的瓢泼大雨,“我们走不了了,既来之则安之。”小声说道:“我刚才问过来往的客人,奶油水果蛋糕、古早蛋糕、焦糖布丁,先拿这几样,楼上的位置快满了。”

    雨越下越大,不少行人冲到街道两旁店铺躲雨。没钱的站在廊下,有钱的进店里。

    孟章指着柜台的方向,“那不是林娘子么?”

    林婉婉刚才和段晓棠一起离开,怎会出现在步步糕。而且她还站在柜台里头,随意拿着竹夹挑拣糕点。

    庄旭走到柜台空挡处,冲林婉婉喊道:“林娘子。”

    林婉婉转头看见庄旭,认得脸却不清楚名字,“你是?”

    庄旭本想说今天刚刚见过,但想到他们见面的地方不大对,“我叫庄旭,段晓棠的同僚。”

    庄旭等人没坐上楼上的位置,反而进了后院的办公室。

    范成明坐在段晓棠对面,一脸诧异,“所以步步糕是你的产业。”

    段晓棠:“不只我一个人的。”

    庄旭转过神来,“难怪你知道宝隆和的货源在哪。”合着自已就是货主。

    “我又不是第一次和同行做生意,”段晓棠十指交叉撑在胸前,“你们怎么过来了?”

    范成明和庄旭一块走到哪儿都不奇怪,但出人意料的是孟章掺和在里头。

    庄旭就怕被误会他们跟踪尾随,吴越为何时不时被阴阳怪气一两回,不就因为这点破事么。

    “你上次带蛋糕去营中,我想着买些尝尝。”声音越来越低,“然后一起去万年县衙凑凑热闹。”

    八卦和吃瓜才是人类永恒的动力。

    庄旭盛情邀请,“一起去不?”

    段晓棠断然拒绝,“不了,家里有事。”只要李君璞晚上不住在衙门,总能知道来龙去脉。

    第330章

    现教现学

    范成明:“你家能有什么事?”

    段晓棠可是有正当理由的,“我要读书呀!”

    范成明可不觉得段晓棠有多大的求学之心,但这个理由无懈可击。哪怕在将门,读书尤其是读兵书,都是值得鼓励的。

    庄旭:“读到哪儿了?”

    段晓棠:“今天读《三略》。”

    范成明感慨,“那你读的够快的。”

    段晓棠每逢休沐学兵书,几人间不是秘密。关键是她读起来确实快,短则五天,长则十天,就能消化一本兵书。

    庄旭想到另一头,“你找的老师也够厉害。”

    现学现教,一个敢教一个敢学,关键还没走偏。

    段晓棠身体往后仰,靠在椅背上,暗道杜乔的学习能力可是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经过朝廷认证的。

    “还差一本《司马法》,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就算完成了。”

    敲门声响起,段晓棠:“进来。”

    戚兰娘带着两个伙计端着托盘进来,“捡了一些刚出炉的糕点,你们尝尝。”

    转身问段晓棠:“厨房熬了姜汤,散给店内外的客人。要不要喝点去去寒气?”

    范成明等人进来,把林婉婉挤到隔壁屋子。这会正在外头接雨水玩,听到话立刻喊道:“我要加糖的。”

    段晓棠转而问三人,“你们呢?”

    姜汤驱寒,其味辛辣,喝点没坏处。

    范成明:“我们也要加糖的。”

    戚兰娘微微点头,锅里多加一撮糖的事。“有事叫我。”转身带着人离开。

    刚出锅的蛋糕正是香味最浓烈的时候,孟章在庆元春时多喝酒,正是肠空肚落的时候,拿起银叉插进一块酥软的蛋糕,霎时空虚的嘴和胃都得到满足。

    三人面前各有一个大盘子,堆着几样不同的糕点。

    范成明连吃好几块,犹不满足,“怎么不早说,我们都来给你捧场。”

    粉红色的紫苏饮子,上面放着两片翠绿的薄荷叶,看起来清新又可爱。

    “怎么说?”段晓棠浅浅喝一口,“所有都弄好了,就等着开业。结果因为你把我弄进营里,差点让步步糕开不起来。”

    范成明脖子往后一缩,心虚道:“原来是那时候的事。”

    庄旭心道难怪段晓棠刚开始看范成明一副断人钱财的模样,原来是坏了人财路。东市这么一大间铺子弄起来,花费定然不小。

    段晓棠根基不稳,也说不是她一个人的,该不会这里头有白家或者白三娘的股子吧。

    庄旭:“范二,你不是要做生辰么,糕点席不如就在这订了。”

    不等范成明答应,段晓棠一脸怀疑,“你有钱么?”

    范成明对着谁都能梗着脖子道一句小爷不缺钱,唯独对段晓棠心虚。

    段晓棠很快就有了解决方案,“钱债肉偿,给不出钱来,我就把你扣下来洗碗,或者去左武卫门前拉条幅要债。”

    庄旭心有戚戚,“姐夫又没做错事。”

    他只是不幸的摊上一个糟心弟弟。

    孟章低声笑出来,范成达的笑话真是常听常新。

    几人吃着有营养的蛋糕,继续说着没营养的话题,慢慢等着雨停。

    范成明站在柜台前,和伙计说着要买的糕点,不说名字,只指指点点,“这个,这个,那个……”

    都是他尝过味道不错的,戚兰娘原本捡样就是按照大客户试吃准备的。

    伙计一样样把对应的名字报出来,“红豆面包、蒜香小面包、奶油面包、焦糖布丁……”

    段晓棠站在一旁,“买那么多吃得完么?”

    庄旭:“你大概不知道我们家里有多少人。”

    “是我浅薄了。”段晓棠联想到白家,姐弟两每次连吃带拿,带回家的分量都不小,只是少有轮到白隽的时候。“不过夏天不能久放,顶多一两天。”

    范成明胸有成竹,“你放心,今天它们就会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段晓棠从上到下打量一遍,你们范家是不是别名饭桶。

    几人在步步糕门口分别,范成明最后一次确认,“真不和我们一起去?”

    段晓棠义正严词,“我要读书。”

    范成明不耐烦道:“行行行,我们先走了。”

    三人留了几包糕点挂在马背上,其他的各自交给随从送回家里。

    孟章心里思量半晌,方才问出来,“段司戈的兵法老师,收不收徒弟?”

    庄旭:“孟将军为何有此问?”

    孟章:“我那儿子不成器,《孙子兵法》从小到大教了多少遍都记不住。段司戈学的快,老师定然是有诀窍。”

    范成明:“有没有可能是她聪明学的快。”

    孟章不觉得范成明是骂自已儿子笨,人家只是简简单单说出一个事实而已。

    庄旭摸着下巴,为难道:“段司戈说当初试过四个老师,现在这一位造诣最低,只读过《孙子》《六韬》,是个纯粹的文人。”

    孟章有些纠结,他儿子只是不能精读,领会其中真意。兵书还是读过不少本,比这两本打天下的老师强多了。忽而想到,“段晓棠怎么读《三略》了?”

    范成明:“老师现学一本,然后教她一本。”

    孟章:“靠谱么?”

    “反正挺适合她的,两个人都没意见。”庄旭顾不上孟家儿子拜师的事情,能推则推。万事以让段晓棠学完兵书为先。

    段晓棠还不知道自已千辛万苦挖掘出的杜老师正被人打主意,先把吃撑的林婉婉送回医馆,而后独自牵马回家。

    祝明月开了东厢两间房,让人把纺车、晒羊毛的扁箩都搬进屋里,就在屋里干活。

    “秋娘,去后头生个炉灶,试试火烘烤出的羊毛有无不同。”祝明月正吩咐人干活看见段晓棠进来,“回来啦!”

    段晓棠轻轻嗯一声。

    祝明月:“水烧好了,去后头洗澡吧。”

    段晓棠快速冲洗一遍,拉开浴室门,见到明月坐在外头。

    在旁边坐下,说起今天在平康坊的见闻,“晚上李二回来,我再去问问情况。”

    祝明月兴致缺缺,顶多有一丝八卦的心态。若换成是个女人有此遭遇,还会抱一声不平。

    但两个男人……袁家兄弟冤么,冤,但也没那么冤。

    第331章

    八卦下酒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祝明月三人便是喜爱歌舞音乐,平日也避着平康坊走。

    男人不过仗着是个男人,便自以为是的踏入其中。

    当初步步糕选址时,平康坊附近也看了一个铺子,但怕是非,加之后面遇上祝英英的事,更是避而远之。

    祝明月从厨房端来一碗汤,放在段晓棠旁边,“酸萝卜老鸭汤,喝了吧。”

    段晓棠一脸惊奇,“你熬的?”

    祝明月平静地说出事实,“陈娘子做的。”

    指望祝明月下厨,不如做梦比较实际。就算现在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也不愿意做。

    酸爽开胃的酸萝卜老鸭汤一入口,喝到额头微微冒汗。

    夏天如此,冬天怎么办呀!

    段晓棠:“羊毛线怎么样?”

    祝明月一项项说着,“祝三带两个人驾着车去乡下收羊毛,最近收了一些羊绒回来,已经安排人纺线了。”

    三个人下乡绝非人力浪费,他们人生地不熟,又不是走村串乡的货郎,人面都是熟的,怕的是欺生或者被打黑棍。

    祝明月:“先纺后染或者先染后纺,大面上看不出区别,仔细看还是先染后纺的颜色更细腻。”

    “我们现在起量不大,但真当一门生意做起来,染色部分不能全部外包。”

    段晓棠:“打算怎么解决?”林婉婉在这方面可没有多少知识储备。

    祝明月早打算过了,“收购一家染坊或者招聘相关人才,已经让陈牙人留意了。”

    段晓棠迟疑道:“收购染坊会不会投入太大?”

    祝明月微微点头,“所以我的意向是先找几个会染色的工匠,染一些常见的颜色,稀奇精贵的委托给合作的染坊。”

    段晓棠颔首附和,这才是老成持重的主意,一开始摊子铺的太大,步子迈的太开,容易……“毛衣织的怎么样?”

    祝明月将身旁的细麻袋子扔到段晓棠怀里,“自已看吧,所有的成品都在这儿。”

    段晓棠从袋子里先摸出一个圆筒形状的物什,感觉有点像袖套,但一头又是封起来的。想了好一会,“袜子?”

    祝明月点点头,“底下有进阶版。”

    所谓的进阶版就是在脚踝处转了一个弯,穿着更加贴合。

    至于毛线帽子不像以前见过的样式,反而更像长安的幞头,段晓棠看着怪模怪样的。

    零零总总都是一些小件,“毛衣呢?”

    祝明月微微叹口气,“织了一半,看起来这次能成。”

    自从何春梅织出第一双袜子,祝明月便让她再找两个绣娘过来。以她为主,三个人一起开发。

    何春梅找来两个人,在绣娘堆里年纪都算大的,二十往后近三十。继续绣下去,眼睛就要瞎了,不如转战毛衣针织。

    同样是针,毛衣针可不比绣花针费眼。

    段晓棠忽而想到一事,“毛衣打算做成什么样式?”

    祝明月:“贴身穿着的,鸡心领和圆领。”

    段晓棠:“男装不用说,头顶一个发髻了事。女装得再想想,头顶梳着繁复的发型,插着钗环珠玉,恐怕套不进去。”

    “做成开衫?”祝明月考虑一会,“我待会和何娘子她们商量下。”不只女装,男装也得考虑。

    在通讯和计时都不发达的时候,段晓棠不知道杜乔什么时候回来,只能在家里干等着。

    在草棚里翻出好久不用的卤肉坛子,清洗干净,扔一包卤料进去,再放几颗辣椒,今天试试辣卤。

    火锅烫一切,卤水也能包容一切。

    再去后头的小菜园里薅点新鲜水灵的蔬菜,该吃的吃,该留种的留种。

    段晓棠拍拍逐渐转黄的大南瓜,“下回就把你吃掉,吃掉!”

    “你喜欢被蒸着吃还是煮着吃?”

    今天天气不甚晴朗,天暗的格外早。

    杜砚来敲门时,段晓棠正在厨房奋战。“我马上过去,案板上的葫芦里是姜汤,带回去你两先喝点。”

    以前夏天见着雨,没带伞大不了淋一会,如今在长安各个如临大敌,辛辣的姜汤早早安排上。

    忽而想到,“你家郎君喝酒了么?”

    “喝了点。”杜砚还能怎么答,宴饮哪有不喝酒的。

    段晓棠点点头,“我知道了。”

    让段晓棠专门煮解酒汤不可能,她也不会。家常解酒法常用无非两种,一种蜂蜜水一种醋水。望名生义,总觉得后一种效果更好。

    看在这么久的情分上,伸向醋瓶的手转了一个方向,转到蜂蜜罐子上。

    才不管蜂蜜水和姜汤会不会冲起来。

    段晓棠拎着食盒去杜乔家,甫一进门就闻到杜乔身上隐隐的酒气。

    杜乔拎起衣袖闻闻,“我换了衣裳,还能闻到?”

    段晓棠:“我对酒味比较敏感,你到底喝了多少?”

    杜乔微微叹口气,“不记得了。”

    段晓棠对杜乔现在的精神状态抱有怀有态度,看起来走的是直线,说话亦有条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直到同一段话解释两次,不只段晓棠,连杜乔都发现问题了,捂住额头,“我以为不会有影响的。”

    段晓棠:“我以前听说大诗人“斗酒诗百篇”,你是走不了这条路了。”

    杜乔忍不住笑出来,“我不喝酒也写不出百首诗呀!”长处不在诗才,应试时的诗文都是硬憋出来的。

    夜晚读书,白秀然不好出门,所以今晚的学生只有段晓棠一个。

    段晓棠:“不然今天算了,下次再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