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4章

    段晓棠摇着扇子扇风,“凭什么,你们开了我伙头兵的工钱?”

    没钱,免谈!

    庄旭猛地一拍额头,“是我说错了!”段晓棠如今的身份不是厨子而是军土。

    也就是他本人不在意这些,换做其他人来,非得以为是庄旭故意轻贱人。

    瞥见段晓棠手上换了一把折扇,不是初进营那日的“与世殊伦”,换成了“吾日三省吾身”。“你这是知耻后勇了?”

    庄旭也是回营时才听说一个号称读了十几年书的人,《论语》只读过十则的笑话,将吴岭气得火冒三丈。

    这世上最怕的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学歪了。

    段晓棠翻转折扇,将朝里的那一面转给庄旭看。

    “吾是不是太客气了?吾是不是给他脸了?吾是不是该动手了?”

    庄旭目瞪口呆,“好家伙!”

    你这是故意和王爷对着干,很快反应过来,扇面上的字迹不是段晓棠的,军营里不大可能有空白的扇面。

    他之前的扇子被砍了几道豁口,现在用的只能是家里给带的,就是当日徐昭然带来的那些。

    大概段晓棠家里没几个正经的扇面。

    “王爷看见怎么办?”顶风作案火上浇油。

    段晓棠将扇子前后翻转几圈,“王爷只会看见三省吾身那一面。”

    见庄旭对自已没有排斥的意思,段晓棠拐弯抹角,“你昨天没和范成明走一块。”

    今天范成明也回来了,不过一入营就回了自已屋子没露面,段晓棠也没见着他到底什么惨样。

    “你知道了?”庄旭心想段晓棠成日和亲卫们混迹一处,听一角口风不足为奇。

    段晓棠点头。

    庄旭:“我说我是报上徐胖大名,躲过一劫,你信么?”

    第254章

    东宫西宫

    段晓棠重重地点头,“我信。”

    在白秀然“杀疯了”的情况下,报徐昭然的名字也许真的有用。

    庄旭也是一阵后怕,怎么当时灵光一闪,想到徐昭然呢。

    不管白秀然是出于感情还是脸面的原因,总之是放过了自已。

    之前猜测三人间的诡异关系的自已是何其的小人,人家从来坦坦荡荡。

    庄旭心有戚戚,“我之前不知道白三娘武艺这般了得。”

    段晓棠:“她平时比较低调。”

    常言徐昭然是同辈之间的佼佼者,看热闹不嫌事大,庄旭回了营无需顾忌太多,“白三娘和徐胖谁更厉害?”

    段晓棠:“我不知道,他俩没在我面前比试过。”

    庄旭追问:“你应该和他俩分别交过手,感觉如何?”

    “反正用上兵器都是我输的概率比较大,”段晓棠不肯让外人看笑话,“你见识白三娘的武艺,再去找徐昭然比试一番不就清楚了。”

    拎着洗不掉的泛黄衣角,“顺便跟他说一声,我衣裳快不成样了,赶紧送点经脏耐磨的进来。”

    “就你天天换天天洗,”庄旭清楚自已和徐昭然的差距,找他比试是送上门被羞辱,“白三娘闹的这场事刚过,你等几天。”

    段晓棠明白庄旭不排斥继续做自已外线,只不过要避避风头,“普通军土不说,像你们这种生在膏粱,身边有亲卫小厮伺候的将官也不天天换洗吗?”

    庄旭只有脸看起来干净,“不麻烦么?”

    段晓棠有些绝望,把人推远,“离我远点!”嫌弃之情溢于言表。

    我想回家抱着香香软软的小姐姐,而不是和一群臭烘烘的男人挤在一起摔跤。

    段晓棠将注意力转回到锅灶之上,“面熟了,捞起来拌上熟油。加上配菜调料就能吃了。”

    自已不在,家里能不能吃上凉面。

    大部分人只能分清楚酱油和醋,索性跟着段晓棠加料,鸡丝、酱油、盐、醋……到最后的辣椒酱。

    段晓棠看着他们挖自已的辣椒酱,没有冰箱,也留不了几天。

    最后几个亲卫端着凉面离开,段晓棠也不过问他们是带回去自已吃,还是给陈锋或者吴岭带的。

    庄旭将凉面拌匀,尝一口,“你这辣椒可比茱萸带劲多了,哪里买的?”

    段晓棠低头拌面,“老家带出来的种子,自已种自已炒的。吃完这一罐,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

    庄旭若有所思,“没有了吗?”

    段晓棠:“是没人会做。”

    换早两天,段晓棠不定说,放我出去,给你们做辣椒酱。

    庄旭大口吃着凉面,下次再吃辣椒,指不定得等到段晓棠出营的时候。

    旁边一个亲卫开口,“段兄弟这庖厨手艺,去皇宫做御厨都够格了。”

    段晓棠:“我可不行。”

    别人只以为他是妄自菲薄,段晓棠解释原因,“皇宫的膳食标准只有一个,规矩且安全。御厨们连非时令菜的都不做,何况我只有一些新奇的手艺。”

    庄旭:“不食非时令菜是因不顺天时,于身体无益?”

    段晓棠:“是怕皇帝在非时令的时候想起来,供不上。”

    庄旭:“你怎么知道?”

    段晓棠:“我们附近几家同行,个个都说自家大厨祖上在皇宫做御厨。、吹牛不上税,说皇帝哪怕再喜欢一个菜也只吃三口,就怕被人知道自已的喜好。”

    “怎么可能!”庄旭亦是官宦子弟出身,头一次听说这等匪夷所思的情节。揣测圣心是重罪,但做臣子的谁人不揣测,皇帝不怕你猜,只怕你猜不明白。

    段晓棠:“平民百姓对皇宫的想象就是,东宫娘娘烙大饼

    西宫娘娘剥大葱,皇帝种地用金扁担。”

    所有人都明白了,段晓棠这全然是玩笑了,娘娘们私底下烙不烙饼不清楚,但皇帝真的不种地。

    庄旭忍不住讶然一笑,“愚夫愚妇。”

    他们的生活只有烙饼和种地,以已及人,便以为贵人们亦是如此。

    但段晓棠有一句话说对了,皇宫膳食一言以蔽之,规矩且安全,味道不重要。

    这几日和段晓棠等人混得熟了,厨子胆子也大了,“小人原还想宫中贵人们吃不吃炊饼呢。”

    听起来炊饼似乎比烙饼文雅些,实际差不了多少,都是寻常吃食。

    庄旭:“这得去问宫中禁卫,左右我们右武卫不值守宫中,不清楚情况。”一句话撇得干干净净。

    庄旭很快将自已那一份吃完,拿了一个干净瓷碗重新拌了一碗,刚要动到辣椒时,段晓棠出言阻止,“辣椒对伤口恢复不利。”知道庄旭是给范成明带的。

    段晓棠连揍范成明都没下死手,不至于连勺辣椒都舍不得给他吃。所以庄旭端着一碗少了滋味的凉面回去,末了问一句,“我们晚上也吃凉面吗?”

    段晓棠手往旁边一指,“问孙师傅。”

    孙师傅就是大营伙房的厨子,普通的军土各伙开餐,伙房专为军中有品级的将官做饭。现在吴岭入驻,连带着亲卫们也在这里取餐,每天忙得晕头转向。

    孙师傅看出庄旭的想法,“庄参军想吃,晚上再做便是。”夏天谁愿意在炉火前久待,凉面做起来方便,顶多再配两个菜便是。

    段晓棠将要离开之时,被孙师傅叫住,“段郎君,有个问题想请教你。”

    段晓棠这一段时日教过孙师傅不少,他入营之前也是厨子这件事,在伙房不是秘密。

    段晓棠脚步停下,“请教谈不上,孙师傅,你说。”

    孙师傅见亲卫们走远了,将帮工们打发走,“段郎君,我没想到粉丝和腐竹是你亲戚家做的,难怪你认识呢。”

    段晓棠确认自已在营中从未提起过和五谷豆坊的关系,毕竟春风得意楼杵在前头太显眼。“你怎么知道的?”

    孙师傅:“我亲戚负责采购,今早去买菜碰上你表姐,两相一说,才发现大家是认识的。”

    陈选不认识段晓棠,早上送肝脏进来顺口提了一句,孙师傅恰好清楚人,果真是吴岭跟前的亲卫,极受重视。

    第255章

    家书万金

    陈选急问:“怎么个受重视法?”

    孙师傅常年待在伙房,前头的事不清楚,“一入营就被王爷选作亲卫,平时用饭都是和范都尉庄参军一起,连王爷跟前的陈统领对他都是客客气气的。”

    陈选听到这里还以为有什么了不得的背景,但祝明月这个商户表姐若是真的,那段晓棠的出身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这位段郎君是何来历?”

    孙师傅:“之前好像是长安城哪家大酒楼的大厨,前几日做了一道菜,那香得嘞,陈统领直接进到王爷跟前去了。”

    陈选怔愣一会,河间王这是特招了一个厨子入伍,“手艺如何?”偏偏段晓棠并未在伙房供职。

    “要不说是长安大酒楼的主厨呢,我和人家根本没法比。”但孙师傅总觉得段晓棠没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不过我觉得范都尉庄参军私底下有点怕他。”

    河间王的亲卫们什么性子接触少不清楚,但在营中待的久了,对范成明庄旭的为人处世总是了解的。

    陈选惊讶不已,“怕?”有职有品的将校会怕一个小小的亲卫。

    孙师傅有充足的证据,“那天庄参军想让段郎君喝酒,段郎君说不喝就不喝,谁都不敢去逼他。”

    喝酒这事说简单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没有底气根本不可能拒绝。

    绝不仅仅只是一碗酒的事。

    陈选将早晨在东市遇见祝明月的事道出,其中种种怪异之处隐去。

    譬如前几日收到上头要求大量买入肝脏,却不得张扬,祝明月又为何准确地在胡记肉铺中堵住自已。

    是的,根本不是巧遇,祝明月就是有备而来。

    孙师傅不知道东市之事,只是没想到段晓棠和五谷豆坊的联系。收下短笺,“待会段郎君过来用饭,我交给他。”

    陈选好事做到底,“他若是有回信,明早你再带给我。”

    段晓棠这会拿着短笺,字迹、暗号都对得上,的确是祝明月写的。

    祝总真不愧是祝总,办事效率杠杠的。

    “是我表姐,女人家胆子小牵肠挂肚,总是不安心。”

    段晓棠从炉灶旁边拿起一块尖头的木炭,就着纸张背面写下两个字,“吾安”,末尾画了一个爱心符号。

    确定字迹附着后,轻轻吹一口气,卷起来交还给孙师傅,“麻烦你和你亲戚了。”

    孙师傅:“段郎君,不用笔墨写封信么?”

    段晓棠摇摇头,“报平安而已,不用那么麻烦。”

    等到祝明月收到这封简陋的回信时,已经是后天了。

    头天陈选将信件交给孙师傅,段晓棠回信。第二天孙师傅借着陈选入营送菜的机会,将回信送出去。

    等第三日时,陈选到五谷豆坊买菜顺道将信带过去。

    陈选甫一报出姓名来历,立刻被戚兰娘请进内室,好茶点伺候着。

    林婉婉出面接待,“陈大人好,我是段晓棠的表妹林婉婉。”

    陈选拧着眉,“表妹,祝娘子呢?”

    林婉婉:“没料到你今天来,表姐不在作坊。”

    这家人的关系有些古怪,出面的全是表亲而且是女眷。不过陈选顾不得太多,简单说些所知的段晓棠在军中的情况,从袖中掏出短笺,“这是段郎君的回信。”

    受的是的祝明月所托,陈选也不知道他们一家人之间如何分配,林婉婉能不能看这封信,索性避开,“我还需买些食材,先出去看看。”

    戚兰娘引路,“我给陈大人介绍。”

    等人离开,林婉婉忙不迭的打开短笺,纸张正面是当日祝明月所写,粗糙的背面是段晓棠的回信。

    炭笔所写,字迹模糊但勉强能辨认,末了的爱心符号,确认是段晓棠亲笔所写无疑。

    确定通道可以正常使用,祝明月又没有特别交代。林婉婉提笔写上几句家常话,这次可以多写几个字。学着祝明月的做法,抬头和落款用的花体拼音。

    这会时辰还早,批发这边挤得水泄不通,都是各大酒楼府邸的管事采购。戚兰娘将陈选带到摊位前,“陈大人,你要哪些?”

    陈选:“粉丝、腐竹,”这两样都是之前买过的,“其他的麻烦戚娘子推荐一二。”

    戚兰娘:“夏季天热,胃口不好,不如拿些凉粉、盐蛋,吃得爽口些。卤豆干也不错,拿来下酒最合适。”

    盐蛋卤豆干从字面上就知道吃法,陈选:“凉粉怎么做?”

    戚兰娘:“最常见的做法凉拌,有些客人家中会烧一锅料汁,最后将凉粉浸进去。晓棠在军中,他知道怎么做。”

    赵金业跑过来,“戚娘子,我拿两把米线两颗皮蛋。”交了钱拿了货就跑。

    陈选:“皮蛋是什么东西?”闻所未闻,只见到一个黑呼呼的外壳。

    戚兰娘递给陈选一个,“这就是皮蛋,不过衙门办事,不建议买。营中伙食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大多数人。”

    “刚刚过去的是我们坊内赵大夫的孙子,赵大夫看方抓药什么苦没吃过,偏偏吃不得皮蛋,但他孙子喜欢。平日里新客多是建议买一两个尝尝,看能不能吃得惯。”

    陈选明白其中道理,这东西恐怕许多人都吃不惯。

    不过临走时,陈选发现板车上多了一篓子皮蛋。

    午间段晓棠到伙房时,孙师傅迎出来,“段郎君,采买送来些东西,没见过不知道怎么做,你看看呢?”

    段晓棠跟进内间一看,半篓子皮蛋放在那里。“这简单,中午凉拌、晚上烧汤、明早煮粥。”安排得明明白白。

    陈锋过来替吴岭拿饭食,正遇上凉拌皮蛋上桌,看也不看直接端走。

    段晓棠立刻阻止,“陈统领,可不能拿!”在陈锋不解的目光中解释,“这东西许多人吃不惯,王爷万一吃吐了怎么办,你负责,我负责?”

    孙师傅缩在角落,最大的可能是我负责。

    陈锋:“真的?”

    段晓棠:“骗你作甚。”

    孙师傅:“采买的说,这东西味道特殊,是有许多人吃不惯。”

    譬如段晓棠提菜回去,庄旭吃不来,范成明倒是吃的欢。

    吃完饭回屋,段晓棠从腰带里拿出孙师傅给的信件。

    是林婉婉写的,大意是家里人很好,朋友们很好,邻居们很好,家里的猫狗很好,连菜苗都长势良好……书短意长,万望珍重。

    第256章

    梦中情锅

    段晓棠斟酌许久,提笔写下回信,不过是自已在营中的日常生活。

    一封回信几个字,同一座城,小十里的距离,走了三日。从一开始祝明月和段晓棠就只打算将它作为保持联系的Pn

    b68。

    至于物品行李,不是还有徐昭然这个人肉快递么。

    陈锋跟着吃了两顿皮蛋,果如段晓棠所说,味道古怪,不适合进上。

    规矩且安全,不论皇宫还是王府,都是如此。

    范成明吩咐伙房,日后多做些皮蛋菜,庄旭对此敬谢不敏。

    段晓棠在营中又做了几日枯燥无味的训练,现在对盔甲的重量已经习惯,对行动的影响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倒不必似之前一般时时穿着。

    庄旭接到营门卫兵传信时,还有些意外。他自已尚且知道避风头,怎么徐昭然送上门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