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章

    进门后段晓棠回去补觉,林婉婉将人请到西厢诊室,不同于一般医馆的鲜嫩装饰,谢大夫一时不适应。

    林婉婉一边拉开平日装药的柜子,一边解释,“我这里多是女病人,装饰温馨点病人更轻松。”

    取出装酒精的小酒瓶递给谢大夫。

    谢大夫看到如此简陋的包装亦有些吃惊,不是酒肆里的酒瓶么?

    “酒精本就是从浊酒中蒸馏得来,用酒瓶装正相宜。”林婉婉笑道。

    谢大夫揭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若是不善饮酒之人恐怕会被熏晕一会。脱口而出,“好酒!”

    林婉婉好笑道:“谢大夫,我这是医疗用的。”

    “好吧,”谢大夫将酒瓶放的离自已稍远些,“用酒精可降温,家中浊酒可否?”

    “大部分浊酒与凉水无异。”林婉婉道:“酒精最大的作用其实是用于外伤创口消毒。”

    谢大夫少治外伤多治小儿,而小儿发烧比大人凶险得多。“这一瓶酒精作价几何?”

    “五斗酒换一斗酒精,”林婉婉惋惜道:“普通人用不上的。”

    谢大夫估算价钱,普通人的家资如何用得起。还是开口道:“给我几瓶,我按市价付。”

    谢大夫介绍过不少病患,林婉婉不肯收他钱,从柜中取出两瓶推过去,“不用钱,还请你帮我试验一番,若是小儿高烧用酒精的降温的具体法子。”

    自已一般接触不到到小病人,将其中已摸索过的方法和禁忌一一告之。

    离开时谢大夫药箱沉重几分,多了两瓶酒精。刚刚揭开盖子的时候,酒香险些将腹中酒虫“惊醒”,可想到这两瓶用来试验,或许能救两个孩子,不得已将心中躁动压下去。

    祝明月敲门进来,“刚刚柳家送来了诊金,我给你记账上了。”

    迟疑道:“为何还要那位大夫帮你试验?”酒精降温是常识!

    林婉婉在药柜库存里划掉四瓶酒精,放下笔抬起头,“首先我们造不是标准酒精,精度并不准确。其次你知道儿科,钱少事多麻烦多,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知道不代表能做。这次要不是柳三郎夜半发烧,手头没药,也不会冒然用酒精。小孩娇嫩每一个情况都不同,正需要谢大夫这样精通儿科的大夫来补全流程。”

    “好吧,”祝明月挥手转身,“事弄完了去补觉,待会我和晓棠去东市。”

    接收酒楼很爽,但林婉婉觉得还是命重要。

    段晓棠睡了一个时辰,和祝明月骑马去华天楼交接。

    清晨的东市笼罩着蒙蒙的雾气中,人流尚且稀疏,十字路口几家酒楼开着门却没有客人。

    宝隆和和长新楼的掌柜私下揣测,华天楼三天没开张,说不定换了东家。

    华天楼立在东市繁华的十字路口十余年,连其他几家的零头都比不过,向来不被放在眼里。

    可现在掌柜账房连带着上下伙计消失得干干净净,让人不得不生出一股变天了的想法。

    清早,消停了几天的华天楼的居然有了动静。

    白隽知道女儿手头缺人,索性将所有已拟定的嫁妆产业的大小掌柜管事招来拜见未来主人。白三娘想到春风得意楼的经营理念,从中挑出文采相貌不差,性情最圆滑的姜永嘉。

    姜永嘉站在大堂踌躇满志,原本只是家中小管事,蒙三娘子青眼,改回本姓经营酒楼。如今头上一个主子白三娘,还有一个未曾蒙面的小东家。联想到三娘子的慎重,自已能不能坐稳掌柜的位置,还得看这位小东家是否同意。

    想到曾在三娘子那里看过的计划书,心中澎湃不已,若成真自已岂不是成为长安城中数一数二的大掌柜。暗暗打定主意,另一位东家万万不能得罪。

    不一会儿门口两个年轻人探头探脑,姜永嘉的看着他们的模样打扮,问道:“你们是酒楼新来的账房?”看着一点都不老成持重。

    “郎君如何称呼?”其中一个问道。

    姜永嘉貌似平淡得说道:“我姓姜,刚调来酒楼做掌柜。”

    两个年轻人分别介绍,一个姓陈,一个姓王。说起职务只说是来学帐的。

    姜永嘉知道酒楼要不了两个账房,只有一个能留下来,另一个要带着学成的记账办法回归本家,只不知哪条路更算前程远大。

    陈账房:“只有我们几个来吗?”

    姜永嘉:“今天先认认人。”其他如厨工等人安定下来再见。

    白秀然和祝明月约好,三人一同进店。

    姜永嘉看人进来,急忙带着两愣头青账房过来见礼,“三娘子。”

    白秀然微微颔首,两边介绍,“姜掌柜,这是酒楼的合伙人祝娘子,主管所有事务,段郎君负责后厨。”

    祝明月:“姜掌柜。”看着他背后两个年轻人。

    姜永嘉知机,“是跟着你学做账的陈账房王账房。”

    “华天楼从前的账本都在,你两先将酒楼现有的财、物盘点一次。”祝明月分配任务,接着问姜永嘉,“姜掌柜,计划书看了么?”

    “振聋发聩耳目一新……”

    祝明月没有当面听陌生人恭维的爱好,“第一件事向外散布消息,不管是原掌柜赚够钱回乡养老,还是华天楼倒闭,掌柜带着小姨子跑了。务必让所有人知道,酒楼易主了!”

    第83章

    初步改造(1)

    姜永嘉第一反应,华天楼原掌柜定然惹了祝娘子不快,才会被如此编排。虽然不知道酒楼如何到三娘子手里,但显然不能让这等传闻沾染上白家。

    “我们以后毕竟是做文人生意,君子道德,第二个……”

    姜永嘉话未说完,祝明月反应过来,只考虑传播的爆炸性,却没考虑过大吴的道德尺度和华天楼两位东家白隽和白秀然。他们手下的掌柜卷款带着小姨子跑了,岂不是显得背后的主人无能。“不管怎么散播,只要目的达到即可。”

    姜永嘉之前打听过,华天楼的名声着实不好,点点头将事情记下来。看来祝娘子要和从前的华天楼彻底切割。

    白秀然早在介绍完毕后,坐到一边休息,给了祝明月最大的自主权。

    “晓棠,你去后面厨房看看锅灶如何安排,先做一个规划。待会找李师傅孙铁匠下单子,”看了眼旁边的姜永嘉,祝明月补充一句,“整个长安城里只有他们能做。”

    祝明月和姜永嘉两人将酒楼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再看一次,定下方案,“将原华天楼的物品归置,能用的继续用,不能用的转手出去。”还能多的一笔资金。

    “马厩扩宽,能容下更多的牲畜和车辆。茅房重做,分成男女两座,到时安排专人打扫。”

    安排好后勤,两人重又回到大堂,“四面墙全部刷白,留给客人题诗,每年记录完毕后再次刷白。”

    姜永嘉点点,墙上题诗比在纸上便宜得多。

    祝明月交待:“那本集子保存好,以后有机会付梓推广,万一有幸遇上一二大诗人大才子,连带着我们春风得意楼名传千古。”

    “名传千古?”白秀然可没想过她还能刊印诗集、名传千古沾上边。

    “汉司马相如曾作《长门赋》,即便王朝崩塌、宫苑腐朽,我们依然记得汉武帝和陈废后,以及长门宫,不是么?”祝明月短时间内只能想到这一个符合年代的例子,“比起过眼云烟的功名富贵,文名更为不朽。”

    白秀然只有一句交待:“姜掌柜,日后多注意些才华之土。”

    “是,三娘子祝娘子。”姜永嘉心头火热,如果春风得意楼能名传千古,作为掌柜的自已能不能占上一个小边角。打定主意,春风得意楼重新开业的消息不嚎到全长安城知道,都是他声音不够大。

    “桌椅全部换成高脚的。”

    白秀然能理解,因为小院里的家具就是这样,姜永嘉未曾见过便想象不出样子。

    祝明月不得不解释,“面上不动,桌脚椅脚加高,身体更加舒服。”想到有些书生崇古,“那面墙旁边搭一个木台,放置一些矮塌矮几给不习惯的人使用。”

    “我画了一些图纸,待会找木器作坊定做。”

    白秀然主动道:“不如找日常给你家做家具的那家作坊。”她曾经在那里定做过摇椅,觉得不错。

    “也行,”祝明月同意,“到时让晓棠带着姜掌柜几个地方都跑一跑,认认人。”

    祝明月指着靠墙的一块中间的地方,“搭一个小台子,预备给乐人表演或客人起兴。”预算还要加上一笔乐器购置。

    酒楼硬装都差不多,华天楼基础不错,需要修改的地方不多,需要下功夫的反而是软装。

    祝明月和白秀然坐在桌边,手边摊着无数稿纸,姜永嘉站在背后。

    “瓷器多是“北青南白”,长安城中多用青瓷。比较一番,我们的菜色配白瓷更加赏心悦目。所以七成白三成青,餐具外围全部烧上梅兰竹菊的图样。”文人哪有不以花中四君子自喻的。

    抬头问姜永嘉,“厨师什么时候到?”

    “明日,后续还得向外招一部分。”姜永嘉老实答道。

    “今日先将灶台规划起来,明天厨师来了先培训再上灶。姜掌柜继续对外招人,厨工、跑堂都招,把人招够再细分职能。另外,”

    祝明月敲敲桌子,“我们的客人多为文人,不求所有人,接触客人的员工不能是睁眼瞎闹笑话。不认字的,这一个月里姜掌柜你至少得教会他们认识常用字。”

    姜永嘉心里一阵发苦,识字的人哪会来做跑堂。原以为只要招些老实肯干的就行,现在看来非得招些机灵不可,不然可想未来一个月会掉多少头发。

    段晓棠终于算完厨房的布置,“红案、白案、凉菜还有饮品分开。原有的灶台保留两处,另外做六孔大锅,三孔小锅。厨房外再搭一个半开放的棚子,砌两个烤炉,一个做面食,一个做肉食,再打一个烤架配上铁板。剩下的部分等其他厨师来了,听听他们的意见。”

    可以说各方面都考虑到了,祝明月将段晓棠的意见写下来,“我已经请了帮闲去通知李师傅,他下午过来。你待会带着姜掌柜去订锅具桌椅。”将记载尺寸规格的纸张递给两人,“每一笔花费都记下,回来报账。”

    段晓棠立刻带着姜永嘉离开,祝明月笑道:“明天还要带着姜掌柜去订餐具碗碟,估计他这一个月连轴转腿都得细几圈。”对姜永嘉初步印象不错,识时务会来事。如果不行换人就是,反正人事权在自已手里。

    白秀然一身轻松,“还是我这甩手东家清闲。”明天可不打算来了,全凭祝明月做主。

    想起另一件事,看左右无人。“案子判了,龚波秋决,龚家流放辽东。”

    所谓“秋决”就是秋后问斩,祝明月想起来就恶心,“这种人多活一天都是浪费,不会后来遇到大赦逃过一劫吧。”

    “不会。”现在这位陛下好兴工程建奇观,继位多年从未大赦天下。白秀然继续道:“无咎让我提醒你,以后少露左手字,京兆府注意到了,若非他在旁牵引,恐怕也会把你套进去。”京兆府未必能抓得住祝明月,但这样整个案件重点都偏移了。

    “我知道了。”祝明月想到赵璎珞的一摊子烂账,“我还有一事想要请教他,能否帮我传个话。”

    “没问题,”白秀然不问具体是何事宜,“到时让无咎到哪寻你呢?”

    “我这几日都在春风得意楼,不如让他来这里。”

    第84章

    初步改造(2)

    白秀然坐了一会后离开,原本白家查账时就将账本汇总过一次,如今两个账房需要点算的主要是实物。祝明月拿着汇总后的账册,一边用笔墨勾选用不着的东西准备卖二手。

    当然在销账之前,会让姜永嘉再过一次,毕竟经手人是他。

    祝明月勾完账本,“今天主要是认识认识,明日正式开始学做账。现在事忙完了,你们先走吧,明天早点过来。”

    陈账房想到如何他俩若是离开,酒楼里只剩祝明月一人不安全,要知道这可是他们的上司和未来师傅。“祝娘子,不如我二人留下来打扫打扫,归置物品。”

    下属争相表现,祝明月也不会拒绝。“好吧。”另外安排任务,“你俩把之前华天楼合作的商家列一个单子出来。”除非无可替代,否则基本被排除合作行列。

    陈账房王账房对视一眼,他们人年轻但自小拨弄算盘珠子,虽不及祝明月老辣账目勾红,刚才拿着账本一看,也隐约觉得华天楼的账本有问题。

    而且和他们从前的主家白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正常酒楼转让,谁会把账本留下来。华天楼原班人马恐怕是栽了,自此提着十二万分的小心。华天楼已经入了主人家的心,可别再把自已陷进去当了替罪羊。

    账房未来叫会计,可是连人工智能都无法代替的角色,毕竟Al没办法代替活人坐牢。

    李匠人接到传信时还有些意外,都过了一个多月了,胜业坊那家人又找他干活,地方不是家里而是东市。

    干活时两方相处不错,主家结账爽快。李匠人迅速收拾东西带上一个徒弟赶着驴车到了目的地。仰头望着三层的酒楼,李匠人就知道,祝娘子他们发达了,这次的活计肯定不小。

    祝明月将李匠人师徒两带到后院,边走边介绍:“马厩重砌,扩大一倍。另外再建几座茅房,结构和我家里差不多,做的更开阔些,一间里面至少能容纳两三人。”考虑到贵族子弟衣饰繁杂,需要专人更衣。

    李匠人点点头,“和富贵人家家里差不多?”

    “简略些,”真正权贵人家的更衣的地方,祝明月看到都要说一句浪费。“东边男厕西边女厕,各建五间。”现在倒不必考虑男女如厕时间不同,需要多建女性坑位的问题,本来女客就比较少。“茅房外各建一梳洗整理仪表的小间。”

    “至于厨房,等晓棠回来由她和你沟通。”祝明月收尾,“到时你算算材料,和之前的规矩一样。”

    李匠人面露为难,刚刚看过厨房如果全照小院里灶台搭建,再加上其他工程,所需材料不是小数。“祝娘子,这次量太大了,恐怕需要付些定钱给砖窑。”垫付材料他可垫不起。

    祝明月极是干脆,“没有问题,需要多少?”

    李匠人估摸着大概,“二十贯。”

    祝明月回头对更熟悉的陈账房道:“待会李师傅离开时,给他支二十贯。”

    陈账房:“是。”

    祝明月提及,“这次我们先建炉灶,后建其他的。工期有些赶,李师傅来得及吗?”

    “祝娘子你放心,这次我把徒弟全带上,另外从师兄弟那里再借些人手过来,保管赶得上你开业。”李匠人打着包票。

    “好的,另外麻烦你再介绍一位可靠的木工师傅过来,酒楼里还有些琐碎的木工活计需要赶制。”祝明月熟悉的那家木器作坊只接家具,不接普通木工。

    有时候客户和施工师傅看起来和和气气,一提到钱就生分了。李匠人生怕这次自已先要了定钱让祝明月吃味,没想到人家半点没上心,还让自已介绍木工。

    说明什么——信任。

    说是一位木工师傅,这么大酒楼一个人如何能做的下来,估摸着和自已一样,一个大师傅带几个小徒弟。

    “没问题,明天我就把老兄弟带过来,保管做的漂漂亮亮。”心里盘算这份百赚不赔的生意给谁好呢。

    段晓棠带着姜永嘉再外头跑了一圈,进门先招呼道:“李师傅,来啦!”

    祝明月立刻派活,“你待会带着李师傅去后厨,看看灶怎么建。”

    段晓棠比了一个“ok”的手势,“我先喝口水。”喝完立刻带着李匠人去后厨。

    祝明月先对姜永嘉道一句辛苦了,再把物品单子推过去,“姜掌柜,上面画了勾的是我觉得可以出掉的东西,你看看有哪些要增减的。”

    姜永嘉看了好一会,“十分恰当,无所增减。”望着外头天色,午后正是酒楼生意最清闲的时候。将要出手的物品重新抄写一份,“我待会去味尚居转转,和他家掌柜套套交情。”

    他显然是做过功课的,周围几家的大酒楼,长新楼和宝隆和好奢华,只有味尚居“平易近人”,最有可能吃下华天楼的二手货。

    段晓棠将李匠人带到后厨,“现有的厨房一共六间,两间红案,一间白案,剩下的分给凉菜和酒饮,剩余的一间储物。红案房里做四孔大灶,两孔小灶,白案灶数减半。凉菜和酒饮的先不做。”

    “这边离井水近,搭一个专门清洗的棚子

    ,用于洗菜洗碗,旁边做石条长案,方便置物和食材简单处理。另一边同样搭棚子,做两个烤炉,比我家里的至少大一倍。地面同样用石板铺,方便排水防止雨天湿泞。”

    李匠人点点头,这些要求符合段郎君一贯特色,简洁方便。

    半个时辰后,李匠人计算用量,带着二十贯定钱走了,材料会按照工程进度送来。

    姜永嘉一进味尚居逮着个伙计让他请掌柜出来。

    陈掌柜出来见是一陌生人,身上带着熟悉的味道,心下判定——同行。“鄙人姓陈,郎君是?”

    姜永嘉开门见山,“鄙人是对面酒楼新来的掌柜姓姜,初来此地前来拜访。

    ”

    陈掌柜心头疑惑,向来同行相轻,只差没把“同行勿进,面斥不雅”八个字刻在门上,与隔壁酒楼的掌柜闲聊也多是站在门口,不进对方铺子。头一回见同行大大方方上门的。

    敏锐捕捉到对方介绍的字眼,“华天楼不做了?”

    姜永嘉说出早盘算好的台词,“华天楼原来的掌柜赚够了钱回家乡养老,我家东家接手改了一个名字叫——春风得意楼,现在还没挂招牌。”

    陈掌柜心底暗嘲,骗鬼呦,华天楼能挣钱,东家不亏的底掉才怪!

    第85章

    清仓甩卖

    陈掌柜不想你来我往地闲扯,他有一摊子家业要管,不似姜永嘉新官上任无事一身轻。“姜兄贵足塌贱地,有何指教?”

    “是请教才对,”姜永嘉适时露出为难神色,“不瞒陈兄,我以前不是做这一行的。东家让我来不过图家里老人忠厚老实。”

    陈掌柜并不意外,东市哪家大铺子背后没有东家主家。

    以往华天楼出面的只有他家掌柜,从来未曾听闻过东家,当然能在藏龙卧虎的长安城安安稳稳地经营十余年,可想背后的能量。只是不知这春风得意楼的东家又是何方神圣。

    “东家看上华天楼的地段,却没看上里头的物什,让喊几辆车拉到城外丢了。我想着去城外太远,想找陈兄打听打听这附近有没有收旧物的。随便给点钱让把那些杂物打发了。”

    陈掌柜眼前一亮,华天楼晦气,里头的东西可香得嘞。

    再看姜永嘉一脸“忠厚老实”相瞬间觉得亲近不少,若不怕折了脸面,还能等到春风得意楼拖到城外扔了捡回来,可味尚居到底是东市有名有姓的大酒楼,真做了只怕成整个长安城的佐餐笑话。

    “姜兄,贵酒楼要清哪些家什?”

    姜永嘉从袖中抽出纸张,“都在上面,本打算卖掉贴补柜上花销。”

    这笔钱最后落在谁的腰包里还是未知数,陈掌柜也不揭破,认真看着纸上罗列的物品,眉头一皱,“炉灶碗碟桌椅都不要了!”真打算开酒楼吗?

    “东家没看上,想换新的。”姜永嘉能怎么办,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陈掌柜暗道摊上这样的东家,没开张的春风得意楼恐怕要步华天楼后尘,自已扎根东市十余年,卸任前不知能不能看到对面再换一道手。

    “姜兄,你家的桌椅碗碟价钱几何?”

    姜永贵袖着手,“碗碟三文钱五个,桌椅一套六百文。”

    陈掌柜摇摇头,“姜掌柜,生意不是这样做的。出门往前走几步就能买到一文钱两个的碗碟,你的旧货还卖这么贵!”亲热的姜兄变成生疏的姜掌柜。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