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0章

    “不搁地下搁哪儿,搁床上总往地下爬,摔一下再给磕傻了,在地上顶多是脏点儿,好歹磕不着碰不着啊。”

    石头看着大宝,见他瞪着大眼睛冲他呲牙一笑,又指了指外面,意思就是想出去玩儿。

    从会爬后,就总是不老实,总想往外去,真是越来越野了。

    ——————

    豆豆:古代大米的亩产量因地域、气候和年份而异,但总体来说相对较低,平均在200至500斤左右。这一数字来源于《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历史文献的记载,以及后人对古代农业生产情况的研究。

    所以本文就取一居中的数字,架空文,别太认真。

    68地主一般收取佃户的租子比例在50%到90%之间,具体比例因地区和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异。6868

    不同地区和时代的租子比例

    68明清时期68:许多地方的租子比例大约在50%左右,但也有一些地方高达70%甚至90%。例如,江浙部分地方佃户上交80-90%,但这是有水塘和水田可以做二产丝和水塘养殖的情况下。

    68民国时期68:地主的租子比例有所增加,许多地方的地主收取70%甚至90%的租子。

    68解放前68:佃户的租子比例也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自耕农只需缴纳30-40%,而佃户则高达70%。

    所以读者别老说文中收的租子比较高。

    第210章

    一家三口

    晚上石头抱着儿子痛痛快快洗了澡,大宝穿着肚兜在炕上来回的滚。

    喜鹊虽然给儿子断奶比较早,也是意外,没想到出去一趟,回来奶没了。

    但大宝也能吃辅食了,而且胃口随了石头,被喜鹊养的白白胖胖的。

    石头看着在炕上乱爬的胖儿子,真是爱的不行。

    喜鹊洗完后,擦着湿头发进来。

    大宝立马不要石头了,爬向喜鹊。

    喜鹊忙把头发挽到头顶,抱过儿子。

    “吃饱了你还不睡,往我怀里扎什么,现在粮仓都是空的。”

    大宝哪儿听得懂,见娘和他说话,笑着往喜鹊怀里钻了钻。

    石头则是瞄了下喜鹊鼓涨涨的胸,好像比以前又大了。

    就算没得吃,大宝也得在他娘的怀里睡着,这才被喜鹊放在了炕上最里头。

    说起来也好笑,这俩人睡着都是轻易叫不醒的,有一次晚上被大宝的哭声吵醒。

    喜鹊一激灵,忙起身抱儿子,可摸了半天没摸着。

    石头视力好,见儿子趴地上,忙一把把儿子捞起来。

    交给喜鹊后,忙把油灯点上。

    这大宝睡觉也是不老实,睡觉都能转圈儿,自己转地上去了。

    喜鹊抱着儿子哄半天,又细细看,额头果然青了一片。哎呦,这给她心疼的不得了。

    从这次起,就把儿子放在炕的最里头,外面挡上枕头。

    偏巧第二天虎子来,回家就说给了李老爹听,李老爹隔天一大早就赶了过来,把俩人一顿训。

    大宝这孩子真皮实,顶着青一片的额头,不影响吃喝,还和他姥爷玩儿了半天。

    老爹见孩子没事儿,这才放心的离开,走时恨不得把大宝也一同带走。

    好在就摔过这一次,白天喜鹊带他,都是在地上铺上毯子,让他在上面爬着玩儿。

    小灰也很通人性,大宝怎么薅它毛,揪它尾巴,它都不会叫。

    有时大宝在地上爬出毯子,小灰还会大叫几声,喜鹊就知道是大宝又爬了出来。

    石头趴在儿子身边,看儿子睡得香甜,好像还打着小呼噜。

    一想到明天要去老丈人家帮忙,一走还不知道几天,唉,又见不到儿子了。

    喜鹊把头发擦干后,这才上了炕。

    “这几天我不在家,你小心看着儿子。明天虎子来,有什么事儿让他去跑腿儿。”

    吃饭时,石头就和喜鹊说了,明天去她家帮李老爹的忙。

    “家里能有什么事儿?你看看村里家有孩子的,家里活儿不照样都得干。”

    “大宝正是磨人的时候,一个看不住不知会出什么乱子。”

    喜鹊一笑,“这你就不用担心,就算虎子不来,小灰都能帮我看着。照样该做饭做饭,该收拾收拾,再说家里又没别的活儿,我比别人家的媳妇儿轻松多了。”

    “干嘛要和她们比这个?我娶你回来难道是让你跟我遭罪的?就算你乐意,爹都不乐意。”

    这个话让喜鹊特别爱听。

    转身抱住石头,悄声问道:“你这次得去几天?”

    “不知道,总得帮爹弄完了。”

    石头一边说着,手便伸向喜鹊胸前,鼓鼓软软的,一把都抓不住了。

    要分开好几天,喜鹊肯定不会拒绝。

    月光洒向屋内,闷热的天气里,只有两个纠缠的身影,还有外面一阵阵虫鸣声。

    第二天一大早,石头早早起来,帮喜鹊把缸里的水都打满,提前熬好绿豆粥。

    现在院子也大了,也平整了,先拿大笤帚把院子扫了遍。

    他都做完了喜鹊才起。

    石头说道:“你赶紧去洗漱吃饭,我先看着孩子,待会儿我一走,你一人弄不过来。”

    “活你都干完了,那你吃完了吗?”

    “我吃饭快,粥还有些热,你先去吃吧,我先给大宝换衣服洗脸。”

    大宝被他爹抱起来,穿上小衣服,又被他爹拿布巾擦了把脸。

    这样很不舒服,大宝挣扎着转过头。

    突然瞄到他娘正端着饭碗吃饭,他扯开小嗓子就哭起来。

    他肚子也饿着呢,他娘咋不管他呀?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只要这小子醒了,你哪儿有空干别的?”

    石头虽然抱怨着,可也不舍得凶儿子。

    “把他给我吧,这是看见我吃饭着急了。”

    要不怎么说知子莫若母呢?这小子被喜鹊一抱过去,盯着饭碗,又看了看他娘。

    喜鹊说道:“再帮我盛半碗,我喂他一点粥喝。”

    “我给他蒸个蛋羹吃吧。”

    “这粥熬的多烂啊,喝点儿粥行了,中午我再给他蒸蛋羹。”

    原先石头和李老爹是想买一头母羊,挤羊奶给大宝喝,可踅摸了几天愣是没找到。

    也是,去年日子过的难,谁家里还养这些东西。

    喜鹊让大宝坐在垫子上,她拿勺挨着碗边儿舀起半勺粥。

    还没送到大宝嘴边儿,大宝早早就把嘴张开了。

    绿豆粥也没什么滋味儿,可大宝依然吃的香。

    这时,院门被拍响。

    “来了。”

    石头忙过去把院门打开,一看是虎子一大早就跑了过来。

    “是虎子呀,我这正要出门,你倒来的早,厨房里有粥,自己去盛一碗喝。”

    虎子跑的满头汗,用衣袖一抹脸,说道:“我早上吃过了,姐,这是爹让我给带来的,这说是磨好炒过的米粉,适合给小娃娃吃。”

    虎子背着一个小背篓,从里面拎出一小袋儿炒好的米粉。

    喜鹊拿过来,一股米香味儿特别好闻。

    “爹啥时候弄的呀?”

    “爹哪会弄这个?不知是听哪个大娘说的,孩子吃这个好,就托人给弄了些,今

    天一大早给送过来,爹还说让大宝先吃,若爱吃再多弄。”

    “中午就给大宝弄这个吃,我们大宝就是胃口好,瞧瞧都喝好几勺粥了。”

    大宝听见他娘叫他,抬头咧嘴一笑,嘴里还有几个米粒儿。

    虎子原先都有些嫌弃大宝了,总是给他弄屎弄尿,烦的不行,可有两天不见又想的厉害。

    “大宝,想舅舅了吗?一会儿舅舅带你出去玩儿。”

    大宝对虎子那是相当的熟,这会儿肚子里也不那么饿了,张着手让虎子抱。

    石头一看虎子来了,喜鹊就算有事,也能倒得开手了。

    “我先去帮爹把地里的活儿忙完,虎子,真有事儿就赶紧去叫我。”

    “姐夫你去吧,爹说得忙个两三天,这两三天就让我在这儿住。”

    石头拍了拍虎子,“行,家里交给你了,多帮着你姐点儿,我先走了。”

    虎子抱着大宝送石头出门,大宝见他爹走远,还用小胖手指着石头的背影啊啊的喊了两嗓子。

    第211章

    抢收

    这几天实在是闷热的难受,尤其是地里,蚯蚓到处都是。

    不过这倒是便宜了那些养鸡的农户人家。

    省粮食了,天一亮鸡就跑出去自己找吃的,明显的这几天下蛋都勤了。

    石头到小梁村儿时,李老爹已经帮着租户,赶着驴车拉完一车麦子到场院儿了。

    有年纪大的都在这儿看着,一家一家的麦子分别堆在了一起。

    石头帮李老爹卸完车,就又去了地头。

    他俩虽然不会去割麦子,可装车拉到场院儿再卸车,也能帮不少忙。

    往年李老爹也是不管的,可今年不行,这天明显不正常,若再下大雨,不赶紧把麦子抢收回来,就全糟蹋了。

    村里还有没开始收割的,想再等等。

    毕竟现在还多少有点儿青。

    可一看到李老爹让他那几个租户不管熟没熟,全都收回来,这才慌了神。

    场院儿里,家里老人孩子都在打小麦,脱下粒儿来还要翻晒,天儿好都得晒两天,这天气怕是不行。

    “爹,让他们晚上烧炕,用炕烘干麦子,这样一宿就能干,赶紧收回来才是要紧的,可别再耽误时间了。”

    石头昨晚和李老爹一起睡的,就听外面的青蛙叫了一宿,这明显是憋着要下大雨呀。

    李老爹一拍腿,“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你先装车,我去和他们说。”

    连着抢收三天,基本上都把麦子收割了回来,就剩脱粒晒干了。

    其实大家都发愁,这天儿可晒不透麦子,若晒不透再一捂,那麦子就得发霉。

    租户听李老爹说完,赶紧让家里孩子都出去捡柴火。

    就算不烘烤麦子也得捡,这天儿下起来怕连着几天都不放晴,家里没柴火烧,拿什么做饭吃?

    当天下午,场院里脱完粒的麦子装好,石头帮着扛上驴车,赵老三赶着送往各家。

    反正租李老爹地的也就三户人家,再有石头和李老爹帮忙,不一会儿就给各家送了回去。

    赵老三一直帮李老爹照顾着牲口,他也是心疼这头驴这几天一直忙,送完粮食后,赶紧拿来鲜嫩的青草喂它。

    赵老三刚忙完,就听一声炸雷响起,小毛驴立刻不安的叫了起来。

    “别怕,别怕。”

    赵老三忙抚着驴头,又帮它顺了顺后背的毛,毛驴这才安静下来。

    石头从场院儿帮着装完粮食就回了李老爹家,他也是刚一进院门,就响起了炸雷声。

    李老爹先回来一步,把院儿里的地沟掏深了些,后面的菜园子也开了口,可别下雨儿全给淹了。

    石头刚跑到屋檐儿,雨点儿便噼里啪啦下了起来。

    这雨一下就是急的,不一会儿就跟泼水似的。

    幸亏地沟掏了下,就这样水也来不及流出院子。

    李老爹抹了把脸,“真悬呐,这前脚刚把粮食收回去,后脚就下这么大的雨。”

    “爹,我见地里还有没割完的呢?”

    李老爹叹口气,“麦子没熟透,他们是想再绷一两天,可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天气?就晚这么一天,看吧,有他们哭的时候。”

    本就快熟的麦子,再被大雨一泡,估计算是又白忙活了。

    下这么大的雨,石头也不可能回去,这爷儿俩把厨房倒腾一遍,找出菜和米面,将就着糊弄。

    俩大男人,一个比一个不讲究,一锅烩呗,反正熟了就行。

    “也不知喜鹊和孩子怎么样了,其实应该接你们娘俩过来。”

    石头吃着碗里的饭,不说多难吃,可和喜鹊做的没法比。

    “你那儿什么事儿没有,也就收拾下屋子,再做口饭吃,能有什么事儿?再说还有虎子在呢,有事儿他就回来了,等雨小点儿你就赶紧回去。”

    石头看了看外面的大雨,估计到晚上都未定能停。

    “等雨小点儿,河沟里,野外到处都是青蛙,到时候得多逮点儿,那个炖着吃,肉可嫩了。”

    李老爹吃着碗里的饭,也是没滋没味儿,不由想到以前在外时,和同行的人逮青蛙炖着吃的时候。

    这也是下着大雨,爷儿俩闲的慌,要不然现在都想冒雨出去逮几只。

    俩人一边闲聊着,一边吃着。

    俩人想的挺好,可这大雨到第二天也没停。

    过了午后,总算小点儿了,石头忙和李老爹说了声,打算先回家看看。

    李老爹看了看天,还是阴着,可雨却小了许多,怕一会儿还得接着下

    “趁着雨小赶紧走,这一出来就四五天,也不知道喜鹊和虎子在那儿咋样了?我和你一块儿出去,我到赵老三那儿看看,再去另外几家转转,别下雨再把粮食都给捂了。”

    俩人穿上稻草编的蓑衣,李老爹去了赵老三那儿,石头出了村子,小跑着就往家去。

    本来这点儿路他一人用不了半个时辰,可现在不行,路上坑坑洼洼,全是积水。

    穿的草鞋踩下去,再拔出来都费劲儿。

    从路边儿薅了些野草,把草鞋又固定了一下,要不然到不了家就得坏了。

    还没走到山脚这儿,雨又渐渐下大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