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喜鹊笑道:“那你以后可得多学本事,别人帮你种地,你别让别人糊弄了,学完本事以后还可以教小外甥。”虎子连连点头,他现在什么都学,他姐夫都说了,不管学什么,学会了就有用到的时候,不会亏。
“姐,你有什么愿望?”
火光映着喜鹊圆润的小脸儿,喜鹊这一冬天养的非常好,整个人比往常更多了几分女人的柔美。
“愿望,我的愿望,一直就是咱们一家人能够开开心心的,都知道彼此过的好,别的我什么都不多求。”
随后又用手轻抚着肚子。
“还有我的孩子,只要平安生下来,只要能够健康长大,只要我在意的人都生活的好,我觉得老天爷就已经满足了我所有的愿望了。”
虎子说道:“姐,你这还叫没什么愿望,你这求的可真不少。”
李老爹说道:“人活一世,不就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吗,你姐也没有求荣华富贵,只求个平安圆满,这怎么能叫多呢?”
石头忙说道:“不多不多,喜鹊这是替咱们大家求的。”
随后端起喜鹊的酒碗,替喜鹊喝掉。
虎子也端起来愤愤的喝了一大口,随后就又一口喷了出去。
“大过年的就喝这个,太难喝了。”虎子的小脸儿拧巴着,特别逗人。
这把李老爹心疼坏了,“谁让你真喝了,就是让你应个景儿,光给我糟蹋好东西。”
喜鹊忙把虎子拉过来,夹了个饺子塞到他嘴里。
还是饺子香,吃完了饺子,嘴里的酒味儿也淡了。
第188章
准备接梁大娘上山
民间的习俗,初一饺子,初二面。
就算住在山里,喜鹊初二这天也是擀的面条儿吃。
其实过不过年几人并没有太大感触,就是饭菜比往日略丰盛了点。
在这里活动范围有限,又不用串亲戚访友什么的,几人都是该干嘛干嘛。
喜鹊现在越来越笨拙,还有两个来月就要生了,现在轻易不外出。
所以做饭的活儿就全落在了石头身上。
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喜鹊坐在一旁指点,现在就连虎子也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了。
趁着喜鹊还没生,石头连着几次进山。
一是现在有时间,多存些肉,喜鹊生完后他不再轻易往外跑。
二是上山打猎也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开春儿轻易不上山打猎,尤其是怀着崽子的母兽,更是不能伤害。
所以现在山洞里又挂满了肉,就连石屋房檐儿下,都冻了不少肉。
李老爹则是把收拾打扫的活儿全揽了过来。
没事儿时,最大的消遣就是到河边去钓鱼。
李老爹自己自制了根鱼竿,闲时在河边一坐就半天。
在这儿活动范围有限,他不钓鱼还能干啥?
虎子看的直挠头,他爹在这儿,他都不敢带小灰在附近转悠。
李老爹纯粹就是消磨时间,要吃鱼还是得虎子来。
山上的日子是悠闲的,满山的柴火不用专门费时间去捡。
山洞里还放着成堆的白米白面,还有那老多的肉。
不愁吃喝,没人打扰的日子过得飞快。
现在连吹到脸上的风都没那么凉了。
喜鹊又把小娃娃所用的东西全都检查一遍,放在了竹箱子里。
随后一手扶着腰,一手托着肚子到了院儿里。
远远望去,远处的山间好似有了点点嫩绿。
石头忙过来扶着喜鹊,“你这行动不便,要做什么就叫我。”
石头扶着喜鹊让她坐在了大树墩子上。
喜鹊摸了摸肚子说道:“石头哥,预产期也快到了,要不然咱提前把大姨接上来吧,要不然有点儿事我心里没底。”
“行,我昨天还和爹说,这两天就下山去接大姨呢。”
“你一人去还是和爹一起去?”
“我一个人去,若是我俩都走了,这儿就剩你和虎子我也不放心,有爹在,我还心里踏实点儿。”
“那你可别耽误,早点回来。”
石头看着喜鹊圆润的小脸,喜鹊一冬天没怎么外出,皮肤比以前养的更白嫩了。
阳光照在脸上,真的是白里透红。
“放心吧,接上大姨我就回来。有什么活儿让爹和虎子去,你就顾好自己。”
喜鹊嘟了嘟嘴说道:“还能有什么活儿,除了做口饭吃,也没有别的活儿可干啊。”
石头也知道喜鹊在山上很闷,要不然也不会做那么多孩子的衣服,就连他们三个都没少做。
“等着我们伺候你还不好,等过段时间山下不闹腾了,咱们一下山可有忙不完的活儿啊,到时候你就是想偷懒都偷不了。”
“有什么活儿?”
石头一笑,看了看喜鹊有些傻傻的样子。
“盖房子啊,咱那房子不能住人了,得重新翻盖。田地都租出去不用担心,但那也得去看看吧。再说还有个小的呢,到时候就他就得占一人整天看着,你算算有多少活儿,你一人哪儿忙的过来。”
喜鹊一拍脑袋,忘了,他们不可能一直住在山上,要下山,可不活儿就多了。
这时,虎子拎着的两条鱼跑过来,“姐,这个鱼给你熬鱼汤喝。”
喜鹊有些嫌弃的看了一眼,这一冬天,她可没少喝鱼汤。
弟弟的好意,她也不能不领,“都收拾干净了,放厨房吧,晚上炖着吃吧,这两天
不想喝汤了。”
她现在就想喝青菜汤,可没有。
虎子没想那么多,把鱼拎进了厨房。出来蹲在喜鹊跟前问道:“姐,昨晚上腿抽筋儿了没有?爹说多泡泡脚,也许腿就没那么肿了。”
现在喜鹊的腿脚肿的跟水萝卜似的,晚上把鞋脱下来,脚面上都有一道深深的印儿。
“我没事儿,我都听梁大娘说过,越到后面越难受,每个人都这样。我这还没怎么孕吐呢,有的孕妇整吐好几个月,那才叫遭罪呢。”
遭不遭罪虎子不知道,他就见他姐现在腿脚都肿着,有些心疼。
石头对虎子说道:“明天跟我进山,咱们去逮几只鸭子。”
虎子问道:“我姐不想喝鱼汤,难道是想喝鸭汤?”
“喝什么鸭汤,跟我去逮几只鸭子,一是让你出去练练,二是过两天我下山给我大姨带着。你姐快生了,得提前把人接上来,要不然谁给你姐接生。”
虎子“哦”了一声。
他知道下山没他的份儿,现在也不多问了。
不过这一冬天,他姐夫没少带他去打猎,在山里跑惯了也挺有趣儿的。
晚上石头烧了热水,舀在大木盆里,端到屋里给喜鹊泡脚。
喜鹊坐在椅子上,石头蹲在木盆儿前,把喜鹊的脚放在热水里。
喜鹊现在脚肿的厉害,连小腿肚都一摁一个小坑儿。
石头拿着布巾,一点点帮喜鹊洗着脚。
不管对脚肿有没有用,反正用热水烫过还是很舒服的。
不敢泡时间太久,石头把水端出去,又端了一大碗热水进来。
这个放在炕头桌上,喜鹊晚上口渴时喝着方便。
现在喜鹊每天洗漱,都是石头烧水帮着擦洗,没办法,挺着个大肚子,腰都弯不下。
身上实在是痒了,也是石头帮她端水进来,在屋里帮她擦洗一下。
等都收拾完,看着喜鹊上了炕睡觉,石头才出来把明天进山要带的东西准备齐。
虎子知道他姐夫要带他进山,两条鱼也没炖,用叫花鸡的做法晚上就烤上了,明天中午吃时还有余温,连热都省了。
进山跑半天,中午再准备午饭太麻烦,现在石头也习惯了带干粮,确实省事儿还吃的舒服一些。
李老爹知道他俩一早就会走,所以天还没亮就先起来了。
到石屋这儿时,轻手轻脚的熬上了粥,又灌了两竹罐的热水。
院儿里火堆的火也快熄灭了,李老爹拿铁锹铲来土掩盖上,又把灰弄到了菜地里。
石头出来时,李老爹把该做的都做完了。
“爹,您咋起这么早,这些活儿我来干就行。”
“没事儿,觉少,反正也睡不着,你赶紧去洗漱,虎子马上就过来。”
石头和虎子吃完饭,石头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大背篓里背着,虎子招呼了一声小灰,过了竹桥,小灰就汪汪叫着在跑在前面。
隔得老远,小灰兴奋的叫声还能传回来。
第189章
有粮也不敢放开吃
天刚亮,石头就收拾好下了山。
细算起来,他都有两个月没有下山了。
也不知道山下现在什么情况,有没有比年前好一些?
山上向阳的地方,隐约有点绿色。
越往下走越明显,到山腰往下时,远远都能隐约见到他那两间房子。
石头望着他那两间屋子出了会儿神,估计现在那屋子都快四面透风了。
不想了,先去大牛哥家看看。
石头拎着好几只鸭子就往村里的方向走,自己那小院儿连回都不用回了。
村外的田地里,早有勤劳的农家汉子在劳作。
去年收成就没有,今年可别再遇上,他们多卖些力气不怕,就怕老天爷不给人活路。
村里的街道也没什么人,和去年一样,透着萧条。
石头拍了三下门,“大牛哥,在不在家?”
“来了,来了,等一下。”
石头一听,是翠嫂子的声音。
翠嫂子也一样,打开门见是石头,露出意外的神情,继而高兴的打开门让石头进了院子。
“石头兄弟,你这是刚下山吧?”
狗蛋儿正在院里玩儿,见石头拎着鸭子,忙跑过去拍了拍鸭子,仰头对石头笑着喊道:“叔,叔。”
石头把鸭子放在一旁,摸了摸狗蛋儿的头,“乖,嫂子,我这是刚下山,大牛哥呢。”
“去地里干活儿了,厨房里有水,你自己去拿,我去喊他回来。狗蛋,乖乖在家,娘一会儿就回来。”
翠嫂子说完,转身就出了门。
一路下山,走了这么久,石头确实渴了,在大牛哥家也不客气,到厨房拿碗舀了水喝。
狗蛋儿新奇的蹲在地上,看着捆绑一团的鸭子,时不时拿手指戳一下,“叔,叔,鸭鸭。”
石头笑着坐在台阶上看着狗蛋儿,他很快也就要有孩子了,所以这会儿对小娃娃特稀罕。
“狗蛋儿喜欢呀,一会儿让你娘炖给你吃。”
狗蛋儿喜滋滋的直点头。
他就知道,只要石头叔一来他家,他家就有好吃的。
石头在家哄着狗蛋儿玩儿,不一会儿大牛就扛着锄头回来了。
“你可真行,这在山上一猫就是俩多月,这也就是你,换成别人早就满山去找了。”
翠嫂子把大门关上,给俩人又倒上水,这才问道:“刚才都没来得及问你,喜鹊怎么样了,是不是快到日子了?”
石头点点头,脸上止不住的笑容。
大牛笑着捶了石头一拳,说道:“这要不是喜鹊快生了,估计你还不下山呢。”
“还不是不放心,我若时常离开,他们也担心,我更是放不下心。好在我老丈人也不是个怂的,要不然就我和喜鹊,我哪儿敢放心走。”
翠嫂子说道:“那倒也是,在山脚住到晚上都瘆得慌,更不要说在山里了。”
石头问道:“大牛哥,现在还那么乱吗?官府的人还会到村里来吗?我这俩月没下山,山下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刚才大牛一进来,石头就发现大牛哥瘦了不少,就连翠嫂子也一样,除了狗蛋没什么变化,这两口子都瘦了不少,难道粮食不够吃了?
大牛叹口气说道:“就咱这小村子,又没什么油水,官府不怎么来了。听说京城年前打成了一锅粥,最后还是太子顺利登基,说是掌兵权的皇子回来大局才定下,据说死了好多的人,府城,县里很多官员都换了,更多的我也不清楚了。”
确实,京城的消息轻易传不到这边,传到这边基本上都是大局已定了。
既然太子已顺利登基,那以后应该就不会那么乱了。
“大牛哥,你和嫂子怎么瘦了那么多,粮食还有吗?是不是不够吃?”
翠嫂子说道:“石头兄弟别多心,粮食还有,现在谁家都喝稀的,我们两口子也不想太特殊。除了狗蛋,我们俩都是一天一顿,就这样,都时常有人上门来借粮。”
说到这儿,大牛哥笑道:“石头,你老丈人可真是有一手,这不动声色买下了大片的土地,在小梁村儿,就你老丈人现在土地多。”
大牛是真的佩服李老爹,刚嗅到点儿苗头,不管收粮的价钱多高,硬是一粒粮食不卖。
等粮食长得谁都吃不起时也没卖,就硬生生捏在手里。
等到人们快支持不住时,就以粮折算银子置换土地,里外里哪儿哪儿都赚了。
知道点儿实情的人也只是想多存点儿粮,别断了吃的,就没人能想到这一茬儿。
在这件事上,石头对李老爹也是佩服的不得了。
石头自认为也有点见识,比一般的庄稼汉要强多了。可在这件事上,他只想到多存粮食,够他们小两口吃,就没想在这种环境下居然还能赚银子。
鸭子被狗蛋儿拎过一只来,“娘,娘,鸭鸭。”
翠嫂子忙把鸭子从狗蛋儿手里拿过来说道:“狗蛋别乱动,石头,你不是还要去请你大姨上山帮忙接生吗?在这儿吃过午饭再过去。”
“唉,麻烦嫂子了,鸭子你留下两只,我给我大姨带两只,再给石宽那儿送两只。对了,大牛哥,宽子这一冬到你这儿来过吗?我上山前告诉他粮食不够吃了就来找你,让你帮他拿。”
“到年底时来过一次,拿的不多。你弟弟挺懂事儿的,就是有些单薄。”
石头也是暗自叹口气,“没爹娘的孩子,能平安活着长那么大,已是老天眷顾了。”
翠嫂子忙说道:“别说这个了,都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我这就去做饭,吃完了你去看看宽子再去你大姨那儿,晚上就到这儿来住吧。”
“不了嫂子,我看过大姨就到宽子那儿去住。明天我带大姨直接上山,就不到家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