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本想着过不了几个月还能再收一季,哪想到老天不给力,差不多绝收了。等他们发觉不对再抢粮食时,才知道当时卖粮的那点儿银子,压根儿买不回来多少米面。
那时这哥儿俩才想起李老爹当时的叮嘱,才明白李老爹为什么一粒米都不卖。
到底是在外面闯荡过的,眼光眼界就是和乡下泥腿子不一样。
李老爹看着俩弟弟这么大人,这会儿哭的什么似的。
“行了,别哭了,我这儿还有些糙迷,一会儿一人拿走些。”
“多谢大哥,我就知道大哥是有情谊的,往常是弟弟们做的不对,大哥要生气,就打我们几下吧。”李老三说道。
“大哥,这下家里能吃口热乎饭了,一会儿我就让侄子们过来给你磕头。”李老二也是红着眼睛说道。
李老爹摆摆手,“行了,行了,别说这话了,我能帮的也有限。石头,给你二叔和三叔各扛五十斤糙米出来。”
石头听到李老爹的吩咐后,从西厢房拎出两袋粮食来。
石头这时才知道,原来李老爹往外拿粮食时,就已经给两个弟弟准备出来了。
李二叔和李三叔扛着粮食,抹着眼泪再三道谢,这才先把粮食送回家。
石头说道:“爹,您早就想帮两位叔叔吧。”
“能咋办?我都能给别人粮食,他们好歹是自己的弟弟,不能真的不管。可想到他们以前也是生气,算了,老街坊能帮的我都伸把手,他们吃不上饭,我还真能看着不管吗?”
随后又对石头说道:“咱们不在乎这点儿东西,可对他们来说却是能救命的。所以有时候手该松的时候就得松,不能把事做绝。你二叔三叔就是嘴碎,没多大主意,但人也不是有多坏。”
石头点点头,受教了。
什么时候都一样,做人要留一线。
傍晚,李家院子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第184章
都弄妥了
经过李老爹挑选,再有李二叔和李三叔帮忙,李老爹又买下了十亩地。
本来可以多买一些,可李老爹做事不想太打眼,这才忍痛只选了些大块儿挨着的。
而且人们都愿意把银钱折成米扛回家。
米缸里有米,心里踏实。
当然也有要银子的,但也折算了一部分米。
不管怎么说,李老爹还是比外面的奸商厚道,米价定的低,所以多拿回家不少粮食。
李老爹没挑中的地,也没让人白跑,也给了几斤碎米。
同时,西厢房地窖里的米,也用掉了一半儿。
李老爹带在身上的银子也快花干净了。
这会儿李二叔和李三叔才知道,他大哥家底儿如此丰厚。
不过这一下,李老爹在村里的威望比以前更高了。
把村里的事儿搞定,李老爹立马拿银子托人,到衙门把手续全办了。
只有经了官府,这事儿才算落定,也杜绝了有人反悔。
石头则是在李老爹笼络村民的时候,抽空去了梁大娘家。
梁大娘给石头端了碗水,关切的说道:“昨天我就听说了,见你们忙,便没过去凑热闹,我就知道你会过来的。”
石头忙接过水,问道:“大姨,这段时间怎么样?家里没啥事儿吧?”
梁大娘一笑,“我们娘儿俩倒是捡着了便宜,家里俩女的,一看也不像有家底儿的,让流民抢了点儿米面去,倒没损失别的。”
这时二丫也凑过来问道:“石头哥,喜鹊现在咋样了?你们在山上住能适应吗?”
石头看了一眼二丫,二丫虽然皮肤略黑一些,但模样也不难看。
往常二丫也是喜欢俏丽的,可这会儿身上脸上灰扑扑的,石头便知道这是梁大娘不让闺女打扮的耀眼。
“还行,山上就是闷一些,大姨,开春儿喜鹊该生了,过完年后我提前接你上山。”
知道喜鹊一切都好,梁大娘也放下心来。
“行,也不用提前太早,喜鹊这是头一胎,一般情况下不会提前。”
石头又对二丫说道:“二丫,到时候你也去吧,就是上山的路不好走,我背着大姨,你就得自己走着了。”
梁大娘忙说道:“她不用去,到时让她去她姐家住几天,喜鹊生完没什么事儿,我也就回来了。”
说实话,二丫是想去的,可一想到要爬那么高的山,走那么远的路,她就又发怵了。
梁大娘自然能看出闺女的小心思,也没理她,转而对石头说道:“你老丈人这次回来搞得阵仗不小,不过这么一来,今年冬天倒是都能过得去了,不用卖儿卖女,也不用饿死了。”
石头也说道:“没想到那么多人家想卖地,我老丈人还是捡大块儿的买,差不多挨在一处,有十来亩,小块儿地离得远的都没要。”
梁大娘叹口气,“能有啥法子?人活着总得要吃饭,这饭都吃不上,还留着地干啥?总得先活命吧。”
“大姨,我这白天来,人多眼杂不方便,晚上我给你送点儿白米白面来。事情差不多了,我们明天也就回去了,到喜鹊生前,我们就不下来了。”
梁大娘忙说道:“不用,我们娘儿俩手里还有,我们听了你老丈人的话,事先就存了些粮,我这儿你就放心吧。”
“大姨您就别推辞了,这也是我老丈人让我送过来的,毕竟到开春儿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晚上没人时我再给你送过来,到时候您听着点儿动静。”
石头站起身,“大姨,那我就先回去了,真有什么事儿,你就去找原先租种我爹地的老吴头他们。我爹都提前打好招呼了,只要是您这儿的事儿,没有不帮的。”
“行,我记下了,真没想到你老丈人都不在村里住了,还能照应到我们。石头啊,以后可得好好孝敬你老丈人。”
“那是肯定的,我老丈人待我也好。”
梁大娘和二丫把石头送出门,见石头转出胡同才又把门插上。
李老爹等石头回来才问道:“你大姨那儿没啥事儿吧。”
“没事儿,我大姨可不是个糊涂的,您提醒后就记在了心上,提前也有准备。再说家里又没壮劳力,没人上她那儿去捣乱。”
“就是怕有流民,两个女的,手无缚鸡之力总是危险。”
“我大姨家现在收拾的可干净了,一丁点儿富余的东西都没摆出来,一看就是日子过不下去的景象,流民抢东西也是得找有家底儿的才下手呢。”
老爹一笑,“那不就走眼了吗?村儿里要说有家底儿的,你大姨绝对算一份儿。”
确实,梁大娘家虽然没有壮劳力,可地租出去了。梁大娘还有接生的手艺,在帮人保媒也能赚不少,在村里确实算是好过的。
“爹,晚上我给大姨把米面送过去,这次得从您这儿拿了。”
李老爹一摆手,“跟我客气啥,自己去拿。”
李老爹西厢房地窖里的粮食,随后都是石头每天晚上扛出来。
白天确定好亩数,谁家要拿多少银子,谁家要多少米,晚上石头就先扛上来,第二天白天来了直接领。
不敢全放外头,这要让人知道了,一粒米都剩不下。
别人那儿没得吃,你这儿存这么多,不抢你抢谁?
这两天也不是没有人打主意,可石头一把气势放出来,还没轮到动手就先把人镇住了。
李老爹把地契随身带着,跑腿儿的活儿就交给了两个弟弟。
毕竟李老爹是有备而来,再说村里情况也熟,两三天的时间就全部弄利落了。
石头把白米白面装好,趁着天黑给梁大娘送了过去。
梁大娘也给准备出一篮子腌菜,还给石头拿了一大包红糖。
石头推辞不过,这才收下。
明天一早准备回去,李老爹又问石头:“你还去看你弟弟吗?”
“不去了,上次给他送了米面,我也告诉了他,如果不够吃了就去找大牛哥,让大牛哥给他石洞里拿,我那儿还有不少呢。”
“你弟弟倒也是个机灵的,男孩子锻炼锻炼也好,谁能守谁一辈子呢。行了,早点睡吧,明天早点儿上山,别太晚到家,这两天心老定不下来,就担心喜鹊她俩。”
石头更担心,那可是他媳妇和孩子呀。
睡觉,明天早点儿走,下午就能到家。
第185章
踏雪而归
冬天,天亮的迟,路上静悄悄的,李老爹和石头就出了村子。
等李二叔和李三叔过来送李老爹时,就见大门已经又被锁上了。
两人都是归心似箭,路上不再停留。
山脚还有半山腰还是很好走的,常有人走都踏出路来了。
再往上就比较难了,石头在前,李老爹紧跟在后。
路上两人通力合作,逮了只兔子烤着吃了。
摸着黑上路,俩人可是没吃饭,到这会儿早饿的不行了。
这两天在李老爹家,俩人也是极糊弄的,地窖里米有的是,都是天天熬一大锅粥,够吃一天的。
几天没吃到肉了,这一只兔子俩人没几下就分吃干净了,还意犹未尽。
“爹,我记得家里还剩好多羊骨头呢,咱们回去炖羊骨头吃,再包点儿羊肉馅儿饺子。”
李老爹咂吧咂吧嘴说道:“再喝上一口小酒,冬天就这样的日子最美。”
“虎子说没吃过鹿肉,等我进山在逮头鹿,咱们也学那大户人家围炉烤鹿肉吃。”
“理那小子干嘛?一天到晚就惦记吃。有吃的就先别进山了,也省的喜鹊担心。”
野鹿是那么好逮的,这会儿肯定是人更重要。
现在地也有了,孩子也快有了,多吃一口少吃一口有什么要紧的。
眼见闺女日子过得好,他也就放了心了。
等虎子成亲还早着呢,现在他正好多帮帮闺女。
俩人又略歇了会儿,这才又起身上路。
半路上,又飘起了雪花。
趁着现在雪不大,俩人加快了脚步。
树林中渐渐被白色覆盖,四周也极安静,只有俩人急促的脚步声。
等远远能看到石屋,又看到厨房有炊烟升起,俩人才同时长舒出一口气。
虎子正在院子里扫雪,现在还好扫,等雪厚了就没那么容易扫了。
再者他姐也常出来,万一滑一跤可怎么办?
正感慨自己真是一个心疼人的好弟弟,就见两个人影往这边来。
眨眨眼,把笤帚一扔就喊道:“爹,姐夫,你们回来了。”
李老爹和石头还没回声儿,就见喜鹊从厨房出来了。
就虎子这大嗓门儿,喜鹊哪儿能听不见?而且这几天她正担心她爹和石头呢?
石头忙扯着嗓子喊道:“喜鹊,你别动,地上有雪,路滑。”
李老爹把要说的话咽回了肚子,就见石头撒丫子跑到壕沟边儿上,把竹桥架上,先跑了过去。
李老爹则是被冲过来的虎子抱了个满怀,“爹,你们咋一去就好几天啊?”
“当然是有事儿了,走,赶紧回去,把竹桥收起来。”
过了竹桥,李老爹动手把竹桥收了起来,而石头则是把喜鹊扶回了屋子。
还是儿子靠谱,虎子这会儿还跟在李老爹身边儿。
喜鹊用锅里烧的水先泡上一壶热茶,“爹,赶紧坐下,冷吧,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李老爹笑道:“赶路倒是不冷,就是渴的厉害。这是泡的嫩芽吧,一闻就闻出来了。”
喜鹊从怀孕后茶喝的比较少,多是便宜了李老爹。
石头在一旁关心的问道:“喜鹊,这几天你跟虎子在家没事儿吧?我跟爹在外也悬心,就巴不得早点回来。这回我跟爹都不下山了,咱们踏踏实实的先把这个冬天过去。”
喜鹊还没说话,虎子先说道:“家里没事儿,我以前听村里大娘说多吃鱼聪明,我们这几天净捞鱼吃了,我姐还打算弄鱼丸吃呢。”
李老爹扫了儿子一眼,“就知道你是个吃货,到哪儿都惦记吃。”
虎子嘴硬的回道:“人活着不吃饭哪儿成,长嘴不就是吃饭的吗?”
这话把几人都逗笑了。
喜鹊也忙说道:“爹,别说虎子了,这几天虎子可没少帮忙,
费力气的活儿都是他干。”
虎子冲喜鹊一笑,还是他姐好,什么时候都帮他说话。
“他不干谁干?我俩不在家,就他一男的,别啥事儿都护着他。”
虎子撅撅嘴,蹭到喜鹊身边。
不理他爹了,枉他还担心这么久,见面没说夸夸他,到先挨顿呲。
喜鹊拍拍虎子的胳膊,说道:“去帮我把柴火抱进来,我一会儿去给你做鱼丸儿吃。”
虎子点点头,这才高兴的跑了出去。
石头说道:“喜鹊,要做什么,我帮你打下手吧,你别累着。”
“这哪儿就累着了,鱼都是虎子帮我收拾的,我俩本就打算晚上烙饼弄鱼丸儿汤吃。”
“那我和爹倒是有口福了,一回来就有好吃的。”
李老爹也说道:“是啊,这几天都没踏踏实实好好吃顿饭,这肚子老是半空的。”
喜鹊扶着桌子站起来,说道:“那我赶紧去做,幸好面揉的多。石头哥,你帮我把梁上的腊肉拿下来,还有木耳泡上一些。”
李老爹忙说道:“不用弄那么多,够吃就行。”
“这哪儿就多了,爹你甭管了,坐这儿喝茶吧。”
石头说道:“爹,您放心,我去帮喜鹊打下手,不会累着她的。”
就这几天,石头就没吃饱过。
现在他觉得自己多少东西都能吃得下,可也不能只让喜鹊一人忙,他看着也心疼。
鱼肉早就腌上了,面也醒好了,石头让虎子出去把院里的雪扫干净,他帮喜鹊烧火。
李老爹在屋里喝了两三碗茶水,就到院儿里帮虎子扫雪了。
随后又带着虎子回了他们的木屋。
这几天,虎子一直跟喜鹊住在石屋这儿,后面就没怎么来过。
李老爹一进门,好吗,屋里真是够冷清的。
赶紧抱木柴把炕烧上,又把火盆儿弄上。
要不然晚上屋里根本就没法睡人。
虎子则是拿着笤帚把路扫出来。
扫完雪,虎子又在院儿里把火堆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