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也有直接在锅里蒸的,这个考验火候和经验。看着米汤收的差不多,一定要小火,慢慢焖熟,最后锅底是一层焦黄的锅巴。也可以大火烧开等米快熟时,把米捞在盆里或蒸屉上再蒸熟。米汤也留着喝,都不浪费。
不知道我解释的清楚不?
第132章
开心的一天
热热闹闹的吃完午饭,虎子和石宽都不停的揉肚子。
有点儿撑了,一下没收住。
尤其是石宽,他本就一个人过,平时饿了就随便糊弄一口,什么时候这么放开的吃过。
看着在一旁捂嘴笑的二丫姑娘,石宽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一盆儿炸小鱼儿被吃的精光,虎子感觉还是没过瘾,让石宽履行承诺,下午拉着他就又奔河边去了。
好在离山脚不远,就在小溪边,所以石头也放心的让俩人去了。
李老爹也没事儿,便送他们到了小溪边再回来。
小灰汪汪叫着追着也跑了出去,狗蛋儿迈着小步子,哭唧唧的跟不上,被翠嫂子从门口又抱了回来。
大牛和石头说了会儿话,感慨了几句,就又到地里去了。
地里的秧苗也该浇水了,石头那两亩地全种了青菜,这个更缺不了水。
翠嫂子和二丫则是帮着喜鹊归置厨房的家伙事儿。
“嫂子,我看狗蛋儿也有点儿犯困,这些你甭管了,我慢慢儿收拾,你带狗蛋儿回去吧。”
狗蛋儿哭了两声后被翠嫂子哄好,就有些犯困了。
“那行,我就先带孩子回去了。大娘,我先回去了。”
翠嫂子和喜鹊说完又向梁大娘告别。
“回去吧,看孩子都要睡着了,我又不是外人,哪儿用得着这么客气。”
翠嫂子抱着狗蛋儿走后,梁大娘和二丫也准备告辞。
喜鹊早在厨房时,就收拾出一些干蘑菇和木耳出来。
梁大娘来带来这么多东西,她也不能让人空着手回去吧。
“大姨,你可别推辞啊,这都是我自己采的,晒干的,不值什么?”
大娘一笑对喜鹊说道:“我知道,你也别拿这么多呀。就算你这儿守着山边儿采这个容易,这么多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得到的。”
“大姨,这个就是费点时间,又没花钱,您吃不了给大丫姐带些过去。”
石头也说道:“大姨拿着吧,我这儿也没啥好东西。”
梁大娘一笑,“这还不叫好,在外面买也不少钱呢。”
喜鹊拉着二丫说道:“以后有空就过来找我玩儿,有事儿就叫人捎话过来,让石头过去。”
二丫拉着喜鹊依依不舍,“太不方便了,你不在家,我连个玩伴都没有。”
梁大娘笑道:“多大的人了,还总想着玩儿。”
喜鹊在这儿有时也寂寞,没有玩儿到一块儿的人,和翠嫂子倒是聊得来,可她家里事儿多呀。
“大姨,我让我爹赶驴车送你们回去。”
“不用,我看你爹没少喝酒,让他一会儿歇着吧,走着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喜鹊说道:“没事儿,我爹送虎子他们到河边就回来,也快了。驴车跟家搁着也是搁着,老不用那成。”
石头说道:“我送大姨回去。”
正说着,李老爹回来了。
“我去吧,驴车你赶不习惯,再说现在你尽可能少在外面晃悠。”
李老爹说完,就到后院儿把车套好牵了出来。
到了路旁,梁大娘和二丫才上的车。
石头和喜鹊送到路边儿,二丫则是挥挥手。
“喜鹊,回去吧,有时间我就来找你。”
李老爹赶着驴车送梁大娘母女俩回去,石头则拉着喜鹊回了院子。
“石头哥,你明天上山,要不把被褥再带上一套去。”
过几天他爹也得上去,要不然没得盖。
“带上一套吧,再拿两身儿换洗的衣服。”
“干粮呢?那儿有米,要不然我给你蒸点儿馒头吧?”
“来得及吗?”石头也不想喜鹊太累。
“现在天热,一会儿我发上面,晚上就能蒸。山上有米,还有腌的肉,你把肉洗干净切成丁,和饭一起蒸,加点儿菜,这样一锅儿就全出来了,还省事儿。”
不用想也知道,石头一人肯定糊弄。
“我知道,上次和爹在山上,我俩就是这么做的,确实省事儿。”
喜鹊揉了面,盖上盖儿先发着,把中午剩的菜归置了一遍。
一大砂锅的鸡汤没有了,他们最后都是拿鸡汤泡的饭吃。
炖的鸭肉还剩一点儿,焖的豆角多,所以还剩了一点儿。
就连最后炸的花生米,都让几个人抓着吃干净了。
热闹过后,喜鹊就感到有些乏了,石头见状就让喜鹊回屋歇会儿,衣服被子他自己打包。
喜鹊一觉睡得香,太阳都偏西了才醒,还是被虎子的大嗓门儿吵醒的。
“哎呦,你们又逮了这么多小鱼儿啊。”
虎子身上的衣服都是湿的,但脸上却笑开了花。
“姐,我听宽子哥说,他平常吃饭可将就了,他答应陪我去网鱼,我答应让姐炸好了给他带走。”
说完就讨好的拉拉喜鹊的袖子,“姐,一会儿还炸小鱼儿吧,我给你烧火。”
宽子则是涨红了脸说道:“不用,中午就吃的挺多的,我不用带走。”
喜鹊自然不会让弟弟没了面子。
对着俩人说道:“瞧你们俩衣服都湿了,索性就把鱼给我收拾出来,我先腌上,你俩去洗个澡,要不然一身的腥味儿。”
“姐,我这就收拾,宽子哥,你帮我提水。”
宽子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喜鹊,喜鹊笑道:“去吧,虎子一人可提不动一大桶水,去给他帮忙。”
宽子这才拿水桶去提水到院儿里,俩人不一会儿就把多半篓小鱼给收拾了出来。
收拾完鱼,喜鹊给俩人拿了布巾,俩人就跑到河边去洗澡了。
俩人下午就玩了一下午的水了,身上衣服几乎都湿透了。现在冲一下,把衣服揉了遍,搭在了树杈儿上,在水里俩人就又玩儿了起来。
石头找过来时,见俩人泼着水,哈哈的玩儿的正开心。
石头也不由笑了,虎子还好,石宽有多久没见他这么开心的玩闹过了。
记得小时候还是很活泼很闹人的,可越长大越沉默。
每个人过着过着,都会改变原先的模样。
石宽则是感觉今天是他过的最开心的。
无忧无虑的玩闹,回来就能吃到丰盛的饭菜,没有人嫌弃他,也没有人讨厌他。
晚上走的时候,喜鹊拿干净的油纸,把炸好的小鱼儿都给他带走了。
又拿了点白米白面,够他吃几天的。
喜鹊又捞了点儿腌菜,装在小罐儿里给石宽带回去。
一人懒得炒菜,切点儿咸菜也能将就。
石宽红着脸,来时他什么都没拿,走时倒带了半背篓东西回去。
石头不管弟弟的小心思,吃过晚饭就把他送回了家。
第133章
上山伐树
第二天天刚亮,石头就准备动身了。
厨房里有热好的馒头,喜鹊又做的面疙瘩汤,切了一碗咸菜丝。
除了虎子还在呼呼大睡,李老爹等石头走后,也牵着小毛驴儿出了门。
李老爹是想去捡些柴火回来,石头不在家,这些活儿就只能他来做。
再说也得放放牲口,让它吃口嫩草,省的割草回来。
有李老爹在这儿,石头上山还是很放心的,毕竟不是一两天能回来。
石头的大背篓里放着一套被褥,还有喜鹊给他蒸的馒头,还有一罐咸菜。
这点儿重量对石头来说不在话下,很轻松的穿行在还弥漫着雾气的山间。
一人行走,石头能抄近路就抄近路,路上顺手还逮了条青花蛇。
石头用草藤把它缠好,拎着上路,一边美滋滋的想,再逮只山鸡,然后来锅龙凤烩。
到山里石屋这,也差不多过了午时。
石头先拿木桶打来水,把屋子简单收拾了一下,把灶房洗刷干净。
又从外面捡了点儿柴火,烧了锅热水。
他一人才懒得做汤做饭呢,反正有馒头有咸菜。喜鹊还给他包了点儿茶叶带来,索性泡碗茶就馒头吃。
就拿粗瓷碗泡了碗茶,把馒头从中间掰开,咸菜塞到中间,石头就大口的吃了起来。
他一人先来,是准备先把树伐了,准备好后,再接李老爹上来。
如果他俩都来,山下就喜鹊和虎子在,别说现在世道乱,就算没事儿,他也不放心。
若真来人捣乱,喜鹊一人可应付不来。
吃完饭他把院里的杂草清理一遍。
清理一次后又长这么高了,真是够烦人的。
感觉像点儿样了,他也歇过劲儿来,这才去后面的山洞里,把斧子和锯拿了出来。
山里树木是多,可盖房子也不是什么树都行的。
到了李老爹选好的几棵树这,石头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握紧斧子,开始砍。
干这个真得需要把子力气,不一会儿,石头就把上衣脱掉了,浑身冒着汗珠。
从下午到晚上,也只堪堪伐倒了一棵树。
趁着天还没黑,拿斧子把树上的枝丫全都弄下来,然后捆好。
这个烧火最好,拿回去先晾干。
回到石屋这儿,把斧子和锯就放在屋里,然后拿了套换洗的粗布衣裳,就去了河边儿。
老规矩,一边儿洗澡,一边儿洗衣服。
干一下午活儿,他也累了,也没摸鱼,他感觉他做的没有喜鹊弄的好吃。反正山洞里还有不少肉,一会儿蒸饭吃。
明天想法子弄只山鸡,和那条青花蛇一块儿炖了,得好好补补,这这两天干的可都是体力活儿啊。
晚上石头切了肉丁,他也没耐心去挖野菜,就只肉丁和饭蒸在了一起。
蒸熟一看,水还放多了,和稠粥差不多。
也还好吧,和肉丁儿一搅拌,有滋有味儿的,就当粥吃吧,连明天早上的都有了。
连着四天,石头差不多伐了六棵树。
利用空闲的时间,还打了不少的野兔,捉了不少的野鸭子,全收拾干净,用盐腌上挂在山洞里风干。
想着过两天伐够了下山,他便又捡了不少的野鸭蛋回来。
又狠干了两天,凑够了十棵树,就连当柴火烧的树枝子都堆了好多了。
在山里盖房子和山下不一样,很多都是借助地势。
当初李老爹把房子选在挨着山壁这边儿,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而且在山里也不可能打地基,只是在地面平整的地方直接盖,下面也要砌上石头。
房顶就用竹子铺,上面盖上蒿草,这样不仅轻,还很有韧性。
盖这房子只是为了应急用,也不用那么讲究。
等石头把竹子还有蒿草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十多天的功夫也过去了。
下山这天,石头只拿着四只收拾好的野鸭子,还有半篓野鸭蛋。
背篓里放上干的野草,再把鸭蛋码进去,免得路上破掉。
这么长时间没回家,他也是归心似箭。
石头脚步轻快的往山下走。
可刚走到溪流这边,他便发现了不对劲儿。
旁边有一滩血迹,还有争斗过的痕迹,难道猛兽下山了?
顺着痕迹,石头就找了过去。
看地上的痕迹,便知是爬行时留下的。。
离得近了,石头闻到了一股腐臭味儿。
石头顺手从旁边捡起一根木棍儿,扒开前面的蒿草,便见到一个人。
一个死人,身上破衣烂衫,受伤的地儿不少,尤其是腿骨,以不正常的姿势弯着,身上已招了不少的蚊蝇。
身上也有被野兽啃掉的痕迹,但肯定不是猛兽,如果是猛兽,也就留几根骨头了。
天这么热,难怪腐坏的这么快。
这儿离深山还有很远,离山脚也不近,这人是怎么闯到这地方来的。
这深山老林对石头来说是如鱼得水,可对一般人来说,那就处处是陷阱。
既然遇见了,石头也不忍心让他死后暴尸荒野。
身边没有工具,便拿石块浅浅的挖了个坑,给他埋了进去。
看样子便知是难民,瘦骨嶙峋,身上没肉。
难道都以为进了山就有吃的了?
埋完人,石头到溪边洗了洗手,这才背起背篓继续往家走。
可这会儿的心情不由得沉重了点儿。
十几天的功夫,山下不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