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去县城的车还是挺多的,但现在价钱也比以前贵了,去一趟要三十文。这还是只到城门不进去,进县城还得另交钱,所以往回拉人的话,就在城门外等着。
李老爹都打听清楚后就上了车。
这一车人有七八个,七嘴八舌的聊着各自的听闻,晃晃悠悠好久才到县城。
李老爹正好眯了一小觉,在县城门外下了车,进城门空身一人要交五文钱。
连进城门都开始收钱了,可见现在上头敛钱敛的紧。
县城里倒是很热闹,街上人也挺多,可挑担子做小买卖的却没有了。
一个小孩儿,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坐在墙角,瞪着大眼睛,双眼无神的看着来往的行人。
旁边围了一堆人,也是在抢粮食的。
现在还不是最缺粮的时候,也许过段时间情况会更糟糕。
所有的物价都在疯涨,弄得人心惶惶。
兜里还有余钱的,赶紧拿钱买,可没钱的呢,就只能去偷,去抢了。
这样一来事故频发,人命案子也是频出,报案没人管,越来越乱。
而本就不安分的人就更张狂了。
李老爹暗暗叹口气,只要官府不作为,市面上肯定会越来越乱。
李老爹在县城也住过段时间,还算比较熟,往车马行的方向走。
走到半道,就见前面一起当街抢劫的。
五个地痞流氓把别人刚买的粮食连袋儿抢走,走时还在那人身上踹了几脚。
周围的行人只顾躲闪,没人上前帮忙。
这样的事在县城每天都有发生,为了自身安全,谁敢招惹这帮混混?
见人都散去,李老爹才上前,把人搀到了街边的屋檐下。
“怎么样?用不用去看大夫?”
那人摇摇头,“不用,还不如打死呢。”
李老爹见这人没大碍,便起身走了。
路过拐角时,便见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跪在路边乞讨。
也许想到自己家的孩子,李老爹心下有些不忍,过去问道:“你家大人呢?”
孩子只是木然的看着他,拿起手中的破瓦盆儿。
李老爹从背篓里,摸出两个馒头放在里面。
这个孩子眼睛一下就亮了,冲着李老爹磕个头,抱着俩馒头便跑进了胡同里。
看着孩子单薄的背影,李老爹心头一片苦涩,还没虎子大,到了冬天,谁知道能不能熬过去呀?
起身还没走出多远,便看到旁边又有一起打架的,李老爹不愿沾惹麻烦,加快了脚步。
“李叔,李叔,快来救救我们。”
李老爹猛的顿住脚步,这是谁在叫他。
转过身四处看看,原来是从打架的地方传过来的。
李老爹走过去,就看到地上躺着个年轻人,一女子抱着他边哭边哀求,见李老爹过来,忙放声喊道:“李叔,真的是你。”
李老爹也看清是谁了,是大丫,就是梁大娘的大闺女。
“大丫,这是怎么了?”
“李叔,我家男人在县城的生意做不下去了,正要打算回家。还没出县城的门,就被他们拦住,东西也被抢光了。”
这时,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说道:“小n们儿别瞎说,是你男人欠了钱还不起,我们才把东西拿走了。”
“你们瞎说,我男人就是做小本儿生意,从不欠账。”
“你们的税有多久没交了,这不得算上,你们这点儿东西都不够还的。”
另一人说道:“带这么多东西走,一看就知道是要跑路的,当哥儿几个是白混的,交不够银子就把人留下。”
一边说着,色眯眯的就看着大丫。
“还欠你们多少?”
“不多,十两银子。”
大丫急忙说道:“李叔,没有,真的没有。”
李老爹蹲下看了看大丫男人,应该他被打的不轻。
大丫从见到李老爹,便有了主心骨似的。
“大丫别急,一会儿都听我的。咱们现在先带你男人去看看大夫,没事儿就回家。”
大丫猛点头。
“老头儿,当我们是死的吗?”
“哪儿能啊?不管多少银子也得先把人救活,一会儿给你,我们又跑不了。”
李老爹垂下眼帘,掩去眼中的狠厉之气。
第127章
赶紧走
李老爹背起大丫男人,大丫帮李老爹背着背篓,去了不远处的小医馆。
围攻大丫两人的几人,不可能都跟着来,只两个人跟着,剩下的则是又到别处开始收保护费,还有乱七八糟的税。
大夫倒是细心的给大丫男人检查了一遍。
“没伤到内脏,都是皮外伤。可外伤的也不轻,我一会儿给你拿点儿药膏,按时热敷完,给涂抹上。”
大丫忙道谢。
老大夫倒是心善,没收诊费,只收了二百文钱的药膏钱。
钱是李老爹给付的。
他们的包袱,背篓都让这些人抢走了,大丫贴身还带着点,可当着这么多人,她也不方便从内衣里掏东西呀。
“李叔,回去我再还你。”
老爹摆摆手说道:“回家再说。”
坐在门口的那人见李老爹痛快的付了钱,便嘿嘿笑道:“没想到啊,你这老头儿倒是挺有钱,怎么着,赶紧把他们欠的还上吧。”
大丫满脸急切的看着李老爹,微微摇摇头。
李老爹则是对着那人说道:“你看人伤成这样,我们肯定是走不了了,今天得在这儿住一宿。明天出城,你们跟着我去拿。”
“老头儿,别耍花招啊。”
老爹一笑,“哪儿能啊?你们这么多人我们也不敢。就是钱太多,谁出门带这么多钱呢?你们不跟我去,难道还指着我给你们送回来?”
个人一听,有道理,谁有那么多银子随身带着。好吧,明天走一趟,不怕他们耍花招,能拿回多少来拿回多少。
李老爹带着大丫和她男人,就去了离城门口不远的一个小客栈。
跟着的人见他们住了下来,这才回去通风报信。
反正城里他们耳目多,不怕他们偷着走。
一进屋子,大丫就哭出声儿来。
“李叔,对不起,这下连你也走不成了。”
“哭啥?别哭了,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没遇上也就罢了,既遇上了,李叔哪儿能不管?”
“李叔,那明天怎么办?真的要给他们银子啊,们就是泼皮无赖,我们真没欠他们的钱。”
“我知道,你放心,我的钱是那么好拿的。”
大丫听她娘说过,李叔以前在外混过,是个有本事的。当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觉得连累了李叔,心里特别歉意。
这会儿早过了午饭的点儿,大丫肚子里咕噜一声叫,李老爹才反应过来,饭还没吃呢。
背篓里还有三个馒头,正好一人一个。
大丫男人这会儿也缓了过来,哑着嗓子向李老爹道了谢。
大丫男人叫张大壮,可人却是比较文静的,还识得几个字,在镇上和县城来回倒腾买卖。
两口子支了个摊子倒卖货物,收入还是不错的。
可最近一段时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每天来好几波儿强行收税的。俩人一商量,先把生意停了,摊子收了,打算先回家看看。
所以俩人这两天把手头的存货赶紧卖出去,卖的这点儿钱还不够交税的,所以张大壮就说卖完货后再把钱补上。
他想的是,卖完货俩人一走,上哪儿找他们去。
可没想到,今天俩人收拾完,刚出门就被拦住,一路拉拉扯扯,到底还是没走了。
这也就是幸亏大丫看到了李叔,看背影像,这才壮着胆子喊,要不然俩人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出县城呢。
李老爹知道了前因后果,又了解了县城的现状,当下决定府城不去了,指不定到那儿会惹上什么麻烦呢?
“李叔,明天怎么办?他们这一伙儿人挺多的,拿不到钱,不会放咱们走的。”
李老爹笑了笑,说道:“我刚才已经让掌柜的帮忙找了辆驴车,明天你带着你家男人坐驴车赶紧走,我在后面缠住他们。”
大丫连忙说道:“不行,他们人多,李叔您一人对付不了,要不咱们晚上偷偷走。”
“不行,黑灯瞎火,他们要是多出动几人,在半路把咱仨全灭了,都没人知道。”
张大壮这一会儿也没了主张。
毕竟他是第一次经历这事儿,而且现在身上还带着伤。
“你俩听叔的,明天一早城门一开,咱们立马就走。我留下缠住他们,你们有多快走多快,叔有法子对付他们,别担心。”
张大壮和大丫两口子也是六神无主,李老爹和俩人说完,便回了自个儿的房间。
要说什么没涨钱,住店的钱没涨,因为每个客栈都空着好多房间,没人来住啊。
可饭钱上去了,刚才李老爹一打听,饭钱几乎翻了一倍还多。
李老爹气的呸了一口,这是让人吃的吗,金子做的,饭都吃不起了。
最爱吃的红烧肉,感觉都吃不起了。
原先不到五十文钱一大盘儿,现在涨到了八五文。
幸亏他和石头前后脚买下了不少米,自家的麦子也没卖,哪天把磨也得拉到石头那儿,自己磨面吃。
现在米面是一天一个价儿,原先观望的都后悔不迭,早知道就不等了。
这一等,多花出多少铜钱去。
李老爹早和客栈掌柜的打过招呼,一大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早饭,小驴车也收拾好了。
仨人出门时,天还黑着,街上更是没几个人。
到城门时,门刚刚打开。
车夫甩着鞭子便出了城。
果然,走出还没多远,便听到后面有呼喊声。
李老爹跳下车,对车夫说道:“赶快点儿,先走。”
李老爹摸了摸怀中的匕首,又握紧了手中早准备下的棍子。
可他也没停下,往前一直快步走着。
后面的人不一会儿就追上了李老爹。
“老头,你够狡猾的呀,居然敢趁早偷溜。”
“这是咋说的?我们是光明正大的出的门,怎么能说是偷溜呢?”
“老头儿,把银子都交出来。”
李老爹扫了一眼,四个人,这是笃定他们伤的伤,老的老,好对付。
“我昨天不就说过了,谁出门随身带那么多银子。你们既然不放心,就跟我去拿吧。”
说完,李老爹也不理他们,拄着棍子就往前走。
在前面岔路口,往一个小道拐去。
“老头儿,走错路了吧。”
“路我还能不认得,在前面不远了。”
有一个三角眼的男人说道:“可我刚才见车是顺着大道直走的。”
李老爹呵呵的笑道:“我这是抄近路。”
走了一会儿,旁边有一小树林儿,再往前走就是山坡路了。
这时,后面四人也看出了不对。
“老头儿,敢耍我们,这儿根本就没人家。”
“谁说没有?你们以后就住这儿了。”
李老爹说完,转过身一脸笑的看着四人。
第128章
安全到家
李老爹看着倒地的四个人,把手中的匕首扔在地上。
这四个人中,有两个人带着匕首,李老爹没用自己的。
不过他一人打四个人,胳膊还是挨了一下。
李老爹把衣服撕下一块儿,紧紧勒住伤口。
看了看四周,把人扔这儿还是太显眼。
李老爹又把几人往树林里拉了拉,扔在了半人高的野草丛林。
就算有人看到,没准儿也会以为是几人斗殴而死。
年轻那会儿走镖时可没少干这事儿,偏僻的地儿经常遇到劫道的,手上人命更是没少沾。
县里这些人,就是仗着人多,在县城里横着走出来,遇上硬茬儿,照样得歇菜。
李老爹把浑身上下整理了一下,这才顺着大道追前面的驴车。
这一耽误时间就久了,前面驴车赶的快,不远就是镇上了,李老爹这才追上。
“叔,你没事儿吧?”大丫和张大壮两口子赶忙问道。
“没事儿,赶紧走,别停了,直接回家。”
到了岔路口,李老爹下了车,说道:“车钱我都付过了,你俩赶紧回家,我也回去了。”
张大壮忙说道:“叔,您帮我们这么大的忙,怎么也得到家喝口水呀,这都快到家门口了,您就到家歇歇脚再走。”
大丫也忙点头附和,要让李老爹到家去歇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