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石头放轻脚步,走到门外,从门缝里往里看了看。是他大伯还有大伯母。
“宽子,你咋能那么自私呢,看着你二哥就要成亲了却被抓走,你连忙都不帮。”
石宽蹲在地上,耷拉着脑袋没说话。
“要没我和你大伯看着,你一个孩子哪儿能在村里住的下去,早被人欺负死了。现在只是让你去替换你二哥几天,你都不答应。”
“我这儿他们也来了,他们不要我,嫌我太弱,又不是我让二哥去的。”
石大伯说道:“你大哥去打工了,你二哥又走了,你五弟还小,家里的活儿谁干,难道你帮着全给干了呀。”
石宽倔强的抬起头说道:“大伯,我病了这些日子,也没见你们帮我一把呀,你家那么多活我哪儿干的完,你还是雇别人去吧。”
大伯母生气的想,雇人,雇人不花银子。
有免费的谁花那冤枉钱?
“什么都甭说了,你俩哥哥都不在家,明天你到地里把剩下的活干完。”
大伯母最后一锤定音。
石宽刚想说话,石头就推门进来了。
石宽见石头进来,猛的从地上站起来,不再是那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了。
“哥,天这么晚了,你怎么过来了?”
石宽两三步就跑到石头身边,他感觉站石头身边心里特别有安全感。
石头冷冷的扫了石大伯和伯母一眼,才对石宽说道:“是啊,都这么晚了还被人逼上门来,你可真是窝囊到家了……。”
石头骂的毫不留情,石宽低头听着。
哥儿俩心里都明白,石头是骂给他大伯两口子听的。
果然,大伯母脸色不善的说道:“真是家贼难防,有什么样的娘,就能教出什么样的崽子来。”
石头脸色不变,慢慢走向他大伯两口子。
石头身形高大,慢慢走近有一股无形压迫感。
石头大伯母害怕的往后退了两步。
石头大伯站到他面前,冷着脸说道:“你要干嘛?还要动手打长辈不成?”
今天发生的事,让石大伯十分窝火。
上午来了一伙人,每家拉走一个壮劳力,来人丝毫不讲理,还都带着大刀武器,村民哪见过这阵仗。
他眼睁睁的看着二儿子被拉走,可这伙人到了石宽这儿,却没把这小崽子也拉走。
病了,他看就是装的,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两天就病了。
既然没去,那就给他干活儿吧。
石头看着他大伯的冷脸,说道:“什么叫家贼难防,若我是贼,那也是贼给石家送东西来。”
石头大伯母在后面小声嘟囔道:“胡说八道,你什么时候给石家送过东西。”
“当然送过,只不过是没给那些冷心冷肠的人送。”
石头见他大伯还要说话,便抢先说道:“你们俩是现在走,还是我请你们出去?”
石头大伯沉着脸,“你敢,你动手试试。”
石头也沉下脸,双手攥拳,传来关节嘎巴嘎巴的响声。
“我有什么不敢的,反正也被人说成是家贼了,就现在这么乱,就算误伤了也不会有人管。”
石头大伯见石头像是动真的,冷哼一声,转头就走了。
他的伯母愣了下神,什么便宜没占着,什么东西也没拿到,就这么走了。
可男人都走了,她也不敢再待下去,忙转身追了出去。
这会儿毕竟天已经黑了,路看的不是太清。出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下,扑通一声从院内摔到了院外。
“哎呦,可要了老娘的命了,我说这儿就是晦气吧,当家的,扶我一把。”
石大伯又气哄哄的回来,把老婆扯起来。
“真是不够丢人的。”
大伯母一边儿往家走,一边儿骂骂咧咧的。
总之,石头和石宽两个人都是石家的白眼狼。
“怎么样?没吃亏吧?”
石宽对着石头一笑,“没吃亏,我听了哥的话,从你走后就开始装病。正赶上那几天变天,我就说着凉了,一直没怎么出过门。”
“今天来人也到你这儿来了。”
“来了,他们见我又瘦又矮,还病歪歪的,嫌弃的在家里看了圈儿就走了。”
“先忍些日子吧,粮食分几个地儿放着,别都堆在厨房,过些日子我再给你送些米面来。”
“哥,你别担心我,我心里清楚,今天那帮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拉走了好多人,都是身体好的。”
可见他听石头的话还是听对了。
装病怕什么?保命才最重要。
石头拍了拍弟弟的肩,“眼下不怕装怂,就是别冒头。就是对大伯他们,关起门来没人知道,就没必要太怂。”
他就怕石宽形成习惯,大伯他们说什么听什么,那以后他怎么能支起来。
“哥,我知道,能避开我避开,避不开我就装聋子,他们爱说啥说啥。反正我院儿里也没什么东西了,能收的我都收了起来,这段时间从我这儿能刮到的东西越来越少,来的次数都少了。”
“宽子,你身子弱,病了不容易好。”石头这话说的意味深长。
宽子一笑,“我听哥的话,这病哩哩啦啦就是好不了。”
石头见宽子心里有数,倒是放下心来。
第121
章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石头回到李家时,已是深夜。
李老爹打着哈欠,坐在桌旁等着石头回来。
“爹,咱俩是回去还是就在这儿住一宿?”
李老爹看着石头说道:“你一人回去吧,也省的喜鹊担心。都知道我这腿伤势又复发了,我先留下看看。”
“爹,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来第二次。”
“不怕,他们若是连我这瘸腿的都要,那缺人得缺成什么样,还打什么呀?直接认输得了。”
“爹,那我先回去,明天晚上我再过来。”
“去吧,你一个人脚程快,赶紧回去,我也睡了。”
这两天就没闲着过,李老爹这会儿就想好好的睡一大觉。
他之所以不和石头回去,也是石头那儿确实没地儿睡。
石头跑着到家时,发现屋内还透出淡淡的光亮。
喜鹊一直留心听着外面的动静,小灰刚一叫,虎子就跑了出去。
喜鹊随后也跟了出去。
“石头哥,我爹没和你一块儿回来。”
石头摸了摸虎子的头,说道:“爹要处理一些事儿,明天我去看看他,回去睡觉吧,没事儿。”
喜鹊走到石头身边问道:“石头哥,我们村儿那儿什么情况,也去人抓劳力了吗?”
“去了,这几个村子离得都不远,肯定都会来,他们不会给咱们容出通风报信的机会。”
走漏了消息,青壮男人都躲了起来,他们还上哪儿抓人呢?
“宽子呢,他没事儿吧?”
“没事儿,那孩子胆子不大,可心思细。从上次我告诉了他,他就留心上了。从下雨那几天就一直装病,这次去抓人,嫌他病殃殃的没要他。”
“他们乱抓人还挑三拣四的,当谁爱去呢?”
石头拉着喜鹊说道:“现在就是没地儿说理去,走吧,回屋睡觉,虎子也赶紧去睡。”
回屋后,石头就和喜鹊说了听到的消息。
喜鹊第一个反应就是李大娘家俩儿子都走了,那李大娘肯定没心情再去给他爹做饭了,那他爹岂不是要挨饿。
“石头哥,你明天还是把爹接回来吧。在外面再搭张床,挤一挤,家里就我爹一人,太冷清了。”
石头想了想说道:“我猜爹是想看看情况,若情况确实糟糕,爹会叫我直接上山盖木屋的。”
“石头哥,你说他们会不会来第二趟?”
“说不准,如果人数不够,肯定会来。”
“那这人心惶惶的还怎么过日子?”
石头拍了拍喜鹊的手说道:“睡吧,别担心了。这事我和爹早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提前了这么久,无论如何我也会保你们安全的。”
喜鹊往石头怀里靠了靠。
“石头哥,咱们的孩子还没出生,你可得保护好他。”
“放心吧,不光他,就连你,虎子还有爹,我都会护好,睡吧。”
果然,接下来两三天,时不时听到哪个村子又带走了不少壮劳力。
再加上原先逃出来的人所说,原先招工就是障眼法,全是当壮丁去了,这一下,人心更慌了。
今天石头去看李老爹,喜鹊则是带着虎子和小灰去了翠嫂子家。
虎子一路小跑,小灰在后面汪汪叫的追着他。
等喜鹊到时,从门外就听到虎子和狗蛋儿的嬉闹声,小灰更是时不时叫上一嗓子。
进了院门儿,翠嫂子在一旁晾晒干菜,一边看着两个孩子玩闹。
“喜鹊来了,我就猜也快到了。”
“一出门儿虎子就撒丫子跑,我倒是想追,又怕石头知道和我没完。”
翠嫂子捂嘴笑了,“往村里来又丢不了,你追什么,先顾好自己吧,过来坐。”
一边说着,翠嫂子就扯了个小板凳过来给喜鹊坐。
“嫂子晒了这么多干菜,这冬天可有的吃了。”
“都是菜园子里摘下来的,地头我也种了些,要不然一到冬天吃什么?”
“我也没闲着,但我那儿木耳蘑菇类晒的多,野菜也不少,我那菜园子刚能供上吃。”
“别担心,吃没了到我这儿来摘,石头怎么放心让你一人出来了?他人呢?”
“我爹前两天回家去,我不放心,让他去看看。两天挺闹腾的,我就在家里待不住了。”
翠嫂子脸上也有些发愁,“谁说不是呢?我也心里慌得很,怎么都定不下来。”
翠嫂子又小声和喜鹊说道:“昨天我娘家嫂子来了一趟,我几个哥哥在外走动多,家里有准备,这才没摊上事儿。不过听说县城里现在可乱了,出了好几起人命,县太爷都没露面儿。”
“出了人命都没人管。”喜鹊不确定的问道。
“是啊,若是邻里纠纷,县衙不理这种小事儿也说得过去。可出了人命,居然告到县衙都被轰了出来。你说说,这是叫什么世道。”
喜鹊心里也是一沉,打伤人和打死人可是不同的性质,这都没人管了,可见外面是真的乱了。
这小山村的人,除了卖东西去镇上或县里,平常极少有人去,所以有什么消息都不知道。
“今天一大早,我婆婆就和二牛媳妇儿去了镇子上,想打听打听消息。”
“两个妇道人家,能打听到什么消息?就算去,也应该是你公公去呀。”
“别提了,我公公自听说原先招工也是去当壮丁,再加上前几天那么一闹腾,有点儿吓着了,怕把他也拉走,一直身上不舒服。”
喜鹊不屑的撇撇嘴,真是窝囊,这样的男人要来干嘛?
翠嫂子说道:“也不怪她俩着急,二牛去了,二牛媳妇儿的弟弟也去了。她们都是至亲的人,能不着急吗?原想是让大牛去,可大牛现在哪儿敢明晃晃的到处晃,一不留神就得被抓走。”
“她们就不怕大牛哥出去也被抓走。”
翠嫂子摇头苦笑,“你都想不到,那天晚上在你家吃完饭回来,那老两口就在家等着我们,非让大牛把二牛换回来。招工的时候大牛拦着不让去,他非去,现在换人,上哪儿换。”
喜鹊帮翠嫂子把干菜翻了一个,这个必须晒透才行,要不然容易返潮发霉。
“嫂子你也不用难过,他们偏心眼儿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反正现在大牛哥注意些,别真的被抓走才是要紧的,要不然剩下你和狗蛋儿,这以后的日子可咋办?”
翠嫂子看着狗蛋儿笑的一脸灿烂,追着虎子在院里跑,小灰更是在旁边助威。
她们就是普通人,没想过飞黄腾达,只要平平安安,一家人在一起,她就知足。
第122章
真的乱了
喜鹊和翠嫂子在院儿里说着话,这时就听外面突然有说话吵闹声。
虎子一溜烟儿的先跑了出去看热闹。
狗蛋儿颠儿颠儿的也跟在后面。
“姐,嫂子,外面像是在吵架。”虎子看了两眼又跑回来说道。
村里的人喜鹊都认不全,虎子更不认识,所以翠嫂子忙站起来往门口走去。
是在村中间的大柳树下,这么一会儿已吸引了不少人过去。
小孩子们不知严重性,咋咋呼呼的也都跑过去看热闹。
喜鹊也跟了出来,“嫂子,咱们去看看又发生什么事了。”
崔嫂子说道:“一会儿你跟我后面,别让人挤着了。”
喜鹊老实的跟在翠嫂子后面,往人多的地方去,这会儿这儿已经围了不少的人。
原来也有和大牛他娘同样想法的人,出去探听一下消息。
等到了外面,才知道外面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只要是青壮男子,路上走着都敢给你抓走。
府衙关着大门,门口也围了很多喊冤的人,可没人理。
更有很多流里流气,不务正业的二溜子当街调戏年轻女子,别说有人阻止,更多的则是看热闹。
这些人多注意些还好说,可看到粮价,人们都不淡定了。
一个大娘抹着鼻涕眼泪的喊道:“真是要逼死人呐,现在米已经涨到十五文一斤了,白面都长到十文了,原先可是才六文呀,前两天还没这么高,听说还要往上涨。”
“什么,没听错吧?什么时候长这么高过?”
“我是不识字,又不是耳朵聋,你问问陈三家的,我说错没有?”
旁边一个妇人点点头,“这可咋整啊?新粮下来,我们可是全卖了。家里本就没有多少余粮,就现在这价钱,哪儿还吃得起呀?”
“不行,我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