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时石头又准备扛第三趟上山。还得往返两次,才能全把粮食扛上去,趁着天亮,他不敢耽误时间。
等下午石头第二次上山,大道上跑来了两个人。
“这位大叔,麻烦问一下,今天一早我们送了两车粮食来,请问接收粮食的那人在哪儿?”
李老爹心里一紧,又是买完粮追过来,“有什么事儿,他去忙了,不在。”
“那位大哥说还想买粮食,让我们明天一早送过来。可今天中午东家回来说,粮食要调价,而且也不再大批量往外卖。所以我们掌柜的让我过来跑一趟,那个价钱买不了了,所以得当面跟他说一声。”
李老爹拍了拍胸口,心定了下来。
还好还好,不是要追回去。
“麻烦你跑一趟,我会转告他的。”
伙计见李老爹没刁难,忙说道:“多谢大叔,我还得赶紧回去,告辞。”
见伙计走远,李老爹才叹口气。
终于要开始了,幸亏他和石头都提前做了准备,就算再乱,也能应付好长时间。
石头再下山时,天已渐黑。
俩人没耽误,石头扛着三袋儿粮食,李老爹扛了两袋儿,俩人赶紧往山上去。
路上李老爹就把不能再买粮的事,和石头说了。
“说实话,能买到这些我都觉得侥幸,若不是前几天连着下雨,咱们都不一定能再买到这么便宜的米。”
“还真是侥幸,有这些就知足吧,能撑不少时间。”
李老爹跟在石头身后,这次石头没走小路,而是走的另一条稍平坦些的路。
走到半路就汇入到原先上山的那条路上,就是石头的喜鹊曾走过的那条路。
上山好几条路,只有这一条还算好走一些。
李老爹就算年纪大些,可体力和脚力也比喜鹊强不少。
当天全黑时,他们已经到了瀑布河流这儿。
从这儿拐道,再走段路就能到石屋那儿。
可这段路就没那么好走了。
反正也快到了,石头也放慢了脚步,举着火把走在前面,李老爹在山间行走更是不敢分心,紧跟在石头身后。
石头带着李老爹直接到了放粮食的石洞这儿。
李老爹拿着火把,石头把堵在洞口的石头搬开,这才一袋袋把粮食拎进去,码放好。
李老爹看到码放整齐的一袋袋粮食,心里非常踏实。
人活在这世间,吃是最大的,只要有粮食,什么困境都能过去。
俩人把洞口处理好,才回到石屋那儿。
中午的饼也吃完了,点心还剩几块儿,可这也不够俩人吃的。
两个大男人也没那么讲究,到河里洗完澡,顺便抓鱼,就在河边直接烤着吃了。
没办法,一下午都没闲着,全是卖力气的活儿,俩人早都饿了。
石屋这儿有原先石头和喜鹊留下的被褥,爷儿俩也不讲究,吃饱了回来倒头就睡。
一时间,石屋内只闻鼾声如雷。
第二天一早,石头先起,又生龙活虎的外出寻找食物。
可李老爹扛了两袋粮食上山,却觉得肩上隐隐作痛。
还是年纪不饶人呐,和年轻那会儿真是没法儿比。
第115章
雨后采蘑菇
而虎子则是驾着自家的小驴车,往喜鹊这儿来了。
下午天气晴好,喜鹊换了双旧鞋子,到外面去采木耳了。
前两天下雨,外面树林草丛中长出了很多蘑菇,枯树桩子上长了一层的木耳。
下午翠嫂子给喜鹊拿过点青菜来,还有一块儿豆腐。见喜鹊在外面采蘑菇,索性跟她这儿拿了个旧背篓,俩人一块儿采。
“还是你们住这儿方便,出门走不了几步,就能挖到野菜,下点儿小雨,满地都是蘑菇,木耳。村里人都是往南边去的多,那儿山坡比较缓,蘑菇也挺多的。”
喜鹊把一朵蘑菇放入背篓,这才说道:“原先这枯木少,往山脚那儿有一些,这是石头后来又把烂木桩子扔这儿了。”
石头就是为了方便喜鹊摘木耳,才又找了两个枯树桩子,拖到了家门口这儿。
翠嫂子神秘兮兮的和喜鹊说道:“我婆婆让二牛去修水渠了,大牛知道后死活拦着,可他哪儿拦得住啊?昨天就和他小舅子俩人一块儿去了。”
喜鹊说道:“那可糟糕了,我是说,将来万一遇到事,你和大牛哥岂不要养着那老两口?”
“还能怎么办?该拦的拦了,该说的说了,人家说什么都不听,还以为你见不得他们好呢。大牛说过多少次让他们多买些粗粮备着,可我公婆哪儿听,把新粮高价卖了。我家大牛不去修水渠,还被他们说是舍不得老婆孩子,是个没出息的。”
喜鹊摇头一笑,“没出息就没出息呗,咱安生的过日子不也挺好,让那些出息大的去吧。”
翠嫂子虽然也不知道外面要发生什么,但他知道石头见过世面,大牛照着石头做,反正也没损失什么。
两人正说着话,见路上行来一辆驴车。
“喜鹊,是你娘家来人了吧?”
喜鹊手搭在额头往前方看了看,还真是她家的小驴车。
虎子坐在车上,自然也远远看到了他姐。
“姐,姐,是我。”
喜鹊和翠嫂子忙往路旁走过来。
虎子到了近前,笑嘻嘻的跳下车。
“虎子,你怎么一人赶车来了,胆子越来越大了。”
“姐,是爹让我来的,还有几袋儿粮食,说是放您这儿,让您留两袋儿。反正今天爹和姐夫没准儿回不来了,到时候让爹和你说吧。”
“怎么又拉粮食回来了?”
虎子看到翠嫂子和姐姐站到一处,又忙笑着打声招呼。
“翠嫂子好,姐,姐夫说了,送到这儿让大牛哥帮着扛下粮食,咱们俩肯定扛不上去。”
翠嫂子一笑,“这有什么,你等着,我这就回家去叫大牛。”
喜鹊忙喊道:“翠嫂子,你把这些蘑菇木耳拿回去晒上。”
喜鹊一边说着,就把自己背篓里的全倒入翠嫂子的背篓里。
翠嫂子拦都没拦住。
“你辛苦摘这半天,我都拿走哪儿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明天再出来采就是,我一个人又没什么事儿,比你总方便些。”
翠嫂子隔几天就会给喜鹊送些青菜过来,喜鹊的小菜园里的菜,长势没翠嫂子的好,但勉强也能供上吃。
喜鹊自己估计是地的问题,以前没种过,当然长得就差点儿意思。
翠嫂子背着背篓走远,虎子和喜鹊也把车赶到了山脚这儿。
“姐,前两次我和姐夫上山,我知道再往上走,有一片木耳挺多的。”
“我知道那地儿,但你姐夫现在不让我去,只让我在山脚下这一片儿摘。”
虎子一笑,“姐,我来时和爹说了,今天不回去,下午我去,顺便网些小鱼儿,姐你给我炸小鱼吃吧。”
“怎么还那么爱吃油炸的,这个火气大。”
虎子满不在乎的说道:“姐,我多长时间才吃一回,不怕。”
“那你一人去,行吗?”
“行,姐夫带我去过,那儿不远。”
姐弟俩说着下午的安排,大牛就过来了。
“大牛哥,还得麻烦您帮我扛到院儿里去。”
大牛看着车上四大袋粮食,不由问道:“这是石头又买的。”
“是,他总说多备一下些有备无患。”
虎子在一旁补充道:“大牛哥,这不全是白米,还有一袋陈米。”
陈米也是米呀。
阿牛也是一身力气,四袋儿粮食,每次扛两袋儿,两趟就全给搬到了院子里。
大牛看了看四周,说道:“弟妹,我还是给你放厨房去吧,万一石头有事儿耽误了回不来,这米搁外头你可弄不动。”
喜鹊忙说道:“行,辛苦大牛哥了。”
虎子把空车赶到院儿里,就跟喜鹊拿了个背篓,和大牛一块儿出了院子。
小灰颠儿颠儿的又跟了出去,它也有记性,知道虎子爱带它出去玩儿。
“姐,让小灰和我去吧。”
“看着点儿时间,别太晚回来。”
“知道了。”
大牛知道虎子要一人到河边去网鱼。后,不由得叹虎子胆大。
他还是跟去看着点儿吧,别让个半大孩子再出点儿意外。
有人当帮手,虎子当然更高兴,路上就和大牛说好了,大鱼归他,他只要小鱼。
喜鹊知道今天他爹和石头可能不下山了,就把一套被褥拿出来晒了晒,准备晚上给虎子用。
喜鹊弄完,就又关上院门,拿着篮子到外面去摘木耳采蘑菇了。
下完雨两三天后,正是木耳蘑菇往外冒的时候,尤其是阴凉潮湿的地儿。
一般出来采这个的也都是些小姑娘或小媳妇儿,不会离家太远,村里到这边来的也有,但比较少。
喜鹊远远就看到有两个人影,离她比较远,也在找蘑菇。
采这个还真不能扎一块儿,要不然谁都采不了多少。
粮食的事她不管,有她爹和石头,可菜她得管,到冬天光有米面,哪儿有青菜呀?
就她那个小菜园儿,随长随吃,根本没有多少富余的。
野菜茂盛的时候,她倒晒出来不少,现在多攒些木耳什么的,到时候切几片肉一炒,也是一盘菜。
看着天色,也装了多半篮子木耳和蘑菇了,喜鹊又找了点儿新鲜的野菜,掐了尖儿就回了家。
到家洗完手,先把米洗干净蒸上,又把下午摘的木耳洗上一些,晚上和腊肉一起炒。
掐回来的野菜尖儿和豆腐炒一块儿,再加点儿辣子,那样吃才够味儿。
都准备好后,喜鹊就等着虎子回来开始炒菜。
第116章
带李老爹去打猎
石头一大早起来,去林子里打了两只鸡。
山上野菜肯定少不了,石头又摘了不少野菜,还有蘑菇回来。
做饭的活儿肯定得石头来,拿了米,洗完后放入适量的水。
又拿薄荷叶,还有找到的酸果,盐,把鸡肉剁碎腌上。
蘑菇也一样,洗干净切成丁,随后和鸡肉一起放入米里。
野菜也洗净放在上面。
这样连菜带饭全有了。
焖饭的时间,石头就带李老爹在附近转了转,看好了几棵树,准备用来盖木屋。
等俩人回来时,厨房里已飘出了香味儿。
可饭还得再焖一会儿,两人又估算了下在哪里盖合适。
在山上很少有地势平的地儿,都得拿石头或土垫一下。
他们也不可能打很深的地基,只能尽量找平整一些的地方。
俩人看来看去,还是靠近峭壁这边还算平整。
主要是这边石头多,稍微拿碎石垫一下就可以。
李老爹说道:“我看就这儿吧。”
石头也点点头,“这儿挨着峭壁,也能挡风。”
“而且离放粮食的山洞也比较近,那儿若有什么情况,我这儿都能听到动静。”
“爹,那就说定了,就在这儿盖间木屋。”
李老爹点了点头,“走,先回去吃饭。”
回到石屋这儿,石头拿出两个大木碗,用水冲洗了下,然后揭开锅盖儿,把放在锅里的大粗瓷盆儿里的米饭端了出来。
石头盛了满满两大碗,爷俩端着就在院儿里蹲地上开吃。
野鸡肉切的块儿小,焖这么久,肉已酥烂。
香菇和野鸡的鲜味儿,让蒸出来的米饭也特别香。
把上面的菜一搅匀,两人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拉。
吃完了饭,石头把木碗还有盆儿都清洗干净。
“爹,您看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李老爹想了想说道:“先看看情况,若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住在村里。”
“也行,到时情况不妙,咱俩先上来干着,喜鹊和虎子随时来都可以。”
这会儿太阳已升老高,石头说道:“爹,上来一趟也别空手回去,您先跟这儿多休息会儿,我去看看能猎到点儿什么。”
“不用,睡一晚上差不多了,我和你一块儿去。”
李老爹虽然走南闯北,但打猎还真没打过。
俩人收拾完,就离开了石屋这儿,石头带着李老爹往深处走了走。
想打到猎物还得往深山去。
李老爹跟着石头左拐西绕的穿行在山间,为什么说猎户也不是容易做的,山上没有路,转了这么一会儿,李老爹已经不辨方向了。
就在李老爹看东南西北都一个样时,隐约见前面出现了一座木屋。
这是一个建在粗壮大树中间的木屋。
“石头,这儿也有人住。”
李老爹张大了嘴,这人迹罕见的地儿怎么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