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9章

    虎子说道:“爹,这几天姐净炖肉给我吃了,不用管我,爹快吃饭吧,在外肯定没吃好。”

    “你爹这么大人在外还能饿着。”

    “那也没有在家吃饭香。”

    这话说的倒是真的。

    看虎子对肉都不亲了,便知这几天吃的挺好。

    “姐,这鱼片儿好吃,酸菜味儿也好,我咋吃着比炖肉还香呢?”

    李老爹笑骂道:“出门可别说这话,小心挨揍。别人一年吃不了几次炖肉,你还吃腻了。回去我就天天给你熬粥,吃咸菜。”

    虎子撅撅嘴,夹个腊肉片儿塞到嘴里。

    石头给李老爹倒了一盅酒。

    “少倒点儿,下午还得回家呢。”

    石头倒是想留人,可他这儿确实没地儿睡。

    再等等,说什么也得先把房盖了。

    “爹,等入了秋闲下来,我想先伐些木头搁着,什么时候方便就把房子重修一下。”

    “还是先等等吧,过完年再说。”

    “爹,这次去县城到底情况怎么样?咱们这不常出门,对外面的消息太闭塞。”

    李老爹喝口酒,说道:“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喜鹊也说道:“对,先吃饭,爹,您尝尝我炖的肉,我觉得比以前炖的还进味儿。还有炸好的小鱼儿呢,你走时带着回家,下酒吃也好。”

    “哎,好。”

    李老爹夹了块儿炖五花肉放进嘴里,肥瘦相宜,不柴不腻,确实好吃。

    一家人高高兴兴吃过午饭,喜鹊又烧了水,给她爹泡上了茶。

    “喜鹊,你和石头弄这茶是真好喝,我去县城茶馆儿里喝都没你这味儿好,还死贵死贵的。”

    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爹喜欢,喜鹊乐滋滋的。

    石头说道:“再过些日子可以采秋茶,秋茶比春茶味道差些,但也还好,可以多采一些。”

    “喝习惯了,不喝嘴里没味儿,可太差的吧,还喝不到嘴里,这越老事儿越多。”

    喜鹊说道:“看爹说的,不就是喝点儿茶吗?好的咱买不起,我和石头上山采,不敢说要多少有多少,供上一年喝还是没问题的。”

    这对石头来说还真不叫什么事儿,就是采茶的时候需要耐心。

    李老爹喝了一杯茶,石头又赶紧给倒上。

    “石头,我听以前的老兄弟说,现在京城开始乱了,也就是咱这儿偏远,还没收到信儿。”

    头面色凝重,“爹,若京城开始乱,咱这儿也避免不了,迟早会被波及到。”

    “我那老兄弟是刚从京城回来的,他说照这情形,怕是等不到秋后了。老皇帝还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呢,看这架势,倒像是几十年前的事又要重演一样。”

    现在的老皇帝,当初上位时也是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兄弟间内战就打了两三年。

    这事儿年轻的不清楚,可上年纪的都有印象。

    “爹,我前些日子和喜鹊上山,把我爹原先留在山上的石屋收拾了下,现在能住人,实在不行咱们再盖一间,您和虎子跟我们一块儿搬上去。”

    “是得提前准备,若真打起来肯定会抓壮丁,我这年纪不老不少,他们可不会放过。”

    喜鹊急了,“那可不行,爹你要一走,我和虎子可咋办?”

    “别说我了,就是石头也悬,能抓到青壮他们可不会放弃,谁会管你死活。”

    石头也说道:“抓壮丁,保不住还要征粮,老百姓的日子可是真没法儿过了。”

    “怕的就是这个,他们自己争权夺利,外族再趁机打过来,那就真的乱套了。”

    李老爹和石头都是在外闯荡过的,灵敏嗅觉,对危险也有感知。

    “爹,你有什么打算?”

    “现在粮价高,老百姓卖的高兴,谁都不会想到以后。我还去了趟平丘县,那儿也一样,粮商都在抓紧时间收粮。平丘县地势平稳,种稻米的多,我从那订了一千斤新米。”

    喜鹊睁大眼睛,“爹,你订这么多米。”

    石头说道:“喜鹊,若乱起来有个三五年,这点儿米可吃不了多长时间。”

    李老爹说道:“再多粮店也不卖,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我跟他们说好了半个月后去提,石头,到时你和我去。”

    石头垂眸想了想。

    “爹,不管是咱们自己拉回来还是让他们送,都太扎眼了。我知道条小道,可以先送到我山上的石屋那儿。不过也有麻烦,就是得把粮食扛上去吃,车没法儿上去。”

    李老爹一拍手,“行,咱爷儿俩扛,都扛到山上的石屋那儿。”

    现在没事儿没人在意,如果有一天粮价疯涨,真让别人知道他们藏着这么多粮食,那他们就是众人眼中的肥肉,那才危险呢。

    所以李老爹和石头都尽可能的不声张。

    喜鹊忙问石头,“小道有多远,你和爹得扛多少趟才能扛上去啊?”

    扛粮食上山说的多容易,山路有多难走,喜鹊可知道。

    就算石头体力好,一次能扛二百斤,可她爹年纪大了可扛不了那么多。

    “别担心,走小路能节省不少时间,我和爹脚程快,上午下午扛两趟,两天也就都把粮食扛进来了。”

    “你说的容易,小道肯定危险吧。”

    “是,有一段路特别窄,只能容一人通过,旁边就是峭壁,深不见底。再说山路走哪条不危险,走哪条路都得小心。”

    喜鹊没主意了,扭头看着他爹。

    “听石头的,他在山里比咱都熟悉。”

    石头看喜鹊担心她爹,想了想又说道:“还有一个办法,爹你把粮食扛到峭壁边儿,就返回县城扛第二趟,我呢则是从峭壁边儿扛到石屋,这一段儿比较危险,可我走过,还是有把握的。”

    李老爹点点头,这样好,多卖些力气没关系,主要是他对山林不熟。

    “那就这样说定了,到了时间咱俩一块儿过去。”

    喜鹊忙说道:“我也要去,实在不行我就在石屋那儿等你们。”

    虎子也忙表示,“我和姐一块儿去。”

    李老爹和石头看着姐弟俩一样的表情,想都不想就拒绝。

    第

    92章

    卖不卖粮

    石头和李老爹分别劝姐弟俩。

    “喜鹊,我和爹往山上扛粮食,可没时间照顾你,你一人留在石屋会害怕的,这次就别去了。”

    “没事儿,反正竹桥我也弄得动,我就在石屋那儿给您和爹做饭,我不出去。”

    李老爹,“虎子,过两天你就该开学了,又没重要的事儿,可不能耽误,咱可是交了银子的。”

    “那啥事儿才叫重要的事儿,反正我得去,干不了体力活儿,我就在那儿陪我姐。”

    都去了,就留他一人在家,这哪儿成?

    最后还是石头拍板。

    “算了爹,她们愿意去就去吧,再说咱俩累一天,确实没精力再做饭了。”

    “把他们姐弟俩搁石屋那儿没危险吗?”

    “那儿没什么危险,只要不跑出来就没什么事儿。”

    “那就行。”

    石头又跟李老爹详细的规划了一下。

    “爹,我头一天带喜鹊和虎子先上山,第二天走小道到平丘县,你赶着驴车直接到县城去就成,第二天我去找您。”

    几人商量好后,李老爹这才带虎子准备回家。

    喜鹊把虎子摘回来的野葡萄装了不少,还有炸好的小鱼儿也给他爹带了回去。

    再有就是喜鹊给她爹和弟弟做的衣服。

    虎子太皮,天天缠着石头上山,太废衣服,喜鹊就给他做了两套。

    石头和喜鹊把李老爹父子送到路口,俩人才回去。

    虎子一路上,和他爹说着这些日子在姐姐家的事。

    “爹,我姐夫打猎可准了,还教我怎么挖陷阱,半山腰猎物的少,再往上猎物才多。”

    “咱这儿真正说得上是猎户的还真没几人,一般人也干不了这活儿。当猎户还得需要天分,再加上你姐夫当过斥候,观察力强,所以才能那么快找到猎物,一般人根本不行。”

    虎子想到今天在镇上的事儿,又说道:“猎物虽然能卖银子,可姐夫也不怎么会算计。今天给姐买簪子,可是把身上所有的银子都花干净了。”

    李老爹看着儿子一笑,“所以你怕他养不起你姐,想要把咱家的粮食给你姐送一些过去。”

    虎子挠头一笑,“还不是我姐夫太能吃了,再说咱家的粮食咱俩也吃不完,我姐夫要真养不起我姐,那我就养着。”

    “现在把新买的米都存你姐夫那儿,你放心啦。”

    “放心了,我姐还偷偷跟我说过,准备盖房子,还准备多买些地都租出去。”

    李老爹呵呵一笑,姐弟俩感情好,相互惦记对方,自然是他乐意看到的。女婿人也好,心疼闺女,照顾小舅子,就算以后他不在了也能放下心了。

    父子俩心情很好的说笑着回了家。

    李老爹回家让虎子叫李大娘过来,帮他们把屋子收拾一下。毕竟半个多月没住人了,都得擦洗打扫一下。

    他则是了出门,溜溜达达的就到了赵老三家。

    赵老三也是租种了他家的地,以前养过牲口有经验,驴车一直是由他来照顾。

    农忙的时候,李老爹经常把牲口还有车借给租他地的人家使用。

    农忙的时候都是抢时间,有牲口免费用,自然租户也念着李老爹的人情。

    “哎呦,东家来了,您这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老三见李老爹过来,忙殷勤的上前问好。

    “这刚回来,看看你们活儿干的怎么样了,都收完没有?”

    老三乐呵呵的说道:“收完了,有手脚慢的,我们先收完的也都搭了把手。”

    “那行,你替我传句话,明天让另外三家都过来把地租子交了。”

    “哎,我知道了。”

    “毛驴儿就先搁你这儿,过十几天我要用。”

    赵老三高兴的说道:“东家放心,毛驴儿我一定照顾好。”

    驴车搁在赵老三家,谁用就从他家来取。几个租户也很自觉,每次都割新鲜的草料喂毛驴儿,有时顺带还给他带点儿东西。

    最起码跟他说话都客气多了。

    这也是挺有面儿的。

    赵老三殷勤的说道:“东家过十几天你要用驴车,那会儿也没什么忙的了,我帮您赶车去。

    赵老三以为李老爹是要去卖新粮,今年新粮价格收的高,这可把种地的庄稼人高兴坏了。

    还有粮商到村子里来收,价格也不低,还省了他们赶路的时间,所以村里有很多人都把粮卖了。

    李老爹猜到赵老三是怎么想的,忙说道:“不用,我就用空车不拉东西。”

    “哦,这样,那东家有事儿就指使我一声。”

    李老爹点点头,转身要走时,赵老三又忙问道:“东家,村里很多人都卖了新粮,您说过今年新粮不让卖,可现在价钱高不卖,就太亏了。”

    李老爹是提醒过几个租户尽可能别卖粮,可几个租户却心动不已,粮价高还不卖,看别人数银子,他们心痒的难受。

    李老爹想了想,说道:“老三啊,你告诉他们一声,想卖就卖,但是卖了的银子多买些粗粮回来。”

    李老爹有什么事,不可能一家一家去找,都是和赵老三说一声。

    他也知道,租户家境都不好,不可能吃新粮,索性卖了换粗粮或陈米,还能多吃些日子。

    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赵老三去找别人传话,李老爹则是背着手回了家。

    刚到家门口这儿,就被他的二弟拦住了。

    “大哥,你可算回来了,我都找你好几趟了,每回来门都锁着。”

    李老爹看了看这个弟弟,问他,“找我有什么事儿。”

    他这俩弟弟有好事儿是想不起他来的。

    “过几天我用趟车,我去找赵老三,可他不答应。”

    “过些日子我也要用。”

    李二叔挠挠头,“大哥,我明天,后天用两天。”

    “这么急干什么呀?连着两天用,那小毛驴儿哪儿吃得消。”

    “不跑远道,就是到镇子上把粮卖了,我算了,拉到镇上比村里来的要多卖的多。”

    你老爹看了他一眼,“我不是说了今年多存些粮吗?你别不当回事儿,若事到临头,一家子人没粮食吃,你有银子都没用。”

    李二叔心里诽谤,有银子不会去买呀,有银子还会没粮食吃,净吓唬人玩儿。

    “大哥,你就甭管了,我心里有数,再说我都和人家定好了。”

    李老爹看着执意要卖粮的弟弟,不好深劝,该说的说了,听不听在他。

    只盼着别等真出事后再哭。

    第

    93章

    不卖

    李老爹被李二叔缠的没办法,答应他上午,下午各拉一趟,多了不行。

    车搁在赵老三那儿,几个租户可以随便用,但不能借别人。

    这几个租户把毛驴照顾的特别好,就怕累着它,谁家用都不会狠着使。

    可李老爹这俩弟弟可不一样,得着便宜那是占不够。

    曾经有一次他们也是把驴车借走,一整天毛驴都没歇着,也没吃好,到傍晚还回来时,毛驴就特别萎靡不振。

    这可把喜鹊气坏了,牵着毛驴就到了她叔叔家,让驴在她叔叔家的菜园子里吃了个够。

    她婶子可不干了,当时就闹到了喜鹊家。好好的菜园子让驴嚯嚯成那样,菜都糟蹋没了,他们吃啥?

    李老爹本就护短儿,再看到他闺女气成那样,更是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以后他们再借。

    可不管怎么说也是他弟弟,虽然关系不咋样,但在外人面前也还得保持兄友弟恭。

    当着人的面儿和他借,他也不能每次都拒绝,但限制了使用频率。

    李大娘手脚麻利的帮他们屋里屋外都打扫了一遍,还给他们擀了面条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