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而且大牛听了石头的话,在地边选好位置,准备再挖一个地窖。他现在住的院子,还是原先村里一个老绝户的。他还没有花银子过户买过来,说起来还不算他的。
所以他更想在外面挖一个地窖,存一些东西。万一将来有事,一家三口也有个着落。
这也是翠嫂子知道喜鹊不怎么常出门,也不爱跟村里人来往,所以放心的把狗蛋搁在她这儿。
也是没人帮她看,她只能自己带着。这样一来,一点忙都帮不上大牛的。
翠嫂子领喜鹊的好意,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每次来都顺手带点儿菜过来。
喜鹊不是小气的人,尤其是对天真无邪的孩子。
相处的多了,狗蛋儿很粘着喜鹊。
这也让喜鹊越发的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
可想想石头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怎么那么多次了自己就没怀上呢?
看石头那么勇猛,原来也挺不中用的。
喜鹊是丝毫不怀疑自己。
有问题,那肯定是别人有问题,自己怎么可能有?
看来石头哥回来,得给他再补补。
而被喜鹊埋怨没用的石头,则是又返回了山里。
他现在又回到山里的石屋这边。
原先老猎户选在这里建石屋也是有原因的。
这在半山腰之上,离深山还有段距离,要过去打猎也比较方便。
既然离深山近,那猛兽保不齐会过来。
所以这片地势偏高,而且四周几乎没有什么树木。
西边不远就是峭壁,野兽过不来,东边不远有水源,水还比较深,又能隔断一部分野兽。
石屋南边儿就挨着山壁,除非从上面跳下来,这又是一个天然的屏障。
只有宽阔北边是一个下山的坡路。
老猎户很聪明,在前面挖了一道深沟,来回过时放上块儿木板,这样又阻断了一部分野兽。
而且深沟里还放着削尖的竹棍儿,偶尔还能捡到掉下来的猎物。
石头这次回来买了不少工具,铁锹,锯,斧子,甚至锅铲。
石屋南边不远挨着山壁,山壁这儿有石洞,石头就把这些东西全放到了石洞里,门口再用石头堵上,从外看压根儿看不出什么痕迹。
拿刀又割了不少的蒿草回来,这些铺在炕上,好歹能睡人。
忙活这么久,身上一股股汗馊味儿,再加上猎物的腥味儿,简直没法闻。
石头也没换洗衣服,到河边儿在浅处先把衣服洗了,搭在一边,然后光着跳下去把身上清洗一遍。
顺手还摸了两条鱼。
忙活半天肚子早饿了,刚洗完澡他也不想再出去打猎,只能是抓鱼充饥了。
湿衣服甩甩又搭在了身上,在院儿里点燃篝火,把鱼收拾干净抹上盐就烤了起来。
这儿来的人少,鱼个儿又大,肉质又紧实,这次回去抓几条。
等把两条烤鱼吃完,石头身上的衣服也烤干了。
站起身拍拍肚子,好吧,不算太饿,可也没太饱,先凑合活着吧。
这一天石头跑了不少地儿,几乎就没停下,不一会儿就响起了呼噜声。
第二天石头是被一阵阵鸟鸣声吵醒的。
就算附近没有树,可鸟鸣声依然不断。早起的鸟儿都知道觅食,何况人呢。
到水边简单擦了把脸,捧起水又喝了个饱。
他想去深山那边看看,都已经走到这儿了,又好好睡了一夜,现在精力正旺盛。
喜鹊给带的肉包子早吃完了,昨天他上山时又买了不少大白馒头。
没滋没味儿的对付了一顿,他拿起东西便直奔深山。
具体从哪儿才算是深山,他也说不清,只是随着越走越深,他不得不提起全身的注意力,每一步都走的很谨慎。
深山里的动物几乎都是成群的,所以他不能硬来。在树上看着鹿群悠闲的路过,他只能望鹿兴叹。
这是多少个二十两啊,能买多少粮食啊?
正想着,一声吼叫把他的注意力又吸引过来。
是熊,熊这会儿怎么出来了?
熊可难对付,石头不敢自大。
前方传来声音,熊奔着声音的方向追过去。
头上突然被什么砸了一下,石头警觉的看了看四周。
不远处树上一个小松鼠,嘴里吃着什么东西,扬起前爪又向他投来一物。
石头这次看清了,是野山杏。
原来小松鼠站的这棵树上,结了不少的野山杏。
石头好笑,松鼠吃山杏吗?不吃山杏还拿山杏砸他。
石头往上看了看,树顶上的山杏应该都熟了,下面的则还有些青。
石头熟练的爬过去,小松鼠警觉的几下没了踪迹。
石头的背篓放在树下,他把山杏摘下来,先用衣襟兜住。
差不多才溜下来,把山杏放在背篓里,来回几次,摘了不少。
进趟深山,不能只摘几个山杏儿啊。
他小心的移动位置,看着路上留下的足迹。
野猪屎。
附近有野猪。
他把背篓放在一边,在附近小心的搜寻。
要是落单的他就收了,若是成群的,那就下次再见吧。
也许是他运气真的好,还真是一个落单的野猪。
野猪的獠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石头小心的隐藏身形移动位置。
野猪看着笨拙,可也是很机敏的,很快就发现了石头。
石头早就做好了准备,几乎在野猪向他奔跑过来时,他便手中握住了利刃。
不一会儿,野猪响起了悲鸣声。
石头迅速的又给补了几刀。
这头野猪少说二百多斤,石头还想像上次一样,在山里给他把肉剃了。
可血腥味儿太大,又怕引来别的野兽,石头忙背起背篓,拖着野猪,先拖出深山再说。
憋着一口气儿,石头拖了一阵儿,又扛起来快速出了深山。
这回他加快脚步,把野猪拖回了石屋那儿。
回来先喝了几口水,又吃了两个馒头,肚子里有底儿了。
拖着野猪到了河边,在河边开膛破腹,只把好肉留下,剩下的扔在河里喂了鱼虾。
可这么多肉,他的背篓也放不下。
幸好这次回来,他买了不少的粗盐放在石屋这儿。
把肉清洗干净,拿粗盐腌上。
然后又削了几根竹子,把肉串起来。
南边儿石洞里地儿大,把腌好的肉挂在里面风干。
还剩下一小部分,这些可以背回家,好长时间家里没有炖肉了。
想到炖肉,肚中又饿了。
把山杏倒出来,把肉放在背篓里,用树叶隔开,把山杏放在上面。
想到喜鹊还在家等他,不想再耽误,转头下了山。
第69
章
看不顺眼
喜鹊在家帮翠嫂子带孩子,狗蛋儿在这儿她倒是不寂寞了。
想着石头走时说两三天就回来,可都到日子了,怎么也没见回来呢。
一整天了都有些心神不宁,毕竟是去山里呀,那儿野兽出没,石头哥就一个人,会不会遇到危险?
一天的时间,站在院门口往外面张望了无数次。
狗蛋儿手里拿着一个包子,一边吃一边看着喜鹊。
喜鹊婶婶今天怎么总往外面看?
难道喜鹊婶婶不喜欢他了?
狗蛋儿乖巧的跑过来,举着手中啃了一半的包子,“婶婶吃。”
喜鹊揉了揉狗蛋的头,“狗蛋儿乖,自己吃吧,去喝点水。”
喜鹊给狗蛋儿晾了一大碗蜂蜜水,狗蛋刚才喝了一半儿,甜滋滋的,他不舍得一下喝完。
又喝了两口,继续啃着手中的包子,喜鹊婶婶给他的包子也好吃,里面还有肉呢。
小灰冲着狗蛋儿叫了两声,小尾巴摇的欢。
狗蛋儿看了喜鹊一眼,见婶婶去了厨房,便把手中剩了点儿的包子偷偷喂给了小灰。
喜鹊在厨房准备午饭,就一个人,她都有些提不起兴趣了。
“喜鹊,我来接狗蛋儿了。”
喜鹊听到翠嫂子的声音,忙从厨房出来。
这两三天翠嫂子和大牛几乎整天在那两亩荒地上,除野草,整地,浇水,准备下种。
从生完狗蛋儿,翠嫂子下地的时候并不多,都是在家忙家务。可这几天忙下来,脸一下就晒红了,但精神却是越来越好。
“嫂子,你干一天活儿那么累,咋还那么精神啊?”
“有啥不精神的,给自己干活儿,我有使不完的劲儿。”
喜鹊调笑道:“嫂子的意思是,和大牛哥一起干活儿才有精神吧。”
翠嫂子呵呵的笑起来。
“就你贫嘴,不过也没说错。”
狗蛋儿早就颠儿颠儿的跑过来,见他娘笑,也跟着笑,抱着他娘的腿,“娘,娘,我乖,没惹婶婶生气。”
“狗蛋儿乖,娘回去给你做饭去,跟喜鹊婶婶再见。”
“娘,狗蛋不饿,婶婶给包包吃了。”
翠嫂子就知道,把狗蛋儿搁这儿,儿子是渴不着,饿不着。
“喜鹊,我就不说谢了,我先带狗蛋儿回去了,一会儿大牛该回家吃饭了。”
“知道了,下午把狗蛋儿送来吧,有他跟我在家作伴儿,我也不闷得慌。”
翠嫂子抱着狗蛋儿先回了家。
喜鹊自己掺着青菜摊了两个薄饼,又熬了一锅绿豆粥,连晚上的都有了。
菜也懒得做,就用翠嫂子送的咸菜切了一点,一顿午饭就解决了。
喂了鸡,喂了小灰,给小毛驴儿饮了水喂了草料,打着哈欠回屋睡觉去了。
自从把两亩荒地交给了大牛,大牛有时间就会到地里忙活。
分家只给了他两亩地,他一人就能忙的过来。可收拾荒地,两口子一起上,所以吃完饭歇了一会儿,俩人就又出了门。
出了村儿,大牛去地里,翠嫂子把狗蛋儿送到喜鹊这儿。
喜鹊还在阴凉这儿铺上凉席儿,让狗蛋儿自个儿玩耍,她则是给石头缝衣服。
喜鹊女红算不上好,但简单的缝衣服还是没问题的。主要也是石头衣服破损的快,进一次山回来总会刮破。
上次去镇里买回来的布还没做完,现在石头除了成亲时,喜鹊给他做的两套细布衣服,剩下的都是粗布衣裳,耐穿抗造。
半下午的时候,又给狗蛋儿喝了半碗绿豆粥,绿豆粥里加了点糖,狗蛋儿吃的挺美,一点都没剩。
“狗蛋儿,要是困了就和婶婶说,婶婶带你去屋里睡觉。”
狗蛋儿仰着小脸儿说道:“婶婶,不困,和小灰玩儿。”
喜鹊捏了捏狗蛋儿的小脸蛋儿,翠嫂子是个利落人,儿子养的好,不像村里别的孩子那么邋遢。
让狗蛋儿和小灰玩儿,她则继续把剩下的几针缝完。
“喜鹊,喜鹊。”
喜鹊抬头往门口看,只见村里一个小媳妇儿站在门口叫她。
喜鹊见她面熟,但不知是谁家的,忙过去问道:“嫂子找我有事儿。”
这小媳妇儿一看就是一路小跑过来的,咽了口唾沫,说道:“我是和大牛一个胡同柱子家的,你赶紧去地里看看吧,牛家大娘正在那儿骂大牛呢,说是你们白使唤她儿子,骂的可难听了。”
又是这老货去找茬儿。
把这两亩荒地让大牛种,也是想帮衬他们两口子一把,多少能收点粮食,要是再给大牛招来麻烦,那就不好了。
喜鹊忙把狗蛋儿抱起来,走出院子,把院门锁上。
“嫂子,你先帮我看着狗蛋儿,我先过去。”
这小媳妇儿接过狗蛋儿,说道:“你脚程快,先去吧,我可跑不动了。”
翠嫂子和喜鹊提过柱子媳妇儿,知道她可靠,才放心把狗蛋儿交给她。
这小媳妇儿跑来就累的够呛,她可没力气再跑回去,带着狗蛋儿慢慢儿的走在后面。
喜鹊则是一路小跑就奔了荒地那边。
说来好笑,她都不知道荒地跟哪儿,只知道个大概方向。
果然,离得近了,才看到那儿围了几个人。
“你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你爹娘都要累死了,你也不伸把手,一身的傻力气当牛做马帮别人。”
“还有你这个jian货,我儿子这样都是你挑唆的,你们俩就看着爹娘累死累活,你不孝顺也不让我儿子去尽孝,老天爷啊,怎么不劈死你这个没良心的呀。”
这时就听喜鹊喊道:“因为老天爷长眼睛呢,谁该劈谁不该劈,他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