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章

    称完重量,喜鹊也没还价,痛快的给了银子,这让屠户高兴的又饶了他两根大骨头。

    到了粮店,石头说道:“来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白面,一百斤糙米,再来最次的碎米十斤。”

    “石头哥,你买碎米干嘛?”

    石头说道:“你不是说喂鸡吗?”

    哦,忘了,昨天还想着。

    三只鸡吃不了多少东西,俩人的剩饭剩菜再加点儿菜叶子,掺杂碎米渣也够吃好长时间。

    粮店掌柜一听,这是大主顾啊。

    石头说道:“能不能麻烦帮我送一下,就送到东门那,我得搭村里车回去。”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用小推车就能推过去,耽误不了一会儿的功夫。

    掌柜痛快的答应下来。

    喜鹊转了圈说道:“掌柜的,把绿豆帮我称些,还有这糯米面也帮我来几斤。”

    “好嘞,稍等。”

    店里伙计把俩人要的东西都放到小推车上,最后一结算,这趟进城就花了将近三两银子。

    ……

    古代一贯为1000钱,就是1000文,一两银子。

    古代真正流通的是铜钱,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七八百块钱,清朝最低时一两银子相当三百元左右。唐朝最牛,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的三四千元。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都有起伏,平安盛世物价稳定,乱世就不用说了。

    本文架空年代,所以不要太较真,但物价不会太离谱。

    以前买粮食都是按斗,为了方便,本文中全部换算成斤,大家别喷我。

    主要是我懒,这样省的费脑子。

    第27

    章

    冤家路窄

    这几年还算太平,粮价也稳了下来。

    听说以前细白米都涨到十五六文一斤,现在才八文。

    白面稍微便宜点六文钱,糙米,陈米或者碎米就更便宜了。

    但老百姓买的最多的还是糙米和陈米,毕竟新米还是贵。

    面也多是吃黑面或杂粮面。

    很多困难的人家都是拿新米换陈米来吃,能多出不少来。

    就算是陈米糙米,有时也要掺着野菜吃。

    灾年就更不要提了,饿死人是常有的事。

    看着两伙计把买的东西都装上车,约定好,在东门口那儿等着伙计送过去。

    俩人出来后,因早上喝了不少水,喜鹊熟门熟路的到一个拐角处,说道:“石头哥,我先去上茅厕,你在前面等我。”

    石头接过喜鹊身上的背筐,往外走了几步等着她。

    他这身形站在那都引人注目,往旁边看了看,好像拐角那儿有一家卖首饰的店铺,他不由得往前走了走。

    偏巧一对年轻男女从店内出来,女孩子一脸娇羞,用手摸了摸头上的金钗。

    旁边男子一脸笑意,看着女子喜欢的表情,眼里露出几许得意。

    “石头哥,走吧。”

    “好,走吧。”

    走了两步,石头又扭头看了看这家店,等哪天他也给喜鹊买只金钗带。

    “哟,喜鹊,真是喜鹊呀,咋到镇上来了?”

    喜鹊一看,真是冤家路窄,宋文涛笑的一脸春光灿烂。

    “这镇子又不是你家的,你管我什么时候来?”

    宋文涛一脸笑意,“怎么还那么大脾气,我听李叔说你嫁人了,真是不容易,这么快就把自己嫁出去了。哎呦,你不会嫁给嫁给这人了吧?”

    宋文涛眼睛看到石头时,也愣了下,这男人也太壮了。

    也是,一看就是粗人,要不是粗人,怎么会娶喜鹊,长的胖乎乎的,脾气还那么臭。

    “是啊,这就是我男人。”

    宋文涛故意叹声气,说道:“喜鹊呀!你着什么急呀?虽然你赌气解除了婚约,可也不能是个人就嫁吧。再等等,说不定还能在镇上找一个。”

    “在镇上找一个,找一个像你这样的,除了张嘴会喷粪,浑身上下一无是处的小白脸,看着还不够闹心的呢。”

    宋文涛不爱听了,“这是怎么说话呢?既然嫁了人,就应该说话注意点。认识这么多年,我这不也是担心你嫁不好吗?”

    喜鹊呵呵一笑,“我谢谢你呀,留着你的好心吧,姑奶奶我嫁的很好,我现在过的不知有多开心。”

    喜鹊转头对石头说道:“石头哥,这就是以前和我定过亲的小白脸。做人不地道,沾花惹草,手无缚鸡之力,连我都打不过,你说这样的男人要来干啥?”

    “是没多大用,扔了就扔了吧。”

    石头从听说这人就是和喜鹊定过亲的,心里就有点不得劲。

    这会儿再听喜鹊说完,心里舒服了。

    宋文涛刚要说话,喜鹊就说道:“怎么着,你还不服气,你连我都打不过,石头哥一只手就能把你拍地上去,你还得瑟什么。石头哥,走了,和他废这话干嘛,净耽误功夫。”

    两人往前走了两步,喜鹊又侧身对旁边那女子说道:“看好这男人,小白脸吗总是爱吃软饭,你们家虽然是开粮店的,可也经不住他吃。”

    说完也不看俩人脸色,就拉着石头往东门走去。

    两人丝毫没把这事放心上,反倒说了几句心里痛快了。

    可宋文涛和赵诗雅就难受了。

    赵家也是家有资产的人,她脾气也不小。看着宋文涛吃瘪,一转身沉着脸就先走了。

    宋文涛一拍手,这个喜鹊真是害人不浅。

    转身忙追了上去,赔着笑脸哄诗雅。

    “石头哥,你不会介意吧?”

    “介意什么?我都听大姨说了,当时退亲是你主动退的,你看不上那小子才退的。”

    喜鹊说道:“都怪我爹,早早的给我定什么亲,定完了好坏都得认。这要是我嫁过来才发现她沾花惹草的,你说我得多闹心。幸亏发现的早,一拍两散,省的膈应我。”

    “行了,都过去了,你看看那俩人,一个个都弱不禁风的。这也就是年头太平,等世道乱时,连家里人都护不住。”

    喜鹊点点头,确实,宋文涛看着长得不错,可连她都打不过,就这种男人谁稀罕啊?

    到了东门口,石头先找了辆拉脚的牛车。没等一会儿,粮店伙计就推着车把东西送了过来。

    石头也不用伙计帮忙,一人就把粮食扛到了牛车上。剩下的碎米还有豆子这些比较轻,就放在了背篓里。

    牛车也得拉人,等了一会儿,又有三个赶集回来的小媳妇上了车。

    “喜鹊,你也坐车吧?”

    “我和你走着吧。”

    “车上还有地儿,你要不坐,大叔还得等人,不拉满他也不走,这不耽误工夫吗?”

    还真是,老汉拉着牛车来回拉脚,人不满他就空跑一趟,又费车又费牛,所以每次都等人满后才走。

    喜鹊上了车,四个人,加上买的东西也堆的差不多了,牛车才勉强往回走。

    走到半路,石头对喜鹊说:“我先回去,我回家把板车推到山脚那,一会儿到了,你把米卸下来,先在那儿守着。”

    “行,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说实话,跟着牛车走,石头还挺难受。

    为啥?

    牛车走的慢啊。

    石头迈开步子,没几步就越过牛车走出老远。

    赶牛车的老汉砸吧砸吧嘴,还是年轻啊,家里要多几个这么壮实的汉子,那日子肯定过得好。

    牛车晃晃悠悠的往前走,半途中有一个小媳妇拿着买的东西下了车。

    另外两个好像是一个村的,两个小媳妇小声说着话。

    好像这俩媳妇是大河村的,不停的说着村里的新鲜事。

    因为喜鹊听到这俩人说到了大丫姐。

    大丫姐就是梁大娘的大闺女,嫁到了大河村。

    这俩人是羡慕的不得了,因为大丫嫁的这户人家不错。

    大丫日子过得舒服,男人模样长的还俊,小两口在外面做点小生意,也能赚不少。好像村里谁家闺女还惦记过他,所以这俩小媳妇言语中充满了羡慕。

    喜鹊听了一耳朵八卦,到了小河村山脚这,就让老汉停下了车。

    在老汉惊讶的目光中,喜鹊一人就把粮食扛到了路边。

    这可是一袋一百斤啊。

    再看看喜鹊,嗯,这丫头也是个能干的,有把子力气。

    坐牛车两文钱,可石头买的粮食重,再加上喜鹊也坐了车,所以老汉张嘴要了十文钱。

    喜鹊痛快的付完钱,就远远看到石头推车过来了。

    第28

    章

    大牛家

    用小推车把粮食推回来,石头压根不用喜鹊帮忙。

    这么多粮食也不能都放在厨房,本就地儿不大,还落灰。

    先放在院内,喜鹊泡上壶野茶,先喝了半壶。

    这天气,带的水早喝完了,喜鹊早渴了。

    喝完水,简单用水洗了把脸,就进了厨房。

    昨天晚上腌好的两条鱼,得赶紧炖上,再放容易变味。

    点上火,先把锅刷干净,等锅热后又放入了油。

    鱼做不好,可没法吃。

    喜鹊先把鱼用油炸了下,锅里放上调料,辣椒放的多,酒也多倒点,加上清水就开始炖。

    趁着炖鱼的功夫,又把米蒸上,这次是白米和糙米混着蒸的。

    都弄完后,喜鹊就把盆里养着的小鱼都收拾了出来。

    再不收拾,这小鱼儿也要死了。

    这么小的鱼儿,得用油炸,炖可没法吃。

    收拾完后放盐,腌上后又放到了水缸边。

    昨天晚上炖的兔肉还剩一小盘,焖的豆角还剩一盘,有这个就够俩人吃的了。

    石头则是把白米白面各拿出一半,又把糙米全拿出来放厨房。

    在院墙边,还有一个地窖,不算大,原先他娘在时还能存放些东西,现在里面是空的。

    把米面都放到了地窖里,又把推车放到了后院的杂物棚子里。

    看缸里水不多了,索性先把水打满。

    来回三趟把水打满,他这才在水潭边洗了下。

    “石头哥,吃饭啦?”

    “哎,来了。”

    看着桌上摆的炖好的大鱼,还有已热好的一盘兔肉和豆角,石头觉得肚子更饿了。

    喜鹊端着盛满米饭的碗过来,“赶紧吃吧,这一上午肯定早饿了吧?”

    “是饿了,你也赶紧吃。起那么早,一上午都没闲着,下次若没重要的事我就一人去,你就别来回跟着受累了。”

    “这受什么累?哎呦,那小狗崽儿呢?你放哪儿了?”

    石头先回来时,就把背篓里的东西都背了回来,当然顺手也把小狗崽给拎了回来。

    “还跟筐里呢。”

    喜鹊站起身就跑了出去。

    这么长时间了,小狗崽也得吃点东西啊。

    把小狗崽抱起来,这小东西呜呜的呻吟两声,在喜鹊手上舔了舔。

    肯定是饿了渴了,喜鹊忙找了一个破口的碗,给它舀上点清水。

    这么半天,小狗仔滴水未沾,滴米未进,哪能不饿?

    凑到碗边先闻了闻,伸出小舌头就吧嗒吧嗒的喝起了水。

    “你先喝点水,等吃完饭我再给你。”

    “喜鹊,先吃饭吧,这玩意儿不用那么精心养,一会儿剩下喂它吃口就得。”

    “知道啦。”喜鹊转身回了屋。

    小狗崽见喜鹊走了,抬头望了望,又低下头继续喝水。

    吃完饭,喜鹊把剩的一点米饭浇上了一点点炖鱼的汤,拌匀后给倒到了缺口的碗里。

    “赶紧吃吧,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得记住,你要看家护院,来了坏人得把他赶出去。”

    小狗崽探着鼻子闻了闻,张开嘴大口的吃了起来。

    石头看喜鹊去照顾小狗崽,就把桌子上的碗筷全收了起来。

    搁到厨房后说道:“也就你有这待遇,谁家小狗崽吃大白米饭啊?”

    石头从杂物间找出一个有些破损的背篓,简单的修理了下,这个先当小狗崽的狗窝吧。

    俩人都收拾完,喜鹊说道:“下午没事,陪我到翠嫂子家去一趟吧,我还不认识她家门呢。”

    “行,我也好几天没见到大牛哥了。”

    跑了一上午,喜鹊收拾完就上了炕,她得睡一会儿,歇一歇。

    看喜鹊都躺下了,石头自然也挨在身边躺下了。

    睡一觉立马精神头又足了,拿出小背篓,把要装酱的瓷坛放进去。

    又把上午买的肉割下一小块放进背篓,俩人就去了村里。

    大牛家在村子中央,和他爹娘那儿隔着一条街,但也并没有很远。

    两人一路走来,石头认识的带着喜鹊打声招呼,更多的是直接略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