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那二婶,那些瓜子我们还炒不炒?他们本来还说明天要收瓜子送过来呢。”裴雪眼睛一亮:“呀,收瓜子送过来啊,那正好,你们到时候推个板车去拉回来。”
她正愁这事情怎么样才能惩戒一下那几个骗子呢,这边送生瓜子来了,她可不是要好好利用一下嘛。
“二婶,这……”
边上,江临川开口:“听你们二婶的就行,既然明天要上班,你们也别炒那些瓜子了,都先回去休息吧。”
虽然不解裴雪和江临川的意思,但兄弟俩还是点了头,很乖顺地出去了。
人出去之后,江临川无奈地看了一眼裴雪。“媳妇儿,你打算怎么做?要不要我帮你?”
“你帮我?你能怎么帮我?一会儿去给人套麻袋揍一顿?”
江临川摸了摸鼻子,这确实是他想过的解决方案。主要是这一次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确实也不是那么见得光,不然完全可以报到公安局那边。
见他如此,裴雪笑了笑。
“你别管这事情了,明天要回大队呢。”
“媳妇儿,别过激,什么事情也别牵扯上你自己,那几块钱大不了咱们不要了。”
对他来说,几块钱的损失确实没有自己媳妇儿的名声重要。
“不是几块钱的事情,好在明天初三,刚好让大郎二郎去上班,完事了我观察一下这些摊子怎么样。”
小摊小贩的高峰期也就是在前面这几天,但明天毕竟是初三,有些没有复工复产的人还会在外头卖东西的。
而想要查看市委省委那边的态度的话,明天就是最好的机会了。
江子谦和江子和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裴雪并没有跟孩子们说,不过孩子们也都不傻,看着情况也都知道出事情了,当天都乖得很,也没追问具体情况。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江临川就领着几个孩子出门了。
今天是大年初三,是省城这边大多数工人复工的日子,也是江临川要带着孩子们回红旗大队拉粮食的日子。
他们现在的户口都还在红旗大队那边,今年过年没有回去,所以这一回就要回去拉粮食。
当然,选在大年初三这个日子,也是特意要带着孩子们回去拜年什么的,裴雪因为厂子里复工了就没回去,大郎二郎也是如此。
孩子们一走,院子里就冷清了不少,好在他们几个也都是要去厂子里上班的,不然还都有些不适应呢。
中午的时候,裴雪走出厂子的大门,骑上自行车,一路往着电影院的方向而去。
果然不出她所料,还没有靠近电影院呢,就在隔着电影院一条街的地方,现在也都有人开始卖着东西了。
大多数人是跟江子谦他们一样,胸前背着个大口袋,站在那里杵着,也有少部分人是在巷子口或者哪一处墙角支了一个小摊子的。
摊子普遍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一个手箱大小,想来是觉得这样方便携带。
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的,有卖摔炮的,有卖草鞋的,也有乡下的土布的。
当然,更多的是卖类似瓜子这样的小吃。
比方说什么炒瓜子,炒糖豆,炒花生啥的,就这一路上,裴雪就看见了不下五个卖这种东西的人。
不过跟江子谦等人不同的是,像这些卖糖豆啥的,大多都是装在布口袋里,给多少钱人家抓一把这样,像江子谦他们这样分装好的很少。
到了电影院跟前,裴雪刚把自行车停下,就听见身边有人说话。
“唉这些都不方便,没有前两天那两个卖瓜子的方便,那小信封一装,省得放口袋弄脏了衣裳。”
“可不是嘛,昨天我来还买到了三分钱两包的瓜子,比平时便宜了一分钱呢。”
“是嘛,之前他们不都是卖两分钱一包吗?昨天怎么卖三分钱两包了,可惜我不在没买到。”
“昨儿说是有一锅瓜子炒得有点焦了,我买了吃着还行,就是吃起来比较香,实惠得很。”
“哎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偶尔吃吃的话还是可以的。”
等那两个小姑娘进了电影院,裴雪这才往他们刚刚买东西的小摊走了过去,那卖东西的是一个三十四五的大姐,见了她眉飞色舞地招手。
“大妹子,看电影是不?要买炒花生不?我家炒花生可好吃了。”
裴雪瞄了一眼她的布口袋,见着里面放着炒过的瓜子,许是没放油又控制不好火候,那瓜子表面显得漆黑漆黑的。
“多少钱一把?”
“两分钱一把,大妹子,我家这瓜子好吃,你要看电影的话买两把放兜里,看电影的时候吃得那叫一个香。”
裴雪看了一眼那漆黑的炒花生,再想想自己崭新的大衣口袋,当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帕。
“来一把,你给我抓这儿来。”
冬天的衣服洗了之后不容易干也会没那么暖和,她可不愿意这么黑乎乎的炒花生放进大衣里弄脏衣服。
那大姐见裴雪一下子掏出一张手帕,不由咧嘴笑道:“哟,大妹子你是个讲究人啊。”
这么一上午了,来她这里买炒花生的人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可没有哪个眼前这姑娘一样带着手帕来的。
裴雪笑笑,摸出两分钱递过去,接过那大姐给抓的一小把花生,当即就打听了起来。
第503章
发现
“大姐,这儿这两天来了不少人啊,平时都没见有的。”
那大姐一听,把布口袋的口子一扎。
小声对裴雪道:“可不是,以前的话咱们谁敢那么光明正大的啊,还不是最近听说上头这政策松动了才敢来的嘛。”
裴雪:“不说去年,就春节那天我来这看电影,都感觉没啥人,今天的人可比那时候多多了。”
这个“人”指的可不仅是摆摊卖东西的小摊小贩,甚至连来逛街的人也不少。
今天大年初三,已经是复工的日子了,按来说电影院门口不该这么多人。
不过眼前这里可不是这样的,那人看得,跟初一那天没两样。
大姐点头:“那可不!我给你说啊!这大年初一那天,这里也就两三个人敢卖东西,然后昨天啊,就有人开始卖点儿烤红薯啥的,我就是昨天来了看见,寻思着我家也有点儿花生,要不也拿来炒了试试……”
“那大姐,你们就不怕有人来查?这毕竟政策上也没说允许。”
大姐撇撇嘴:“这个不用担心,今早上我也是你这个想法,不过后来嘛!”
看着裴雪好奇的样子,她得意一笑。
“刚刚十一点那会儿,有纠察队的人过来了,当时我们都怕得要死,没想到他们就当做不知道一样。你说说,纠察队都这样了,上头政策明文规定允许,那还不是迟早的事儿?”
裴雪心里一跳,看来今天出来果然得到了点儿消息。
她面带讶色看向那大姐:“纠察队见了也不管?大姐,这是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干什么?”
大姐话说到这里,突然退后一步,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裴雪,“我说大妹子,你跟我打听的这么细做什么?”
“哦,我这不也是听说这边摆摊的多,所以想过来问一下嘛。”
大姐双手抱住自己的口袋,面上带上警惕之色:“你该不会也是要卖东西吧?你家有啥卖的?”
“不卖,我就是想问问看这都有什么东西卖,要是合适的话,以后谁还往黑市去啊。”
听见裴雪这话,大姐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当下点头附和。
“可不是这样嘛,我跟你说,这炒花生两分钱一把我都没赚你钱,这要是去到黑市去买,那不知道多少才能有这么点花生呢。”
裴雪看着手帕里的花生陷入沉思,要是去黑市买花生的话,两分钱买到的,应该能比这么些多不少。
不过她当然不会当着人家的面这样说出来,当下只是笑着点点头。
走了几个摊子之后,裴雪也确定了一件事情,今天上午是真的有纠察队来过的,不过面对这种情况没人管,反而都无视了。
她心里寻思着,看来省城这边的政策松动了啊,再观察几天看看,要是真的是这样子,飞雪服装厂也应该下场了。
与此同时,长岛县,南长山公社。
红星大队,老于家。
“你还给我!”
一道凄厉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屋子里众人一跳。
李玉兰一边往外跑一边骂道:“还给你?凭什么还给你?你吃着家里的,居然还藏私房钱,枉费我们对你这么好。”
听见私房钱几个字,屋子里的几个人都迎了出来,待得见到在前面跑的李玉兰和在后面追的于翠仙,众人都忍不住皱眉头。
“老二家的,妮子,你们这是干什么?”
“大过年的,打打闹闹的也不嫌丢人!”
这会儿刚是大年初三,乡下不像城里大年初三就复工,乡下大年初三的不用下地,所以家家户户都还窝在家里猫冬呢。
这么大喊大叫的,还真是容易让隔壁邻居听到闹笑话。
李玉兰高举着手中的东西道:“我丢什么人?藏私房钱的人才丢人,爹,娘,你们可要评评,大妹吃我们的住我们的,现在还要藏私房钱,合适吗?”
“什么私房钱?私房钱在哪里?”
于二哥一把上前拉住了自己媳妇,“媳妇儿,你说私房钱?哪里有钱?”
李玉兰瞪了一眼后面追过来气喘吁吁的于翠仙,把自己手里的头巾一把塞到了于二哥的手里。
“我就说大妹去红旗大队不可能什么都没拿回来的,原来是拿回来了藏起来了,让我们一顿好找,你摸摸看,这里硬邦邦的,肯定就是私房钱。”
“还给我,还给我!那不是!”
于翠仙急得额头上出了一脑门子的汗,这两天从红旗大队回来之后她也已经想好了,娘家这些人肯定会让她嫁人的,与其把钱拿出来给他们,倒不如自己拿到新婆家那边生活。
反正她现在是看清楚了,儿子闺女都靠不住,前夫那里她是回不去了,倒不如听了娘家的话找个好男人嫁了。
到时候手里头有钱傍身,她又能干活,怎么也比在娘家累死累活还吃不饱的好不是?
可是没想到,距离要说亲就差这么几天了,居然就给李玉兰发现了她的秘密。
于二哥可不管这么多,东西到了自己手上,他立刻就伸手在头巾里头翻找了起来。
没多会儿,一个本本出现在他手上。
李玉兰指着本本大声道:“看见没,看见没!我就说她藏着私房钱吧,这下被抓个正着了吧!”
这本本是信用社那边的存折,当初于翠仙从江家陆续给钱回来的时候他们老于家几兄弟一人办了一本去存钱,当然认得存折的样子。
于老爹看了一眼那本存折,心口也有些激动地砰砰直跳。
他瞪了二儿媳妇一眼:“嚷嚷这么大声干什么?还不快进屋。”
这么大声地嚷嚷,不出三天,大队里又该传遍了他们老于家的传闻了。
李玉兰闻言并不以为意,不过还是象征性地捂了捂嘴巴,她虽然不怕这当公爹的,不过这钱毕竟还是公爹来分的。
这一回是她找到的钱,怎么着也要看在这份上多给她分一点,所以这时候她也就不计较这些了。
于老娘看了一眼儿子手中的存折,先是激动了一把,然后才冷冷扫了张口欲言的女儿一眼。
“走,都先进屋看看!”
“快进屋,快进屋!”
听到有钱分,老于家众人的脸色都很是激动,一个两个面上带着笑意陆续进了屋,那气氛甚至比前两天过年那会还要喜庆。
身后,于翠仙脸色惨白一片。
第504章
争吵
万众瞩目之下,于二哥打开了手里的存折。
一溜人都低着头去看本本上的数字,当发现上头的两个数的时候,于老娘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80?”
她没上过学,只知道一竖下来就是1,一个圈就是0,两个圈连在一起就是8。
现在是两个圈连在一起加上一个圈,一共三个圈,那可不就是80嘛。
李玉兰闻言撇了撇嘴:“那有这么多,这是30,是30!”
她虽然也没上过学念过书,不过这阿拉伯数字她可是认识的,当然,都是为了认识钱才认识的。
于老娘一愣:“这只有30块?不能吧?”
“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这就是30,不信你让大哥和小弟他们看看。”
于小弟看了一眼也点头:“娘,没毛病,这就是30块,这下刚好了,我们几房一人10块,可以平分了。”
虽然说才10块钱,但毕竟是进账,白捡来的,他当然高兴得很。
于老爹一听这话脸色一变,这几个儿子真是白养了,好不容易有个30块钱,居然就要平分,这是一点儿也没考虑他和老婆子这两个当爹娘的啊!
边上,于老娘却没想到这一茬,只是拍着大腿不满地大叫。
“怎么回事?就给30块还要打进存折里?那麦穗和高粱不是都说现在一个月都几十块工资了吗?还有大郎二郎,天杀的这几个小崽子,真是没良心的白眼狼……”
“娘,你也别说了,这有30就不错了,那些在飞雪肥皂厂上班的人一个月也不一定有30呢。”
“是啊娘,你看这可是打进存折的,这代表什么?以后还会打进来的,有了这张存折,我们就有源源不绝的收入了。”
想到这个可能性,于小弟叉着腰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是看到了以后有钱收的样子。
于老娘面色一喜:“对,对,这可是存折,他们肯定还会再打的。”
她转头去看外头,见着于翠仙站在门口,立刻招手道:“妮子,愣着干什么?进来啊!”
于翠仙神色僵硬,一步一步麻木地走进了屋子里,刚刚她就在门口静静听着父母兄弟说话,他们一个嫌钱太少,一个计划着怎么分,而没有人想到她。
“妮子,你说说,麦穗他们是一个月给你打一回还是两个月给你打一回?”
于老娘想着,要是一个月给打一回的话,家里头就算有一个人在外头上班了,那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过许多。
而要是两个月打一回的话,其实也还好,日子过得不算差,至少啥时候要吃肉都行了,不过怎么说老大家也是要多贴补一下的。
“一年。”
于老娘掏了掏耳朵:“啥?”
于翠仙:“他们一年才打一次进来,一次打30,说是给我的养老费。”
“天杀的哪个熊孩子说的?一年30块钱够干啥吃的?你可是他们亲娘,都到了这种时候,你就不会自己机灵着点儿,自己争取一下吗?”
一边说着,于老娘就站起身,想要穿鞋领着人上红旗大队闹去。
于翠仙:“你别去了,他们说了,要是你们发现了这张存折,以后连30块钱都不给了。”
“我呸!多大的丫头还敢拿捏我?我这就去教训教训,她,让她知道谁才是长辈!”
话音刚落,于老爹就咳嗽了一声。
“闹什么闹?还嫌不够乱是不是?”
“老头子,这一年刚30块,够干啥的?”
于老爹瞟了一眼桌上的存折,心想着30就30,反正不管是30还是300,这些孩子也不会给他一点儿。
心里这么想着,他面上道:“30块也不少了,咱们一年到头能分30块下来吗?”
“可是这才30呢,他们一个月工资都二十多呢,这怎么行?”
一想到那几个外孙外孙子手上有这么多钱,一年到头却只给这么30块,于老娘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果然,这一个两个的,就是个不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