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什么意思?”“三年了,陛下一直都想往虎贲军中安插人手,只可惜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现在挑我回来的时候叫我去用膳,只怕是要让我到外地去扩军了。”
“将军是说,陛下有可能会让你回策州去?”
“倘若是真的回策州,我倒是满意,只是未见得,去齐州和望州的可能性最大。”
这两地的军队都是绝对的皇族势力,所以想要在虎贲军里头动手脚,不安排些他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呢。
杜景宜听到这话的时候,也是忍不住的就叹息一声。裦
“安静三年,日子终究还是要起风。”
顾少虞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嘱咐道。
“郭祖父又病了,得空我们去看看才是真的,他老人家也是与祖父祖母一同出生入死过的,所以他在,大兴朝都要安定些。”
“妾身知道了,回去就备些好药材,随时都能去郭家就是。”
夫妇二人对于眼前可能会遇到的危机,也算是有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多少的措手不及。
第二日,等顾少虞从宫里出来后,果然与他猜测的差不多。
顾少虞奉命调军前去望州半年,要整军经武。裦
说的好听是去半年,可实际上也没有个准确的调令回京时间,所以去多久也不清楚,所以这两日借着走亲戚的名义,没少把各个府邸给跑一遍。
杜家和国公府去的勤快,而这两处都不怎么引人注目。
倒是夫妇二人前去丞相府的那一日,顾少虞前脚刚进了丞相府的门,后脚就遇到了“微服私访”,特意来看望郭相的皇帝本人。
那叫一个刚刚好。
阔别三年,杜景宜再次见到皇帝的时候,本来以为可能是会在年底的宫宴之上。
谁知道她还在雪娘院子里头逗着孩子们玩的时候,就见郭家的下人匆匆来报,说是有贵客登门,让郭家所有人都去前厅候着。
以郭家的身份,能叫她们去候着的,可不会是简单角色。裦
一开始,雪娘她们还以为是不是太后她老人家来了,谁知道,进门的竟然会是皇帝,因此,众人的头低得愈发明显。
“外祖父病了好些日子,也不上朝,朕心中多有担心,所以今日特意出宫来看看,没想到与少虞想到一块儿去了。”
郭相咳嗽着,整个人完全没有了从前的那样老谋深算,更多的像是居家休养的老者,此刻被迫开门迎客。
“陛下,您如今身份贵重,怎么能说外出就外出呢,万一遇到什么事情,岂不是要叫老臣愧疚而死?”
“什么死不死的,外祖父又在胡言乱语了,您老可得长寿些,要看着朕把大兴治理的更好才是。”
从前听这些话的时候,郭家人还大多兴奋着呢,可如今,这三年来明里暗里的打压都叫他们觉察出来了,郭家这是要走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了,所以,也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顾少虞站在郭相身边,他坐下还没说三两句话呢,皇帝就来了,因此自然是把话题又引到他身上来。裦
第535章
老离巢
“这三年,外祖父可是劳心又劳力的为我大兴在做事,少虞得了几年偷闲的时间,倒是把自己个养得不错,如今既然重回朝堂,那么就得为朕分忧了。”觐
皇帝说着这些话,众人也没有一个反驳的。
“臣遵旨。”
大约是顾少虞表现出来的听话,让皇帝觉得很满意,所以拍拍他的肩头就开始回忆起了从前的时光。
“那时候,朕还没有登基,可比现在自由多了,没事就约上你们三五成群的去郊外打猎,只可惜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本来朕说是要办个秋猎的,结果也被外祖父以劳民伤财给阻止了,这皇帝当的还没有太子时候自由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还透着些惋惜,可在场之人谁听不出来,他这是故意说给郭相听的。
杜景宜一直微微颔首,不敢随意乱看。
但听到这话的时候,眼神还是忍不住的看了一眼郭相,只见他整个人都淡定不已的坐着,表情没有什么过多的变化,只不过偶尔会咳嗽几声,仿佛在表示他人坐着呢。觐
皇帝说了这话,无人往下接,他大约也是自觉没趣,所以就换了个话题。
“母后一直都在说随安城冬日冷冽,等金陵的行宫修建好以后,要搬过去住呢,所以朕今日来也是有任务的,行宫旁的一片空地,朕已经命他们在修建了,估摸着再有两年也该搭建好了,到时候可以赐给外祖父和外祖母作为颐养天年之居所,你们与母后相别多年,老了能在一起,也是朕这个做t儿子的心意,不知道外祖父和外祖母意下如何啊?”
金陵城的行宫旁,作为颐养天年之居所?
这话一出,郭相便有些不大满意了。
“老臣身不过五尺,能睡多大个地方,何至于让陛下还要单独在行宫旁又建新宅呢,金陵城中也有郭家的老宅几间,过几日就让四郎他们回去修缮一二,年前吧就搬过去便是,也顺便养养我这身子。”
“年前啊?会不会太匆忙了些?”
“大夫也是让老臣要静养,所以还是早早搬走的好啊,如此陛下也不用日日对着老臣这张脸,到时候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吧。”觐
郭相的话,透着一股无奈和惆怅。
皇帝听得出,在场之人也同样听得出,可皇帝连多余的一句安慰之语也没有,只是点点头就应和着说道。
“早些搬去也好,金陵城暖和,外祖父的病也能好好养着,修葺老宅的事情,朕会命邢家帮着弄的,如此四郎他们也可以少跑两趟。”
话都叫皇帝给说完了,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讲的。
顾少虞心中多有不舍,如郭相这样的人,不该是如此结果的,可皇帝面前,他若是据理力争,只怕郭相连安稳都未必能过得到了,所以,也是面色上不动如山,态度恭敬的仿佛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比起他的镇定,郭家的那些人脸色就没有很舒展了,可他们现在的能力,是够不上说些什么的,所以只能听从。
他们的痛苦和无奈之表情,都一一落在了皇帝的眼中。觐
这些本该和他是血脉相连的亲情,在此刻却成为了皇权霸主下的牺牲品,他们愈发的难过,对于皇帝而言,越是有一种集权的兴奋。
杜景宜冷眼旁观着,都觉得往后的日子不过很好过了。
顾少虞要去望州,郭相也回金陵城,怎么看都是这些打天下的老臣们的没落之路,因此想也知道接下来的随安城内,谁会是耀武扬威的人。
茶过三巡,皇帝坐着也觉得没了意思,所以起身就离开了。
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皇帝坐着也觉得没了意思,茶过三巡后,便起身离开了郭家。
走的时候他还特意补充了一句,“等你离城之时,朕一定亲自相送”,话虽然是对着顾少虞说的,但是个人都听得出来,他这是刻意说给郭相听的。
所以等到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郭家之后,郭相就猛的咳嗽了起来,整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有些乌紫。觐
“祖父。”
“父亲。”
“郭祖父。”
一众人慌乱的喊了起来,郭老夫人连忙从他怀中拿出一个瓶子,抖了一颗药丸给郭相吞下去后,才逐渐好了起来。
而看到众人着急的样子,郭相也是缓过那口气后就说道。
“老毛病了,不碍事的,少虞,四郎还有你们两个都随我去书房吧,我有事要与你们说。”
郭相手指的正是杜景宜和雪娘二人,她们虽有些错愕,但是郭相都开口了,自然是不能不从,所以,顾少虞和郭四郎左右搀扶着郭相,她们二人在后跟着,便一同去了书房。觐
郭家的书房,从来是个不容外人随意进出的地方,所以这也是头一次杜景宜来,雪娘亦如此。
只不过,还没等她们二人有很多的反应,就听到郭相开口了。
落座后,他深深的吸了口气。
脸色也没有刚刚那般硬撑了,整个人仿佛老了几十岁般,凸显出了年迈体弱之人的样子。
“叫你们来,你们大约也是知道我什么意思了吧?”
“祖父……”
郭四郎的担忧之情溢于言表,郭相欣慰,虽然皇帝他看走了眼,但是自家儿孙还是不错的,所以拍拍郭四郎的肩膀后就说道。觐
“祖父老了,总归是要走这条路的,可你们年纪还小,日后还要在皇帝手下过几十年的日子,所以一切都要小心谨慎的好。”
郭相仿佛临终托孤一般,随后就看向了顾少虞,但眼神仿佛又是透过他看出其他的人来,所以顾少虞并没有多说,只是上前去拉着他的手,随后就听郭相语气深远的就说道。
“我自少年时候就跟着开宗皇帝打天下,苦吃过,血流过,人也杀过,所以能活到今日,还能将郭家带到这份上,我已经满足了,陛下不是个昏君,朝廷交到他手里坏不到哪里去,但他也不是能开创盛世容得下贤臣的明君,所以你们这些人,倘若将来要想过些舒心日子,还是趁早打算吧,只不过挑人的时候,都把目光放长远些,别像我似的,走到最后落了这么个下场。”
第535章
护身符
他的自嘲一笑,让四人心里头都不好受,可也知道郭相说的乃是实话。魔
“祖父莫要说这些,您老不过是一时困顿,等修养好了身子,这朝中还有许多事要依仗你的。”
“又说胡话了不是?陛下正值盛年,可祖父却日薄西山,你们兄弟中也没有格外出挑之人,所以将来郭家的担子,还是要落在你肩头的,虽说你是个小的,但是无论胆量还是本事,都是兄弟们里头的翘楚,所以我今日叫了你和少虞,还有你们各自的媳妇过来,也是有事要托付。”
顾少虞猜到了,所以十分恭敬的对着郭相就说道。
“郭祖父放心,有我在一日,一定会与郭家的兄弟们互相帮扶的。”
他的话,给了郭相很大的安慰,因为求人做事和别人主动要求是两码事,所以郭相无比感激的拉着顾少虞的手就说道。
“我没看错你,倘若将来郭家遭难了,你能帮一把是一把。”
“我知道。”魔
郭相的话,也让雪娘和杜景宜有些说不出来的难过,虽然她们也知道接下来郭家可不会是从前那样的,但是郭相张口就提及遭难,委实有些让人担心了。
而郭四郎显然还是一副少年脾气,对着郭相就说道。
“不会的不会的,孙儿一定守好这个家。”
郭相慈爱的摸摸他的头,叹息一声就拿出了一柄钥匙,随后一分为二的说道。
“这钥匙锁的是当年开宗皇帝留下的两道密旨,可以说也是护身符了,其中一道给的是你们顾家,言纲当年出征前特意送来让我帮他保管,没想到这一保管就是十几年,如今物归原主,你拿着将它藏好了,倘若将来真的有一天,陛下翻脸无情的非要闹腾出什么事情来,你们就拿它保命吧,谅他也不敢忤逆开宗皇帝的恩旨!”
说到这里,郭相将钥匙递了过去,不大,但分量却沉甸甸的。
顾少虞接过来,而那郭四郎也是直白就说道。魔
“恩旨便让六哥六嫂来保管吧,如今郭家惹眼的很,倘若是叫外人知道了,还不定要闹出什么事来的。”
雪娘也是这个意思,所以看向杜景宜的眼神中满是希望她们能收下这钥匙。
顾少虞和杜景宜对视一眼,有些责任他们愿意来担,所以便接了过去。
顾少虞要整军出发,最后这钥匙的保管当然就落在了杜景宜的手里,于是她郑重其事的就对着郭相说道。
“郭祖父放心,有我在一日,必不会让此恩旨出事的。”
“好,好,交给你,我也就放心了。”
接着就是几声咳嗽,但与刚刚相比却轻巧了许多,仿佛是将身体里的浊气都吐出来一样。魔
在郭家待了一会儿,他们夫妇也就离开了。
走的时候,无人知晓他们带走了什么东西,而郭家的众人此刻也还在为家中事头疼着呢,而这些又是郭相要去处理的,所以他们也不好继续留下。
车马驾里,夫妇二人打开了那尘封已久的盒子。
盒子里头静静的躺着两份圣旨,不大,但却是开宗皇帝亲笔所书,上面还落了皇印,倒是做不得假。
杜景宜唏嘘一声就说道。
“这还是妾身接到的第三份圣旨呢,头一份是将军刚归来的时候在国公府里头留的,第二份是将军封一等公,妾身也跟着得诰命。”
前两次都是风光无限,而这一次却有些不见天光。魔
真正是世事无常。
顾少虞回握着她的手,而后就说道。
“收好了,这可比那些都重要。”
“妾身知道。”
哒哒马蹄还似从前一般穿梭在街道之上,而夫妇二人的心境却变化了不少。
从郭家回来后的第三日,顾少虞就带着虎贲军启程离开了随安城,走的时候,皇帝倒是践行了他的诺言,亲自在城门楼上相送。
百姓们也在看热闹,而杜景宜身旁站着杜家的人和孩子们,也是眼圈有些红的送别了夫君的离开。魔
这一走,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回来,不过顾少虞把刘询给留下了,以防万一发生个什么事情,他也能与随安城内互通有无。
虎贲军离开的时候,扬起了不少的黄尘,对于他们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次奔袭,而对于皇帝的朝政而言,是一次彻底的释放。
日子一天天的过,孩子们文t有先生盯着,武有四婶婶看着,所以每一日都有进步,而杜景宜忙着秋收一事,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伤春悲秋。
倒是朝中发生了不少的事情,让如今的随安城变得与从前大不相同。
首先便是郭相卸任,他老人家以养病为由,退出了经营几十年的朝堂,带着郭家的不少人都离开了随安城。
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何要举家搬迁,只知道这么一走,整个郭家就变得空荡荡了不少。
留下的只有郭四郎一家,因此雪娘不得不站出来,配合婆母一起理家宅事,所以也是几个月内迅速的成长为郭家拿得出手的儿媳妇。魔
郭家的这一走,意味着朝中的老臣们纷纷都要靠边站,所以以定平侯为首的那些新晋宠臣,成为了朝中的中流砥柱,而郭相走后的那丞相之位也是成为了众人追逐的目标。
定平侯有意推自己人上位,而邢家大爷对这位子也是势在必得,所以连带着最近的邢昭也是忙得脚不沾地的四处奔波,为家中的大伯造势。
宫外头争论不休,宫里也没闲着。
原本宫内最得宠的是邢贵妃,而如今还要多上一位定平侯府送进宫的贾贵嫔了,她们二人倒是一副龙争虎斗的架势,闹腾的后宫纷纷站队。
更有甚之,也不知道从哪儿起的流言,竟然说四妃之中会有人让位贾贵嫔,因此闹腾的人心惶惶,就在人们都纷纷猜测这妃位是不是真的会有变动之时,皇后倒是一如既往的韬光养晦。
长春宫中,三年的时间,皇后将这里收拾的没有了从前郭皇后在时的痕迹了,满满当当的都是她的踪影。
第535章
皇子们
这一日,大皇子和三皇子前来请安。鱚
他们二人都是皇帝与皇后少年夫妻就生下来的孩子,所以一直都是年长的,这些年,太子和郭相争夺帝位的同时,也没少在二人身上花心思,因此不管外头如何风雨,他们倒是成长的很好。
谦和有礼,文武双全。
再加上本来生得就俊朗,因此二人站在皇后面前的时候,颜皇后可是前所未有的慈爱和得意。
“儿臣见过母后。”
“儿臣见过母后。”
“好,起来吧,不必多礼。”
二人皆恭敬起身,随后就落坐在颜皇后的左右,别说是皇后了,就是胡公公看到他们二人之时也都是满脸的笑意,随后就把卷轴放在了一旁。鱚
颜皇后见此就赶着说道。
“今日叫你们二人入宫,是为来年的春选作准备的,你们如今一个十六,一个十四,也是时候给自己挑选正妃了,看看,这些都是明年春选中母后觉得合适的人选,你们先自己看看可有满意的?”
说罢,就让宫女们纷纷展开了卷轴,一共十二幅。
画上的女子们要么抚琴,要么跳舞,还有的是月下画画,总而言之都是出身名门,才貌双全之辈,因此挑谁,颜皇后都觉得没问题。
而大皇子和三皇子站在那些画作面前之时,也表现得很淡定,三皇子甚至还多嘴问了一声。
“我与大哥有的挑,那二哥和四弟呢,他们的年纪和我们也差不多,都是一起选正妃了吗?”
颜皇后听言,笑着便点点头,惠妃这么多年了,都是乖巧之人,从未给自己添过什么麻烦,而她所生的二子二女也与她的脾气差不多,不是会闹事之人,所以颜皇后乐得通过儿女亲事,将他们拉拢到儿子身边。鱚
因此,也是点点头后就说道。
“知道你心里头记挂着他们哥儿俩,母后已经派人去请了,只不过他们来得要晚些,你们先挑吧。”
胡公公特意晚了一个时辰去送消息,目的就是要等大皇子和三皇子都选好了再说,否则四个皇子若是挑中了一样的人选,岂不是麻烦?
大皇子心思缜密,知道母后的意思,于是便在画轴之前反复看了起来,在看到了奉国公家的孙女之时,倒是顿了顿脚步。
“儿臣觉得奉国公家的不错,家里头如今也是父皇的得力之人,且这位奉家的孙女从前在春日宴上也见过,是个难得识大体的人,所以儿臣中意这一位。”
他说完以后,另一头的三皇子也指着秦家女儿说道。
“儿臣喜欢秦家小姐,还请母后做主。”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