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4章

    这年代真好,不用各种装修,简简单单就能开出铺子。

    林书颜又去厨房看了眼,灶台很新,灶台上两口大锅,中间一个小火坑,是放茶壶烧水的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单独的小炉子,严主任家人不多,估计大多时候都用这个单独的小炉子。

    所以整个灶台翻新过都没用,现在还是干干净净的。

    “书颜啊,你上外头歇着去,我来打扫这。”

    “好,我去看看那边。”

    林书颜踏出厨房,院门外就响起一道声音,“嫂子!你们在了。”

    她回头看去,杨少山正从门外进来,身后还跟着个比他年长一些的老人,手里提着些工具,一看就是手艺人。

    “少山,你怎么来了?”

    “昨天贺章给我打电话了,这边肯定要添置东西,他就让我过来,这是周师傅,我们那最好的木匠,嫂子你需要什么跟他说就好。”

    林书颜眼睛一亮,杨少山找的人肯定是靠谱的,“那麻烦周师傅了。”

    “不麻烦不麻烦,”周师傅微微驼背,手上是长期做木匠结出的老茧,厚厚一层。

    林书颜带着周师傅量尺寸,杨少山就自己跑去看院子了。

    “周师傅,院子做四方桌,就好,那个大通房里,我想要小的长桌,窄的。”

    她把哪个位置需要什么,仔仔细细跟周师傅说了。

    周师傅不愧是有经验的木匠,又在南方商行那边做事,接触了各种新样式的家具,不仅一下能理解林书颜的意思,还适当地提出建议。

    “对,还要一个台子,像楼梯一样,阶梯的形状,到时候放在那边可以摆一些小菜。”

    林书颜淡淡说着,没花多少时间就定下了。

    “那桌用什么颜色呢?”周师傅问她。

    四合院风格古朴,朱红梁柱,青绿屋檐。

    她想了下,“暗红色的吧,黑色沉闷,白色不适合,暗红色倒是好,有柱子的朱红色压着,不会抢眼。”

    “成,那我明天就动手去做,半个月差不多可以做好。”

    “那辛苦您了。”

    周师傅摆摆手,表示继续看一下房间的尺寸。

    林书颜便去了院子。

    不过这么一会儿,杨少山就跟陈大娟她们混熟了。

    他处事圆滑周到,陈大娟这不善言辞的农村人,完全招架不住,满脸堆笑。

    ……

    有了杨少山帮忙,面馆的进度大大加快,下午两人又去了工商局。

    这时候已经有工商局,像修理铺、饭馆、理发店这种服务类的小店,不会太严格,杨少山了解这些,带林书颜去办理了经营许可。

    有人好办事,这句话在哪里都适用。

    各种证件办好,只等着桌椅到齐,确定菜单,就能开张。

    菜单是个要紧的东西,陈大娟两人留下收拾。

    林书颜就回家研究菜单了。

    车子开到国营饭店外,林书颜下车。

    看到有人往里送新鲜的蔬菜,走在最后面的人抬了一筐菌菇。

    这时候还能抓住吃菌菇的尾巴,她空间的包裹格子里存了那么多菌菇,迫不及待要用掉。

    一半做成菌菇肉酱,放在店里当臊子。

    另一半趁着外头天气好,晒成菌菇干,留着冬天做菌菇鸡汤面。

    福宝留在四合院,这会儿家里正好没人。

    说干就干,她直接跑去对街的肉铺买了几条五花肉,提着往家里走去。

    ……

    第111章

    撒娇

    几条肉提起来才知道这么累,等林书颜走到家,白嫩的手都勒红了。

    她把肉往厨房一送,先在沙发上瘫了十几分钟,才爬起来做事。

    找了几个筐子、大盆,林书颜把空间里的菌菇全部取出。

    成堆的菌菇一股脑倒了出来,比她想得多多了,整个厨房充斥着菌菇的独特香味。

    空间里很神奇,放进去的菌子没有一点变化,跟刚从山上采摘的时候一样,水水嫩嫩,新鲜得很。

    林书颜估摸着有两百多斤的菌菇,十多背篓,毕竟当初她采菌菇的运气好到逆天,每天都能多采一背篓藏在空间里。

    多亏厨房宽敞。

    她拿了洗菜盆,心道,要是贺章在就好了!

    那时候两人还未表明心意,他倒是什么活都揽去做,一定早就对她图谋不轨了。

    林书颜自娱自乐地想着,脸上不知不觉就挂起了笑,连洗菌菇都不累了。

    这么多她没办法一个人弄完,瞧时间已经下午,太阳晒不了多久,用来晒的明天再洗。

    她先洗一部分,烧一锅菌菇肉酱。

    洗了两盆,林书颜挑的是个头比较大,香味不是那么浓郁的菌菇,好的要留着熬汤。

    菌菇肉酱之前就做过,再做起来得心应手,只是切肉又花了不少时间。

    等到太阳落山。

    林书颜才把东西都切好,双手累得都快断了。

    恰巧林香莲两人也回来了,看到厨房一地菌菇,直接傻眼。

    “小妹,你哪里弄来这么多菌子啊。”

    林书颜看着锅里,脸不红心不跳,“回来的时候,刚好看到收菌菇的人运了一车进城,我就都买了。”

    “这也太多了,不会坏了吧。”

    “不会的,你们不是喜欢吃菌菇肉酱吗,做一些放到面馆里,可以拌面吃,剩下的明天晒干。”

    林香莲真是佩服她这活络的脑子,一下子就想好了,“成,还要做什么,我来帮你。”

    “帮我再洗两盆切了吧,要做就干脆一起做了。”

    “行嘞。”

    林书颜自问手脚麻利,但在干活这件事上,还是林香莲在行多了,挑了她说的菌子,就搬到水槽洗了起来。

    陈大娟也进来帮忙,一个洗,一个切,一个熬酱。

    厨房热闹的跟过年似的。

    一直到晚上,几人才把两大锅的菌菇肉酱熬好,

    那是灶台上的大铁锅,足足装了四大搪瓷盆。

    晚饭没来得及做,贺小树回来后,跑去国营饭店买了几个菜,大家对付着吃了。

    洗完澡,林书颜跑下楼,贺章说了,一般八点过后打电话回来。

    果然,下楼没一会儿就响了。

    “叮铃铃——”

    她就在电话附近晃荡,赶紧接了起来。

    “喂。”

    那边男人声音精神十足。

    林书颜唇角不自觉勾起笑,“贺章。”

    “嗯,你在做什么?”

    “没做什么呀,刚刚洗完澡,然后下楼。”9639

    贺章坐在办公室,手里的扩建图纸刚看完,又问道,“白天呢?”

    林书颜眨了下眼睛,“白天去四合院整理了,然后呢跟少山去办了营业许可证,然后我就回家啦,再然后呢就做了菌菇肉酱……”

    她乖巧着巴拉巴拉往外倒,这个点,大家都进屋了,除了二楼走廊探着脑袋偷听了两句的贺小树。

    算了,非礼勿听,贺小树又跑回了房间。

    贺章像是很满意她仔仔细细的回答,“嗯,不要累着了。”

    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林书颜觉得手更酸了,刚刚泡澡的时候她还特意用的灵泉水,就是为了缓解一下。

    她唇红艳艳的,娇滴滴说着话,“我手好酸呀,都是切肉切的,你在就好了,可以帮我对不对。”

    林书颜说这话只是情人间的撒娇,但是听在贺章耳朵里,就很不是滋味。

    是啊,他要是在她身边,哪里会让她这么辛苦做这些。

    此时也只能温声安慰,“开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什么都慢慢来,好吗?不要累着。”

    “知道啦~”

    林书颜又开心了,跟他聊了会儿小树考试,又说了福宝今天说了什么话。

    等到实在没什么说了,才安静下来,又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好想你啊。”

    贺章轻叹一声,“乖,上楼睡觉去。”

    “好,那你也早点睡觉啊,。”

    “好。”

    挂了电话,林书颜还在柜子旁站了会儿,安安静静的,回忆着电话里说的事情,许久才上了楼。

    两人电话打完也就打完了。

    每次最震惊的属接线员,此时,两个接线员一副要疯了的表情。

    “你说……这还是贺团吗?怎么说话这么温和了。”

    “上次我就听说,贺团回去结了个婚,唉,再勇猛的男人也过不了美人关!!”

    “可是文工团美人多吧,从前也没见贺团动心过啊,也不知道他媳妇到底多漂亮多好。”

    “唉~真羡慕呢,声音也好听,娇滴滴的,别说贺团我心都软了。”

    两个接线员长叹一声,只觉得贺团媳妇一定是个娇滴滴的大美人。

    *

    时间过得很快,约莫过了十天。

    林书颜把菜单定下来了,也教会了林香莲炖肉煮面。

    杨少山打了家里电话,说是桌椅和柜台都做好了,今天就可以送去四合院。

    恰逢周末,贺小雨和小树也在,大家干脆一起过去,人多好干活。

    等到了四合院,杨少山已经在等着,旁边还站着一脸严肃的付洋。

    桌椅摆在四合院门前。

    杨少山热情招呼,“嫂子,你们来了。”

    “少山,真是太麻烦你们了,付队长今天没值班吗。”

    付洋微微颔首,“嗯,有空。”

    对比杨少山来说,付洋跟贺章某种程度上有点像,话少、严肃,但是非常可靠。

    杨少山道,“小事情,客气什么,贺章说了,我就是随叫随到,到时候多让我们吃几碗面就成。”

    “那当然,给你们畅吃卡,随时来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杨少山嘿嘿一笑,“这里只运过来一半,车子回去了,等会会再拉来一车,车还是付洋借的。”

    “好,那先搬进去,省的挡了路。”

    院门打开,大家一起帮忙,抬桌子的抬桌子,搬凳子的搬凳子,连贺小树都跑前跑后帮忙。

    这动静不小,邻里一个个都来看热闹。

    他们是知道这四合院卖了的,前几日也说过话,稍微熟悉一点的,袖子一撸就上来帮忙了。

    前面小饭馆的李美芳往这边看了几眼,撇撇嘴,“切,这么多男的,果然是狐狸精,就知道勾三搭四。”

    ……

    第112章

    闹事的

    前院整体是个扁平的‘田’字。

    左侧厨房到右侧的大通间,一条小路横贯着,大门到后院拱门一条竖着的小路。

    两条路分开四块空地,右上角那块有迎客石造景,堆砌成一座小小的假山,底下围着小池子,还有活水。

    听严主任说,从前里边养了鱼,水是特意接过来了,费了许多心思,这几天林书颜也买了几条小锦鲤放进去,又每天往水里加一点灵泉水,此时几条鱼精神头十足,游来游去。

    林书颜在迎客石前,放了上下两层的一个红木架子,上头挂着巴掌大的长方牌,一排八个,写了菜名,有点古色古香的意思。

    拌面类:麻将拌面、葱油拌面、豆角肉沫拌面、菌菇肉酱拌面、卤牛肉拌面。

    然后是汤面:番茄鸡蛋面、菌菇鸡汤面、牛肉面、猪肝面、酸菜肉丝面。

    再然后是小吃:酱香饼、烤馒头片、鸡蛋饼、茶叶蛋、凉拌小菜。

    品类不多,许多也是其它面馆常见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备太多种类的菜。

    主打就卤牛肉和鸡汤,再来一点猪肝。

    早点没让做包子之类的,且不说包子哪都有,主要是做起来太麻烦,天没亮就要起来包。

    不如头天空着的时候蒸些馒头,早上用蛋液一裹,一煎,撒上点白糖,味道特别,又不费力。

    茶叶蛋头一晚用灵泉水煮好,入味,一小锅几十个,第二天卖完就不管了。

    她不愿大家太辛苦,赚钱嘛,赚的轻松,花得才加倍开心。

    另外三块地方空着,皆摆上桌子。

    一块空地两张四方桌,四个条凳,条凳是长条的,一人、两人都坐得下,这样前院就能容纳四五十人。

    大通间里的凳子是长条的,按照房间的尺寸,固定在墙边,长条的桌子对面不坐人,两人挨着坐在一侧,能坐二十几人。

    院子里栽种了几棵桂花树。

    恰逢深秋,正是花季,金黄色的桂花挂满枝头,香味馥郁。

    林书颜去后院提了一袋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倒在前院桌上,“大家吃点糖,辛苦今天帮忙了。”

    邻里的人笑哈哈的,都拿了点糖,吃着甜滋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