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就这个市中心的位置,随便买哪里都差不了。“那个同志,我们还想买套门面。不知道门面房卖吗?”
“当然卖了,只是价格就有些贵了。您确定要卖门面?”销售员姑娘还是有些担心这两人的经济实力的。
“你先带我们去看看吧。”叶晓晓想买套大的,不管以后是用来开小超市还是卖家电都好。
“那好,请跟我们来。”
女同志心想不管如何,这两位都已经交了两套房的订金了,带他们去看看也不费什么事情。
一楼临街的一排门面房。现在还只是个架子。
“这些就是了。等以后这些都完工后,装修完还是很漂亮的。现在只是个架子。
叶晓晓跟着女同志看了好几间,这才问起价格来。
“这里的门面房初定价格在5万左右。因为是用来做生意吗,所以价格肯定要高一些的。”售楼小姐很是有些不好意思。可能也是刚有这个行业。这个价格之前她也没卖过。
“恩,那也给我们订一套吧。”
“啥,你疯了。咱家哪来的这么多钱。”李晨阳能不吃惊吗,刚才两套房都四万多了。这会还要一间门面房十几万。把他卖了也不值这些钱啊。
“你闭嘴。我没有我哥有。先定下,以后赚了钱再还我哥就是了。你大惊小怪个什么劲。”
叶晓晓不可能告诉李晨阳她手里有多少钱的。不过现在都是以自己大哥为挡箭牌的。
那女同志看了眼李晨阳。再看看叶晓晓,不禁有些佩服了。
因为很少有看到女人做主就能买房的,一般都是全家来,或者两口子,但说话的都是男人。
订下了一间50平的门面房之后,两人又留了村里的电话号码。
这才回家。回去的时候又买了只烧鸡,还有一些别的吃食。
到家的时候都已经下午天快黑了。
李心悦小朋友一天没见着妈妈,听到妈妈的声音时直接就开始哇哇哭。抱着妈妈不撒手。
李忠昊对吃的感兴趣。家里现在五个小子,全都把李晨阳给围住了。
“大伯,买的啥?”
老三的两个儿子,一个叫李忠飞五岁,小儿子李忠玉三岁。
老四的大儿子李忠明,五岁,小儿子李忠元也三岁。都是同时年生的两个。
两个儿媳妇是亲姐妹。坐月子的时候也是刘娟一起给伺候了,也算是省了事了。两人也没有什么矛盾。
“都坐好,有烧鸡的,都坐好,大伯拿去厨房切一下。大家都吃点。”现在的烧鸡还是挺实在的,挺大一个,不是那种巴掌大。
李晨阳屁股后面跟了一串的小崽子。老三老四两口子这两年一直忙着大棚种菜,没时间管这几个小的,一般都是扔到爹妈家里让他们自己玩。
“今天是去市里干什么去了?”刘娟拉着叶晓晓到了屋子里。李建国也在家里。
“爹妈,是这样的,我们准备去市里买房子,以后把咱家的小卖部就转给你们来经管,不管怎么样,你们两老也年纪大了,经营个小卖部,
以后也能轻松的赚点收入。”
小卖部里已经不是刚开始那个小小店面了,扩大了一半多。也因为离学校挺近的,还处在十字路口,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啥?你们准备进城了。”李建国没想到自己儿子这才也就七八年的光景就已经要进城去了。很是惊讶啊。
“恩,不过现在还早,听说还得半年呢等昊昊读三年级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了。”
不过李建国也听说了这几年亲家那边发展的不错。人家有个本事的大哥二哥,这买房的事情还真能买的起的。再加上这些年,老大两口子又是开店,又是开修理铺面的。
“钱够吗?”李建国心想不是才从亲家那边给借了一万块钱。也不知道他们手里的钱够不够用。自己这边也帮不上忙。
“恩,这个你们不用管的。钱肯定够的。不够我大哥会借我的。”
叶晓晓也没傻的把话说太满。也不能让人家以为自己真是钱多的没处花一般。
不过两人还是花了一百多块钱让县里给他们家小卖部拉了一条电话线。就是以后他们搬到城里了,也好和家里联系。
92年的暑假,八月份的时候,他们一家终于是搬到了幸福小区的六楼606号房,当初他们算是订的很早的一批人了。
所以可以随便挑,150平的阳光房,总价5万8,房子光是装修后来又花了几个月,然后加上通风散气又过了半年,这才搬过来的。
“哇,这是我们的新家?”已经11岁的李忠昊拉着三岁的妹妹,进了屋里后就不停的到处转来转去。个个房子都跑了一遍。
“好大,好漂亮。”打生下来就住着土房子的李忠昊兴奋极了。这样的房子只有在电视上看到过。
“哇,妈,这电视机跟我们家的不一样啊。”
叶晓晓心想当然不一样了,那是完成买房任务后,系统送的大彩电,搞现在估计也得个三四千才能买的到吧。
“恩,这是彩电。比咱家以前那黑白的好看。”
李忠昊一听这个马上就打开了电视机。里面花花绿绿的影象可把两个小家伙给吸引住了。
李晨阳之前一直跑市里找人装修什么的,到是已经很熟悉这个新家了。
“店面也装好了,咱以后真的就做家电生意了吗?”李晨阳觉得媳妇太能折腾了。这现在小超市都不想搞了,直接开整家电生意了。
“已经跟厂家都说好的,合同都签
了。以后就先做家电生意。
做这个生意可比做小超市省事。
再说了,咱不搞个生意放那,以后的开销怎么办,你又上不了班。
我也不是个愿意天天朝九晚五的人。”
叶晓晓还想着再过几年电脑出来后,她还想开几年网吧呢,那更赚钱。
安顿好了之后,反正离孩子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呢,他们还是要先把店面开起来再说。
叶晓晓和李晨阳两人跑了好几个厂子,才把事情都办妥,他们可以先布货,交一部分的保证金,签了合同,然后长期合作。
没几天店里便送来各种家电,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洗衣机,还有冰箱这些。还有一些小的,各种风扇什么的。
店面开业的那一天,也就放了一挂鞭炮。他们在这边也不过刚到而已。以后才慢慢开始攒人情。
“这黑白电视机14寸的就是500多。啧啧啧,这17寸的不过是大了这么一点,就要卖800.这电视机可真贵啊。”李晨阳此时就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愚蠢而清澈。
第115章
开店
八月中旬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叶晓晓和李晨阳正在忙着整理新店面。50平米的门面经过两个月的装修,总算是有模有样了。
"这柜台放这边,电视机摆前面。"叶晓晓擦了擦额头的汗,指挥着李晨阳搬运家具。
新店的墙面刷成了米黄色,地面铺着崭新的地砖。四周摆满了玻璃展柜,中间是一张大柜台。
"媳妇,这电视机得小心点搬,可贵着呢。"李晨阳抱着一台24寸的长虹彩电,走得极其小心。
这批货是他们跑了好几个厂家才进来的。光是定金就交了一万多。
"爸,这个好看。"李忠昊指着柜台里一台小巧的收音机。
"那是随身听,等你考试考好了,给你带一个。"叶晓晓摸摸儿子的头。
三岁的李心悦抱着玩具在一旁玩耍,对这些新奇的电器倒是没什么兴趣。
幸福小区里的住户都是新搬进来的。基本都是家村新进城的,一般都是家里孩子事业有成,工作分配到这个地方了,特地购置的新房。
"听说新开了卖家电的!"
"可不是,刚装修好。"
"走,咱去看看。"
门口传来议论声,几个邻居大妈探头探脑地往里看。
"快请进,快请进。"叶晓晓赶紧打招呼。
"哎呀,这店面装修得不错。"一位大妈环顾四周,连连点头。
"这是彩电啊,能看到花花绿绿的画面?"另一位大妈好奇地打量着展柜里的电视机。
"对,这是最新款的长虹彩电,清晰度特别好。"叶晓晓介绍道,"您要是感兴趣,我可以打开给您看看效果。"
"那敢情好。"几个大妈眼睛一亮。
李晨阳赶紧接通电源,调试画面。电视里立刻出现了绚丽的色彩,播放着《西游记》的重播。
"哎呀,真好看。"大妈们围着电视机啧啧称奇,"这孙悟空的金箍棒是金灿灿的。"
"这彩电多少钱?"有人问道。
"29寸的2300,25寸的1800,21寸的1500。"叶晓晓报着价格。
"这也太贵了。"大妈们倒吸一口凉气。
"现在是贵了点,但过几年肯定会普及的。"
正说着,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子带着女人孩子一起走进了店里。
"同志,我想买台彩电,给我介绍介绍。"
叶晓晓眼前一亮,这是开张第一单生意。
"先生您看,这是我们最新款的长虹彩电,25寸大屏幕,进口显像管,画质清晰。..."
叶晓晓耐心地介绍着产品性能、价格、保修政策。
这位顾客是市里一家工厂的陈科长,对电器很有研究,问了很多专业问题。
"我看这款不错,就要这台吧。"陈科长最后拍板。
"好的,我给您开票。"叶晓晓松了口气。
开票、收钱、开发票、贴保修标签,一系列手续办完,李晨阳问清客户的地地址,准备一会找辆车给人送货上门。
"您放心,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们。"叶晓晓递上名片。
送走第一位客户,叶晓晓和李晨阳相视一笑。开张第一单,就卖出一台最贵的彩电,这是个好兆头。
"媳妇,你刚才讲解得真专业。"李晨阳竖起大拇指。
"那是,我可没少做功课。"叶晓晓得意地说,"咱们现在开门做生意,就得像模像样。你以后可得学起来。"
这时,又有几个人走进来,指着洗衣机问价格。
"这单缸洗衣机320,只能洗,这边还有双缸洗衣机,789一边是洗的,一边是甩干的。"叶晓晓介绍道。
"能不能便宜点?"顾客还价。
叶晓晓为难地说:"实在不好意思,我们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而且这价格已经是最低的了。"
顾客们又看了看,感觉确实比其他地方便宜,当场就买了一台双缸的。
开张第一天,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客人,虽然大多数是看热闹的,但也卖出了几件商品。
"今天收入不错。"晚上结账时,叶晓晓美滋滋地数着钱。
"是啊,光彩电就赚了300多。"李晨阳也高兴。
不过生意上难免有些小问题。有个客户买了收音机,说音响不好要退货。叶晓晓检查后发现是电池装反了,教会客户使用方法,这才化解了纠纷。
还有客户嫌分期付款首付太高,叶晓晓耐心解释政策规定,最后达成一致。
"做生意真不容易。"叶晓晓感叹,"得掌握产品知识,还得会和客户打交道。"
"慢慢来吧,咱们边做边学。"李晨阳安慰道。
叶晓晓点点头,拿出本子记下今天的经验教训:
"对了,明天进新货,得找人帮忙搬运。"李晨阳觉得干这家店行业,就他们两人还真有些干不过来。
“我看啊,还是招两个工人吧,你看看家里那边有没有年轻小伙子,招两个过来。一月给他们开二百块钱的工资,你有驾照的吧?”叶晓晓想着前两年倒是让他去考了驾照。就是想着以后要买车了,他能开车。
“有啊,不是你之前给师傅掏钱给我买了个A照吗。”李晨阳从怀里掏出那个小本子。
“有驾照就好说,我准备给咱家买个小货车。以后你就开小货车给人家送个货什么的。”
"嗯,我已经联系了两个装卸工。"叶晓晓说,"还得再买些工具,修理店那边也要准备起来。"
收拾妥当,一家人准备回家。走出店门,叶晓晓回头看了看崭新的店面招牌:
"福兴家电"
灯光下,招牌熠熠生辉。叶晓晓心里充满期待,这是她和李晨阳事业的新起点。
"妈妈,我饿了。"李心悦拉着叶晓晓的手。
"走,回家吃饭去。"叶晓晓抱起女儿。
李晨阳推着自行车,李忠昊走在一旁,一家人说说笑笑往家走去。
夜色中,市场上人流渐稀,但叶晓晓的心里却充满干劲。明天,又将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回到家后,叶晓晓还在琢磨着生意经:
"咱们得去拜访拜访附近的单位,看看能不能拿到批量订单。"
"对,我看对面机关大院就不错。"李晨阳说。
"还得想办法打广告,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店。"
"要不上报纸?"
"也行,再去广播电台问问。"
两人越说越起劲,直到李心悦在一旁睡着了,这才停下来。
"行了,早点休息吧,明天还得忙活呢。"叶晓晓给女儿盖好被子。
这一天虽然累,但收获满满。叶晓晓相信,只要踏实肯干,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116章
招工
晚上的时候两人商量着让二叔家的两个堂弟过来帮忙。
这两小子读书都不行,都只读到了初中毕业
就在家务农了。
李雅琴嫁人了。跟原剧情中一样嫁的就在附近村子里,这会都已经生了一儿一女了。
二堂妹嫁的远,前几年叶晓晓回娘家的时候她说自己很想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正好大哥那会办厂子,她就跟着去了,后来在厂子里干活挣钱,一个月一百多的工资呢。
最后直接在那边结婚了。嫁到东山去了。
至于小堂妹,学习还可以,读了个中专,已经快毕业了,听说准备回来村子里的小学当老师。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
李晨阳第二天就给家里打了电话,让他爹去跟二叔商量商量
,让两个堂弟过来帮忙,一边学习,一边上班,一个月二百块的工资。
“真的假的,一个月二百块。”二婶很惊讶。这城里的工资这么高的吗,
“恩,老大是这么说的。你们怎么个想法?”
李建国很高兴啊。自己儿子一家出息了,还知道带着家里的兄弟。
“去去。大伯我们肯定去。”
李志强和志明两人很高兴,天天在家里干这些农活,早就腻死了。
都是少年郎,20几岁的年纪,正想往外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