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现在的人都瘦,颜蓁蓁自己也瘦,但也没像她一样跟个麻杆似的。张来娣一上车就注意到了坐在窗边的颜蓁蓁。
女孩穿着一身崭新,裁剪得体的绿军装,油光水亮的两条粗辫子用嫩黄色的丝带绑住垂在胸前。
周围所有人都是灰蒙蒙的,就她一人是彩色的。
她的姿态是那么随意,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美好的令张来娣找不到任何词汇来形容。
张来娣缩了缩肩膀,奇怪的自卑感突然席卷而来,直到火车开始动起来,车窗外的景色极速后退。
意识到自己自由的张来娣终于放松了下来,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丝笑容。
“你们好,你们都是要下乡的知青吧,不知道你们被分配到了哪里,说不定就有分配到同个地方的。”
两个男生中,活泼些的那个坐下来就起了话头,“介绍一下,我是陈伟国,承市人,下乡到大兴县红星公社。”
另一个男生很快接口,“巧了,我也是去大兴县红星公社,认识一下,我叫董志刚。”
两女生互相对视一眼,头发稍长一点的那个说道,“我叫徐爱华,这是我妹妹徐美华,我们两个去的是铁岭县大东公社。”
徐爱华说完就朝颜蓁蓁看来,“同志,你去哪里?”
颜蓁蓁没想到这么巧,也笑了,“我叫颜蓁蓁,和你们同个地方。”
徐美华一直躲在姐姐后面偷看着颜蓁蓁,听见这话拍了手笑道,“真是太好了,要是能分配到同个村里就更好了,我妈说,那边冬天可长了,到了冬天不用下地干活,都躲在家里猫冬,真可惜,咱们去的不是时候,要是秋天去,秋收过后就能休息了。”
徐美华一看就是未经世事的小姑娘,看对眼了,一张嘴叭叭的什么都往外说。
徐爱华在底下踢了她一脚止住了她的话头,“咱们下乡是建设农村去的,别老想着躲懒。”
对面两个男生善意一笑,知青下山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具体下乡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说是去建设农村,可去了哪个不是干农活,大家心里都清楚,他们都是被抛弃的那批人。
“其实现在下去也好,赶上夏收还能多分些粮食,我亲戚家的一个姐姐下乡已经两年了,她写信告诉我,光是靠着大队上分的粮和秋收分的粮食根本就撑不到明年的夏收。”
董志刚分享了一下他所了解的情况,他没说的是他们这次分到的北方,虽然猫冬时间长,但猫冬时间也没有工分可以挣,大山都被雪埋了,真要饿肚子了都找不到东西吃,只能向村里卖粮或者借粮。
这粮也不是白借给你的,是要用工分还的,要是来年还不上,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实际上,他更倾向于去南边,至少冬天还能上山。
两姐妹和陈伟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立刻就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起来。
颜蓁蓁倒是了解一点,但她根本就不担心,不说她名义上的哥就在边上的部队里,就是她兜里钱和票就够自己囤上足够的过冬粮食了。
这时徐爱华咦了一声,注意到了被挤在角落里的张来娣,“呀,你怎么不说话,刚刚被陈同志挡着都没看到你。”
这下,张来娣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本就不白的肤色直接涨成了猪肝色,身子忍不住就要往后缩,又被她硬生生忍住了。
好容易鼓起勇气开了口,说出来的话也磕磕绊绊不怎么利索,“我······我叫张来娣,也······去铁······铁岭大东公社。”
徐爱华见她畏畏缩缩的样子有些不喜,当即又转开话题聊起别的去了。
倒是颜蓁蓁对她点了点头,说了句好巧。
可不是巧吗?六个人,有四个去的是同一个地方,还都是女孩子。
颜蓁蓁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不会他们这一批都是女生的吧?
第4章
取了正经的标题吧:到达了
有徐美华这个小话唠在,几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就连张来娣偶尔也能说上几句话。
颜蓁蓁穿越过来的时候是正午,虽然外面日头还没落下,但手表却显示已经过了五点半。
身体不难受之后,颜蓁蓁很快就饿了起来,回想起来小姑娘因为发烧还没有吃过午饭。
见车里陆陆续续有人拿出粮食干起饭来,颜蓁蓁也掏出了布包里的饭盒,是非常有年代感的铝制饭盒,据说是可以直接放在火上加热的。
颜蓁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古老的东西,打开盒子,霸道的肉香扑鼻而来,在狭小的车厢里弥漫开来。
颜蓁蓁甚至都听到了周围有人咽口水的声音,拿着饭盒的手突然滚烫起来。
还是大意了,她没想到会因为一个饭盒引来这么多人的注意。
察觉到她的尴尬,徐爱华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打开了自己的饭盒,里头放满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
掏出两双筷子,一双递给徐美华,抬头对颜蓁蓁笑笑,“我妈说上车饺子下车面,都是家里人的心意,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
颜蓁蓁认真地看着她,发现她在说这句话时眼里有泪光闪动,沉默地看向自己饭盒里裹上满满酱汁的红烧肉。
以他们家的条件就是顿顿是肉也是吃得起的,只是怕惹人红眼病被举报,他们家捏着钱和票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
这回也是她要下乡了,她妈才狠着心做了一大盘。
颜蓁蓁轻叹了一声,这要人命的时局,父不是父,子不是子,或许他们家远离政治中心才是最好的选择。
看着这大块大块的肥肉,颜蓁蓁以为她会吃不下去,没想到一进嘴里,手自己有了想法,一块接着一块的不停地往嘴里送。
颜蓁蓁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肥肉这么好吃,实在是现在的人肚子里都缺少油水。
陈伟国和董志刚两人见对面吃的这么香,肚子也咕噜噜地叫了起来,一个吃的是还带着余温的肉包子,另一个咬着母亲做的韭菜鸡蛋馅的饼子。
都是在下乡之前难能吃上一回的好东西。
张来娣捂住咕咕直叫的肚子,闻着空气里诱人的香味,忍不住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她已经一整天都没喝过水了,看着颜蓁蓁脖子上挂着的军用水壶,上面的绿漆颜色还鲜艳,一看就是新的。
张来娣垂下眸子,从包袱里掏出一个黑馒头。
徐美华捏着筷子的手顿了顿,被徐爱华踢了一脚。
叹了一声不再往那边看,只埋着头一个劲的往嘴里塞饺子。
徐爱华眉头轻轻皱起了眉头,连忙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颜蓁蓁即使看见了也当作没看见,这个年代可不兴发善心。
火车还得开一个晚上,要第二天中午才能到,请了她这顿,明早的早饭怎么办?
颜蓁蓁从没想过下乡之后和人友爱互助,只求互不打扰。
解决完晚饭,与隔壁姐妹轮流去洗了饭盒,颜蓁蓁想起自己今天还有一个任务没有完成。
看了看放在桌上的红宝书,颜蓁蓁将书和饭盒都收回包裹里。
果然,熟悉的叮咚声响起。
最后一个任务也完成了,看着空间里出现的一尺老布和五个积分。
颜蓁蓁就忍不住激动,光靠着系统任务她就能致富。
到了晚上几人也只能窝在狭小的座位上,火车票是知青办发的,都是硬座。
颜蓁蓁还能在窗边靠着睡一会儿,其他人就真的只能缩着身子,还得注意着以防摔倒。
跟他们一过道的一个男生就因为睡的太熟摔了。
脸上还划破了一道口子。
车厢里的声音又多,一晚上颜蓁蓁一直处于睡睡醒醒的状态,好在她吃了强身健体丸。
醒来后除了脖子有点酸状态还不错,不像其他人,眼底一片青灰。
连最活泼的徐美华和陈伟国都没了说闹的精力。
几人商量了一下轮流去洗了脸。
颜蓁蓁看了一下今天的任务,分别是洗碗,整理床铺,收拾行李。
一看就是到达知情点后任务,看来系统发布的任务都在宿主可完成的范围内。
经过一天一夜的发酵,车内的空气已经变得混浊,等几人下了火车,闻着新鲜空气,宛若得到了新生。
下车之前颜蓁蓁就吃了大力丸,拎着两个大箱子,一个藤编箱子,一个牛皮箱,身上还背着个包袱。
看着身边被包袱压的起不来身的人,颜蓁蓁心里还得意,幸好她没有这么多的行李,不然就算她现在力气够大,怕也够呛。
“大东公社集合了!”
“大东公社的来这里集合!”
颜蓁蓁耳朵一动,踮起脚伸长了脖子张望了一圈,看到不远处柱子底下有个老汉抽着一杆旱烟扯着嗓子喊着。
那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颜蓁蓁招呼了徐爱华三人一声,率先朝那边走去。
赵根生吐着烟圈,就看到一个小姑娘一手拎着一个箱子,愣是被她走出了虎虎生风的气势。
“请问是大东公社的吗?我是新来的知青。”
颜蓁蓁走到赵根生面前,虽然不知道这人是谁,现在人生地不熟的态度自然要好。
赵根生见小姑娘笑的都露出了小虎牙,在这等了一天的烦躁心情也好了不少。
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一串名字。
“叫什么名字呀?”
“叔,我叫颜蓁蓁。”现在的人普遍长的老,未免把人叫老,颜蓁蓁特地把人往年轻了叫。
赵根生听见这名字,眯着眼把人打量了个遍,见小姑娘双颊泛着健康的粉,身姿笔挺,拎着两个箱子走了这么一会儿气也没喘几下,笑了。
“你是不是有个哥哥,叫颜玉锵?”
颜蓁蓁一听心里就有谱了,这人一定认识她哥,说不准还是她哥安排的人,当即笑的更热情了。
“是,您认识我哥?”
赵根生哈哈一笑,虽然受人所托,还拿了人好处,但心里对颜蓁蓁印象不错。
老话说的,眼神清正,说话做事落落大方,这人就不会有大错。
“我是大东公社前岸村村长,到时候你就跟我走吧。”
有些话这里人多不好说,颜蓁蓁心领神会,也不多问,放下行李,去接了跟在后头的三人。
“村长,她们三也是大东公社的,咱们是同辆车一起来的。”
第5章
写得什么乱七八糟的?
颜蓁蓁的潜台词是她们不熟,不用看在她的面子上给便利。
颜玉锵请人来接,她作为利益既得者不该随便挥霍她哥的人情。
赵根生给了颜蓁蓁一个欣赏的眼神,对着三人指了指身后,“都去后边等着去,晚点送你们去公社,到时候你们村长会领你们走的。”
听着话头他们这一批去的还不是一个地方,徐爱华姊妹俩好容易遇上一个感官各方面都不错的,急了。
“咱们不能一起吗?”
赵根生拿着烟杆子往柱子上敲了敲,对着别人又是一副脸色,“你以为咱们下边村子都愿意接收你们知青?多一个就得多分一份粮,有人接收就偷着乐吧,别到时候自己作死被退回去。”
这话也不只是说给徐爱华姐妹两听得,之前早到的那些知青一个个眼高于顶,赵根生也是借机敲打他们一下。
颜蓁蓁清楚赵根生的目的,识相的没有拆穿,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哪有那么容易就被送走。
但大部分人都信了,一个个的都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现在被遣送回去可回不了城,只会被送到更苦更累的地方。
赵根生满意了,又拿着名单对了一下,见人到齐了,就带着人走了。
出了火车站,到处都是知青队伍,大部分来接的用的都是牛车,其中也有两辆拖拉机。
幸运的是其中的一辆就是他们等会儿要坐的车。
车上的青年看到赵根生,立刻下车走了过来,见他身后跟着一群瘦瘦弱弱学生模样的青年们,皱了皱眉。
这明晃晃的嫌弃很快就引起了知青们的不满,但有赵根生的话说在前头,他们现在又在人手底下,都不敢当这个刺头。
颜蓁蓁丝毫不介意,甚至还对人展示了一下她的小虎牙,反而将青年看的脸色通红。
赵根生见状也没说什么,也是见怪不怪了,每次有女知青来,村里的年轻后生们就得闹腾,以往他对这些女知青都没什么好颜色。
但这回不同了,颜蓁蓁家境好,上头还有一个哥哥罩着,哥哥还在边上,村里没几个不长眼的敢把主意打在她身上。
“都先把行李放上去,等会儿女娃子先上车,男娃们坐边上。”
有牛车对比,几人也没什么好抱怨的,纷纷听从了指令。
颜蓁蓁更是第一时间就把行李扔了上去,甚至还抽空帮徐爱华拎了一个布包上去。
等上车时也是第一个利落的爬了上去,完全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两个人伸出的手。
颜蓁蓁特地选了车头位置,就靠着驾驶座,她可不傻,和人挤中间,大热天的,身上都是一身汗,离得近一点都能闻到味儿。
而且车头位置凉快,还能和赵根生套套近乎。
以后就要在人手底下过日子,虽然有颜玉锵这层关系在,但也得跟人熟悉熟悉,争取和人处好关系。
从布兜里掏了一把什锦糖,1.2元可以买1斤,还不需要票,这是她妈特地给她准备送人用的。
这时候拿出来刚刚好,颜蓁蓁手小,这一把也不过几颗,一点也不心疼,“叔,你给说说咱们村情况呗?”
“咱么村”这三个字说到赵根生心坎里去了,没和她客气,直接把糖接了下来,打算回去给孙子孙女甜甜嘴。
“不是我吹,咱们村在大东公社都是数一数二的,就这拖拉机,除了公社,就只咱们村有,每次送粮其他村都得让着咱,你分到咱们村,这粮食肯定不用愁,只要踏实肯干,不仅能吃饱饭,年底还能用积分换到钱。”
赵根生说到这顿了顿,瞅了眼大腿还没他胳膊粗的颜蓁蓁,心说这看着就不是个能干活的主,又一想人也不需要怎么干,自有哥哥养着呢。
颜蓁蓁自小人精,看他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心里一点也不在意,反正她也没打算努力,反而还催促。
“还有呢还有呢?咱们村离公社远不远?”
赵根生险些被颜蓁蓁的自然熟整无语,但也喜她性格,摆了摆手让她别催,抿了口烟继续说道,“咱们村离公社不近也不远,十多里路,走路也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不过不忙的时候咱们村有牛车会去公社,你要是不愿意走,就等那天的牛车。”
一听走路得走一个多小时颜蓁蓁差点原地裂开,她平常一天的步数都没有500步,心里已经决定回去就去找找看有没有自行车票。
或者直接就在系统商城里找找有没有代步工具。
聊着天公社就到了,到了公社门口,知青办的领导简单的说了两句官话,打了个官腔,就让已经等在下面的各个村的村长将人领回去。
至于人选自然是早就准备好的,由不得知青不同意。
这一批的女知青人不多,大家也都没有怨言,令颜蓁蓁意外的是张来娣竟然跟她分在了同个村子,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男同志。
果然如同赵根生说的,开拖拉机的就只有前岸村,其他村基本都牵着牛车来的,甚至还有三个舍不得牛受累直接腿着来的。
被分到这三个地方的知青们脸色都变得极差,比他们更差的则是那三个村长。
颜蓁蓁没啥太大的同情心,也没想着嘲讽,众人的喜怒哀乐都与她又有什么关系?
车上的五人简单的认识了一下,戴眼镜的叫张友仁,来自金陵,壮一点的林智信,来自湘省,矮一点林远方,来自海市。
这个时候颜蓁蓁才知道原来张来娣是贵省来的。
几人还不知道知青点的情况,自然是要抱团取暖的,就连一向内向的张来娣都聊了两句。
但她聊天的对象主要还是颜蓁蓁,两人都是女生,肯定是要住在一起的,最主要的是张来娣觉得颜蓁蓁看她的眼神很平和,与徐爱华姐妹两不一样,既没有同情自己也没有嫌弃自己。
颜蓁蓁看出她的意思,心里却不以为意,她并没有看不起张来娣的意思,只是这人说话行事实在不对她胃口。
她可不像以后说句话还得斟酌半天,买个东西还得照顾对方的自尊心。
第6章
知青点
拖拉机行驶了半个小时左右,颜蓁蓁远远的就看到了升起的炊烟。
这会儿刚好是下工的时候,田埂上还三三两两的走着人,听见拖拉机的声音,村里的小孩子闻声都围了过来。
大人们对这些知青已经见怪不怪了,早几年陆陆续续来过几批工人,刚开始还真以为是建设他们村来的,没想到了地儿啥活也不会干,还总对他们指手画脚的。
要不是大队长和村长及时止损,村里的作物都要被霍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