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3章

    傅四丫急匆匆的答应了一声,提着菜篮子就往厨房跑。

    看着傅四丫的背影,苏软软心中多少有一些艳羡。

    说起来,傅四丫这个年龄是真好啊!

    开了学之后傅四丫才上初一,现在基本都是三年初中,两年高中,只要傅四丫不辍学,五年之后刚好能赶上恢复高考。

    在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可是很高的。

    考上大学,考公或者是找个好的工作,就算不能平步青云,但也绝对不会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里。

    傅四丫不知道未来的走向,但是苏软软作为知道内情的人,只要傅四丫不是烂泥扶不上墙,就不会袖手旁观。

    不仅仅是傅四丫,傅五娃也是一样。

    虽说傅五娃会早一年毕业,但问题也不大。

    只要到时候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考上大学应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苏软软也没想着让两人考上什么名校,只要能考上一个还不错的大学,两人以后的生活就不会太差。

    至于傅四娃,那孩子一心只想要当兵,想要像傅闻璟一样,苏软软也不想强求他去考大学。

    只要别把学习落下,以后到了部队里,照样能上大学。

    苏软软把傅四丫兄妹三个的未来,安排的明明白白,但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也要去考大学。

    恢复高考的时候,苏软软已经二十六七岁了。

    年龄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苏软软真的不想再上一遍大学啊!

    上大学固然好,可经历过一次的人,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执念。

    该学的东西,苏软软早就已经学过了。

    至于那一纸文凭,有没有并不重要。

    这一辈子,苏软软是打算从商的。

    想着想着,苏软软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几年之后的事情,现在想实在是太早了一些。

    “妈妈,妈妈,我要洗手。”

    听到小四奶呼呼的声音,苏软软回转过头朝她看去,就见她双手高高举起,手上沾满了泥土,但脸上却满是笑容。

    看着她那小模样,苏软软也跟着笑了起来,“要洗手的就快来,一会儿该吃饭了。”

    四个小家伙,年龄虽然还小,但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懂礼貌,讲卫生。

    玩的时候手再脏都没有关系,可一旦不玩儿了,立即就会要求洗手洗脸,片刻都不能耽误。

    毕竟病从口入,现在的医疗又不够发达,苏软软只能从这些细微的方面多加注意,尽量不让他们生病。

    这么做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四胞胎长到这么大,还真的没有生过病。

    苏软软拿了盆舀了水,看着他们四个人洗干净手和脸,这才领着他们坐在树荫下的小板凳上,教他们唱一些儿歌和语录。

    生活在这个年代,就要融入这个年代。

    会背语录,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20分钟之后,饭就做好了。

    筋道的手擀面,浇上茄子和番茄熬成的卤,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直接吃味道会比较清淡,口重的人可以再加上一些醋和蒜蓉。

    吃面是最快的,就算是四胞胎吃得慢,也只用了十多分钟。

    饭后收拾干净碗筷,一家人就出了门。

    苏软软原本是想带着四胞胎在家里睡午觉的,可是四个小家伙一听要去新院子里看看,一个比一个兴奋,根本不愿意睡觉。

    见他们想去,苏软软也没强制要求他们睡觉,众人一起出了门。

    午后的大院儿很是安静,根本看不见什么人。

    他们一行人也没有步行,而是骑上了三轮车。

    畅通无阻的来到大门口,和守卫打了声招呼就出了门。

    路上,苏软软问傅闻璟,“那边离这边远吗?”

    傅闻璟摇了摇头,“并不远,骑着三轮车也就二十分钟左右。”

    骑三轮车都要20分钟,走路的话岂不是要一个小时?

    幸好他们有车!

    两辆三轮车,足够坐下他们所有人。

    三轮车没有顶棚,行驶的时候有风吹在脸上,还是挺凉爽的,只是有些晒。

    好在路程并不是很长,再加上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没有觉得太过难熬。

    远远的看见一个村子时,傅闻璟抬手指了指,“就在那边。”

    傅春山有些着急,“老七呀,你别指了,赶紧骑过去!”

    要不是走起来没有车子快,苏软软觉得,傅春山都要下去走路了。

    明白傅春山心中的急切,傅闻璟也没耽误时间,蹬车的速度更快了???一些。

    到了村子里,村子里也很是安静,路上都没遇见什么人。

    傅闻璟骑着车子,停在了一座大门有些破败的院子门口,“到了,就是这儿了。”

    第370章

    新院子

    站在外面看的时候,苏软软就觉得这院子很是破败。

    可等进到里面之后,里面的破败程度,还是大大的超出了苏软软的预料。

    院子就是普通的农家院子,有上房,有东西厢房。

    院落也挺大,看起来大概有八九十个平方。

    到时候养鸡,种菜什么的,都很是方便。

    只是此时院中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根本看不见路。

    不仅如此,所有房屋的门窗都不翼而飞,透过黑洞洞的门窗,可以看到里面挂满了蜘蛛网。

    甚至有的地方屋顶都漏了,阳光透过漏了的地方照进了屋里。

    众人站在院门口,看着眼前的场景,全都沉默了。

    傅闻璟是第一个开口的。

    “我没来看过,听说这里很久没人住,有些破,没想到竟然这么破。”

    傅春山兴致勃勃的看着整个院子,双手背在身后,“没事儿,没事儿,破点也没关系,好好收拾一下就行了。”

    王毛妮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你爹说的对,破点也没有关系,这院子还挺大的,房间也多,只要好好的收拾一下,就能住人了。”

    说是这么说,可想要把眼前这院子收拾的能住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做的,就是除草。

    不然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也不用说去收拾屋子了。

    他们来之前,并没有想到这院子会如此破败,杂草会这么多,所以根本没有带任何的农具。

    简单的商量一番之后,傅闻璟就骑着车回了大院儿,去拿锄头镰刀铁锹和铲子。

    留下来的人,除了四胞胎之外,也没有干等着,摩拳擦掌的就开始干活。

    拔草这种事情,对于干惯了农活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事儿。

    等傅闻璟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清理了一小片杂草。

    双手的速度当然是比不上农具的。

    有了工具之后,速度直线上升。

    再加上他们都是壮劳力,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院子里所有的杂草全都砍了。

    砍下来的杂草堆放在了院子的角落里,现在天气比较热,用不了多久,这些杂草就能被晒得干干的,到时候就能用来引火了。

    这个时候的生活就是如此,一草一叶,一针一线,都有它们各自的用途,根本不会浪费。

    没有了杂草之后,整个院子看起来就更大了。

    院子里就是一般的土地,翻一翻就能把杂草的根全翻出来。

    傅春山看着这些地就觉得高兴,“回头捡一些石头回来,铺几条小路,剩下的地方就开出来种菜。”

    “还要圈出来一块地用来养鸡。”王毛妮补充道,“晾衣服的地方也要有,不然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

    听着他们两人商量对院子的规划,苏软软也跟着笑了起来。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不仅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人老了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对于傅春山和王毛妮来说,他们现在住的地方,那是苏软软和傅闻璟的家,并不是他们的家。

    眼前这个院子虽然破败,可却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

    亲手把家打造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情。

    院子里没了杂草,进屋就方便多了。

    屋子里的地面也是土地,并没有铺砖,也就是屋里的光照不太好,所以只长了零星的杂草,清理起来比较简单。

    再加上屋里根本没有家具,等把那零星的杂草一除,再把门窗修一下,就能住人了。

    傅春山检查了一下几个屋子里的火炕,发现都没有坏,又省是不少,一张老脸都笑成了菊花。

    “老七,你上次不是去县城弄了一些破家具回来吗?

    是在哪儿弄的?赶明儿我也弄一些回来,就不需要再打家具了。

    要是能弄到一些木板,还能用来做门窗。”

    这个年代山里的树虽然多,可那都是集体的,不可能让人随意砍伐。

    想要砍树,那是需要有队里的条子的。

    没有条子私自砍树,那就是薅集体的羊毛。

    傅春山以前是大队长,对这些流程很是了解,知道想砍树做新的门窗很难,只能从旧家具着手。

    傅闻璟也明白这些道理,点了点头,“我已经跟队里请了假,下午不用过去,一会儿我就骑着车去县城一趟,弄些回来。”

    傅四娃和傅五娃这是抢着开了口。

    “七叔,我们的力气大,我们跟你一起去。”

    傅闻璟闻言并没有拒绝,直接就答应了下来,“行,你们跟我一起去。”

    傅春山大手一挥,“既然要去就别等一会儿了,现在就去吧。”

    看得出来,傅春山是真的很着急,傅闻璟干脆答应了下来,带着傅四娃和傅五娃,骑着两辆三轮车就走了。

    他们走了之后,剩下的人也都没有闲着。

    王毛妮让苏软软领着四胞胎去院子里,她自己则是和傅四丫还有傅春山一起,把墙上和屋顶上的蜘蛛网,全都清扫干净。

    墙面清扫干净之后,又把炕上的土渣也都清理掉,最后才扫了扫地。

    这么一通收拾下来,屋子虽然还是那个没有门窗的屋子,整体看起来却干净多了。

    王毛妮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并没有看到水井,皱了皱眉,“这院子里没有水井,到哪儿去打水?我出去问问。”

    苏软软下意识想拦住王毛妮,让她等傅闻璟回来之后再问。

    可是苏软软还没来得及开口,王毛妮就已经大步流星的出了院子。

    看着王毛妮离去的背影,苏软软只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算了,王毛妮是社牛,问题不大的。

    事实也如同苏软软想的一样,王毛妮没过几分钟就回来了,但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

    在王毛妮的身边,还跟着一位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大娘。

    两个人边走边说,脸上都带着笑容。

    进了院子之后,王毛妮指着身边的大娘对苏软软介绍,“软软,这是你赵大娘,就住在咱们左边的院子里,以后就是邻居了。

    赵姐姐,这是我儿媳妇儿,叫软软。”

    第371章

    社牛的王毛妮

    “赵大娘好。”

    苏软软笑着跟赵大娘打招呼的同时,也在心中感叹王毛妮的社牛。

    前后才几分钟啊!

    王毛妮不仅已经和隔壁搭上了话,甚至把人直接领了过来。

    就这社交的本事,苏软软觉得自己拍马都赶不上。

    苏软软心中感叹着这些的时候,王毛妮和赵大娘也在热火朝天的聊着。

    两人聊的不是别的,正是在哪儿打水的问题。

    “咱们村子里面有好几口水井,每一口井那都有好些年的历史了。

    那水不仅清澈,喝起来还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儿。都说咱们这儿的水养人呢!”

    听到赵大娘这话,王毛妮顿时就来了兴趣,“真的啊,那我可要好好的尝一尝。”

    “那你必须得尝尝啊!我告诉你啊,你住在这个地方那可真的是太方便了。

    我家门口斜对着的那条巷子你刚刚看见了吧?从那个巷子一直往里走,走到头往右一拐,就能看见水井了。

    咱们这儿离水井近呀啊!平时打个水什么的,方便极了。你说好不好?”

    “好好好!”王毛妮接连赞叹,“这可真的是太好了。”

    “我跟你说有啥不懂的,你只管问我。你们要搬来的事情,这两天我们就听到信儿了,只是一直没见人来。

    今天你一来啊,我看见你就觉得亲,就和那好些年没见的老姐妹似的。

    以后咱们上工也能在一处,下了工也能一起唠唠嗑。

    说起来也该种秋菜了,你有种子没有?要是没有的话,我那儿还有不少种子。”

    “有!想着要种菜,我早就把种子给准备好了。就等着过来翻地呢!”

    “有种子就行!咱们庄稼人啊,还是要自己种菜才行,自己种了菜,想吃什么吃什么。

    吃不完还能晾成菜干,等冬天的时候也能吃个新鲜菜,比那城里好多了。”

    “谁说不是呢?我就喜欢住在生产队里!房子大,院子也大,还有这么多人一起上工,热热闹闹的。

    别看我没在县城里住过,可看着就不喜欢。那房间又小,挨的又近。

    别说是谁家吃了什么了,就连在自家说个话都生怕别人家听到。”

    “你这倒是跟我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