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5章

    到了半下午,苏软软又买了一盒大虾。

    虾是冰冻的,很是新鲜。

    解冻之后,直接清蒸或水煮,蘸一点点的生抽就很好吃了。

    一大盒虾足足有三四斤,去头去壳后,也还有很多的虾肉,足够两人分着吃。

    吃虾的时候,傅闻璟不让苏软软动手,他自己剥虾,速度非常的快。

    外包装在煮虾的时候就已经扔进灶堂里烧掉了,虾头和虾壳则是被傅闻璟在院子里挖了个坑给埋了。

    看着傅闻璟屋里屋外的忙活,苏软软笑的眉眼弯弯。

    两个人就是比一个人好,不仅可以一起吃东西,吃完之后,还不用她一个人收拾残局,简直没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只可惜,像是这样的生活,只能持续这一天。

    等赵娟子回来了,就不能这么肆意了。

    到时候虽然也能偷偷吃一些,这也只能吃味道不重的,不需要加热的。

    虽然心中觉得有些可惜,但是苏软软???也没有过分纠结。

    毕竟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这边傅闻璟才刚刚给屋子通了风,让大虾的味道散去,就听见院门被敲响了。

    紧接着,赵娟子的声音就在外面响起。

    傅闻璟去给赵娟子开了门,“赵大娘,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现在都还不到4点,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

    赵娟子爽朗的笑了笑,“能回去一趟就行了,咋真的能待到天黑再回来?外面冷走,咱们进屋说去。”

    他们两人在外面说话的声音并不小,苏软软在屋子里面听的一清二楚。

    看到赵娟子进到屋里来,苏软软笑着问了一句,“赵大娘,回去这一趟觉得咋样?路上冷不冷?”

    今天没下雪,但也没出太阳,天阴沉沉的,风也挺大。

    赵娟子大手一挥,“一点儿都不冷。我拎着你们给的东西回去,说是我家里人了,就是生产队的其他人也羡慕,纷纷说我找了个好主顾。还让我帮忙给他们也找个差不多的活计呢。

    要我说,我这完全就是运气好,哪能再给他们找到同样好的事情做?你们说是不是?”

    要不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已经了解了赵娟子的为人,苏软软都要认为,赵娟子这是在捧她和傅闻璟了。

    赵娟子不等苏软软说什么,就打开了手中的篮子,“我这趟回去,带了一些我自己做的糖蒜来,我们那生产队,家家户户都会做糖蒜,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软软你现在不能吃,这味道有点重。不过小傅还是能吃的,最下饭了。”

    东西不算贵重,但礼轻情意重。

    这怎么说也是赵娟子的一份心意,苏软软和傅闻璟都笑着道了谢。

    傅闻璟接过了篮子去了厨房,赵娟子也跟了出去,“我洗个手就做晚饭,晚上想吃点啥?”

    傅闻璟带回来的肉今天都没来得及吃,晚上干脆就做了个酸白酸菜炖五花肉,好吃又下饭。

    赵娟子做饭的时候,傅闻璟拿着糕点和糖果以及一罐子卖乳精,去了隔壁。

    没过多久,苏软软就听到了牛桂芳的声音。

    明明她在最东边的屋子住着,和牛桂芳家还隔着几堵墙,又是门窗紧闭的状态,还能听见牛桂芳的声音,可想而知牛桂芳此时说话的声音有多大。

    足足过了几分钟,牛桂芳的声音这才没了。

    苏软软油不能出去看第一现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窗户外面,一见傅闻璟进了院子,就赶忙转头看向了门口。

    傅闻璟才刚一进来,苏软软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咋样?嫂子,收下没有?”

    “那肯定收了,不然我也不敢回来见你啊!”

    听到傅闻璟这话,苏软软这才松了一口气,也不在意傅闻璟的调皮。

    要说麦乳精其实并不贵,五块钱一罐。

    这个副食和营养品都不多的年代,麦乳精已经是非常高档有档次的东西了。

    别说是小孩儿了,算是大人和老人,也没不喜欢喝麦乳精的。

    送礼不知道送什么的时候,送麦乳精肯定没错。

    苏软软一度担心牛桂芳不收,现在见牛桂芳收下了,才算是放下心来。

    殊不知,苏软软这心放的有些早,还不到吃晚饭的时间,牛桂芳就端着一盘子刚出锅的枣糕来了。

    枣糕热气腾腾的,一看就是刚出锅。

    枣糕想要做的好吃,必须放足够的红糖和红枣。

    这两样东西,在这个年代都十分的精贵。

    这么多枣糕,也不知道牛桂芳用了多少的红枣和红糖。

    “这东西不怕放,要是今天吃不完之后每天也能吃,软妹子,你要嫌弃凉就热一热,或者是拿热水泡一泡都是好吃的。红枣和红糖都养人,你这刚生完孩子,应该多吃一点。”

    苏软软还没来得及吭声,一旁的傅闻璟就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还好嫂子提醒我,不然我都不知道。明天我还有一天假期,就去转转,买些红枣和红糖回来。到时候让赵大娘做了,嫂子也尝尝我们做的味道咋样。”

    听到傅闻璟这一番话,苏软软眼眸一亮,连忙附和着点头,“闻璟说的对,嫂子到时候可要好好点评一下。”

    牛桂芳无奈的看着两人,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把枣糕放下之后,牛桂芳并没有立即就走。

    “软妹子,你就在家里坐月子,也不出门,也不知道外面的消息。黄美娟要生了,已经住院去了。”

    第119章

    给孩子取名字

    黄美娟的月份比苏软软还大,但苏软软怀的是四胞胎,又早产,自然比黄美娟生的还早。

    “这么冷的天去医院里生孩子,他们家老李指望不上也就算了,李婆子也不去,也不知道她一个人在医院里咋办。”

    说到这里,牛桂芳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也过去看了看,但也不能一直待在那边,不过看她的状态还不错,不管咋说,孩子能平安生下来就是好的。”

    这话苏软软也是认同的。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别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把孩子好好的生下来。

    就算奶奶不管,爸爸不爱,至少黄美娟自己是喜欢的。

    月份到了之后,顺产还是挺快的,没过两天,牛桂芳再过来的时候,就又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软妹子,黄美娟生了!你猜生了个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只看着牛桂芳这兴奋的样子,苏软软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是男孩儿吧?”

    “你咋知道的?”牛桂芳惊讶的看着苏软软。

    不等苏软软回答,牛桂芳就一屁股坐了下来,“黄美娟这也算是熬出头了,么多年都被李婆子嫌弃,还要让她把这个孩子给打了,好在她自己坚持,把孩子保了下来。这下儿子有了,腰杆儿也硬了。

    别看黄美娟挺瘦的,可是那小子出生的时候足足有六斤,哭的很有劲儿,看着健康极了。”

    闻言,苏软软不禁有些艳羡。

    她这四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最重的四斤,最轻的只有3斤多一些,是真的很瘦小。

    他们虽然瘦小但身强体健,饭量也见长,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精心照顾,喝的奶粉也好,肉眼可见的胖乎了很多,最轻的应该也有四五斤了,倒也不用太羡慕别人。

    牛桂芳还在兴致勃勃的说着,“软妹子,你是不知道啊,那里婆子一听说黄美娟生的是个儿子,人都要高兴疯了,着急忙慌的就往医院去。没待多久又跑了回来,把家里的鸡都给杀了,是要给黄美娟好好补一补,也好让她的宝贝,大孙子吃的更饱一些。”

    对于李大娘这种行为,牛桂芳很是看不上,说话的时候还撇了撇嘴。

    别说是牛桂芳看不上,就是苏软软,也看不上李大娘。

    生了孙子,儿媳妇就是儿媳妇,生不了孙子,儿媳妇还不如一个丫头,每天不是打就是骂,也实在是太现实了一些。

    虽然李大娘这种种的行为很让人看不上,但对于黄美娟来说,也算是苦尽甘来,以后日子总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说了一会儿黄美娟的事情,牛桂芳的视线又落在了炕上的几个孩子身上。

    “这都生了多少天了?你俩还没给孩子想好名字呢?”

    现在上户口,并不是出生之后立即就要上,有的是时间想名字。

    有些生产队里,很多人家里的孩子,都是要上学了才去上户口,起大名。

    在此之前,都是狗蛋儿大娃大妮儿的叫着,就是俗话所说的贱名好养活。

    不过住在部队这边的人,大多都有些见识和知识,一般都会在孩子出生之后立即就取一个大名,顺带着给孩子上户口。

    城市户口和生产队的户口还不同,每个月是可以领粮食的。

    婴儿每个月还有奶粉指标,刚生产完的孕妇有鸡蛋和红糖的指标。

    虽然苏软软和傅闻璟不缺少这些东西,如果拖的时间太长了,肯定也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苏软软叹了一口气,“嫂子,你不知道,他在这方面可挑剔了。来来回回的取名字,却怎么都不满意,到在还没想好呢。”

    牛桂芳听到这话也是一叹,“我听老肖说过,虽然傅七没文凭,但是书却没少看,是博学多才的。他给孩子取名字,肯定是斟酌再斟酌,想了又想。”

    苏软软深表赞同的点头,“可不是吗,就是这样。不过也不能拖太长时间了,这两天我们就把名字定下来,赶紧把孩子的户口上了。”

    “对,还没满月呢,赶紧上了户口,还能领粮食和条子去买奶粉。”

    牛桂芳走了直接,苏软软就认认真真想起了名字。

    这个时代家长给孩子取名字,都是极具时代特色的。

    出去喊一声立国立强,爱国爱党,为国为民,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应声。

    女孩儿的名字,则是大多和花花草草有关。

    苏软软倒也不是嫌弃这些名字有多难听,但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别人重名。

    可以起的特别一些,但是???不能太过小资,不然就是把自己的把柄递到别人手上。

    思来想去,苏软软想到了一个成语。

    霁风朗月。

    这成语没有什么忌讳,寓意也好,他们兄妹四人,一人用一个字刚刚好。

    心里这么想着,傅闻璟回来之后,苏软软就把想法说了。

    “老公,上午想到了一个成语,霁风朗月,给咱们的孩子当名字,你觉得怎么样?”

    傅闻璟略微沉吟,轻声念了起来,“傅霁,傅风,傅朗,傅月,可以!还是媳妇儿你聪明,我想了这么久都没有想到,你一下就想到了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下午就去给他们上户口。”

    随军之后,苏软软的户口也迁到了这边,傅闻璟的户口更是一早就迁了过来,所以给孩子上户口,十分的方便。

    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户口本,只有一页纸,上面写着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

    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却不能小看这一页纸。

    没了这张纸,就没有身份证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这还是轻的,万一被人当T务,那才是解释不清。

    傅闻璟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今天晚上就拿回来了新的户口。

    苏软软把纸拿在手里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这才小心翼翼的收进了柜子里。

    坐月子的日子所以就是照顾孩子,吃吃喝喝,转眼就过去了二十多天,四个孩子都满月了。

    换做一般人,这个时候也该坐月子了,但是医生叮嘱了苏软软,让她坐双月子,她还是不能出门,只能待在屋子里。

    第120章

    赵漫漫也来大院儿了

    这一个月来,苏软软身体已经养回了不少,看着没之前那么瘦了,脸色也红润了一些。

    虽然还是不能出门,可却不用再继续躺在炕上了,能在屋子里走动走动。

    在月子里的时候,傅闻璟甚至不让苏软软抱孩子,生怕她留下什么月子病。

    现在满月了,苏软软总算是可以抱抱孩子了。

    一个月的精心喂养下来,四个孩子也从最初的三四斤长到了现在的七八斤。

    体型上看着和正常的孩子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了。

    尤其是他们个个都白白嫩嫩,脸颊胖乎乎的,看着就招人喜欢。

    苏软软只恨自己没长八只手,不能同时把他们兄妹都抱起来,只能挨个去抱。

    每每看到苏软软那抱不够的样子,赵娟子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软软啊,虽然现在出了月子了,但你要坐双月子,能不要累着,还是不要累着的好。小孩子你不抱,他们还能乖乖的不闹人,可你要是抱的多了,天天都哭着闹着让你抱。到时候,咱们两个可抱不过来。”

    虽然苏软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舍不得,但也明白,赵娟子说的这都是实话。

    真要是抱上瘾了,孩子一天到晚的哭闹要抱抱,那场面只想想就觉得恐怖。

    赵娟子这时话锋一转,又说起了别的。

    “软软,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我家邻居那丫头吧!”

    苏软软当即点头,“记得啊,不就是那个叫赵漫漫的吗?”

    “对对对,就是她。我前天不是回去了一趟吗,就见到她了,她瘦了不少,见了我就拉着我不放,说要让我给她找个大院儿的活儿,还非要塞给我几斤粮食,不过我没要。我哪有那个本事给她找活干呀!”

    赵娟子这一番话透露出来的信息不少,苏软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从何问起,沉默了一会儿后,苏软软这才问,“她怎么也想来大院儿里干活了?”

    虽说是当保姆,但年轻一些的小姑娘应该不会想做这些。

    尤其赵漫漫还是穿越过来的,上次见的时候还那样的骄傲,高人一等,这才过去多久,怎么思想上就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赵娟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一开始我也觉得纳闷儿,但后来我就回过味儿来了。她年龄也到了,家里正在给她相看,可她现在看不上我们生产队的那些小伙子,再加上听我说了闻璟对你多好,又是当兵的待遇也好,所以才起了心思吧。

    要是不来大院儿里,咋能找到这里边的婆家?软软,这事儿还是怪我,要不是我回去说的多了,她也不能起这样的心思。”

    苏软软倒还真的没往这方面想,听到赵娟子这一番解释之后,这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苏软软笑着摇了摇头,“这和大娘你有什么关系?再说了,我也就是住在这大院儿里的,谁想来做保姆,能不能来,不是我说了算,跟我也没啥关系,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赵漫漫估计也穿来有一段时间了,经过了一系列的毒打后,不再觉得高高在上,又刚好到了要结婚的年龄,自然会想着嫁给一个有出息的,把目光放在大院儿里实属正常。

    赵娟子先是松了一口气,又解释了两句,“我就是怕你觉得我多嘴,说三道四的。”

    “这有什么,咱们不就是唠嗑吗?唠嗑有啥可顾忌的。”

    苏软软这么一说,赵娟子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虽然只在这里干了一个多月,但不管是苏软软还是傅闻璟,都是十分好说话,也很好相处的人,在吃的上面不小气,给的工资也高,她是真的想在这里长久的干下去。

    能多干一个月就能多赚一些钱,她是真不希望因为这些事情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

    两人也就是话赶话说到了这里,没一会儿就说起了别的,将这件事情忘到了脑后。

    但是让苏软软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几天,赵漫漫就上门来了。

    这天上午,苏软软和赵娟子刚给四个孩子喂完奶,正看着他们四个在炕上摆手踢脚,玩儿的不亦乐乎,就听到了院门被敲响的声音。

    苏软软朝着院门方向看了一眼,“是不是牛嫂子来了?”

    大院儿里的人,她也就和牛桂芳关系好,能来上门的也就是她了。

    赵娟子直接站了起来,“可能是的,我去看看。”

    她一边说一边往外走,快就从屋里出去,到了院门口。

    随着赵娟子把院门打开,苏软软也透过打开的院门看到了外面站着的人。

    站在外面的不是牛桂芳,而是赵漫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