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许是薛琅眉目太厉,那人打了个抖,把包袱拽回来,捂着赶紧跑了。“他怎么会造反……”
护卫循声看去,见薛琅整个人都不太对劲,略有些脏了的面颊紧紧绷着,双目发红。
“他怎能造反!”薛琅猛地将手里的树枝扔在地上,几乎从牙缝中挤出来字,“蠢货,蠢货!”
他这一生都寄在太子身上了,如今眼见要拨开云雾,太子反了。
他这一辈子都白过了。
早知如此……早知如此,他当初为何要救他!
合该让他去死!
护卫见他些微癫狂神色,心下猛颤,伸手拽住薛琅伶仃手腕。
薛琅回过神,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
他要进宫。
“来人,”不远处遥遥传来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将他拿下。”
薛琅抬头看去,越过逃跑的百姓,望见一人红衣金带,骑着高头大马,眉眼狼厉,比上次相见,更多了些让人畏惧跪伏的血气。
“谢承弼……”
他怎么会在这?他不是应在边疆吗?驻守边疆的将士无诏归京可是重罪。
护卫挡在他身前,手中举着把刚刚捡来的断剑,“大人,你先走。”
短暂的失神后,薛琅转身就跑。言姗听
太子造反,原本不知成没成,若是成了,顶多背个骂名,可既然谢承弼出现在这,那这皇宫,怕是易主了。
谢承弼招了招手,数十个人自身后出现,缠住了那护卫。
谢承弼将缰绳在手中缠绕几圈,随着一声马鞭,他狼一般的眼眸在夜色中发亮,像是兴奋极了。
马蹄声越发的近,几乎已经擦着薛琅而来。
“薛大人——”身后传来谢承弼懒散的带着笑意的声音,他骑着马,马几乎与奔跑的薛琅齐平,“再跑的快一些。”
薛琅慌不择路,只觉得那声音如同催命符,不知何时就会有一把长枪贯穿自己的喉咙,这使他不得不费力的,侧目去看谢承弼。
胸腔呼吸剧烈,鼻息中几乎蔓着血腥气,薛琅一时不察踩到一块活石,整个人立不稳,从几人高的小坡上栽了下去。
摔倒前他听见有人焦急地喊他,“——薛琅!”
可很快他就什么都听不清了,从小坡上滚下去时身上到处都被尖锐的地方擦过,到最后不知撞在什么地方,头脑昏沉,身体散架,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本能地发出痛苦的低吟声。
“薛琅!”
很快有人将他搀起来,他两耳嗡鸣,几乎听不到声音,勉强睁开眼看清那人的脸,竟是谢承弼。
谢承弼将人一把抱起来,也不知是拿来的力气,薛琅竟用自己几乎动不了的手臂从怀里掏了个东西。
谢承弼瞧见他的动作,可他并未多想——他就是想破头也不会想到,薛琅都摔成这样了,竟然还有余力反击。
直到有什么冰凉的东西刺进身体,谢承弼才后知后觉:原来他刚刚拿的是把刀啊。
薛琅攥着手里的短匕,发狠地往里刺了两下,直到温热的血留了他一手,他才咬住牙,那张脸上溅了血迹和脏污,竟在夜色中浮现出惊心动魄的美感。
“谢承弼,这次……你陪我吧。”
他那孤注一掷的悲凉神色如一记重锤,砸的谢承弼怔在原地。
第四十五章
薛琅被困
薛琅说罢便再没了力气,松开手昏了过去。
谢承弼反应过来,捏住他的脸,粗糙的手往他脸上的血迹一刮,在那张白皙的脸上延长出一道越发浅淡的红线。
他一手揽着薛琅,一手牵绳上马,薛琅身形瘦削,他并不觉得吃力。
回到城门口,正轻点人数的将士迎过来,“大公子。”
他们很快看到自家大公子怀里抱着个人,纷纷疑惑,“这是……”
谢承弼将薛琅往上垫了垫,用下巴一指,“给你家大公子开城门。”
“是!”
高大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谢承弼驾着马疾驰进了城内。
谢府。
屋子里摆着今日在院中刚晾晒好的药材还没收拾,一人绑着袖口正在药材中来回穿梭。
忽而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谢承誉脸色巨变,失声吼出,“——站住!”
晚了。
谢承弼一脚踩在簸箕上,把上面放着的药材踩了个西吧碎,他没意识到,后进来的脚还踹飞了门口一个药罐子。
散落的药材沾了灰,混着药罐子里缓缓流出来的深褐色液体,谢承誉气的头疼,咬牙切齿道,“兄长!”
谢承弼在地上磨蹭两下,疑惑抬脚,“什么东西黏了吧唧的。”
“罢了,你先看他。”
谢承誉收着自己的药材,不经意往兄长怀里一瞥,竟还是个熟人。
“先别捣鼓你那些破玩意儿,来看他。”
谢承誉上去摸脉,“你不是今夜守城门吗。”
“方圆十几里都是我们的人,太子就算要调兵也调不动。”
谢承誉收回手,“他没事。”
鼻尖忽然萦上一股淡淡的血腥气,行医的对这种味道最为敏感,即便有衣服遮掩,谢承誉还是很快察觉到问题,他上前摸了一把,在谢承弼倒吸冷气的声音中瞧见手掌上的血迹。
“兄长,你受伤了?”
“被扎了一小下而已,不必惊慌,回头我自己上点药就行。”
谢承弼在沙场驰骋多年,对自己的身体极为了解,他说无妨,那就不用管。
“那用我上次调的那瓶药吧,雕梅的银瓶。”
“那瓶啊?”谢承弼思索片刻,“好像用完了。”
“……”
那药是专治外伤的,也不知他这兄长到底受过多少伤竟这么快就用完了。
恰好宫里有人来传旨,说要让谢承弼入宫,谢承弼刚要起身接旨,传旨的太监袖着手,笑眯眯道,“皇上也要见薛大人。”
谢承弼向他展示了一番不省人事的薛琅。
太监笑意不变,仍坚持道,“陛下有旨,大公子只管带人去了便是。”
薛琅受伤原就不重,昏睡一天也算睡够了。
他睁开眼,从床上坐了起来。
屋内昏暗,到了该点灯的时辰了,殿内烧着两炉炭盆,不光不冷,还热的薛琅喉咙有些发干。
他走到桌案前倒水,水壶是满的,倒出来的茶水泛着剔透的青绿色,入口喝着温度正好。
只是薛琅不曾发觉,他渴极了,一杯接一杯地灌,直到四五杯下肚才停下来。
他打量着这屋子,只觉得熟悉,却一时又想不起来,只觉心底坐立不安。
太子反了,谢承弼不合时宜地出现在宫外,只能是有人召他来……如今他在宫里,莫不是五皇子安排?
门忽然被推开。
有人抬脚跨过门褴进来,屏风挡住上面,从薛琅的视线看去,只能瞧见来人绛蓝衣摆绣了云纹,随着走路在空中如烟雾般浮动。
直到瞧见那人的脸,意料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
薛琅望着他,心底并无震颤,甚至分外平静。
只是有一种淡淡的,稍纵即逝的窒息感。一切都如上辈子一般,时运不可撼动,即便他救下了太子,即便他没有走上辈子的路,可最终还是无可改变。
“你醒了。”闻景晔接过身后宫女手里的药,“刚好,把药喝了。”
薛琅将药接过来,仰头一饮而尽,刚把空碗递出去,嘴里便被塞了一粒糖丸。
闻景晔的手指还抵在他唇边,薛琅想都没想便用舌头将药丸推出去,接着吐到了地上。
糖丸在地上转了两圈,最后滚去了角落。
闻景晔看着,忽而叹一口气,“这是我专门给你挑的,不喜欢吗?”
“闻景晔,你想做什么?”
“薛大人这话问的,”闻景晔笑着转头,面容无害,“我都不知该怎么答了。”
薛琅静静打量他片刻,“原来是你。”
闻景晔歪了歪头,“你看上去不太开心。”
“太子呢。”
闻景晔的脸微微变了脸色,几乎让人不寒而栗,“兰玉真是好生关心我那没用的皇兄。”
“他的确没用,”薛琅声音冷凝如冰,“可造反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薛琅还算了解太子,如今皇帝尚在,以他的心性,绝不会去造反。
闻景晔牵住薛琅衣袖,“又不是我空口无凭,当日好多人都看见了,太子可是要发动兵变呢。”
见这人胡搅蛮缠的样子,薛琅连最后一点耐心都失去了,心头的厌烦如星火燎原般上窜,他抽回衣袖,准备离开,闻景晔没有阻拦。
只是刚推开门,门外站着两个太监,面容和善,却挡着不肯走。
“放肆,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拦朝廷命官。”
闻景晔的声音从后面不疾不徐地传来,“太子造反那日,父皇震怒,下旨封锁皇宫,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宫廷。薛大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薛琅转身,看着十足把握的闻景晔,忽然笑了,“你打算将我困在这里。”
“薛大人说的什么话,我对薛大人,可是十分仰慕,不敢有半分不敬。”
从他嘴里摩挲出的“薛大人”三个字,带着一股极轻极淡的,莫名的暧昧和亲昵,薛琅未曾注意到。
“近日父皇的病越发重了,”闻景晔语气遗憾道,“我日夜陪侍在乾安宫,祈求父皇能早日好起来。
“薛大人,你身为朝廷命官,想必也会以父皇圣体为先,所以封锁皇宫的这段时日,只能委屈薛大人在此处暂且住下了。”
第四十六章
皇宫易主
乾安殿。
龙床上的人已经病的极重,因为不能见风,所以窗子从未开过,门上也装了厚厚的帘子,掀开进去时,那股浓郁的中药味和人体的臭味混在一起,几乎叫人无法喘气。
“陛下。”
重重叠叠的帐子间,曲嘉文坐在龙床上,轻声唤醒床上的人,皇帝睁开眼,眼中一片浑浊,暗的没有一丝光。
“该吃仙丹了,陛下。”
短短几日,皇帝形如枯槁,脸颊深深凹陷下去,眼珠却凸了起来,整个人身上只剩下一层扒在骨骼上的老皮,似乎对“仙丹”二字略有反应,他艰难的发出难听的呻吟声。
曲嘉文将他上半身抱起来,拿了一颗艳红如血的丹药塞进去,又拿了茶水来,皇帝就着水吞咽两口,勉强将丹药咽了下去,只是下去的慢,还卡在喉管里。曲嘉文给他顺了好一会儿,皇帝才好受了些。
倘若他还清醒着,想必能闻得出那丹药的不对劲来,只是皇帝没了神志,吞吃只剩本能。
闻景晔走进来时觉得难闻,叫人开了窗子,又撤了一盆炭火下去。
“殿下。”曲嘉文神色稍稍正经了些,从床上坐起来,跟他说这些时日皇帝的身体情况。
闻景晔抬手打断了他,显然并不想知道自己这位父皇何时殡天,“你找的人,抓的并不是薛琅。”
曲嘉文低下头,“他们认错了人,抓了薛琅身边的侍从。”
他忽然跪了下去,“奴才办事不力,请殿下降罪。”
“无妨,他并没有见到太子,我将他关在文德殿了,我这些日子都宿在文德殿,你若有事寻我,叫人通传。”
薛琅不待见曲嘉文,还是别让他看见的好。
“奴才明白。”
闻景晔又去看了皇帝一眼,见他睡不安稳,浑身时不时抽搐一下,知道他这临了的日子也不大好过。
“就明日吧。”
曲嘉文抬起头,“明日?会不会太仓促。”
“若是让那些太子党们反应过来,我们就更没时间了。”他转过身,面颊被笼罩出一块阴影来,“成败在此一举。”
翌日,忽然有人打着太子旗号起兵谋反,清早宫内不少官员都被叫来干活,这么一下全被困住,有的躲起来,有的被叛军杀了。
文德殿与乾安宫离得近,薛琅隐约能听到声响,心中顿觉不安,只是出不去严防死守的门,只能在殿内等着。
这些日子,他已经冷静下来。
谢承弼投靠的并非是五皇子,而是四皇子闻景晔。
上辈子他依附于皇帝才能走到那般地位,可惜皇帝死的早,他也没活几年快活日子。
这辈子依附于太子,看重的仍旧是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或许从皇帝晚年昏庸之时开始,下一个皇帝的人选,便由不得他做决定了。
此时,听着外面并不清晰的刀兵声,他心底竟有种尘埃落定的死寂。
他早已死了。
多出来的这些年原本就是恩赐。
只是他的陵墓还未修好,到了地府,亦没有能买通阴兵的钱财,这次死了,不知下辈子会投胎到什么地方呢。
若他生在富足人家,若他不曾活的那般艰难,也许他真能做一个沈云鹤嘴里那样的“君子”呢。
不,或许也不会。
以他的性子,若是娇养出来,只会仗势欺人。
不过也说不准。
投胎或许连人的性子都一并改了。
他胡思乱想着,直到外面刀戈剑影稍歇。
知道自己会死,薛琅不知从哪生出一股子不甘来,他冲出殿内,抱着必死的决心,看守他的太监见他头发散乱,手中拿着一根簪子,如厉鬼般走出来,一时间不敢拿他。
薛琅被有意无意地放了出来,离这里最近的是乾安殿,他慢慢走过去,见地上躺着许多尸体,血从他们身上流了一地,还有许多跪着的人,他们掩面而泣,哭声在殿外久久回荡着。
皇帝驾崩。
殿内忽然有人走出来,他手上拿着一卷圣旨,微微仰着头,脸上表情是极致的淡漠,当那双眼往下一扫时,所有人都感觉到心惊的压迫感。
这个从冷宫走出来的四皇子,时至今日,终于走到了让人仰望的位置。
短暂的沉寂过后,那些跪着的人站起身来,重新以更加臣服的姿态跪了下去,“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先只有一个人说,随即声音便越来越大,几乎响彻整个乾安殿,那声万岁盘旋在天空,久久未曾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