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章

    “薛大人,我们奉太子命令前来随行,护大人一路周全。”

    薛琅:……

    跟在他身后的闻景晔一瞧就露了笑容。

    这可都是太子身边身手最好的护卫,没想到一个不留全派给薛琅了。

    这样最好。

    薛琅不会武,也看不出他们的厉害之处,言语间也不大在乎,只点了头让他们跟在队伍后头。

    随即薛重唤召了人,浩浩荡荡的随从自薛府踏出,乍一看去竟有将近百人之数。

    薛琅嘴上答应的痛快,但没铺好后路之前,他是极怕死的,这些人几乎动用薛府所有的壮实家丁。

    就是太子的几个护卫,见了这阵仗都忍不住嘴角抽搐。

    于是这么大一支队伍,在百姓的指指点点下,慢慢悠悠地出城去了。

    东宫。

    屋内熏香缭绕,太子妃拿着食盒走进去,一推门就觉得这味道有些熟悉,却想不起在哪里闻到过,她慢慢上前,道,“殿下,妾煮了银耳莲子粥,你也别老看公务,公务这么多,歇会儿吧。”

    太子将毫笔搁下,问,“几时了。”

    “巳时三刻了。”

    她话音刚落,门外便有太监通传,“殿下,薛大人已经走了。”

    太子微怔,“走了?走了多久了。”

    太监回,“现在约莫已经出城了。”

    太子沉默半晌,无声挥手,让太监下去了,他摸着手下的奏折,神色却有些恍惚,低声道,“他是不是怨了我?”

    太子妃有些不大明白,“谁?薛大人吗?”

    然而太子似乎并未同她说话,自顾自道,“不然怎么离开也不同我道别。”

    太子妃张了张嘴,声音却有些哽住,其实她与太子大多时候都是这样。

    不是没羡慕过其他夫妻相敬如宾,太子对她也是极好的,只是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缺了什么呢?

    直到她提着食盒出来仍旧在想,候在殿外的宫女迎上来,“主子。”

    见太子妃神色不对,便问,“是太子不爱喝银耳莲子粥吗?”

    太子妃缓缓摇头,仍旧蹙着眉头。

    走了两步,忽然脚步顿住。

    她想起刚进门时的那股香气是什么味道了,她曾无意在薛琅身上闻到过,馥郁的,迷醉的,荼靡花的香气。

    皇帝之后又叫了太子过去,他少有的清明,但脑子一清醒了,就拽着太子,说让他把薛琅叫过来。

    太子坐在龙床边,不动声色地将手抽出来,言语中竟有些罕见的冷淡,“父皇,薛琅去豫章巡查,少说也得走个一月半月的。”

    皇帝一听就急了,睁着眼,喘着粗气,“谁让……谁让你调他去的!”

    太子敛下眉目,看着皇帝那急切的样子,他心底竟有些厌恶。

    “父皇,你有何事找他,待他回来,儿臣会转告的。”

    皇帝将他推,只在嘴里喃喃着,“要薛琅,要把薛琅找过来。”

    “找过来做什么。”

    皇帝双眼显出片刻茫然,接着痴笑道,“朕要同他,说说话。”

    几息后,他慢慢站起身来,“父皇,儿臣还有公务处理,先行告退了。”

    皇帝伸手想拽他,岂料拽了个空,“回——”

    他极力抻着枯瘦的脖子,像只索命的恶鬼,“回来。”

    昔日他最疼爱,最器重的太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乾安殿。

    天愈发的冷了,薛琅离开京城,心中总觉不安,于是脚程都快了不少,很快便到了巡查之地,当地官员早听说京城派了人来,表面功夫都打点好了,金银珠玉,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薛琅对他们呈上来的假案卷伪账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走流程的巡查一番便也罢了。

    当地官员原本心中忐忑,不明白朝堂忽然派监察史来是何意,如今倒是松了口气。雁闪厅

    只等着把这祖宗招待完,再原模原样地给送回去完事。

    薛琅只在豫章待了七日便离开了,只是没出多久,他们的马车便在小路上遭人拦截。

    彼时他正在马车里看书,只听前方忽然一声大喝,“薛琅小儿,爷爷今日取你性命!”

    “活捉薛琅!”

    接着是兵刃交戈,马声嘶鸣,到处乱做一团。

    拦路人武艺非凡,对薛府的家丁下手如同砍瓜切菜,太子护卫一马当先,倒是将将撑住了。

    在旁伺候的薛重唤眉目一肃,道,“大人,你别动,我出去看看。”

    他一掀开帘子,正见外面马上一人将家丁竖着劈下去,人分两半,鲜血四溅。

    那人抬头,对上薛重唤的目光,上下打量他一眼,高声道,“我与薛琅仇深似海,你这张脸就是褪了皮我也忘不了,拿命来!”

    薛重唤:……

    马车内的薛琅:……

    第四十三章

    进退两难

    贼子骑马而来,横冲直撞地撂倒好几个薛府家丁,薛重唤跳下马车,马车左右摇摆起来,薛琅扶住窗子才勉强稳了身形。

    后边忽然扎进来半截尖锐利剑,薛琅猛地旋身,目光震颤。

    那利剑是直直破开马车粗重的梁木进来的,足见持剑人的力气有多大。

    还不等他反应,马车后头那一块就被震开了个大口子,一人迅速钻进来,抓住想要往外去的薛琅,薛琅发狠地踹了他两脚,接着去按袖中小箭。

    咻咻——

    因二人挨的极近,袖箭几乎是瞬间没入身体,薛琅听见环着自己那人闷哼两声,接着闻见股浓郁的血腥气。

    “薛大人,”那人压抑着声音,还有些许气急败坏,“别乱动。”

    薛琅一怔,“你……”

    这些日子以来,太子派来的那几个护卫都默默跟在后面,似乎隐隐与薛家的那些人形成隔阂,那几个人整日抱着剑,休息的时候或靠在树干上或蹲在很高的树枝子上,给东西就吃,不给也不来要,这么多日了,从没见过他们攀谈,各个都板着张脸。

    而这个,薛琅稍微有些印象,应该是那些护卫之一。

    护卫披着件宽大衣袍,他将薛琅扣进怀里,低声道,“待会儿抓紧我,别乱动。”

    他一抬手,用衣袍将薛琅遮了个严实,而后从刚刚戳出来的马车后面的洞里翻了出去。

    薛琅被掩在衣袍底下,用力抱住护卫,听着近在耳边的刀刃声,几乎能感觉到每次交接时护卫身上与手臂上肌肉的震颤,他用力闭上眼,埋在护卫怀里,企图将这些声音和危险都隔绝在外。

    正将人踹倒在地准备砍人的护卫察觉到胸口前的人把头埋了过来,温热气息令他迟钝了片刻,贼子便趁着这功夫溜走逃跑了。

    护卫猛的掷出袖中的一把匕首,正中那人后心,接着从其他护卫破开的口子中带着薛琅冲了出去,他脚下生风,踩着地上枯枝走的飞快。

    薛重唤很快就被抓了起来,贼子首领就是刚刚那个高喊跟薛琅有仇的人,他留着一截络腮胡,抓着薛重唤翻来覆去看了看。

    “薛琅!”

    薛重唤配合地缩了缩身子,“你们是谁,抓我做什么。”

    首领将他往后一丢,吩咐道,“绑上带走!”

    “大哥,刚刚有人跑了!”

    首领踩着脚蹬翻身上马,拎着马缰绳一转方向,头也没回地往前走,高亢声音慢慢传来,“捉到薛琅就行,不用管他。”

    “那大哥,其他人怎么办?”

    “活着老子还得给他们掏口粮,找个地儿杀了埋了就是。”

    除薛重唤以外,其他人都被绑起来塞了口,挖了个坑活埋进去。

    护卫走了许久都没停,薛琅听见刀兵声渐渐褪去,接着是呼呼风声,他被人牢牢抱着,少说也跑了有一个时辰,那人手上力道不曾松懈半分,只是呼吸声越发急促。

    又过片刻,护卫停了,薛琅立刻将人推开,将身上罩着的衣袍一掀,看着周遭陌生的地方,问,“这是哪?”

    护卫低喘着气,身上的汗湿透了衣襟,“不知。”

    薛琅瞧着有些嫌弃,便又离得远了两步,“接下来去哪。”

    “不知。”

    “那些人是谁?”

    “不知。”

    连着三个不知,薛琅心头有些不悦,他这人对比他官阶低的人,通常没什么好脸色,护卫有些愣怔,不明白他为何不悦。

    这些人冲着薛琅而来,若是他自己都不知,别人就更不会得知了。

    护卫蹲下身子,看着地面上的车轮留下来的印子,“前面应该有人家。”

    二人于是便往前走,走了许久才来到一处村子,那些贼人早有准备,是守着他们来劫的,这种情形下那些通往京城的路都不能走了。护卫跟村里的人打听过了,往前翻两座山就是离京城最近的镇子,虽然时间长了些,却是最妥当的方法。

    薛重唤被绑着丢进了一间房,房中床桌都有,虽简陋却也整洁。

    他原本已做好经受酷刑的准备,可这些人不曾为难他,送进来的一日三餐也很丰富,跟人说话也是有问必答,不见丝毫怠慢,除了将他限制在此处外,并无其他行动。

    也不知薛大人如何了。

    他们对薛府的其他人,可是毫不留情的。

    京城。

    太子在东宫来回走了两趟,手里攥着一封密报,眸色暗沉入水。

    他派出去那么多护卫,全是废物!

    沈云鹤拾阶而上,还未登门,就见太子朝他走来,神色竟有丝慌张,“之清,兰玉出事了。”

    看完密报后,沈云鹤神色也渐渐凝起来,他抬起眼来,“太子,你要如何。”

    太子默然,似也是拿不准主意。

    沈云鹤提醒道,“陛下昨日刚派了重兵守卫皇宫。”

    也许是皇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怕有人觊觎皇位对他不利,昨日清醒时就匆匆将大量军队调来皇宫。

    太子手中无兵,身边甚至连一个护卫都没有,若要动兵救人,无异于造反。

    二人纷纷陷入沉寂。

    太子面色发怔,他扶着桌案前的椅背,因为用了力气而显得手指发白。

    救薛琅,如同造反。

    不救,薛琅死。

    沈云鹤深深望着他,等他做出选择。

    太子默然半晌,“之清,前些日子我查出母后的死另有其人,你说,会是谁呢。”

    沈云鹤垂下眼,掩住眼底思绪,沉默不言。

    太子骤然发笑,“兰玉,是兰玉啊。”

    他收回手,往前走了两步,身形有些摇晃,接着又笑出了声,“我的母后因他而死,我应当恨他,又怎么会冒着造反的风险去救他。”

    无人看到他垂着的衣袖下,是一双攥的死紧,几乎刺破皮肤的手。

    “所以太子才将他派去豫章吗?”

    清清冷冷的声音,令太子猛然一顿。

    不论如何,薛琅此行遇险,皆是因他。

    在他人看来,太子想要为母报仇,所以置他于险地,这说得通。

    沈云鹤面色不变,“王家满门惨死,皇后心中,并不欢喜。”

    皇后乃是名门烈女,母家出事,她绝不是独活的性子。

    第四十四章

    太子造反

    好半晌,太子背过身,整个人沉在暗处,莫名有些孤寂。

    他哑着声音,“你走吧。”

    也不知过了多久,殿内除了他再无一人,太子扶着桌子缓缓坐下,手里来回摸着一块金锁,是他出生时,皇后打了给他长命百岁的。

    他了解他的母后,是个骨子里很倔强的人。

    若没有薛琅。

    皇后难道就真的不会寻死吗。

    她真的不会想用自己王家罪臣之女的血,来铺平她儿子的帝王之路吗。

    太子慢慢低下身子,捂住脸,喉咙间发出一声压抑的,带着哭腔的怒吼。

    他失去了至亲,却不知道该恨谁,是薛琅?还是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太子。

    薛重唤被关了三天,已经跟经常来送饭的兄弟搞好了关系,知道他是饥荒年间全家死绝,为了奔个生路落草为寇,为人倒是耿直,基本藏不住事。他告诉这兄弟自己夜里经常睡不着,让他来回动静轻点,大兄弟当即表示入夜后不再进屋,让他好好睡。

    于是薛重唤寻了个功夫,挣脱了他磨了三天的绳子,趁夜跑了出去,窗子上的封木都是这大兄弟怕他呼吸不畅,给生生卸掉了。

    没走两步,忽而听见前面传来脚步和交谈声,他左右打量,躲进了假山后面。

    几个人走了过去,薛重唤听见熟悉的声音便往前挪了些,刚好能从后面看到人。

    膀粗腰圆的土匪头子声音洪亮,“放心,照大人的吩咐,只抓了没为难,好生伺候着呢。”

    “我也只是来看一眼。”

    另一道声音说话阴柔,正是站在土匪头子边上略有些瘦削的男人,薛重唤眯着眼瞧了半天,终于在对方侧目时看清了他的样子。

    叫不出名字,但这人他曾在曲嘉文身边见过几次,记得还算清楚。

    难道绑架他的,是曲嘉文?

    可曲嘉文为何要对大人下手?

    他是皇帝的人,难道说是皇帝要斩草除根?也不对,若是皇帝,为何还要“好生伺候”?

    他转过身,在那些人消失后快步离开。

    总而言之,先寻到大人再说。

    夜凉如水,天儿又冷了一些。护卫带着薛琅日夜兼程翻过了两座山,终于来到京城城底,薛琅搓着袖子,往手里哈气,身上衣衫被山中枝子钩破,显得有些狼狈。

    护卫也好不到哪去,山中不乏挡路的石头跟树干,他在前面开路,一把斧子都已经翻卷了,在后面跟着的薛琅仍嫌他太慢。

    他没问薛琅为什么这么急着往京城赶,只默默护送他回宫。

    只是刚要进城,城门忽然关了,薛琅拽住在关门前跑出来的一个人,“为何今日不让进。”

    那人攥着手里的包袱,神色惶恐,“太子,太子造反了!”

    薛琅面色一变,抓着那人的力道都大了几分,“你说什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