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贺思慕站在他面前不足三尺的地方,等着他继续脱衣服。她老爹十分擅长解刨人体,她尚且年幼时就不成体统地跟着他爹看了不知多少裸体,早已见怪不怪。
可段胥却慢慢地把脱去的里衣穿了回去,他四处检查了门窗,面露疑惑之色。很明显他应该是觉得有人在看他。
事实上没有人在看,倒是有鬼在看。
这小将军警惕心还挺重。
贺思慕穿墙而过离开了他的卧房,心想他之所以喜欢独来独往,怕不是因为感觉过于敏锐,有人在周围就会精神紧张罢。
总之,作为她的结咒人还算够格。
腊八节的晚上,段胥睡得并不安稳。睡前他总有种怪异的感觉,仿佛身边有过于强大的力量压得他喘不过气。由于多年来他的直觉十分精准,一整晚他都处于无法放松的紧张状态。
这种紧张,从他十四岁后真是久违了。
于是第二天段胥精神不大好,顶着两个黑眼圈出现在军营里。吴盛六一眼看见段胥就哈哈大笑起来,昂首挺胸而地走到他身边,说道:“将军到底是年纪小,大事临头也会怕得睡不着觉。你放心,今日有我吴盛六打头阵,肯定万无一失。”
吴盛六平时被段胥压制惯了,总算能找到一个机会在他面前逞逞威风,前几日的“这能行得通吗”竟变成了今日的“万无一失”。
这腊八节的第二日,便是他们定下从隐蔽山路去劫粮的日子。
段胥抬起一双精神不济的眼睛看向吴盛六,虽然他一夜未眠与今日劫粮没有半点关系,但他还是顺着吴盛六的意思笑道:“说的是啊,毕竟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若无胆怯之心,何来勇敢之义呢?”
正在吴盛六得了便宜,准备继续逞威风的时候,段胥的手落在了他的肩膀上,颇有几分语重心长地说:“所以吴郎将,你得留在府城。”
“你这是什么意思?不相信我吴盛六?”吴盛六气愤了。
“若我回不来,你在城中统领全局,踏白服你,我也放心。城中的情况我已写信告知秦帅,若宇州战场形势缓和,他便会想法调兵来救踏白。”
吴盛六愣了愣,他看看段胥,再看看孟晚,有些艰涩地说:“那……你为何不留在城中,让我们去劫粮便好。”
段胥沉默了一瞬,他拍拍吴盛六的肩膀,笑道:“若劫不到粮而我还在城中,秦帅还会救踏白么?”
“同为大梁效力,秦帅怎么会不救我们?”吴盛六摸不着头脑。
“他自然会救你的踏白,却不会救我的踏白。吴郎将啊,听我一句话,你这脾气可别想不开去做京官,如今的党争可真是水深火热,去了就是掉进油锅。”
段胥回过身去拿自己的头盔。吴盛六看不见他的表情,只听得他的感慨:“这油锅里,自己人可比北岸的敌人还翘首以盼,希望你去死。”
他这语气仿佛是说笑话似的,似真似假。
吴郎将愣愣的,只觉得自己又被这毛头小子压住了气势,可这小子嘴里的话太高深又悲凉,让他一时间无法回话。
他见段胥点了韩令秋和他的八百人马,神色平静自若从营帐中走出去。他突然想,这还是不满二十岁的一个少年,比他足足小了近十岁。
怎么他娘的有种被这小子保护了的感觉?
第19章
现身
在黑暗幽长的山道中,段胥与韩令秋带兵疾行而过,朝着呼兰军后方运粮的必经之地而去。
段胥感觉到身后屡屡投来的目光,悠悠地说:“我困乏得很,韩校尉要同我说两句话,让我提提精神么?”
韩令秋呐呐道没有,但是他浑身紧张的僵硬状态,段胥感觉得清清楚楚。段胥回头无奈道:“你莫不是还担心我是奸细,一会儿把你们丢给胡契人,叫你们有去无回?”
“末将……并无此意。”
“不过韩校尉原是从丹支来的,若是归降了胡契人便是如鱼得水,岂不是更快哉?”
段胥将这顶大逆不道的帽子给韩令秋扣下去,韩令秋自然是不接的,立刻将这顶帽子掀起来。
“我从未向吴郎将或踏白隐藏我的来处,我已不记得在丹支的种种。从我被汉人夫妇所救来到大梁时,便已经是大梁人。”
“你只是不记得而已,倘若你在丹支尚有妻儿或父母兄弟,你还能了无牵挂地说你是大梁人吗?”段胥利索地再将这顶帽子给他扣了回去。
韩令秋沉默了一瞬,奋力挣扎道:“将军,我来大梁时才十四岁。”
十四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妻儿,他浑身的新伤旧伤,也不像是有父母疼的样子。
“便没有亲人,若你从前同何嫣似的与胡契人十分要好,或者干脆死心塌地信任他们,为他们做事呢?”段胥紧追不放。
“从前的事我不想想起来,只当过去的我是死了。”
“如果有天你想起来了,要如何?”
“那也是别人的人生了,不是韩令秋的。”韩令秋终于一举甩掉段胥扣来的帽子。
他并没有注意到,原本是他在怀疑段胥,却被段胥反客为主,变成了他自证清白的辩论。
段胥爽朗地笑起来,也不再追问,似乎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他轻松地说:“别紧张,我就是想同你亲近些,多说些话罢了。”
……还从没见过用这种话题来亲近的。
他们这么小声交谈着疾行,不多时山路便看到了尽头,光线亮了起来。山路的尽头有些生了青苔的巨大石头,隐匿在石头之后往下看,便能看见山下歪歪扭扭的官道。
这官道确实有些磕碜,看起来年久失修,怕不是前朝留下来的,到现在也没有翻新过,丹支夺了这江山却似乎懒得好好管理。
段胥带兵隐匿在巨石之后,令斥候前去探查情况,他吩咐士兵排好阵型,待队伍来到山下,他先将队长射杀。队长身死后便先以弓箭手将敌人击倒十之七八,再从左翼向下冲垮敌人车队。
“目标是粮车,不要恋战。”段胥再三重复道。
话音刚落,斥候便来报粮队出现。便见段胥问士兵要来一把弓弩,拿出一支箭搭在矢道上,端起弩一只胳膊做支架,微微俯身眯起眼睛瞄着校准的望山。
巨石的距离离官道尚远,并且正刮着大风,便是对于优良的射手来说,瞄准一个骑马行进中的人也有困难。第二步箭雨压制只要大体位置对就行,要的是规模。
但段胥手上这个,是要一击必杀的。
韩令秋有些担忧,刚想劝说段胥换他来。便见寒风凛冽中,段胥眼睛眨也不眨,扳动了弩机的悬山。
霎那间箭矢破空而出,笔直迅疾地擦过空气,爆发出撕裂的声响,一瞬准确地穿过那带队的高马上,胡契人的眼睛。
胡契人瞬间脑袋开花,惨叫一声翻身掉落马下,运粮的丹支士兵纷纷戒备。
段胥笑起来,抬手道:“放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敌人惨叫声不绝于耳,韩令秋却愣愣地看着段胥。方才那支箭穿眼而过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段胥射箭时习惯瞄准猎物的眼睛。
许多似曾相识的画面在他脑海里闪过,炸得他脑仁疼,段胥却说:“韩校尉愣着做什么,该下去了。”
他一撑石壁轻巧地跃下,抽出腰间的破妄剑,一左一右拿在手中一转,便鲜血四溅夺人性命。为数不多存活的丹支士兵很快被风卷残云地解决干净,他们控制住了粮车。
韩令秋稍慢一步,待他奔到段胥身边时,段胥却突然眼神一凝,一把推开他。
一支箭直直地擦着段胥的胳膊而过,划出一道长长的血痕。站在段胥与韩令秋之间的大梁士兵没能躲过,被一箭射穿,缓缓倒地。
段胥抬眼看去,从另一边的山中冒出一群拉弓执剑的胡契人,居高临下呈包围之势,看样子有数千人,如一团巨大的黑云包围了他们。
他沉默了片刻,笑道:“啊,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中埋伏了。”
这可真是不凑巧,倒像是他真的把他们带给胡契人,叫他们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带头的胡契人站在山崖之上,以胡契语低声训斥了刚刚放箭的人什么,便做出手势示意了段胥和韩令秋,然后放平手掌在空中一划。
这种示意,表明的是段胥和韩令秋要活捉,其余人等格杀勿论。
段胥看了一眼韩令秋,再慢慢地转过头来看向包围他们的胡契人。手中的剑掂了掂,血从他受伤的手臂流下来划过剑上的“破”字。
正在破字莹莹泛光的时候,突然一个突兀的声音在山谷里响起。相同的意思,汉语与胡契语各说了一遍。
“且慢。”
是个有点低缓的女声,一时间打破了这剑拔弩张的气氛。
官道上空山崖之下,晴天白日的烈烈北风中,凭空突然燃起一团湛蓝的火焰。那团诡异的火焰仿佛是无根之木,燃得却异常炽烈,寒风竟然不能吹动它一丝一毫。
从火焰中生长出白色的丝线,如同结茧般一层层将火焰包裹起来,化为玉质的镂空冰裂纹六角宫灯。从灯顶长出提灯的纤长槐木灯杆,漆黑发亮。
那灯杆之上渐渐显露出一个女子的样子,她翘着腿坐在槐木灯杆上,左手抚着诡异的灯火,右手搭在膝盖之上。一身华丽的红白间色曲裾三重衣,最外层锈红色的衣裳上绣着流云忍冬纹,长发垂落腰间以红色发带系住。
与华丽的衣服不同,她的面色苍白如纸,唯有凤目边的小痣黑得显眼。当真是冰肌玉骨,不似活人。
黑夜提灯,为人引路。
白日提灯,替鬼开道。
那女子微微笑起来,以胡契语对山腰上那些胡契士兵道:“我本一介恶鬼,不想掺和诸位这些事。只是刚刚一时嘴馋吃了被你们射死的小兄弟,他求我救这些大梁士兵,我答应了。”
刚刚那被胡契人一箭射了个对穿的士兵倒在血泊里,脖颈上隐隐浮现出齿痕。
她微微偏头,说道:“诸位丹支的壮士,可否卖我这恶鬼个面子,把他们放回去呢?”
段胥却不眨眼地看着空中这个陌生的女鬼,抿了抿唇,然后唤道:“贺小小。”
那女鬼也不瞧他,像是不知道他在叫谁似的。
段胥笑起来,说:“别装了。”
那女鬼似乎轻声哂笑了一下,慢慢回过头来。一只黑色的乌鸦落在她的肩头,继而是漫天如黑雨一般的乌鸦密密麻麻地落在这一片山地之上,一只只睁着乌溜的眼睛到处瞧着。竟然没有一只乌鸦鸣叫,场面安静得诡异。
她眨着漆黑不见眼白的眼睛,笑道:“还有人敢欺负你呢?没想到我们小狐狸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山腰上的胡契人终于反应过来,他们显然也被这诡异的景象所震慑,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之后,为首的那个军官大声喝道:“苍神保佑,异教邪徒怎敢装神弄……”
鬼这个字还没说出来,贺思慕淡淡地嘘了一声,他的身上突然燃起蓝色的鬼火,一声惊叫之后顷刻化为焦黑的枯骨,一下子垮落在地上。
贺思慕把眼神移过来,以胡契语笑道:“你以为我当真在同你们商量?活着没眼色,死了总会认得我的。”
她以这个冷峻美丽的真身出现时,便有种与贺小小完全不同的气场,懒散与嘻嘻哈哈褪得干干净净,便是笑起来也是凶狠、傲慢、不耐,仿佛是柄瞧一眼都会被割伤的刀子。
胡契人一见这形势终于松动了,纷纷掉头高呼苍神降灾,逃窜离开这诡异险恶之地,惊飞了一群乌鸦。
段胥转过头去,看见自己身边呆滞的大梁士兵们,他们仿佛陷入了某种幻觉中,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沉默片刻,走到那被箭射穿,最终死于恶鬼之口的大梁士兵身边。
那是个凉州来的孩子,也不过十五岁的年纪。
他蹲下来,合上那士兵圆睁的双目,轻声道:“休息罢。”
然后他起身一步步走到贺思慕身边,受伤染血的手握上那悬空的槐木灯杆,她于是转过头来,在漫天乌鸦飞舞间低眸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她的脸上溅了几点血迹,应当是刚刚咬那士兵脖子时染上的。
段胥便用干净的那只手从怀里拿出一方帕子,像他们初遇时那样伸手递给她,道:“擦擦脸上的血吧,恶鬼小姐。”
贺思慕看了一眼他手里的帕子,目光再移到他的脸上,冷淡说道:“然后呢?”
“然后作为交换……”段胥拿着那帕子触碰她的脸,她的脸冰冷得如寒风。
他将她脸上的血迹慢慢擦去,甚至是有点俏皮地说:“恶鬼小姐,能否留下我这段撞鬼的记忆呢?”
以大梁士兵呆滞的情形看,他们应该不会记得自己是怎么死里逃生的。想来丹支士兵更不会想起他们为何而退,领头之人为何而死。
贺思慕微微靠近他,在很近的距离里凝视着他的眼睛,想在他的眼里寻找到一丝害怕或厌恶,来证明这嬉皮笑脸八风不动的样子全然是伪装。
段胥眨眨眼睛,眼里的笑意却完全没有一分作伪,他说:“怎么,需要重新自我介绍么?”
“在下名为段胥,封狼居胥的胥,字舜息。敢问姑娘为何方鬼?”
贺思慕低眸轻轻一笑,再抬起眼睛望着他清澈的双目,一字一顿道:
“在下不才,万鬼之王。”
遣句谦虚,语气却轻慢。
她笑着将那染血的帕子从他手里接过来,再将他受伤的左手上的血擦干净,慢慢说道:“很显然,我不叫贺小小,你也不是段胥。”
第20章
交易
但凡在人世现真身,都是要一番排布,配个天地失色的大场面,然后施施然登场叫活人们惊惧战栗,仿佛狼在羊羔面前亮一亮利齿般。
贺思慕现身的这番场面,百只乌鸦降落,鬼火烧人,已经诡异而凶恶得令人印象深刻了。
然而她面前这只羔羊显然有些不同凡响的毛病,不仅不害怕,甚至还有点兴奋。不仅兴奋,还睁眼说瞎话道:“鬼王殿下这是在说什么呢?我就是段胥啊,姓段名胥字舜息,外祖父起的名,父亲给的字,货真价实。”
贺思慕微微一笑,单手提着他的领子把他拎起来,亲切和蔼道:“你骗鬼呢。”
这倒是真骗鬼呢。
段胥任贺思慕提着他,他一点儿也不挣扎,眨眨眼睛从容以对:“此地不宜久留,鬼王殿下不如等我们回了朔州府城,再从长计议?”
“你这是在与我兜圈子?”
“你怎知,我不是在求你呢?”
段胥大大方方地粲然一笑,圆润明亮的眼睛竟有几分天真的意味。贺思慕眯着眼看了他片刻,心想求人求得这么硬气的可真没见过。
韩令秋一个激灵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牵着粮车沿着山中小路往回走。他怔忡了半天,看看自己手里牵马的绳子,再看看旁边的粮车,再看看前前后后的士兵们,脑子里如同一团浆糊。
方才……他们夺了粮车,却发现遭了埋伏,然后……埋伏他们的胡契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突然撤走,他们便抢了粮车沿着山路往回走。
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事情的转折实在太过怪异,像是哪里突然漏了一环似的。
正在韩令秋仔细回想时,段胥一箭射穿敌人眼睛的画面又浮现在他脑海里,他不禁打了个冷战。一些模模糊糊的画面又开始在他的脑子里来回晃悠,看不分明却又扰得人心浮躁。正在这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下意识弹剑出鞘压在对方脖颈,对方反应却更快,一个旋身离他而去在三步之遥站定。
段胥笑意盈盈地揉了揉自己的脖子,道:“好险,韩校尉这是怎么了?”
韩令秋瞪大了眼睛,气息剧烈起伏着望着段胥,仿佛要把段胥盯出个窟窿来。直到他意识到山道里的士兵们都停了步子,不安而迷惑地看着将军和校尉的对峙,方才硬邦邦地说了一句:“方才遇险……太过紧张了,将军莫怪。”
段胥摇摇头,仿佛对韩令秋的异常毫不介意,宽和道:“无碍。我就是想对你说,待我们出了山道便把这山两边的石头炸了堵住道路,军中有奸细,他们知道我们要来劫粮也就必定已经知晓了这条路,留着便是大患。”
韩令秋行礼道:“是。”
段胥从他身边走过,神态自若地走到队伍最前面,看起来笑得和煦,他的手里却紧紧按着破妄剑。
韩令秋在这种纷乱的回忆和熟悉感中突然有种直觉,他从前若真和段胥相识,便应该如同刚刚一般。
他们是这种剑拔弩张,刀剑相向的关系。
段胥走到队伍的最前面,也不看后面的韩令秋,低声感叹道:“看看你,把人家都吓成什么杯弓蛇影的模样了。”
走在他身边,只有他能看见的那个苍白美人转过头来,发间银色的发钗流苏颤动,她偏过头微微一笑,显然并不赞同,却又懒得说什么。
这一遭劫粮走得惊险,劫回的粮草又可再供府城二十余天的饮食,满城的百姓终归是可以把年关度过去了。待段胥一行从山道中而下回到朔州府城中时,吴郎将罕见的十分热情,派了不少人去接应,见段胥负伤竟然还露出几分愧疚的神情。这委实让其他校尉们大跌眼镜,段胥却仿佛这是天经地义一般,很从容地接受了吴郎将的热情。
贺思慕看着这难得的和睦画面,心想这小狐狸劫粮前那番话果然是为了收买人心。秦帅屡屡置他于险境,或许是真想杀他,然而他在去劫粮之前多半没想到会这么凶险。可他却做出一副要为踏白赴死的怅然神情,叫吴郎将心里愧疚。
段胥,真是千层纸,千层假意见不着真心。
到了晚上夜幕低垂,段胥安排好踏白军大小事宜,终于可以回房休息了。他刚走进房间坐在床上,孟晚便端着药和纱布走了进来,要给他包扎手臂上的伤口。段胥推辞说他自己可以,孟晚便有些着急,把药往桌上一放道:“舜息,你伤的是手臂不方便包扎,便是不要我帮忙也该找别人照顾你。”
段胥好像觉得有些好笑,他径直从桌上拿起纱布和药,半褪衣服露出来受伤的左臂,那伤口从大臂一直开到小臂,伤口约有半指节见深仍在渗血,之前只是简单包扎了。他右手一解便将之前的纱布拆下,孟晚见他如此正准备帮他包扎,却见他拿着药瓶,双指一挑将瓶口塞子打开,往伤口上一倒。然后拿着新纱布,一边用嘴叼着一边用右手拉着在胳膊上一路缠绕而下,最后利落地打了个结,松了口。
整个过程干脆利落,须臾便完成,熟练得不像话。
孟晚的手僵在半空,段胥笑起来,甚至有余裕挥挥包扎好的胳膊,说道:“我并未觉得不便,这点小伤还用不着别人照顾,阿晚早些休息罢。”
孟晚心想,认识段胥这么多年,他就从来没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你说他争强好胜不肯示弱吧,他也不是这样的人,甚至还有些懒散。
却又从懒散中,透露出一丝隐隐约约,不可撼动的强硬。
待孟晚无话可说地离开关上房门时,房间里传来了促狭的笑声。
段胥望过去,一个面色苍白锈红色衣裳的美人正坐在他房间里的檀木椅子上,撑着脑袋转着手里的玉坠,巧笑倩兮。
他也不惊讶,把自己的衣服穿好道:“鬼王殿下这么轻车熟路,看样子不是第一次来啊。昨夜……”
“昨夜我便在此,看你把上半身的衣服脱干净了,你此刻穿回去已然是无法维护自己的清白了。”贺思慕语气淡然,甚至于宽慰道:“皮囊而已,不必在意。”
顿了顿,她指指屋外的方向:“你是什么时候和孟晚相识的?”
“我从岱州回到南都之后,和她同在杨学士门下读书。”
“哦?杨学士这个名头听起来,不像是你那个被雁啄瞎了眼的胡契人师父啊。”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总不至于只有一个老师罢。”
贺思慕看着段胥一派真诚的眼睛,微微一笑道:“你这个人怎么这般可怜,能叫得上名字的朋友老师,都是十四岁之后认识的。你十四岁之前都在干什么呢?”
她站起来,踩着她浅绯色的翘头锦靴,一步步走到段胥面前。她低下头看着这个时时刻刻带着笑容,目光总是诚恳坦然的少年,轻声说道:“那位瞎了眼的师父,可是你十四岁前的老师?那失了忆的韩校尉,可是你十四岁之前的朋友?”
段胥仰着头直视贺思慕的眼睛,并不躲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