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崔安如想了想,只有那一种可能了。他们给太子写了信,这件事可以瞒着别人,却是不能瞒着太子的。
太子知道之后,也没有瞒着芮如风。
果然,芮如风很快就出现在门口,嘴里喊着表哥,就已经到了崔振邦床前。
崔振邦愣住了,看着芮如风的眼神都有些迟疑。
“哥哥,这是外祖母的亲孙子,之前我同你说过,孟家姨母生的表哥。”
崔振邦这才反应过来,很是感慨地称呼了一句:“表弟……”
这一句表弟,竟然让一向不苟言笑的芮如风直接哭了。
他的眼泪好像也不值钱了,自己最崇拜的人,竟然传来战死沙场的消息,这个让他消沉过一段时间,后来听说这个大英雄竟然是自己的亲表哥,他就更加难受了。本来已经调整了心情,现在又有人告诉他,表哥还活着。
他这一路上,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如今,总算是见到了表哥。
他只能卧床,就说明他的伤势一定很严重。
看着哭起来的芮如风,崔安如说道:“表哥,如今哥哥好不容易回来,你确定要一直哭下去么?”
芮如风赶紧擦了擦眼泪,说道:“表哥,抱歉,让你见笑了……”
崔振邦善意地说道:“你我兄弟之间,何必说这些……”
兄弟两个字,让好不容易控制住情绪的芮如风又一次崩了……
第573章
接受现实
从崔振邦房间出来,芮如风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太子同我说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要不然就是他在跟我开玩笑,可是他那样的身份,走又是在这种严肃的地方,怎么可能会开这种玩笑……你不懂,我脑子里好像真的有什么叫嚣着,重生了一样……”
“想不到,表哥竟然真的活着……”
崔安如看着他那个激动的样子,说道:“先别说这个了,你猜猜哥哥会跟王爷说些什么?”
刚才,崔振邦让他们先出来,说是有话要跟陆景琛交代。
“不知道,应该就是一些多谢他这段时间照顾你,帮你一起走过这段路之类的吧……”
“这些话难道不能当着我们跟前说?岂不是更加有诚意?”
崔安如想了想,还是猜不透。
芮如风说道:“你自己的亲哥哥,还有你的夫君,他们在一起说什么你都猜不到,你问我!”
崔安如很是自然地说道:“不然呢?你不是我表哥么?我有不懂的事情问你,你这么不情愿?”
芮如风笑了,刚刚那种难受的心情瞬间一扫而空。
眼前这个人,也是自己的妹妹呢。
“不会,自然不会……”
此时的崔振邦和陆景琛,他们谈论的话题,确实是非常严肃。
“安如说,边关的事,我父亲的死,那些将士们的牺牲,是因为皇上,这件事,她应该跟你谈论过吧?”
陆景琛眼神变得格外认真,他没想到舅兄第一次严肃地跟自己谈话,说的竟然是这件事。
他想了想,既然崔振邦已经这样问了,那就一定是想通了一些事。
“不需要讨论,因为我也是这样想的。”
“你想怎么做?”崔振邦问道。
陆景琛看着自己的舅兄,他如今想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还没有想好,不过这件事一定要有个交代,千千万万的将士们,那是多少个家庭?就因为一个人的猜疑心,支离破碎。如果掌控不好,还会让边关失手,甚至山河破碎。”
崔振邦说道:“他是你的伯父,亲的。”
陆景琛却说道:“战死那个是你的父亲,亲的。”
这句话,让崔振邦沉默了半晌。
“所以你需要我们给你冲锋陷阵?你想让安如怎么做,又想让我怎么做?”
陆景琛明白,舅兄这是误会了自己的动机。
“舅兄,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安如,我已经死了,这件事还是存在,将来你们还是一样要面临选择。所以,从一开始,这就不是我的动机可以往前推动的。”
陆景琛的话,倒是让崔振邦认真的想了想。
其实从任何一个角度,陆景琛说的都是真的。
他的沉默,其实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陆景琛想着,还好舅兄是个讲道理的人,若是觉得自己接近崔安如开始就是阴谋,如今更是想要利用崔安如扶持太子,还要让皇上下台……
太可怕了,他可没有这个精力,虽然他们现在做的也差不多。
不过,这些都是崔安如主导。如他所说,他的生死都是掌握在崔安如手里,若不是崔安如,他哪里有机会见识到这么多事。
“她说自己很开心,谢谢你。”
良久,崔振邦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句话,他只是一个哥哥。
陆景琛赶紧说道:“舅兄,你千万不要这样说,我能娶到安如,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最疼爱我的皇祖母,一边想尽办法给我续命,另外一边也已经准备好失去我了……只有安如,见到我之后,直接告诉我,只要有她在,我就不会死……”
崔振邦打断了他,说道:“这种话就不用跟我表达了,我不需要知道这些,我只看自己妹妹的状态就行了。我也要跟你保持一定的距离,若是跟你关系太好了,将来我妹妹受了欺负,我容易手下留情……”
陆景琛好一阵无语,这个舅兄确实是不太好惹。
“皇上应该不希望我还活着吧?”崔振邦直接问了一句。
陆景琛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他该怎么说?
“他如今还不知道你活着,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到底是什么心情。”
“如果按照妹妹的说法,他应该会把我当成一个隐患,可是萧让废了,他又需要我来稳住军心……毕竟他这么长时间一直纵容萧让,最后这个萧让竟然是害死边关上万将士的凶手……”
崔振邦的心情十分复杂。
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失望过,对这个朝廷。
“好在你的功劳不如岳父大人,不然他也会马上想办法让你再死一次。”
陆景琛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的说道。
崔振邦叹了口气,一年的时间,他失去的仅仅是记忆么?
芮如风在这住了一晚上,就动身回去了,那边的事情也很关键,他们抽身回来已经十分不容易。
还好崔振邦还活着的消息并没有告诉给那几位守将,不然他们一定更加没有心思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南风帮的人已经安置妥当,洛晴死了。
因为她管不住自己的嘴,还是试图说自己是崔振邦的夫人,这一年的时间,是她照顾的崔振邦。
她甚至想要去官府击鼓鸣冤,让吴县令给她主持公道。
结果人还没有走到那里,就被洛金石敲晕了带回去。
之后,她就自杀了。
崔安如自然不相信她这种人会自杀,她早就知道这一家人不会老实,所以提前安排了人手看着他们。
吴县令果然是他们南风帮背后的靠山,洛金石担心洛晴去县衙之后,会使他们的关系暴露,这才把洛晴抓回去关了起来。
结果洛晴翻墙出去的时候,直接大头朝下摔下去,脖子直接杵在凹槽里死了。
对这样的疯子,崔安如只庆幸这一年哥哥太有底线。
一旦让这个洛晴沾身,嫂子那个性格一定折腾不过她。
不过洛金石的秘密也守不住了,洛璃是当年他害死了弟弟和弟妹之后抱过来的侄女,因为当时那个帮主之位并没有传给他。
这些年,他跟吴县令之间有所勾结,不少朝廷的东西都通过他们,巧妙进入了吴县令的口袋。
在吴县令的住处,他们又搜到了一封来自京都的信。看来,事情更加不简单了。
第574章
新的线索
信上没有落款,可是明确地告诉了吴县令上一次朝廷的粮草是什么时候运输到边关,而且这批粮草是崔安如捐赠的那一批。
崔安如接管了母亲留下的所有生意之后,也接管看看她之前给边关捐赠物资的习惯。
可是有些人似乎把主意打到了她的身上。
毕竟崔安如捐赠这些东西,并不走国库,所以朝廷那边不会备案,只有崔安如自己那里有底根,将来若是东窗事发,只要相关的人一口咬定崔安如送来的东西只有这些,崔安如只能是自认倒霉。
如今崔安如更想知道,自己之前送来的东西到底有多少是落入了吴县令手中,又通过南风帮的人和吴县令回到了京都哪个权贵的口袋之中。
想了想,崔安如觉得这件事还是应该从洛璃那里下手,毕竟跟洛金石相比,她才算是那个有良知的,而且她已经知道了自己跟洛金石之间的仇恨,还亲手报了仇。
如今,也该坦诚一下过去到底做了多少事。
洛璃并没有让他们失望,直接就把过去这些年他们抢夺而来的物资到底有多少,都发生在什么时候,那本格外详细的账本拿了出来。
有了这个账本,加上洛璃亲自签字画押的证词,回到京都之后若是有人想要利用这件事情发难,只怕是没有机会了。
崔安如心中想着,幸亏这次她亲自过来了,也幸亏南风帮的人跟自己的外祖母有渊源,不然这件事只怕没有这么好解决。
那些山匪这些年隐藏得这么好,无非就是占据了地理的优势。
只不过因为自己手里有外祖母之前留下的地图,所以这点优势瞬间成为了劣势,他们都被困在里面,成为了瓮中的鳖。
“在想什么?”陆景琛清查吴县令府里的东西之后,看到了正在发呆的崔安如。
崔安如回过神来,看着陆景琛,眼神有些犹豫地问道:“王爷,你觉得这些年到底是什么人,一直都在私吞母亲和我送来的物资?我已经看过账本,从母亲还健在的时候,这个买卖就已经开始了,留在洛金石刚刚成为帮主之后。”
陆景琛说道:“想弄明白这个并不难,洛金石不是还没有死么,总有办法让他开口。他如今没有什么牵挂,可能不怕死,可是有些痛苦,还不如死了。”
陆景琛已经想好,这些人他已经不能放过。
“之前已经成为百姓,还有送到边关的人,他们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吧?”崔安如又问了一句。
“他们从头到尾不知情,这种事若是让他们知道了,利益分配早就出现问题了。现在关键问题是,京都里面的谁,拿走了这些物资,而且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背后的目的又是什么。”
陆景琛说完,崔安如更加严肃了。
“这些物资都是用来养军队的,若是用在其他地方,我们早就发现了。”
“所以我们要弄清楚,是谁在养私兵。”
陆景琛说完,崔安如的表情更加严肃了,她确实没有想到,能是什么人。
如今经过一年的洗礼,京都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权贵的格局,还是皇子们的格局,都跟过去彻底不同了。
可是那个人还是非常沉得住气,没有任何行动,反而继续铤而走险,在利用这条线路囤积物资。
“你觉得是皇上自己,还是哪位皇子,甚至是哪位朝臣?”
陆景琛开始分析,毕竟能有这个动机的人,只有这些了。
崔安如想了想,说道:“这个真的没有办法确定,毕竟从一开始,朝廷也没有真正相信我父亲和哥哥。”
崔安如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总觉得悲哀。
这些年,母亲和她捐赠的一切,都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陆景琛能够理解她此时的心态,所以并没有劝说什么,他了解崔安如的性格,这件事只有她自己想通,才能走出来。
崔振邦知道物资的事,心中自然也是难受的。
“这些年,母亲和妹妹的所有努力,都在成为别人的养料……”
他甚至有些悲哀,在反省这些年他到底在报效一个什么样的朝廷。
“哥哥,这不是我们的错。”
从一开始,崔安如就没有认为,他们哪里错了。
至少在这一点上,她拒绝内耗。
“我知道,我只是觉得有人这样做,完全浪费了母亲和你的心意,这些年边关的情况到底如何,朝廷真的不知道了?我和父亲带着万千百姓的儿子在那里用命坚守,结果背后是那些达官贵人用捐给我们的物资养自己的势力,若是有朝一日,边关破碎,他们可有这个心思把私兵拿出来保家卫国?”
他越想越生气,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就像是一场笑话。
“能够养私兵,自然是为了将来哪一天造反,除非是皇上自己用来自保,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要改天换日。”
崔振邦突然问了一句:“总不会是太后娘娘帮着妹夫养的吧?”
崔安如看着崔振邦认真的样子,简直尴尬的要钻到地下去,因为哥哥是当着陆景琛的面前说的。
“我倒是希望这是真的,这样一来我就有私兵可是做很多事了……”
崔振邦并没有觉得自己说错话,还因为陆景琛的回答松了一口气。
“不是你的话,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次陆景琛终于有些破防了,原来刚刚舅兄的问题,实实在在的认真。
他开始自我检讨,为什么会给舅兄留下这样的印象。
“多谢舅兄不再怀疑我……”
崔振邦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慢慢相信,边关的事情皇上一定知情,甚至就是他授意萧让做的。
吴县令被查,这个位置出现了空缺,云州刺史已经命县丞临时顶上,他会跟朝廷申请,派一个新的县令过来。
这件事他是问过太子的,只不过太子并没有直接决定,他说这种权力仍旧掌握在父皇手中,他虽然奉命前来,可是他的职责之中并不包括官员的任免。
京都那边的线索目前没有连上,陆景琛他们已经决定,到边关去看一看,顺便让那几个守将见一见崔振邦了。
第575章
旧将相认
边关,西城。
这是大庆割让给大夏的三座城池之一。
太子带着众位官员,大多数都是在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是三座城池之中最大的,地理位置也是最为优越的,这次两国通商,西城也是最为重点建设的城市。
当驻军的守将见到正在养伤的崔振邦,甚至激动地开始流眼泪。
“大将军!”
“您还活着!太好了,天佑我大夏!”
他们那种激动的心情,没有行伍之间的经历,应该是不会彻底明白。
崔振邦如今身子不适,不然应该会跟大家喝一杯。
太子前来,崔振邦还是坚持跪下了。
这些日子的休养,他恢复得不错,本来就有不错的底子,自然会快一些。
将领们看到崔振邦之后,就更加有动力了。
之前听说了萧让的事,对于驻守边关已经开始迷茫了,他们并不清楚,这样守着的到底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哪怕大庆主动割让的三座城池马上就要通商,他们不用一直打仗了,也还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