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8章

    而且朝廷也未必希望她过去。

    从头到尾,万俟百里都没有让崔安如感觉到任何诚意,专门为了救他,跑一趟大庆,这种事对于崔安如来说,是忍着恶心冒险,完全没有必要。

    皇上想了想,这件事确实不太好促成。

    散朝之后,温继礼留了下来。

    “皇上,臣觉得派安国郡主过去一趟,没有什么不妥……”

    皇上当然明白温继礼的意思,如今他和崔安如之间的矛盾,已经没有办法调和。

    “让她过去,没有足够的理由。”

    皇上刚刚在朝堂上,不是没有动心。

    就凭当初万俟百里在大夏的表现,还有崔安如的回击,这次如果让崔安如去大庆,就不可能相安无事。

    他们心中都清楚,这也是个朝堂博弈的过程。

    只不过皇上要考虑的问题更多,而温继礼如今心里的目标已经要被林知音磨到只剩下一个,就是让崔安如死。

    只要崔安如代表大夏去了大庆,不管是让她死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为了大夏和大庆之间来之不易的和平,而且这份和平,是她父兄用生命换来的,她应该守护……”

    温继礼早就已经想好了理由,他也认为很充分。

    之所以没有在朝堂上直接说,是不想让大庆的人觉得大夏太好说话。

    皇上看着温继礼,叹了口气。

    “你的想法,有没有被私人的情绪左右?”

    这个话,让温继礼迟疑了一下。

    就是这份迟疑,皇上已经能够确定,温继礼是为了林知音。

    “皇上,她最近实在是太冒头了,不只是她自己,整个镇国公府都冒头了,原本应该沉寂下去的崔家,却始终都是风口浪尖上,这个对于朝堂的发展,并不是什么好事。”

    温继礼的理由,尽量靠近皇上的本心。

    皇上的想法跟这个类似,他对镇国公一家,确实已经有了忌惮,不然也不会在镇国公父子去世之后,迫不及待的给萧让加封,而且在萧让犯了那么多错误的情况下,只是暂时取消了他城防军营协领的职位,再不然就是禁足。

    这段时间,崔安如上蹿下跳地折腾,他心里是不想看见的。

    镇国公父子已经不在了,她一个女子就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的荫蔽,躲在后面享清福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尽量不要参与。

    可是崔安如的做法,跟他的期望每次都是背道而驰。

    之前他授意让温继礼想办法打压崔安如,也是这个原因。

    只不过这次,他也觉得有些不太妥当。

    温继礼的私人情绪过重,说不定这件事后果严重,会影响到自己的民心。

    “如果她过去了,出现意外怎么办?你让朕怎么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皇上的话,其实也是在寻求一个破解之道。

    他想做,但是要师出有名,而且不能让人诟病。

    温继礼说道:“皇上,为了守护父兄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原本就该是她自愿,若是真的出现什么意外,朝廷定然还有追封……只要镇国公府的小世子还在,总有余荫可以让镇国公府的人说不出什么话来……至于小世子将来会怎么样,时间还早着呢……”

    皇上听了之后,就更加心动了。

    “温卿,这样对于镇国公府的人来说,会不会太残忍了……”

    温继礼继续说道:“毕竟是大庆亲自递了国书过来,有时候我们也很无奈……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皇上沉思了一会,没有说话。

    他需要权衡一下,这件事如果按照温继礼说的那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利弊。

    温继礼也不着急,反正他们还有时间。

    公孙赫这次过来,应该也没有想过马上就能折返。

    “这件事朕还是考虑一下,毕竟牵扯到的人比较多。若是安如离开,只怕翊王那边撑不住。如今他刚见起色,若是因为中断了治疗,影响到了后面的恢复,母后也不会答应。”

    温继礼却说道:“如今翊王殿下已经是快速恢复期,上朝站立那么久,也能经常过来了,想必只要定期服药,就能康复,需要的无非是个时间。即便是安国郡主不在身边,应该不会影响药效,只需要让安国郡主把这段时间的药都准备出来就是了。”

    皇上还是没有办法下定决心,只说了一句:“容朕好好想一想,明日朕跟安如好好谈一谈,问问她自己的意思,还有如今翊王的病情,是不是需要她一直留在身边。”

    温继礼知道这件事自己能做的基本上都做了,剩下的就要看皇上的心意。

    至于其他,一旦崔安如上路,会在哪里出事,这个到时候交给温少卿就行了。

    回到丞相府,温继礼看着空荡荡的府邸,心情十分失落。

    如今他已经变成了这样的人,为了林知音,去算计一个功臣之后,而且是跟别人合作,要让一个孤女送死。

    他觉得自己已经违背了当初入朝为官的初衷,也知道自己越来越脏了。

    如今的自己,更是配不上孟氏了。

    如果自己的一双儿女,知道自己做的事,一定会更加看不起自己吧?

    可是他答应了林知音,而且压制崔安如,也是皇上的意思。

    既然她不听话,非要蹦跶,那就用一劳永逸的办法吧。

    他甚至在安慰自己,他只是让崔安如出去维护大夏和大庆之间的和平,动手的人并不是自己。

    哪怕没有自己创造这次机会,想要对崔安如动手的人,还是会选择别的时机。

    所以,他没有错……

    温继礼回去之后,皇上又沉默了好久。

    “四海,你是跟随朕时间最长的人,在镇国公的事情上,朕做错了么?”

    吴公公听到之后,心中也是咯噔了一下。

    他赶紧跪在地上:“帝王之心,心在天下,功在社稷,总有一些人,一些事,需要为了天下牺牲,这个不能算是皇上的错。”

    皇上听了之后,闭上眼睛,说了一句:“所以,朕终究是错了……”

    第428章

    不能过去

    崔安如知道朝堂上的事情,也不足为奇,毕竟如今百姓们之间都在口口相传了。

    蒙赦归来的陆景霖和萧雪灵瞬间无人问津,反而是大庆这次的要求,让百姓们马上就参与了讨论。

    “我觉得安国郡主不该过去,无论如何,他们都是郡主的仇人,而且那个大庆三皇子之前还特意带着一个假公主说是镇国大将军的女人,太缺德了,如今病成这样,都是他的报应。”

    “没错,安国郡主眼看着就要成为翊王妃了,苦尽甘来,我们看着也高兴,大庆三皇子这个时候又来凑热闹,真讨厌。”

    “可是这毕竟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关系,镇国公父子好不容易打下来的胜仗,还有这得之不易的和平,也是让郡主为难……”

    “你若是这样说,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反对了,郡主是个孝顺的孩子,若不是这次太后娘娘说服皇上,强制缩短孝期,恐怕她真要耽误自己三年的时光。”

    “唉,真是太难了……”

    “如今难的不是郡主,反而是皇上,要看看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难道皇上不该询问郡主自己的意见么?”有人提出了质疑。

    马上就有人说道:“如果皇上开口询问,基本上就是希望郡主答应了,这种道理,你们还想不通么?”

    这一句话,就让众人沉默了,之后就是接连的叹气。

    崔安如对于这件事,倒是没有太大反应。

    她知道,只要太后和陆景琛在,她一定不用出去。

    陆景琛的病情还不稳定,只要她说危险,那就是危险,太后娘娘也绝对不会让陆景琛跟着崔安如一道去大庆,这一路上山高水长,谁知道会出现什么差错。

    既然大庆都知道自己的三皇子需要治疗,而且求助于崔安如,为什么这次不直接让他过来?

    大庆自己都没有诚意,他们就没有必要太放在心上。

    皇上召见崔安如的时候,崔安如也没有什么意外。

    温继礼昨日单独留下的事,她已经听说了。

    当天傍晚,有人看到萧家的人去了丞相府。

    其中的关联,她甚至不用猜。

    入宫之后,崔安如看到太后娘娘也在。

    另外一边,则是坐着刚归来不久的长公主。

    “臣女参见皇上,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

    “起来吧,安如。”

    皇上还算是客气,毕竟今日的事情比较重要。

    其实从太后娘娘听闻他传召了崔安如,就带着长公主过来旁听的时候,皇上就已经感觉到,自己未必能够说服崔安如出去了。

    崔安如没有拘谨,毕竟有太后娘娘在场,她不需要担心什么。

    “安如,昨日朝堂上的事,你应该听说了,大庆使者又过来了,这次比较匆忙,主要是想求你过去大庆一趟,帮他们三皇子治病……”

    崔安如直接说道:“皇上,我不是很相信他们三皇子病了,毕竟这么远的距离,一来一回要耽误多少时间,若是真的这么着急,这次就该直接带着三皇子一起过来。明显是不着急,想要把成女诓骗过去,不知道什么目的。听闻大庆的人,对臣女的父兄都是怀恨在心,是不定这次过去,就是为了陷害臣女,平了百姓们的民愤,万一重新获得百姓的支持,想要重新发动战争怎么办?”

    皇上没想到崔安如直接就开大,上升到这种高度,还真是不好往下接了。

    这种格局,已经超过了太多人。

    皇上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应该不会,若是大庆还有一战之力,他们也不会主动求和,这么多年了,边关的粮草一直都是你和你母亲提供的,所以国库相对来说还很轻松,可是大庆没有这样的人,他们是实打实地亏空了国库,百废待兴,万万没有本事再打了。”

    崔安如却说道:“皇上,能够轻易被我们侦查到的消息,未必是什么真实的消息,尤其是大庆的人,上次来到这里,明明是求和,还是做出了那种事,让人难以释怀。”

    皇上也是想起了之前万俟百里做的事,所以也开始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怀疑。

    支撑万俟百里做出那种事的,难道真是大庆有再打一场的实力?

    上次他过来,大概也是想要探究一下,如今大夏内部的实力?

    “皇上,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臣女不该过去。若是从私人的角度说,臣女还是不该过去。”

    “展开说说。”皇上心中几乎已经有了决定,这次温继礼的想法,又要泡汤了。

    崔安如说道:“皇上,翊王殿下恢复期有三年,如今才过了半年多,还在治疗的关键期,并不是臣女随便调制几服药让他吃上几个月就能好的,臣女要监测他的病情发展,随时调整药物,另外他的身体情况自然是不适合长途跋涉,所以也没有办法跟着臣女一道前往大庆。所以,一个不知道是真病还是假病的大庆三皇子,和眼前确确实实病了二十多年的侄子,臣女相信皇上不需要选择……”

    皇上直接就哑口无言了,他甚至觉得今日找崔安如过来商量,都应算是卑鄙了。

    自己可是陆景琛的亲伯父,竟然会在这种事情上犹豫,还想着抽走他的主治医……

    太后娘娘始终没有说话,那个坚定的眼神,却让场面变得压抑。

    这个时候还是长公主开口了:“皇兄,臣妹倒是觉得安如说得有道理,若是大庆真的着急,这次就会让三皇子随行,他们之前来过,明知道如今琛儿是在接受安如的治疗,安如根本就走不开,这个分明就是没有什么诚意……说不定,那位三皇子经过上次的事情,回去之后已经被大庆皇帝厌弃,毕竟割让了三个城池给我们大夏,这都是他好大喜功的后果。”

    “若是那个三皇子已经不行,就等着安如过去治疗的时候,直接一命呜呼了,到时候他们把责任推到了安如身上,扣着她不肯归还,到时候琛儿也就没救了,这势必会导致皇兄失去民心。”

    “臣妹认为,安如没有必要过去,就让大庆使者在这好好住着,万一他着急了,就让他怎么来的再怎么回去就是了。”

    第429章

    坚决不去

    长公主的话,让皇上更加没有办法逼着崔安如去大庆了。

    若是大家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还是油盐不进,那确实会让人质疑。

    他刚想说什么,就有宫人过来通传,说是丞相大人求见。

    崔安如知道,这位温大人到底是被林知音说服了,还是要帮她最后一次。

    不过这样更好,自己的秘密隐藏了这么多年,是时候公开,让他们自己去承受了。

    温继礼进来之后,看到太后娘娘和长公主,心情也是往下沉了一下。

    他知道,有这两位在场,今日的目的怕是没有办法达成了。

    跪在地上行礼之后,温继礼起身开口:“皇上,臣今日过来,是关于大庆使者所求之事,想要跟皇上进言。没想到安国郡主刚好在此,那就方便多了。”

    崔安如没有搭理他,从一开始她就知道温继礼的目的,懒得配合他的演出。

    太后娘娘眼中多了探寻,长公主却是轻蔑。

    之前温继礼说服她收下林知音为义女那个场面,她还是历历在目。

    如今他又来,而且还是针对崔安如,长公主都不想听他说什么了,有种冲动直接开骂。

    不过她还是忍住了,崔安如那个自信的状态,让她明白今日应该是不用她出手。

    反正她人已经在这了,也算是给崔安如撑一个人场了。

    “不知道温卿有何见解。”皇上例行公事一样问道。

    温继礼说道:“臣认为,大庆使者千里迢迢远道而来,只求郡主出手,想必也是走投无路了,若是安国郡主能够出手,说不定能够让大庆和大夏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也能对大庆百姓展现为我们大夏的大国气度……之前负责阵前打仗的是镇国公父子,如今负责救人的是镇国公之女,如果要战,我们大夏有勇猛武将,如果要和,我们也有高超良医,而且都是出自一门,这件事将来必然是个佳话。”

    这个时候崔安如问道:“谁的佳话?”

    温继礼一愣,说道:“自然是我们大夏和大庆两国的佳话。”

    “用翊王殿下的命来赌这是一场佳话么?明知道我离开大夏,翊王殿下会死,温丞相却为了仅仅是有可能的事,畅想得这么美好,说白了,只要我过去,这件事最少会死一个翊王殿下,最坏的话,再死一个我,另外大庆和大夏再开一次战。”

    崔安如几乎是盯着温继礼的眼睛,说的这些话。

    温继礼稍微有些闪躲,说道:“这也未必,毕竟大庆已经带着诚意来了。”

    “诚意在哪里?怎么他们的诚意不摆在明面上,还需要丞相大人帮忙解读,我们才能看到?是诚意太深了,还是丞相大人想多了?”

    崔安如的话,已经让温继礼有些招架不住了,可是想想她给林知音带来的屈辱,温继礼还是咬着牙坚持。

    “郡主不想过去,在下倒是明白,毕竟之前三皇子被人蒙蔽,误会了镇国大将军,可是那毕竟是他的个人行为,不敢直接怪罪到整个大庆,这次郡主过去,也不单单是为了给他治病,而是为了大庆和大夏之间的关系。”

    “不是给他治病,是给谁治病?”崔安如只听了前半句,后面都是废话,假大空。

    温继礼想要强调什么,崔安如却不容他了。

    “丞相大人刚刚是没有长耳朵,还是故意听不见,我已经说了,我离开大夏,翊王殿下一定会死,一个大庆的三皇子而已,在你心中的地位竟然比翊王殿下更重么?”

    “打了胜仗的是我们大夏,并不是他们大庆,凭什么让我们迁就他们?”

    “丞相大人口口声声为了我们彰显我们大国气度,之前万俟百里那样诬陷我们大夏的功臣,我没有让他死在大夏,已经是为了我们的大国气度了,倒是丞相大人,你为了我们的大国气度,又做了什么?你是帮忙打了胜仗,还是提供了军需后勤,还是牺牲了什么家人之后大方地原谅大庆的人?”

    “你什么都没有失去,一味地在那里咧着大嘴让我从大局出发,我从你祖宗的大局出发!”

    “你那个外甥女不是医女么?不是说在边关治好了很多人么,你怎么不让她去?她不是做梦都想当郡主么,让她过去给大庆三皇子治病,让大庆皇帝认她当义女,直接封个公主不是更好?”

    “到时候大庆的公主都是我们边关立功的安南侯的夫人,这样是不是格局更大?”

    崔安如一番话下来,温继礼的逻辑,已经彻底站不住脚了。

    “你也真是勇敢,当着太后娘娘跟前,要逼着我离开大夏,直接让翊王殿下自生自灭。”

    温继礼听到这里,睁大了眼睛,崔安如果然最擅长挑拨离间。

    他马上跪在地上,对太后娘娘说道:“太后娘娘,臣绝无此意……”

    崔安如却说道:“丞相大人真是让人笑话,方才我虽然只是提醒了你太后娘娘在场,你就没有想到,皇上是王爷的亲伯父,他也断然不会眼睁睁看着翊王殿下因为错过治疗死掉?你绝无此意,难道是皇上有此意?”

    温继礼都要气疯了,这件事本来就是不可为而为之,已经有些勉强,他以为崔安如至少会有一些想不到的,活着会有一些口误,结果完全没有。

    他以为崔安如已经说完了,没想到崔安如还能继续。

    “我知道丞相大人对于之前的事,对我颇为记恨,尤其是为了你那个心爱的外甥女,哪怕她是你杀母仇人的后代,你也不在意,这次若是逼着我前往大庆,无论是我死在大庆,还是死在路上,反正都可以帮你那个外甥女报仇了。”

    “只可惜,我这个人福大命大,未必能够如你们的愿。”

    “我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去大庆,所以丞相大人还是提醒你那个外甥女,想想别的办法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