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想到肚子里的孩子,她又有了底气。夫人这个反应,大概就是因为自己怀孕了,将来可以母凭子贵,而夫人背后的温家和林家都已经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她才会放下姿态吧?
既然夫人都这样表示了,她也就接受了夫人这份好意。
“多谢夫人体恤,方才老夫人已经叮嘱过了……”
“嗯,母亲有经验,自然要多听从她一些才是。”
林知音的状态,完全让人看不出来她心里其实不太高兴。
“岳母大人呢?”萧让这才想起来,问了一句。
“已经离开了,去看看外祖父和外祖母。”
林知音说完,杨氏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欠妥当了。
亲家母过来了,她却没有过去作陪,一个妾室怀孕,她巴巴地过来了,紧张得不行,这个行为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尊重亲家了。
她赶紧解释:“知音,我听说亲家母过来,原本是想过去看看的,结果走到半路,下人来报,秦姨娘似乎是有了身子,我这也是一时情急,赶紧过来了,我相信你母亲一定能理解这种心情,到时候你跟她解释一下,我并不是故意冷落她……”
林知音心中当然是不高兴,不过还是没有表现出来。
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变了,这种事如果是放在以前,她已经直接跟杨氏闹起来了。
杨氏这个直接示弱的样子,自己还不依不饶的话,一定会让萧让觉得自己过分。
“母亲,您这是哪里的话,我母亲怎么会在意这些,刚刚也是她提醒我,秦姨娘怀孕,是我们整个侯府的大事,我作为当家主母,就算是跟侯爷感情再好,也不敢生出妒忌之心,毕竟侯府将来的孩子,不管是出生在谁的肚子里,都要叫我一声嫡母。”
“我作为夫人,就该帮夫君安顿好后宅。”
“母亲说今日没有带什么礼物,而且不知道我们侯府什么时候公开这件事,所以就没有贸然前来贺喜,还请秦家妹妹不要介意。”
秦姨娘听到林知音的话,更加迷茫了,这个是夫人?她身上是不是有什么脏东西?
果然,萧让对于林知音的态度非常满意,直接说道:“夫人,岳母要走,你该同我说一声,我去送一送的……”
“无妨,母亲说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她就放心了。只不过这次舅舅这样尽力帮忙,我们若是因为没有成功就不感恩,就有些不懂事了,母亲提醒我们下午最好去一趟丞相府。”
萧让觉得这个话非常有道理,不管怎么样,温继礼仍旧是皇上信任的人。
他能看出来今日温继礼更多的也是在帮皇上背锅,因为从一开始,皇上的态度就很明确,也支持林知音成为长公主的义女。
想到这里,萧让忙说道:“这是自然,时间不早了,我们要赶紧出发了……”
说完,萧让安抚了秦姨娘几句,又跟杨氏说了一声,就带着林知音出去了。
“知音,我们一定会有属于我们的孩子的……”
出来之后,萧让心虚的说道。
他知道秦姨娘这个孩子的到来,一定会让林知音想起来她失去的那个。
“侯爷,这个是一定的……不过秦姨娘这个孩子,也是我的孩子……只要是侯爷的,我这个当夫人的总要接纳。毕竟我已经嫁给你了,我们如今才是一体的。”
林知音聪明了很多,这半年以来经历的挫折,都让她学会了成长。
萧让听到她能这样说,自然是高兴的。
两人到了丞相府之后,温继礼还是让他们进去了。
见到了温继礼那个强打精神的样子,林知音直接给他跪下了。
“舅舅,对不起,我不知道大雍那边的事,不知道长公主已经提前被他们收买了……”
温继礼虽然惆怅,却没有办法把问题归咎于林知音身上。
不要说是林知音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了,就连他和皇上,对这件事也是一无所知。
“这件事怎么也怪不到你头上,我们事先的了解不够,才导致了失败的出现,这个崔安如实在是太过于狡诈,早就知道镇国公夫人和长公主之间已经冰释前嫌,却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也没有想过跟朝廷坦白,若不是今日的事,恐怕所有人还是蒙在鼓里。”
林知音顺势说道:“没错,她就是太阴险了,我才会被她逼到这个地步。舅舅,我们一定不能放过她,不然她一定会赶尽杀绝。”
温继礼听了之后,并没有什么积极回应。
“如今梁氏已经成为了长公主义女,崔安如也被赐婚给了翊王殿下,我们还有什么办法?除非你能成为皇上义女,可是今日这件事既然出了,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林知音听了之后,心中有了些许遗憾,随后说道:“舅舅,我们若是真的没有办法,那就只能是眼睁睁看着崔安如越来越好了……”
温继礼知道林知音想说什么,鉴于之前的事,崔安如必然不会放过他们。
“那你想怎么做?”
林知音试探着说了一句:“舅舅,若是能让崔安如死,可是需要您跟外祖父合作一次,您能接受么?”
第411章
轻松说服
温继礼本能地拒绝了。
“我跟他之间,不想再产生任何关系,若你们是为了这件事而来,那就请回吧。”
他拒绝得太快,都没有给林知音和萧让反应的时间。
“舅舅……”
林知音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她想着温继礼既然都能这样丢人地在文武百官面前帮自己颠倒黑白,求长公主认自己当义女,怎么就不能先不管过去的恩怨,跟外祖父合作一次?
“这件事不能商量,从我知道她对我母亲做了什么,又误导我做出什么之后,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半分父子情义,若是他已经答应动用自己的隐藏力量帮你,我也无话可说,我对你已经问心无愧,你也不要强人所难……”
这个话直接噎的林知音没有办法说什么。
萧让这个时候说了一句:“可是舅舅,若是只有外祖父那边,并没有办法成事,您这边也没有办法完成,知音怎么办?如今崔安如背后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将来一定不会放过知音,我知道舅舅一定不想看到知音被她害得一无所有。”
“你不用跟我说这个,办法可以慢慢想,但是不要把我跟那个温少卿扯上关系。”
温继礼的底线,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萧让听了知道,说道:“舅舅,若是不让你们合作,只是希望您最后再帮我们一次,这样可以么?”
林知音愣住了,最后一次?
温继礼也有些迟疑了,没有直接拒绝。
他纠结了半天,看着林知音那张憔悴的脸,说道:“说说看。”
萧让也没有再浪费时间,直接说了一句:“夫人说,想要让崔安如死……”
温继礼眼睛睁大了,没想到林知音竟然能想到这么狠的解决办法。
确实,只要崔安如死了,这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哪怕梁紫玉是长公主的义女也没有用,那个女人没有什么脑子。
“你们想要怎么做,继续说。”
温继礼依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而是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萧让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生怕说错了什么话,会让温继礼更加讨厌。
“这个我们还没有商量好……岳母今日说过,要先回去跟外祖父商量一下,应该不会太早有结果,毕竟宫宴的事刚刚结束,这个还是闹事并不理智……”
温继礼打量着他,说道:“那你倒是说说看,既然那边没有任何计划,你们来找我合作的是什么?”
这次林知音开口了,她说道:“舅舅,我就是觉得那个崔安如不该活着,只要她死了,我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将来自然不会有人提起我的事。”
温继礼承认她说的是真的,谁会替当事人记得她当初受过的伤害。
“可是你们总要告诉我,要怎么做,难道你们想要让她死,她就离奇死完了?”
林知音为难的说道:“就是因为没有办法,所以还是要求助舅舅。我们也知道这次宫宴,给舅舅带来了很大麻烦,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只能是想办法解决了……如今连梁氏都要抖起来了,这个局面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一定也不是舅舅想要看到的。”
温继礼没有说话,林知音还真的说对了。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崔安如还真的不容易对付。
皇上本来就想要让崔安如消停一些,不想让镇国公府这几个字经常活跃在大家跟前。
不过皇上并没有表达过,要让崔安如死。
如今林知音提出来了,温继礼就想着,要不然跟皇上提议,一了百了算了。
想起今日在宫宴上,崔安如指责自己的时候,那个高高在上的架势,他已经是这个岁数,这个身份了,却还是被崔安如指着鼻子骂,那种感觉真是太难受了,他不想再经历一次。
“你们若是为了这件事,还是先回去吧,我要好好想想,不能直接给你们答案……”
萧让知道这就是有希望了,林知音更加高兴,舅舅应该是在想办法了。
“我们也是来看望舅舅,给舅舅道歉,今日的事情,舅舅也是为了帮我,才会弄成这样……”
温继礼看着林知音真诚的样子,也不想计较她到底有多少真心了。
毕竟在儿女那里,他已经得不到任何认同了。
他们改了姓氏,见到自己的时候就像是遇到一个平常的人,不逃避,都是疏离,这样最让人伤心。
二皇子见到自己的时候,还是客客气气地叫自己丞相大人,哪怕是私下见过几次,也从来不会称呼自己为岳父。
他这一生,跟自己真正的亲人似乎都没有缘分,这也是他自己造成的悲剧。
将来,他一定是没有人关心,没有人体谅,更没有人陪他慢慢老去,给他送终。
所以,林知音此时的关心,他不想分辨真假,只觉得难得糊涂。
“你也不要往心里去了,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总不能真的不管你。太后娘娘和皇上都没有惩罚我,就说明事情并不严重,别人想要议论,就让他们议论去吧,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温继礼的话,让林知音更加有底气了。
“这些事没有给舅舅带来太大麻烦就好,不然知音一定会非常内疚。”
林知音再次撒谎的时候,也得心应手多了。
萧让看到这个场景,其实心里也是有些想不通,到底温继礼是哪一种人,过去是被蒙在鼓里,所以偏帮着跟他没有那么亲的人,甚至是他的仇人,如今真相大白了,还是不遗余力地帮着仇人的孩子,哪怕那个孩子叫他一声舅舅。
这样的男人,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竟然还能当上当朝丞相?
她这些质疑,并不敢说出来,反正是她不懂,将来也不想懂的东西。
他们在丞相府坐了好一会,才起程回到安南侯府。
他们的行踪,自然也掌握在崔安如手里。
下人汇报情况之后,崔安如对同样在身边听着这一切的梁紫玉说道:“嫂子,你觉得这个时候他们去丞相府做什么?”
梁紫玉想了想,回答道:“应该是为了宫宴的事情去请罪,连累了温丞相,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另外应该是不甘心,想要商量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崔安如说道:“这次温继礼应该还会帮忙,也是时候让他知道我到底是谁了。”
第412章
公主邀请
萧让和林知音消停了很多,毕竟出了宫里那件事,如今他们名声更差,就连温继礼都差点把自己搭上了,直接告了病假,连着十多天没有上朝。
皇上也知道他丢了脸,大概是不想见人,也没有说什么。
这件事也是让皇上很尴尬,还好温继礼承担了所有的事,也是保全了皇上的颜面。
这十几日,长公主竟然传召了梁紫玉八次,还特意让她带着崔琅,说是要培养一下感情。
看来,她也是认真地在对待这段被安排的关系。
反正从一开始,也是皇上和皇后娘娘提出的建议,皇上更加没有办法说什么。
太后娘娘也没有要离开的想法,这次回来,除了见证女儿归来,给陆景琛赐婚,似乎要重新坐镇后宫了。
皇后娘娘这些日子也是比较难受,这半年太后娘娘不在宫中的日子,她简直轻松极了。
平日里太后娘娘从来不会要求他们过来请安,只不过她的身份在那里放着,皇后娘娘总是要多考虑一个人。
温少卿和贺氏被骂得更狠了,芮如风和芮如雪一次都没有来探望过。
不过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还在想着能够为林知音做什么。
鉴于温继礼那边态度软化,愿意为了林知音的事,各自负责一些事,他们也是在紧锣密鼓地联络那些愿意帮助他们的门生。
当年温少卿还是太师的时候,是有很多一心巴结的门生的,如今也有一些在重要的位置上。
他们这边的动静,崔安如也在关注,陆景琛也没有放松。
只不过定亲之后,陆景琛有些不满足于揽辔阁见面了,只想光明正大的到镇国公府做客,反正在他们看来,如今镇国公府真正的女主人梁紫玉已经回来了。
只不过梁紫玉和崔安如都是女子,他总不能借口要去拜访崔琅……
“陆景霖和萧雪灵马上就要回来了,刘太妃那边也该有动静了。”
崔安如把控着这些时间,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安排。
“他们这次回来,估计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陆景琛说道。
他知道,上次陆景霖离开之前,崔安如一定做过什么。
毕竟费了那么大周章,怎么都不可能只是让他流放就结束了。
“是啊,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皇上不会让他偿命,那些青楼女子根本就没有任何分量,哪怕陆景霖手段残忍。所以,我总要给陆景霖一点教训。”
崔安如承认,自己动了一些手脚。
“从那个云夭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陆景霖应该是完了……”
崔安如笑了笑:“他早就该完了,只不过刚好遇到我。这几日刘太妃又和萧家来往频繁了,想必也会参与一些事。”
陆景琛也没有否认,刘太妃这些年都在跃跃欲试,让他早点死了,好让陆景霖取代他的位置。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从残血慢慢加满了状态,陆景霖却从时刻准备的满血状态变得苟延残喘。
“这个再平常不过,这些人最终还是因为我们走到一起,也都联合起来。我们各自的敌人,也都会因为这桩婚事成为盟友。”
陆景琛没有紧张,反而有些期待。
崔安如也是一样,太后娘娘赐婚之后,梁紫玉替她高兴,百姓们也都觉得这样安排很好,虽然有些迂腐的人认为崔安如当年给镇国公夫人守了三年孝,就该给镇国公也守三年,不能厚此薄彼,不过他们不敢到崔安如跟前说。
而且他们这个理论,只要说出来,马上就会被人围攻。
太后娘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男人已经获得了太多优待,她只想给女子争取一次,怎么就不行了?
他们男人可以为了前途,自由地伸缩自己的孝期,怎么女子守孝一年还不够,他们还要蹦出来说三道四?
难道提前结束孝期,不是太后娘娘给崔安如争取的,为什么要怪罪崔安如听从太后娘娘的话?
再者那日之后,皇上已经十分配合地颁布了政令,孝期不得超过一年,崔安如已经是顶格了,难道要让她抗旨?
若是他们这么看不惯崔安如孝期缩短的事,直接进宫去面圣,弹劾太后娘娘,请皇上收回成命不就行了。太后娘娘从一开始已经说了,若是不想遵守这个政令,那就全家族的男子和女子一视同仁,都继续遵守三年孝期,少一天都不行。
一群老不要脸的东西,为什么总是盯着家破人亡的崔安如,为什么总是跟女子过不去?
当既得利益者变多之后,这些人迂腐的想法自然就有很多人会自发站出来抨击。
十几天的时间,京都安静的表面之下,又是暗潮涌动。
刘太妃只进宫两次,并不敢频繁,又不得不去,毕竟陆景霖和萧雪灵要回来了,总要提前做一些安排。
“那位太妃娘娘在之前那件事情上,也是出力了……”崔安如心里很清楚。
陆景琛点头:“如今她更要想办法跟萧家靠拢了,不管是因为他们是亲家,还是因为我们在一起了,只不过陆景霖不会给她争气了,她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这几日听着下人来汇报,说是她又去做了什么,我只觉得可笑。”
崔安如只是笑了笑,陆景霖的下场,她早就已经帮忙设计好了。
下人来通报,说是长公主派人请崔安如过去的事,他们刚刚添了一壶茶。
“姑母还真是沉得住气,这么多天了,第一次邀请你,弄得我好奇心作祟,也想跟着过去……”陆景琛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
“下次吧,长公主应该是想好了要怎么同我说当年的事。若是你方便在场,她不会不邀请你。”
崔安如简单直接,算是拒绝了陆景琛。
陆景琛并不生气,他也明白长公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