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这样简单一句话,直接封住了皇上的嘴。“她该不会认为都是你做的吧?”
“那就都是臣做的吧,反正她一直以为陆景霖有这个实力威胁到臣的位置,她以为皇祖母和皇上都是摆设。”
陆景琛这句话,再次把皇上架起来。
皇上应该给他主持公道才是,而不是别人。
这些年一直都在遭受迫害的人,并不是陆景霖,而是陆景琛。
“这个想法,她确实不该有……”皇上只说了这样一句。
这个好不容易勾回来的话题,就戛然而止了。
一旁的吴公公低着头,眼睛却转了转。
这个翊王殿下,脑子实在是转得太快了。
这些年他看了太多世态炎凉,对一切人际关系,也早就看透了吧。
他当然知道皇上对这位翊王存的是什么心,也明白皇上对崔安如是什么心理,他甚至悄悄瞟了一眼后面的方向。
温继礼如今正藏在那里,也听着陆景琛的话,帮皇上分析。
“总而言之,都是我们皇家的孩子,你们两个人又是亲兄弟,将来总要互相扶持,景霖这次得到了教训,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你就不要为难他了……”
陆景琛的回话,却充满了智慧:“皇上放心,之前怎么对待他,将来还是一样……”
皇上迟疑了一下,知道他们兄弟之间是不可能和平相处,不过陆景琛这个回答问题的方式,确实让他不太高兴。
跟自己这里玩文字游戏,还自以为聪明。
“刘氏是你父亲明媒正娶的继室,也是你的长辈,如今你父王不在了,你也该对她孝顺一些……”
皇上的话,让陆景琛彻底逆反了。
他心情烦躁,表情也有了一些变化。
不过最后他忍住了,还是说了一句:“臣都明白,若不是尊重她是长辈,当时定然会参奏他一本教子无方,让她也跟着流放的……”
“陆景琛,你觉得朕是在商量你么?”
皇上的语气终于变了,这个小子就是惹人生气。
如今太后娘娘不在,反正自己说什么做什么也没有人拦着。
陆景琛知道他想跟自己来强硬那一套,于是说道:“皇上的信息,臣不敢猜测,不过若是刘太妃想要搬回翊王府居住,等到陆景霖归来,让他跟萧雪灵直接住在外面,臣也没有意见,毕竟我们翊王府已经分家,臣让她回来居住,已经是看在父王的份上。”
“你对自己的亲弟弟,就不能宽容一点?”皇上的脸色明显不好看,试图逼着陆景琛让步。
若不是陆景琛刚刚说的话让他生气,他也不会临时起意,让陆景琛把人接回去。
分家是他准许的,合二为一他当然可以干预。
“陆景霖这种不肖子孙,能够保留皇室的身份,已经是皇室的耻辱,如今戴罪之身因为姑母和堂兄归来,才得以从轻发落,若是继续纵容,反而玷污了姑母和堂兄归来这件事……他们都是有功之人,这些年都是为了大夏的子民,他们的功劳应该是给百姓们蒙荫,而不是便宜这样的不肖子孙,翊王府绝对不会扯皇室的后腿,请皇上放心……”
皇上听得出来他态度坚决,不过这个理由确实也是没有办法拒绝。
他平了平自己的心态,说道:“你说的也对,那就等景霖回来再说吧……”
陆景琛可没有想过什么再说不再说,反正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重新接受刘太妃和陆景霖回来。
即便是他们死了,也别想让自己心软。
“如今事情已经渐渐平息,你也让你的人不要再传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不要一直煽风点火,万一影响了皇室的形象,那就是重罪……”
皇上警告了一句,对于陆景琛背后的势力到底有多少,他也不清楚。
陆景琛说了一句:“臣知道,其实从流言起来之后,臣已经发现这件事超过了臣可以控制的范围,所以就已经问了下面的人,他们竟然说事情并不是他们做的,他们只是说了一下事情的真相,至于后来怎么扯上了皇后娘娘一族,臣确实不知道……无论如何,臣下次一定注意……”
皇上有些心虚了,关于皇后那段,跟他有关。
大皇子陆景年这个时候回来,对于李氏一族来说,如虎添翼,长公主离开大夏之前,就跟李皇后交好,万一回来之后,也帮着李氏一族,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声望。
皇位是自己的,将来要传给什么人,还是要他自己说了算。
所以趁着这件事,他也是给了李家一个教训,让他们低调做人。
将来即便是大皇子回来了,皇后他们应该也会收敛很多。
只不过他这个心思早就已经被陆景琛洞察,并且他不愿意背这个锅。
皇上多少有些生气,终究是没有办法说什么。
“行了,你先回去吧。”
“多谢皇上,臣告退……”
陆景琛离开之后,温继礼从里面走出来。
“温卿,怎么样,是不是跟朕想的一样?翊王早就已经暗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之前你们温家的事,大概就是他在背后煽风点火,至于崔安如,大概就是用救命之恩换取了他的帮助。如今这两个人,倒是合作得天衣无缝。”
皇上的话,明显不是为了夸奖。
“臣方才听着,只觉得翊王殿下对太妃娘娘和二公子都很憎恨。只不过温家当年的事,无论是安国郡主,还是翊王殿下,都太年轻,能把这件事翻出来的人,应该是上了年纪才是……”
温继礼还没有想通,如果事情真的是崔安如和陆景琛做的,他们是怎么精准的找到那些人,又能完美地策划了那件事。
即便是温家当初帮了林知音,崔安如和温家之间,也不该存在这么大的仇恨才是。
他有种直觉,这中间应该有什么别的事情存在,还会涉及别的人。
到底是谁呢?
第371章
推出炮灰
“听说二皇子妃回门那日,也专门去看了看你?”
皇上看出来温继礼的心思应该不在这件事上,就换了个话题。
温继礼说道:“回皇上的话,确有此事,如雪说并不会否认是臣的女儿,改姓一事也只是为了她祖母,她甚至担心已经去世的祖母不肯接受他们作为臣的孩子,却要跟她姓,觉得辱没了她的姓氏……”
“如雪说臣这些年的偏心他们没有办法忽视,可是她和如风都会尽到他们作为儿女的义务,若是臣真的需要奉养,也会尽自己的能力。”
“其实臣很惭愧,这些年不只是对不住他们,还有青霓……”
温继礼的话,真情实感,皇上不胜唏嘘。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今温少卿和贺氏都算是得到了惩罚,而且他们的报应还在继续。温少卿之前为朝廷做出的贡献,这个朕没有办法否认,所以处理他的时候,也是手下留情了,温卿应该理解……”
皇上看着他那个难受的样子,说了一句。
“臣惶恐……皇上的决定臣怎么敢质疑……臣也犯下了大错,不孝之人竟然还站在朝堂上位列文官之首,已经汗颜了,若是没有皇上的信任,臣真的无地自容。”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确实不是什么让人光荣的事,这么多年的欺骗,你也是被蒙在鼓里,所以不用自责……”
温继礼没有接话,他怎么可能做到不自责。
“听闻前两日安南侯带着林知音去了丞相府……”
皇上的话,让温继礼又是一阵紧张。
“是,皇上。臣这些年被人蒙蔽不假,可是知音并不知情,她变成如今这个样子,臣也有责任,从小的娇生惯养,一大半都是来自臣,所以即便是跟那边已经反目成仇,也没有办法对这个外甥女视而不见……”
皇上听了之后,并没有评判。
大臣的家事他并不想过问,除非引起了太大的风波。
之前温家那件事,已经让整个京都都跟着震了震,实在是缺德。
“你心里有分寸就好,不过还是要注意……”
皇上提了一句,算是警告。
“臣明白……”
温继礼知道,皇上不想再出现别的问题,到时候又要影响朝廷。
毕竟林知音是贺氏的外孙女,将来也一定会跟她产生各种牵扯。
若是自己对林知音太好,还是会跟贺氏有勾连。
“这个安国郡主的本事,你也看到了,不管翊王中间帮了她多大的忙,她自己的本事才是底……镇国公府虽然不在了,她这个安国郡主却比之前的镇国公还有威风……”
温继礼明白,皇上对崔安如还是不满意,认为她锋芒太露,就该慢慢淡出众人视野,好好当一个功臣孤女,定期接受朝廷的善意,当个吉祥物就行了。
可是这个崔安如显然是不听话,总是想办法挣脱一切,而且妄图欺负她的人,都没有占到便宜。
“皇上,之前的计划确实是推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莫不如,换另外一种方式。”温继礼说道。
“换什么方式?”皇上很好奇地问道。
温继礼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既然她当了郡主之后,才有了这么便利,她的郡主之位又是太后亲封,皇上没有什么办法撤销,那就再另外册封一个郡主,而且要跟崔安如有矛盾,地位也要略高于崔安如,这样总会慢慢把崔安如压制下去……”
皇上听了之后,脑子飞快运转,问道:“你说的是林知音?”
温继礼已经有些紧张了,没想到皇上直接就能猜出来,一点悬念都没有。
“呃,是……是……”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承认了。
这件事若是不承认,将来确实没有办法说了。
“如今有什么理由封她为郡主?军功么?你作为看着林知音长大的人,应该明白她那点医术在边关到底能做什么,就不怕将来再被人翻出来?”
皇上也没有客气,很直接地问道。
温继礼躬身说道:“皇上,其实那日他们过来,就是拜托臣来说这件事……长公主不是要回来么,若是知音能够成为长公主的义女,那就是郡主了,而且肯定比崔安如的身份更加纯粹一些……”
皇上这才明白,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
“所以你早就知道长公主归来的事?”皇上质问了一句。
温继礼虽然紧张,还是说了实话:“臣也是在他们那里听说,似乎是刘太妃从皇后娘娘那里知道,他们已经通过刘太妃跟皇后娘娘请求过,若是有这个机会,将来会跟长公主提。”
皇上听着听着就眯起眼睛,这些人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这些小动作。
他心里生气,不过转念一想,既然有人主动争取,要跟崔安如对抗一下,而且是借用长公主作为靠山,这场戏将来不管如何收场,只要自己稍微动一动手脚,都能让崔安如沉寂,到时候归来的长公主也会受到牵连,在大雍多年的功劳,也没有办法让她什么捣乱的机会。
至于林知音,作为萧让的夫人,跟崔安如的矛盾,这些都能决定她是对抗崔安如最合适的人选。
“你们竟然瞒着朕,做了这么大的决定,真是好样的……”
皇上还是露了一点情绪出来,若是欣然接受,那也太反常。
温继礼知道自己这件事既然说了,就要坦白到底。
他跪在地上,说道:“臣自从知道他们这个想法,一直都在犹豫什么时候告诉皇上,这些天都很纠结,因为不清楚皇后那边是不是已经跟皇上说过……若是她已经提过,臣这个时候再提,就会让皇上反感。毕竟臣看着知音长大,即便是没有办法帮上她的忙,也不希望她过得不好。不过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应该同皇上说,毕竟君为臣纲,臣不该隐瞒……”
“事情已经过去几天,臣没有第一时间跟皇上汇报,是臣的失职,还请皇上责罚。”
皇上俯身看着他,眼神从刚刚的愠怒,终于平和下来。
“赶紧起来吧,朕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你都跟着朕这么多年了,你的为人朕还是清楚的。”
“至于你刚刚的提议,朕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等皇妹回来,朕会帮她做主,让她收下林知音当义女……”
第372章
心动站队
温继礼赶紧谢恩,没想到这件事就这么成了,还没有等到皇后娘娘那边发力。
皇上自然明白皇后和刘太妃想要拉拢萧家,又是为了什么。
大皇子还没有回到京都,皇后娘娘已经有这么多小动作。
她还真的以为,谁的动作多,谁就能当上太子。
不过这几个皇子之间相互制衡一下,倒是不错,毕竟有些事不争不抢,反而不热闹。
想要他这个位置,那就要拿出实力。
温继礼出宫的时候,回想着自己今日应该是没有说错什么话。
可是皇上并不这样想,他正在跟吴公公说着:“这个温继礼,都已经学会跟朕有所保留了……今日的事,若不是刚好跟林知音将来当郡主的事撞到一起,他还是会对朕隐瞒……”
吴公公看着皇上的脸色,说道:“皇上,温丞相应该是被温家的事情打击到之后,没有了之前的自信,奴才看得出来,若不是皇上还坚持让他当这个丞相,他都想辞官了……”
皇上这才稍微打消了疑虑,说道:“当年温家人做的事,确实是够绝,如今温少卿都不觉得后悔,身边只有一个温氏,还是个寡妇,贺家人也跟贺氏彻底断了关系,若不是温继礼还念着林知音,他们就更加没有指望了……”
吴公公点了点头,温少卿和贺氏享受了半辈子了,如今看来确实是有些凄惨。
“不过这些都是他们咎由自取,朕不参与他们的家务事,若是影响到了朝廷稳定,朕也是一个都不能放过。如今温继礼朕还是要留着用,他今日这个状态若是持续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吴公公这次没有接别的话,直接低头说道:“皇上英明……”
温继礼离开之后,还是忍着没有去萧家。
之前萧让和林知音进了丞相府的大门,他都担心传到孟青霓耳朵之中,会更加生气,让芮如风和芮如雪不要搭理自己。
这次若是他主动送上门,那就相当于告诉所有百姓,他和林知音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影响。
所以,他权衡了利弊之后,让人传话给萧家,请林知音过去一趟,不过要保密,不能对外公开是他邀请。
他这种别扭的联络,萧让和林知音当然也能满足,毕竟如今是有求于他。
等到萧让带着林知音去了丞相府,听温继礼说了事情已经办成了之后,林知音差点傻了。
萧让也没有想到,在皇上这里,温继礼的脸面竟然比皇后娘娘还大,这样就答应了?
“谢谢舅舅……”
林知音眼里已经带着眼泪,她已经太久没有听到好消息了,自从怀着身孕回到京都,一心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就一直被崔安如暴击,一次接着一次。
如今她孩子也没了,家也散了,就连靠山都差点团灭了。
就剩下这一个舅舅有些尴尬地帮她,她也不敢抱着太大希望。
府里那两个姨娘都是皇后娘娘送来的,她动不得,眼睁睁看着萧让对他们的宠幸越发的自然,她就觉得难受。
没想到,舅舅直接就给她带来一个这么好的消息。
林知音有些语无伦次,说道:“舅舅,想不到这件事竟然这样顺利……”
她的样子,让温继礼有些心疼。
他终究是没有办法忍着,慈爱地把林知音扶起来,温声说道:“孩子,舅舅能帮你做的不多,不过只要是舅舅能做到的,还是会帮你做……”
有了温继礼这个话,林知音知道,自己在萧家人眼前的地位又要重回巅峰了。
萧让也是有些震惊,想不到温继礼对林知音的感情这么深。
不过他想了想,也许真的跟那日贺氏分析的原因相同,芮如风和芮如雪都已经改了姓,温继礼已经无颜指望他们,所以如今能够依靠的人,只有一个林知音了……
想到这里,他就更加激动,以后一定要对夫人更好一些。
看来背后的人这顿折腾,并没有影响到他们萧家什么。
哪怕温家少了一个太师,林知音有这个丞相舅舅,就已经足够用了。
他们从丞相府出来,萧让贴心地带着她直接去了林家。
温氏听闻温继礼竟然这样迅速就把事情做了,也同样意外。
“哥哥还真是没有忘记对你的感情……”
温氏如今比较尴尬,虽然当年她只有八岁,可是她也参与了那场阴谋。
这么多年,她明明也是知道真相的人,却从来没有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