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1章

    尹嬷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仔细打量着崔安如。

    她的眉眼之间,依稀有大小姐当年的影子,不过跟那两位都有区别。

    大小姐冷静,姑娘温婉,郡主则是无比刚毅。

    从她的眼神,就知道她格外倔强不服输。

    “郡主这些年才是真的辛苦,想起这些,老奴……呃不,是我,我就觉得心如刀割。至于姑娘生前交代的事,自然是不敢忘却,这些年把那季月母子照顾得很妥帖,那个孩子也培养得很好,坚定正直,孝顺又温暖。”

    尹嬷嬷的话,崔安如并不怀疑。

    四个侍女之中,这些年一直都在跟尹嬷嬷接触的人是丹白,毕竟她专门负责处理外面的事,还有各种信息收集。

    其他三位,则是一直知道这位的存在,却没有见过。

    今日见到本人,格外的尊敬,这是他们祖母那一辈的人,而且尽心尽力为崔安如他们三代人做事这么多年,完全值得他们的尊重。

    “尹嬷嬷,从今日起,你就住回镇国公府,平日尽量不要出门就是。当年认识的人虽然没有多少,却都活着,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还是小心为上。”

    崔安如看着尹嬷嬷,想起这些年她的付出,自然更加感慨。

    尹嬷嬷满眼都是泪水:“我都听郡主的……”

    看到她动情的样子,崔安如也有些难受:“这些年丹白在我身边,格外得力,你们祖孙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岁月,我铭记于心……”

    除了丹白,其他三位侍女都蒙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祖孙?

    丹白难得的眼里有泪,看着尹嬷嬷的时候,一直都在打量她脸上是不是多了皱纹。

    “郡主,他们……”丹青忍不住,又想问一句。

    崔安如解释道:“丹白是尹嬷嬷的孙女,我们手中收集信息的消息网,也是当年外祖母留下的……”

    这个疑惑解开,其他三位侍女这才恍然大悟。

    若不是当着崔安如面前,他们都想大声呼喊,怪不得。

    “丹白,带尹嬷嬷下去看看吧……”

    崔安如很是温柔的说道,尹嬷嬷任务完成,也该颐养天年了。

    她相信,此时的林家,属于季月的命运,也正在上演。

    林家。

    季月跟儿子站在一起,并没有因为他们人多势众,就害怕地跪下。

    “你怎么在京都?”温氏的话,充满了疑惑。

    她看了季月,又看向林志远。

    显然,这两个人都能回答她的问题。

    季月嗔笑了一声,整个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我怎么就不能在京都?虽然这里是你们的地盘,你们温家能够只手遮天,能够让我们季家永远融入不进来,怎么还是没有防住我?”

    季月的话,让温氏听着更加难受。

    “你们合起伙来骗我……”她的语气充满了怨毒,对林志远的背叛,更加痛恨。

    贺老夫人打量季月的时候,心中也是带着十足的警惕。

    “当年,是你们自愿放弃了林志远,如今你却用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眼前,当年那种傲气,原来不过是一场笑话。”

    季月却冲着贺老夫人啐了一口。

    “你这个假仁假义的老东西,最恶心的就是你,当年林志远背叛了我们季家,拿了我们季家的银钱入京,却背信弃义,跟你女儿那个贱人搞在一起,不过是嫌贫爱富而已,我们季家也不会为了这样的男人让全家继续犯错,当然愿意放弃。再说,我们季家毕竟是一介商户,怎么有本事跟堂堂太师府争高低,不放弃难道等着一家送死?”

    季月的话,引出了已经过去多年的事。

    温太师闭上眼睛,想起当年女儿对林志远一见钟情的事,就觉得荒唐。

    如今想想,当初为了满足她的愿望,强行把林志远留在京都,帮助他平步青云的决定,还是错了。

    就在贺老夫人想要骂人的时候,又有下人匆匆赶了进来。

    “老爷,夫人,不好了,宫里有圣旨来了……”

    下人的话,让众人都是一惊。

    他们当然也都明白,这个时候来的圣旨,肯定不是好事。

    温太师没有办法,只能带着所有人出去接旨,只不过他在林家也算是客人,所以站在两边,林志远和哭得崩溃的温氏站在前面。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察林家大公子川暴毙于毒之事,另有关窍,朕心忧之,且新人新物不停出现,案情未能定论,特宣所有涉案人员即刻到京兆府衙门报道,朕当亲临审之,以正民声视听,钦此。”

    第219章

    皇上亲审

    这道圣旨,让温太师都觉得没底。

    本来已经跟宫里说好,结果今日都变了。

    一向以温家为自家的林志远凭空多出来一个外室一个儿子,早就该消失的季月竟然出现在京都还成了林志远的外室,本来已经安抚好的皇上突然下旨亲临京兆尹府审问这件案子……

    各种事情堆叠在一起,这背后一定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事情的发展。

    之前他们都很笃定都认为这件事是崔安如做的,直到季月的出现。

    毕竟季月和林志远的事,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崔安如。

    如今他们还不知道其实陆景霖和刘太妃那边同样被不消停,而且也跟这件事扯上了关系。

    那个跑掉的云夭,给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空间。

    当萧雪灵身边的人几经周折终于穿过温家的人到达萧让跟前,跟萧让说了这件事的时候,萧让整个人如同石化一般。

    圣旨刚下,那边丑事传来,萧让很敏锐地知道,这两件事一定有关联。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想到一会去京兆尹府见皇上,陆景霖他们肯定也要去,到时候温家人还是一样知道发生了什么,自己不提前说明的话,还真是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在大家出发之前,萧让即便为难,也说了一些陆景霖那边的情况。

    当温太师和温继礼听说,陆景霖也跟那个青楼扯上了关系,而且那个叫云夭的竟然拿到了他的随身玉佩,这件事就更加蹊跷了。

    温继礼觉得自己这些年从来没有遇到这样复杂的情况。

    本来以为对方是借着林家的愚昧,害死了林川,就算是结束了,结果那仅仅是个开始。

    林川死后,温家,萧家,林家,甚至跟萧家有关的陆景霖,都被卷了进来,而且都不是什么好事。

    “父亲,背后的人算得太狠……”

    温继礼不禁感慨了一句,他把事情发生之后,这几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大概做出的选择,都提前做了预判,并且提前部署好了下一步,让他们在自己的选择之下,一步一步进入了对方的陷阱。

    能有这么冷静的头脑,这个人一定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嗯,如今我还没有想到,谁有这种资历,同时跟我们都有矛盾……”温太师说道。

    他的意思已经明白,不把崔安如考虑在内。

    温继礼跟他意见一样,崔安如有这个心,却未必有这个力。

    “先过去看看,总会水落石出……”温太师说道。

    毕竟事情已经发生,而且皇上已经传召。

    温继礼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恶狠狠地看了林志远一眼,冷哼了一声走在温氏旁边,给她力量。

    温氏此刻得到的温暖,远远没有办法捂热她被林志远伤透的心。

    她一直都在想着,当年自己没有嫌弃林志远无名无姓,无权无势,不顾家人反对,不但要让他成为自己的男人,还求着父亲和哥哥把他扶上马,这些年一直都在保着他往前走,结果就是换来了这样的回报。

    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所有她曾经以为美好的回忆,都变成了利剑,朝着她的心口狠狠地扎上去。

    刘太妃和陆景霖同样接到了圣旨,虽然措辞不同,总归是要让他们一起去京兆尹府。

    本来萧雪灵还在纠结云夭的事,听到圣旨也是察觉到要变天了。

    刘太妃趁机说道:“那个女人一定是故意的,确实有人要陷害我们,想不到这次是借着一个林家大公子的死,要一次性扳倒我们这么多人……”

    萧雪灵没有办法不相信了,她直接说道:“一定是崔安如,她嫉妒我……她被我哥抛弃了,我却能嫁进皇室,她嫉妒地都要发疯了,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找人偷走了夫君的玉佩,今日故意演戏让夫君跟林川的死扯上关系,她实在是太贱了……”

    听到她的话,陆景霖虽然觉得粗鄙,好歹她是暂时哄好了。

    “可是她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萧雪灵难免有些疑问。

    刘太妃很自然地接道:“同样恨我们的人,不是还有翊王么……翊王办不到的,借助太后娘娘给他留的人手,总能办到……”

    她这样一解释,萧雪灵都通了。

    “没错,一定是这样……”

    “无论什么原因,你们夫妻之间一定要互相信任,这个才是将来你们能够携手对付那些想要陷害你们的人的基石,若是你们都能轻易被人挑拨,那已经败了……”

    刘太妃趁机说了一句,也不知道萧雪灵能听进去多少。

    反正此时,萧雪灵是点头的。

    京兆尹府门前,已经围了很多的百姓,不过他们都没有办法靠近。

    里三层的禁军和外三层的城防军,再加上穿插其中维持秩序的官府衙差,把听到消息自发赶来看热闹的百姓们牢牢地挡在距离足够安全的地方。

    皇上坐在京兆尹的位子上,下面的京兆尹站在那里,瑟瑟发抖。

    气氛实在是压抑,他甚至觉得跪下可能会更好一些。

    当温家人和林家人赶到的时候,皇上的脸上还是看不到任何笑容。

    百姓们看到他们来了,心中更加笃定,这个林川的死,是真的别有隐情。

    疯癫肿眼的温氏,惴惴不安的林志远,神态疲惫的林知音,唉声叹气的贺老夫人,都让百姓觉得里面的大有文章。

    贺之年虽然不在宣召之内,毕竟也在林家听到了圣旨,想着看看内情,也就跟着过来了。

    刘太妃和陆景霖他们过来的时候,百姓就更加沸腾了。

    一个林川之死,竟然还能牵扯到皇族。

    皇上看到他下旨宣召的人都已经到来,心情虽然不耐烦,还是要开始审案了。

    结果百姓们又是一阵骚动,还自动闪出了一条路。

    崔安如出现在那里的时候,皇上也有些好奇。

    “安国郡主,今日朕宣召的是跟林川之死有关人员,你怎么会过来?”

    皇上不解,问了一句。

    崔安如说道:“回皇上,听闻林川是因为装病不去苦寒之地服役,想要装病才会死亡,这件事到底是因为我们崔家而起,臣女自然应该过来看看……万一在皇上问案过程中,有人提起都怪臣女斤斤计较,才让林川遭了报应,臣女在场的话,自然可以及时给他答复……”

    第220章

    翊王攒局

    温氏听到这里,已经想要上前把她撕了。

    这个贱人,这一切本来就是因她而起。

    不过她忍住了,这个时候还是要低调一些,她知道如今皇上心情也不好。

    皇上想着这么多百姓都在,一个安国郡主也无所谓。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坐着的陆景琛。

    “琛儿,你特意请求朕亲临这里过问案情,就是因为牵扯到了翊王府的人?就没有别的原因?”

    皇上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他们这才看到,原来翊王陆景琛也在。

    原来是陆景琛进宫求了皇上来这里主持大局,怪不得皇上会过问这种事。

    不知道为什么,陆景琛的表情给人一种他知道一切的感觉。

    “皇上,虽然我们已经分家,毕竟刘太妃如今还是以翊王府的长辈自居,二弟也始终都觉得自己还是尊贵的王孙公子,做事不负责任,不管这件事是不是跟他有关,他能够被牵扯进来,也是他自己不干净,若是真的做了什么对不起皇族的事,我作为如今的翊王,自然希望皇上直接把他贬为庶民……事关重大,这才不得不请皇上亲自走一趟……”

    陆景琛的话,让刘太妃差点一口气提不上来。

    “陆景琛!”

    她惊呼了一声,之后才发现自己刚刚失态了。

    萧雪灵也蒙了,她好不容易嫁入皇室,已经距离翊王妃的位置越来越远了,他们竟然跟自己玩这个套路?

    所有人都在看戏,开场竟然就这么热闹。

    “大哥即便是翊王,也没有这个权利吧?而且我的罪名,可不是你想定就能定的。”

    陆景霖生气,还是注意了自己的分寸。

    刘太妃能够直呼陆景琛的名字,他却不行。

    陆景琛压根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所以本王不是请了皇上过来么?你的罪名够不够贬为庶人,这么多百姓都帮你见证。你还是想想,林家死了个儿子,为什么会跟你扯上关系吧……”

    他的话在刘太妃和陆景霖听来,都格外气人。

    萧让也在一旁担忧,这门亲事对于他们萧家来说,同样重要。

    当初定下来的时候,他一边庆幸妹妹终于醒悟,不再惦记林川那个废物,一边又憧憬将来妹妹当上翊王妃。

    结果没有成亲,刘太妃和陆景霖就被赶出了翊王府,如今陆景琛竟然还想废了陆景霖的身份。

    他再看向崔安如的时候,不得不怀疑,这件事是他们两个人一起做的。

    皇上过来之前就已经想到,这个场面一定会让他非常心烦,没想到这就开始了。

    “行了,都是皇族子嗣,一个已经是王爷,另外一个已经成亲,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前如此说话,也不怕给我们皇室丢脸,都住口。”

    皇上既然开口了,他们两方自然暂时偃旗息鼓。

    之后,皇上看着规规矩矩站在那里的温太师和贺老夫人,命人给他们赐坐。

    毕竟他们不可能是凶手,而且年纪也大了。

    贺之年幸运,跟着蹭了个座。

    至于其他人,即便是哭得不行的温氏,和虚弱的林知音,都没有这个待遇。

    “听闻林家大公子骤亡一事,朕也能体谅太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想着之前的错处就暂时不提,没想到这件事还有隐情,所有涉案人员,是不是都已经到场?”

    皇上问话,下面的人都不敢怠慢。

    负责传旨的内侍说道:“启禀皇上,听召的人悉数来齐。”

    皇上很是威严地问了一句:“意思是还有可能出现别人,不过是没有听到圣旨的人?”

    内侍惶恐:“皇上英明……”

    皇上叹了口气,这么多百姓在场见证,他也没有办法只是走个过场就结束。

    而且这里面的隐情,确实让人好奇。

    “关于林家大公子的死,林志远和温氏可有什么陈述?”

    皇上硬着头皮开始了流程,尽管他很想直接问,那个外室的事。

    崔安如平静得不行,在皇上特别恩赐的座位上面容轻松地看着这群畜生一会要怎么互咬。

    萧让环顾四周的时候,眼光还是停留在了崔安如身上。

    如今她通身那种自信,确实让人移不开视线。

    他那种按捺下去的想法再次油然而生,他就不该放崔安如离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