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刘太妃有些茫然,这些信息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温家也出事了。他们刚想着借温家的刀,让崔安如消失,都没有想好怎么让对方更加坚定的出手,就听到温家出事的消息。
“再去查……”
陆景霖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温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陆景琛和崔安如他们,此时正在听着下人的汇报,温家太师二次病倒,丞相夫人带着孩子离开了温家,似乎跟温家发生了争吵。
此时温家已经乱成了一团,不知道还会发生多少事。
“原来当年的事,还能让温太师有这么大的反应,还真是让人意外。都已经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多年了,怎么突然想起来忏悔了?”陆景琛觉得挺可笑。
胡白商说道:“毕竟岁数大了,而且经历了几次生死,对于年轻的时候犯过的错,总会多想一想,人生啊,在什么都不缺的时候,才有时间为过去默哀。”
崔安如并没有说话,温家发生任何事,也是他们自己的报应,怨不得任何人。
“行了,去吧。”
陆景琛跟刘太妃那边的慌忙完全不同。
“看来能对付你的刀子,暂时顾不上了。”陆景琛对崔安如说道。
“温家根深蒂固,当年的事没有那么容易让他们失去锋芒,该准备的我还是要准备,毕竟将来让林知音死的时候,他们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胡白商听到这里,反而感兴趣了。
“师妹,你想下毒,还是暗杀?若是前者,需要什么药材,我都能给你弄来。”
崔安如没有劳烦他,而是说道:“师兄,这件事暂时还不需要你出面。我所有的计划,肯定没有办法一蹴而就。毕竟这些人的背后,还有一个目前谁都没有办法撼动的人。”
陆景琛明白她说的是什么人,这些年他一直留着其实没有多大本事的刘太妃母子,也不过是因为背后那个人而已。
从翊王府离开的时候,崔安如直接在门口就跟胡白商分开了。
胡白商毕竟还是外男,跟着她去镇国公府不太方便。
回到府中,崔安如整合了一下外面的消息,对丹白说道:“该让百姓们知道的事,还是要知道,不过这次的力度应该大一点,还是留出足够准备的时间。毕竟明日大庆三皇子就要抵达京都城外,这几日他才是百姓们口中的重心,会分散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那我们就再等等。”
丹白点头称是,这个计划需要准备的东西确实不少,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
温家一片人仰马翻之后,温继礼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贺老夫人还在那里一边自责,一边委屈,说都怪自己,才把好好一个家弄成了这样。
结果她的戏还没有演完,下人就匆匆来报,说是看到胡白商朝着贺家的方向去了。
第111章
不能容她
“拦住他!”
贺老夫人吓坏了,温太师都承受不住这件事,若是让贺家老太爷听到了,那肯定是没命了。
下人赶紧出去了,四处喊人,浩浩荡荡朝着贺家冲了过去。
他们还真的在贺家门口拦到了正在徘徊的胡白商。
“胡公子,请留步……”带头的不敢来硬的,毕竟对方身份特殊。
若是这件事没有做好,说不定还会给温家带来麻烦。
“我就来认认门,说不定哪天就过来了,毕竟手里有些东西,还没有交给贺家老太爷……”
胡白商表情无比轻松戏谑,看着温家这些严阵以待的下人,也知道他们过来的目的。
就因为胡白商这几句话,温家不得不多派了几个人,整日在附近蹲守。
殊不知,胡白商另有打算。
温继礼此时已经格外心烦,这件事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孟氏带着自己好不容易培养了多年的儿女出走,偏偏孟家又不是他们能够用威压解决的人家。
如今父亲还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妹妹一家坚持不肯离开,说是一定要亲眼看到父亲醒过来,就连自己一直不喜欢的萧让也是杵在那里,不知所措。
他心情格外烦躁,想不明白为什么孟氏会这样执着,只认自己已经去世多年的亲娘为婆母。
看到温继礼的状态,贺老夫人没有敢继续用自己的委屈战术,只能小心翼翼地说道:“继礼啊,你一定不能倒下,这个家都靠你了……”
“我没事。”
温继礼的嘴唇动了动,几乎要发出“母”那个音了,最终却放弃了。
看到他动作的贺老夫人心中一慌,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其实我明白,为什么孟氏心中有这么多怨气,他们孟家毕竟书香门第,一向注重规矩礼仪,当年若不是你亲娘和孟老夫人之间的约定,她也不会嫁给你。她对我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人没有办法孝顺,也是应该的,你也不要再纠结这个问题了,这么多年,我们不是也过来了……”
温氏此时也知道服软了,毕竟她已经看出来此时温家乱了。
“哥哥,今天的事,确实怪我,嫂子对大娘有感情,对姐姐也有感情,这个我们本来就应该理解,毕竟她跟你是青梅竹马,当年也是带着姐姐一起玩的,这些年,她肯定没有办法忘记他们,这说明嫂子是个长情的人。”
温氏的话,终于让温继礼表情有了松动。
看到温继礼有了反应,温氏继续说道:“这些年嫂子认真持家,为温家生儿育女,而且把孩子们教养得都那么好,无论让谁说,都没有办法说出她的问题,哥哥,这个确实怪我们……”
温继礼这才开口:“唉,说来说去,还不是怪我……”
“哥哥,千万不要这样说,这些年你一直夹在中间,也是有苦难言……”
温继礼说道:“无论如何,母亲对我总有养育之恩,她顾念着小时候跟我亲娘有过接触,不肯叫母亲一声婆母,可是如风和如雪,总是应该叫一声祖母……”
贺老夫人赶紧说道:“如今还有必要计较这些么?你父亲还躺在床上没有醒过来,你若是想要让他醒过来之后心情能够好一点,最好去把孟氏和两个孩子接回来。”
温继礼听了之后,脸上都是犹豫。
“可是父亲这边……”
“无妨,我们不是在这里守着?”
“不行,要去也是明日去,大家都冷静一下。那两个孩子简直不把我这个父亲放在眼里,竟然就这么跟着孟氏离开了……”
温继礼想到这里,也来了脾气。
贺老夫人在一边劝着:“你都知道孝顺我,他们孝顺自己的母亲,那有什么问题?”
“现在父亲昏迷的消息,难道他们没有听到?为什么不赶回来?”
温继礼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下人来报,大公子和大姑娘回来了。
温继礼瞬间觉得自己被人打脸了,为了找回面子,故意问了一句:“那夫人呢?”
“并不见夫人跟着一起回来……”
温继礼终于找到了机会继续不高兴。
结果温如风他们兄妹两人已经进门。
看到他们这个样子,也没有觉得害怕。
“母亲教导,祖父出事,我们做孙辈的理应在场,不过她担忧又要被人误会阻止亲人探视祖父,影响家中气氛,还有祖父的身体,今日就先不回来了。父亲有什么事,尽可以跟老夫人商量,她肯定是没有意见的。”
温继礼看着说话的温如风,他的目光之中是有担心的。
还好,他们还知道把祖父放在心上。
“在孩子面前,胡言乱语,你们母亲还说了什么?”
温继礼有些不解气,继续问道。
温如风说道:“母亲没有太多话,外祖父倒是说了,一会儿会带着舅舅一道过来看看,他们也担心祖父的身子。”
温继礼想起自己那个不苟言笑的岳父,还有不用脏话就能骂得人抬不起头的舅兄,顿时有些头疼。
“行了,去看看你们祖父吧,同他说说话,说不定他哪句话听进去了就醒了。”
温继礼没有办法再追究这两个孩子之前跟着孟氏离开的事。
贺老夫人和温氏煽情的部分也被打断,只好退到一边,默不作声。
宫里这个时候还是来了旨意,宣温继礼和萧让进宫,商谈大庆使团入京的事。
温继礼虽然不放心家里。也知道自己留下没有任何帮助,就喊上了萧让,一道进宫去了。
路上,温继礼认真地打量着萧让。
萧让心中十分紧张,他这是第一次单独跟这位威严的舅舅单独相处,以后能不能全面获得温家的支持,主要就是在他身上。
“知音的事,你打算怎么办?”温继礼突然开口。
萧让没有太听懂问题,就尽量按照自己理解的回答。
“舅舅说的是孩子的事?舅舅放心,晚辈不会给她任何压力,一定让她养好身体,心情也会让她平稳下来。实不相瞒,今日若不是外祖父出事,晚辈也不想让她出门走动,毕竟还在养身体。”
“我是说,她这个孩子并不是她自己的原因留不住了,你就没有想过替你们的孩子报仇?”
萧让都有些激动了。
“我当然想了!只不过事情虽然因为二公子,可是他也是被崔安如算计了,这一切还是应该跟崔安如算账……”
温继礼听了之后,沉默了一会。
其实萧让也是在赌,赌温继礼会为了外甥女跟他站在一边。
温继礼再抬头的时候,目光坚定了几分。
“如今温家有这些乱子,也是她和那个胡公子弄出来的,就冲这一点,温家都不能再放过她……”
第112章
上梁不正
萧让内心一阵惊喜,都不用自己多说了?
“舅舅,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次,她实在是太过分了……”
温继礼知道,萧让对于自己也想对付崔安如的想法,一定是高兴的。
不过他并不介意,温家这个局面,确实要怪崔安如。
一个天山雪莲王,一个胡白商,就把温家已经掩埋了几十年的秘密抠出来,造成了这么大的混乱。
他还在担心,派出去的人能不能拦住胡白商,不让他去贺家胡言乱语。
看他这个架势,是想要去贺家再提一次当年的事,送走贺家老爷子。
入宫之后,皇上的书房之中,李存忠已经在那里了。
一同出现的,还有三皇子陆景尧。
温继礼带着萧让给他们行礼之后,就安静地站在一边等着皇上发话。
“温爱卿,适才同李尚书谈及明日出城迎接大庆三皇子一事,景尧有些不同意见。”
皇上开口,直接说明了眼前的情况。
“不知道李尚书和三皇子的分歧,是出现在何处?”温继礼问道。
“李尚书主张随意一些,毕竟对方是战败方,这次是来求和,如果我们大夏太把他们放在心上,难免会让他们产生错觉,说不定回去之后,又要狼子野心。而景尧认为,我大夏乃是礼仪之邦,即便对方是战败而来,能主动送个皇子过来议和,已经是诚心之举,我大夏战场已经胜利,更应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礼节上的优势,让他们心服口服才是。”
两方的说法,其实都有一定道理,所以才会僵持不下。
不过大庆的使团明日就到了,皇上这个时候才研究这个问题?
温继礼抬起头看了看李存忠,又朝着陆景尧的方向看了看。
这两个人的表情,明显对这件事并不是十分知情,也在有点发蒙的状态之中。
看来,不是他们来求见皇上,而是皇上召见了他们。
作为陪伴皇上多年的重臣,温继礼明白今日的讨论,应该不是重点。
“皇上,微臣觉得确实两种方式可以融合,我们大夏是礼仪之邦,礼数上不亏待他们,已经足够,正常有别国使团来访,接待者应该比领团者地位高才是,我们作为战胜国,用尚书来迎接皇子,也给了大庆足够的威压,两相权衡,倒是没有太大疏漏,若是皇上仍然觉得说不过去,不如请三皇子随行。对方是三皇子出使,我们是三皇子迎接,也算是一段佳话。”
李存忠听了之后,其实不太高兴。
他是皇后的哥哥,跟三皇子这边肯定不是一条线,这些年一直都在竞争。
这件事若是真的需要一个皇子出面,大皇子更加合适。
毕竟是皇后娘娘所出的嫡子,身份上也足够压制大庆三皇子。
陆景尧小小的意外了一下,今日他被父皇召见,又让他当着李存忠的面前说了一下自己之前的想法。
从那个瞬间他就明白,父皇这是要把他和大哥之间的争夺,重新放在明面上,用自己刺激皇后那一支。
“皇上,丞相大人方才也说了,我们出一个尚书,才算是给了他们威压,他们作为战败方,想必是做好了应对一切变故的准备……臣并不是反对我们也派三皇子前去,实在是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临时让三皇子熟悉过程,难免会有一些生疏,到时候若是我们在礼仪上有什么不周之处,反而让人笑话……”李存忠小心地编了一个理由。
陆景尧没有说话,他知道,既然温继礼能提出来,就一定会把他塞进去。
果然,温继礼没有让他失望:“李尚书多虑了,这些年三皇子帮着皇上处理各种事物,也有临危受命的时候,都是井井有条……而且这次有经验丰富的李尚书主导,一定不在话下……”
“丞相所言极是,景尧,那你就辛苦一点,虽然临时,不过李尚书熟知礼部各种规格礼仪,你们今日就好好研究一下流程,明日一同出发吧。”
皇上甚至没有给李存忠和陆景尧拒绝的时间,就让他们出去了。
此时的温继礼更加确定,皇上召见他和萧让,根本就不是为了迎接大庆使团的事。
“两位爱卿,朕听闻这两日家中似乎不太顺利,就没有什么想要跟朕说一说么?”
皇上坐下,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们两位。
萧让没有经历过这种阵势,不知道皇上问这件事到底是想得到什么讯息,又想通过这件事做什么。
还是温继礼了解皇上,稍微停顿了一下,给了皇上整理自己衣服加上调整一个舒服姿势的时间,才稳重地开口。
“回皇上,今日家父因为想起几十年前的事,感觉羞愧,已经两度昏迷……”
“太师的事,朕听说了一些,当年的事,朕虽然年纪小,却也听过一些,太师确实有错,不过你亲娘那边,也是没有容人之量,毕竟都是自家姐妹,又不是从外面拉来什么人。而且自己的妹妹孩子都生了,又是个女孩,并不影响你的地位,谁也动摇不了你嫡长子的地位,她确实是想不开了……”
皇上非常直接的说出这些话,萧让都蒙了。
皇上还会跟大臣说这些事么?
温继礼竟然没有反驳,而是顺着皇上的话说了下去:“这些年母亲对臣也是情深义重,更是为了不让臣有任何后顾之忧,再也不肯生育自己的孩子,已经是十足的诚意,这些年臣也不是没有感受到她的真心诚意,可是夫人似乎不太理解。”
萧让听着他们之间的谈话,真心觉得自己多余了。
这是君臣之间的对谈?
他猛然想起来,当年温继礼是皇上的伴读,两个人原本就是一起长大的。
“安南侯,如今你也算是半个温家人,对眼前的情况,有何想法?”
皇上突然把话题转移到了他身上,萧让愣了一下。
“回皇上的话,此事已经过去多年,或许当年外祖父和外祖母有些错误,不过已经诚恳地同外祖父的原配道歉,而且这些年也都证明,外祖母并没有想过自己生个儿子取代舅父,就证明当年那位老夫人,确实是借题发挥的可能性更大。如今臣也经历过一次,所以感同身受……”
温继礼听到之后,白了他一眼。
他本来想说他们情况不同,毕竟萧让属于忘恩负义。
不过在皇上面前,他还是忍住了。
“让你过来,便是想听你说这些,温爱卿,有些事情不要总是归咎于自己,上一辈的恩怨,更不要影响你的判断。温家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不要因为多年之前的事,影响了你们的心态。”
温继礼明白,皇上这次宣他进宫,是想给他吃定心丸。
皇上自己心里早就决定好的事,却突然召见他入宫,借着他的嘴说出来,也是在帮他在这种时候树立威信。
“皇上,这件事臣自然会权衡利弊,不会影响臣为朝廷鞠躬尽瘁的心情。不过背后煽风点火的人,确实可恶,无论是什么人,都该严惩……”
第113章
帝王无情
温继礼说完,皇上的表情很是满意。